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獵賦[1] 并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白以為:賦者,古詩之流[2]。辭欲壯麗,義歸博遠[3]。不然,何以光贊盛美,感天動神[4]?而相如、子雲競誇辭賦,歷代以為文雄,莫敢詆訐[5]。臣謂語其略,竊或褊其用心[6]。《子虚》所言,楚國不過千里,夢澤居其太半,而齊徒吞若八九,三農及禽獸無息肩之地,非諸侯禁淫述職之義也[7]。《上林》云:“左蒼梧,右西極”[8],考其實,地周袤纔經數百[9]。《長楊》誇胡,設網為周阹,放麋鹿其中,以搏攫充樂[10]。《羽獵》於靈臺之囿[11],圍經百里而開殿門[12]。當時以為窮壯極麗,迨今觀之,何齷齪之甚也[13]!

    【注釋】

    [1]大獵賦:此賦描寫開元年間天子在秦地畋獵的情景。

    [2]“白以為”二句:白,《唐文粹》作“臣”。賦者,古詩之流,語見《文選》卷一班固《兩都賦序》:“或曰:‘賦者,古詩之流也。’”李善注:“《毛詩序》曰:詩有六義焉,二曰賦,故賦為古詩之流也。”

    [3]“辭欲”二句:謂賦的辭藻要壯美華麗,取義要博雅深遠。遠,一作“達”。劉勰《文心雕龍·詮賦》:“麗詞雅義,符采相勝。”

    [4]“何以”二句:《毛詩序》:“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古人認為詩賦有動天地感鬼神之功。

    [5]“而相如”三句:意謂司馬相如和揚雄競相以辭賦相誇,歷代論者亦奉之為作賦能手,無人敢有非議。相如,司馬相如。子雲,揚雄的字。兩人均為西漢著名辭賦家,漢代賦體大盛,稱戰國時屈原所作《離騷》等為《楚辭》,後常以辭賦並稱。詆訐(dǐ jié),非議,譭謗。

    [6]“臣謂”二句:其略,《唐文粹》、《全唐文》作“其大略”。略,大要,即所作賦的主旨。褊(biǎn),本指衣服狹小,引申為狹隘、偏失。褊,宋本作“楄”,據他本改。二句謂論其賦的主旨,我私下以為其用心有所偏失。

    [7]“子虚”六句:《子虚》,《子虚賦》,司馬相如的代表作。其詞云:“臣聞楚有七澤……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者耳,名曰雲夢。雲夢者,方九百里。……烏有先生曰:‘……且齊東渚鉅海,南有琅邪,觀乎成山,射乎之罘,浮渤澥,游孟諸。邪與肅慎為鄰,右以暘谷為界。秋田乎青丘,彷徨乎海外。吞若雲夢者八九,於其胸中曾不蒂芥。’”《上林賦》:“亡是公听然而笑曰:‘……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封疆畫界者,非為守禦,所以禁淫也。……從此觀之,齊楚之事,豈不哀哉!地方不過千里,而囿居九百,是草木不得墾闢,而民無所食也。’”六句所言即本此。太半,太,通“大”。三農,指平地、山、澤所居之農民。息肩之地,休息歇脚之處。禁淫,禁止越出一定的範圍。述職,諸侯向天子陳述履行職務的情況。

    [8]“上林”三句:《上林》,《上林賦》。按《子虚》、《上林》在《史記》、《漢書》中為一篇,自蕭統《文選》始析一為二,前人多辯其非。其詞云:“亡是公听然而笑曰:‘……獨不聞天子之上林乎?左蒼梧,右西極,丹水更其南,紫淵徑其北。’”上林,苑名。本秦時舊苑,漢武帝擴建。周圍三百里,有離宫七十所,苑中養禽獸,供天子春秋時打獵。其地在今陝西長安、周至(盩厔)、户(鄠)縣界。蒼梧,在長安東南,故言左。西極,在長安西,故言右。

    [9]“考其”二句:考,宋本作“者”,據他本改。周袤,周長。袤,宋本作“”,據他本改。揚雄《羽獵賦》:“武帝廣開上林……周袤數百里。”

    [10]“長楊”四句:楊,宋本作“揚”,據他本改。揚雄有《長楊賦》,其《序》云:“上將大誇胡人以多禽獸。秋命右扶風發民入南山,西自褒斜,東至弘農,南驅漢中,張羅網罝罘,捕熊羆豪豬,虎豹狖玃,狐兔麋鹿,載以檻車,輸長楊射熊館,以網為周阹,縱禽獸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獲,上親臨觀焉。是時農民不得收斂。雄從至射熊館,還,上《長楊賦》。”周阹(qū),獵者利用天然地形圍獵禽獸。此指未有野獸先設圍陣。搏攫,搏擊,争奪。

    [11]“羽獵”句:羽獵,指揚雄《羽獵賦》。靈臺,周朝所建臺名,用以游觀,一説用以觀天象。囿(yòu),畜養禽獸的園林。按揚雄《羽獵賦》稱:“帝將惟田于靈之囿。”此句即用其意。

    [12]“圍經”句:用揚雄《羽獵賦》成句:“圍經百里,而為殿門。”

    [13]“當時”三句:謂當時以為場面壯觀,而今看來,何其狹小之極!齷齪(wò chuò),局面狹窄。迨,同“逮”。

    但王者以四海為家,萬姓為子,則天下之山林禽獸,豈與衆庶異之[14]?而臣以為不能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平文論苑之小,竊為微臣之不取也[15]。今聖朝園池遐荒,殫窮六合[16],以孟冬十月大獵於秦,亦將曜威講武,掃天蕩野[17]。豈淫荒侈靡,非三驅之意耶[18]?臣白作頌,折中厥美[19]。其辭曰:

    【注釋】

    [14]“但王者”四句:謂但帝王若以四海為家,以百姓為子,那麽天下山林禽獸,怎能與庶民不同享?衆庶,庶民;百姓。

    [15]“而臣”四句:謂我以為為人臣而不能以治國之道匡輔君王,使物産豐富,却著文論説園苑之大小,我私下以為不足取。苑,《全唐文》作“苑囿”。

    [16]“今聖朝”二句:遐荒,荒遠之地。殫(dān)窮,竭盡。六合,指天地四方。兩句言天下之大,無不為天子園地。

    [17]“以孟冬”三句:孟冬,冬季第一月,指夏曆十月。秦,指長安一帶。今陝西地區。曜威講武,誇耀武力,練習戰法。曜,一作“耀”。古代皇朝於冬季例有畋獵的禮儀風習。《周禮·夏官·大司馬》:“中冬,教大閲……修戰法……遂以狩田。”掃天蕩野,形容畋獵時人多勢猛,仿佛能横掃天空,蕩滌曠野。

    [18]“豈淫荒”二句:淫荒,一作“荒淫”。三驅,古代帝王田獵的制度。《易·比》:“王用三驅,失前禽。”前賢多謂畋獵時三面驅獸,讓開一面,以示好生之德。《漢書·五行志上》:“田狩有三驅之制。”颜師古注:“謂田獵三驅也。三驅之禮,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也。”此謂畋獵以三驅為度。

    [19]折中:猶言取正。折其兩端而取其中,使之適當。王琦注:“賦意謂分之而求其中,惟兹所頌美,較勝古人也。”

    以上為賦序。首先述説賦的性質和作用,然後評論司馬相如和揚雄的《子虚》、《上林》、《長楊》、《羽獵》諸賦只是誇大其辭,其實狹小之極;不能以大道匡君,故詩人以為不足取。而當今皇帝的田獵講武,猶為三驅之意,故詩人要取正而頌美,特作此賦。

    粤若皇唐之契天地而襲氣母兮,粲五葉之葳蕤[20]。惟開元廓海?而運斗極兮,總六聖之光熙[21]。誕金德之淳精兮,漱玉露之華滋[22]。文章森乎七曜兮,制作參乎兩儀[23]。括衆妙而為師[24]。明無幽而不燭兮,澤無遠而不施[25]。慕往昔之三驅兮,顺生殺於四時[26]。

    【注釋】

    [20]“粤若”二句:謂大唐得天地元氣之本而有天下,五世基業,光輝燦爛,非常興旺,如草木的繁茂争榮。粤若,同“曰若”,語助詞。皇唐,大唐。契,通“挈”。《莊子·大宗師》:“豨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戲氏得之以襲氣母。”成玄英疏:“豨韋氏,文字已前遠古帝王號也。得靈通之道,故能驅馭群品,提挈二儀。又作‘契’字者,契,合也。言能混同萬物,符合二儀者也。……襲,合也。氣母者,元氣之母。應道也。為得至道,故能畫八卦,演六爻,調陰陽,合元氣也。”粲,燦爛。五葉,五世。唐自高祖至玄宗凡五世。葳蕤,草木茂盛貌。

    [21]“惟開元”二句: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七一三年至七四一年。海?,?,“宇”的異體字。海内,宇内,即國境以内。運,運轉。斗極,北斗星與北極星。此喻指政權。總,聚。六聖,指唐開國以來的六個皇帝:高祖、太宗、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光熙,光輝。

    [22]“誕金德”二句:誕,誕生。玄宗誕生於八月,八月為秋,於五行為金,秋天多露,故以“金德”、“玉露”頌之。淳精,純正精華。淳,一作“纯”。華滋,潤澤。

    [23]“文章”二句:謂文章繁盛於日月星辰,著作精妙參列天地。森,繁茂貌。七曜,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兩儀,指天地或陰陽。《易·繫辭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24]“括衆妙”句:謂集中衆多絶妙之物作為師法。衆妙,萬物的玄理。《老子》:“玄之又玄,衆妙之門。”括衆妙而為師,括,宋本作“栝”,據他本改。而,宋本作“以”,據他本改。瞿蜕園、朱金城校注:此句單行叶韻,文氣不屬,疑上脱一句。

    [25]“明無幽”二句:謂光明照到任何幽暗處,恩澤施至任何遥遠之處。無,一作“胡”。

    [26]“慕往昔”二句:謂仰慕過去的田獵制度,必須應四時而殺生。古代朝廷四時皆有田獵之事。春曰田,獵取農田中的野獸,為耕種作準備;夏曰苗,為禾苗除害;秋曰蒐,擇大獸獵而取之;冬曰狩,獵無擇;故曰“順生殺於四時”。蕭士贇注:“順生殺於四時者,謂春蒐、夏苗、秋獮、冬狩,各有制也。”

    以上是賦的第一段,贊美開元天子繼承五世六帝的光輝基業,創建開元盛世。文章著作極盛而精妙,陽光普照,恩澤廣遠,仰慕前聖的三驅,順應四時的田獵制度。

    若乃嚴冬慘切,寒氣凜冽[27],不周來風,玄冥掌雪[28]。木脱葉,草解節[29],土囊烟陰,火井冰閉[30]。是月也,天子處乎玄堂之中[31],凔八水兮休百工,考王制兮遵《國風》[32]。樂農人之閑隙兮,因校獵而講戎[33]。

    【注釋】

    [27]“若乃”二句:慘切,淒厲。凜冽(lǐn liè),寒冷刺骨。

    [28]“不周”二句:不周,指不周風。《史記·律書》:“不周風居西北,主殺生。”玄冥,神名。《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其神玄冥。”

    [29]“木脱”二句:謂樹木凋零,枯草衰敗。

    [30]“土囊”二句:土囊,《文選》卷一三宋玉《風賦》:“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李善注:“土囊,大穴也。盛弘之《荆州記》曰:‘宜都佷(hěn)山縣有山,山有穴,口大數尺,為風井,土囊當此之類也。’”火井,産可燃天然氣之井。古代多用以煮鹽。《文選》卷四左思《蜀都賦》:“火井沈熒於幽泉。”劉逵注:“蜀郡有火井,在臨邛縣西南。火井,鹽井也。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須臾許,隆隆如雷聲,爓出通天,光輝十里,以筒盛之,接其光而無炭也。”《華陽國志·蜀志》:“臨邛縣……有火井,夜時光映上照,民欲其火光,以家火投之,頃許如雷聲,火焰出,通耀數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終日不滅。”冰閉,因結冰而使井口封閉。

    [31]玄堂:北向的堂,古代天子冬月所居。《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天子居玄堂左个。”鄭玄注:“玄堂左个,北堂西偏也。”

    [32]“凔八水”二句:凔(chuàng),寒冷。凔,宋本作“飡”,《全唐文》作“餐”,據他本改。八水,指關中八川。《初學記》卷六引晉戴祚《西征記》:“關内八水,一涇,二渭,三灞,四滻,五澇,六潏,七灃,八滈。”都在關中,皆出入上林苑。百工,各種工匠的總稱。《吕氏春秋·季秋紀》:“是月也,霜始降則百工休。”高誘注:“霜降天寒,朱漆不堅,故百工休不復作器。”王制,指《禮記·王制》。國風,指《詩》十五《國風》。《文選》卷一班固《東都賦》:“若乃順時節而蒐狩,簡車徒以講武,則必臨之以《王制》,考之以《風》《雅》。”李善注:“《禮記·王制》曰:‘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田不以禮,曰暴天物。’風,《國風》,《騶虞》、《駟鐵》是也。雅,《小雅》,《車攻》、《吉日》是也。”

    [33]“樂農”二句:謂使百姓於農閑之時得以愉樂,因而出去狩獵,講習武事。閑隙,指農閑。因,宋本作“困”,據他本改。校獵,用木欄遮阻,獵取禽獸。《漢書·司馬相如傳》:“於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獵。”顔師古注:“校獵者,以木相貫穿,總為闌校,遮止禽獸而獵取之。”講戎,講習武事,演武練兵。《左傳·隱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武事也。”

    以上是賦的第二段,描寫嚴冬季節的景象,開元天子遵王制而在農閑之時校獵習武。

    乃使神兵出於九闕,天仗羅於四野[34]。徵水衡與林虞,辨土物之衆寡[35]。千騎飇掃,萬乘雷奔[36]。梢扶桑而拂火雲兮,刮月窟而搜寒門[37]。赫壯觀於今古,嶪摇蕩於乾坤[38]。此其大略也。而内以中華為天心,外以窮髮為海口[39]。豁咽喉以洞開,吞荒裔以盡取[40]。大章按步以來往,夸父振策而奔走[41]。足迹乎日月之所通,囊括乎陰陽之未有[42]。

    【注釋】

    [34]“乃使”二句:神兵,天兵;指唐朝軍隊。九闕,九門;指皇宫。古代宫室制度,天子設九門。《禮記·月令》:“(季春之月)田獵、罝罘、羅罔、畢翳、餧獸之藥,毋出九門。”鄭玄注:“天子九門者,路門也、應門也、雉門也、庫門也、皋門也、城門也、近郊門也、遠郊門也、關門也。”後用以稱宫門。天仗,手執兵器的儀仗。羅,分布;陳列。二句謂狩獵隊伍從皇宫出發,軍士手執兵器,環列四野。

    [35]“徵水衡”二句:徵,徵召。水衡,古官名。水衡都尉的簡稱。漢武帝元鼎二年置,至隋廢。掌皇家上林苑。《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顔師古注引應劭曰:“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諸池苑,故稱水衡。”又引張晏曰:“主都水及上林苑,故曰水衡。主諸官,故曰都。有卒徒武事,故曰尉。”後泛指管理水利之官。林虞,古代掌管山林之官。王琦注:“《周禮》有山虞、澤虞,皆掌山澤之官,今稱林虞者,變文言之也。”土物,土産之物。

    [36]“千騎”二句:形容畋獵盛況。千騎萬乘如狂飇飛掃,如雷電横奔。

    [37]“梢扶桑”二句:形容畋獵範圍之廣。梢、拂,意同。梢,郭本作“捎”。扶桑,神话中東方日出之地。火雲,其色如火之雲。刮、搜,意同。刮,王本作“括”。搜刮,席卷。月窟,神话中月亮所生之地。寒門,指北極之門。寒,宋本作“塞”,據他本改。《淮南子·墬形訓》:“北方曰北極之山,曰寒門。”高誘注:“積寒所在,故曰寒門。”

    [38]“赫壯觀”二句:謂此次畋獵為古今赫赫壯觀,其氣勢似能摇蕩乾坤。嶪,高聳貌。嶪,一作“業”。杜審言《南海亂石山中作》詩:“群山高嶪地。”

    [39]“而内”二句:中華,指華夏民族地區。天心,天的中心。窮髮,《莊子·逍遥游》:“窮髮之北。”司馬彪注:“北極之下,無毛之地也。”毛,草。

    [40]“豁咽喉”二句:豁,開通。咽喉,喻險要之地。《戰國策·秦策四》:“韓,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荒裔,邊遠地區。

    [41]“大章”二句:大章,即太章,古代傳説中的善行者。《淮南子·墬形訓》:“禹乃使太章步自東極,至于西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高誘注:“太章、豎亥,善行人,皆禹臣也。”按步,按,宋本作“桉”,據他本改。夸父,古代神話中人物。《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振策,揮動手杖。二句即用此二事。

    [42]“足迹”二句:謂縱獵範圍之廣,凡日月所經之地都留下足迹,獵取土物之多,凡天地間的一切莫不包含在内。未,《唐文粹》作“所”。

    君王於是撞鴻鐘,發鑾音[43],出鳳闕,開宸襟[44]。駕玉輅之飛龍,歷神州之層岑[45]。游五柞兮瞰三危,挾細柳兮過上林[46]。攢高牙以總總兮,駐華蓋之森森[47]。於是擢倚天之劍,彎落月之弓[48]。崑崙叱兮可倒,宇宙噫兮增雄[49]。河漢為之却流[50],川嶽為之生風。羽旄揚兮九天絳,獵火燃兮千山紅[51]。

    【注釋】

    [43]“君王”二句:鴻鐘,大鐘。古代帝王出入都有擊鐘的儀節。《文選》卷八揚雄《羽獵賦》:“撞鴻鐘,建九旒。”李善注引《尚書大傳》曰:“天子將出,則撞黄鐘之鐘。”鑾(luán)音,帝王車馬繫鈴發出的聲音。鈴由青銅製成,形似鸞鳥銜鈴,故謂之鸞鈴,亦稱鑾鈴。

    [44]“出鳳”二句:鳳闕,漢代宫闕名。《史記·孝武本紀》:“其東則鳳闕,高二十餘丈。”司馬貞《索隱》引《三輔故事》:“北有圜闕,高二十丈,上有銅鳳皇,故曰鳳闕也。”《藝文類聚》卷六二引潘岳《關中記》:“建章宫圓闕臨北道,鳳在上,故曰鳳闕也。”後用為皇宫通稱。宸(chén)襟,帝王的襟懷或思考。何遜《九日侍宴樂游苑詩為西封侯作》:“宸襟動時豫,歲序屬涼氛。”

    [45]“駕玉輅”二句:玉輅(lù),指帝王所乘之車。以玉為飾。《舊唐書·輿服志》:“唐制,天子車輿有玉輅、金輅……玉輅,青質,以玉飾諸末。”飛龍,指駕車之馬。《禮記·月令》“駕蒼龍”鄭玄注:“馬八尺以上為龍。”神州,指中原地區。戰國時齊人鄒衍稱華夏之地為“赤縣神州”,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層岑,高峰。亦作“曾岑”。《文選》卷三一江淹《雜體詩三十首·謝光禄莊郊游》:“四睇亂曾岑。”吕延濟注:“曾,高也;岑,峰也。”

    [46]“游五柞”二句:五柞(zuò),漢代宫名。故址在今陝西周至縣東南。《漢書·武帝紀》:後元二年,“二月,行幸盩厔五柞宫。”顔師古注引張晏曰:“有五柞樹,因以名宫也。”瞰(kàn),俯視。三危,古代西部邊疆山名。《書·禹貢》:“三危既宅。”孔傳:“三危為西裔之山也。”在今甘肅敦煌縣東南三十里,三峰聳峙,其勢欲墜,故名。俗亦名卑羽山。細柳,觀名。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南昆明池南。漢時在上林苑中築有細柳觀,司馬相如《上林賦》“登龍臺,掩細柳”,即此處。挾,襟帶。

    [47]“攢高牙”二句:攢,聚集。牙,指牙旗,旗杆上以象牙為飾,故稱。古帝王出幸,建大牙旗。高牙,高舉之牙旗。總總,衆多貌。《楚辭·大司命》:“紛總總兮九州。”華蓋,帝王的車蓋。崔豹《古今注·輿服》:“華蓋,黄帝所作也,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常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止於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華蓋也。”森森,氣象嚴肅貌。

    [48]“於是”二句:擢,抽,拔。倚天之劍,形容極長的劍。語本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阮籍《詠懷詩》其三十八:“彎弓挂扶桑,長劍倚天外。”二句用其意。落月,蓋狀彎弓之形。

    [49]“崑崙”二句:意謂軍士們一聲叱咤,可使崑崙山崩倒;一聲噫吁,又可使宇宙增添雄姿。

    [50]“河漢”二句:謂天河之水為之倒流,山川為之生風。河漢,天河。却流,回流,倒涌。

    [51]“羽旄”二句:班固《東都賦》:“羽旄掃霓,旄旗拂天。”羽旄,此指旌旗。旄,一作“毛”。九天,指中央和八方。古代把天分為九天:中央稱鈞天,東方稱蒼天,東北方稱變天,北方稱玄天,西北方稱幽天,西方稱顥天,西南方稱朱天,南方稱炎天,東南方稱陽天。絳,大紅色。獵火,為驅趕野獸而燃起的火焰。燃,《唐文粹》作“烻”。

    乃召蚩尤之徒,聚長戟,羅廣澤[52]。呵雨師,走風伯[53]。稜威曜乎雷霆,烜爀震於蠻貊[54]。陋梁都之體制,鄙靈囿之規格[55]。而南以衡霍作襟,北以岱恒作袪[56]。夾東海而為壍兮,拖西溟而流渠[57]。麾九州之珍禽兮,迴千群以坌入[58];聯八荒之奇獸兮,屯萬族而來居[59]。

    【注釋】

    [52]“乃召”三句:蚩尤:傳説中東方九黎族首領。相傳與黄帝戰於涿鹿,失敗被殺。此處蚩尤之徒指隨從帝王田獵的猛士。《史記·五帝本紀》:“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張守節《正義》引《龍魚河圖》曰:“黄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誅殺無道,不慈仁。萬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義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歎。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後,天下復擾亂,黄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服。”《文選》卷八揚雄《羽獵賦》:“蚩尤並轂,蒙公先驅。”李善注:“韓子曰:黄帝駕象車,異方並轂,蚩尤居前。”張衡《西京賦》:“於是蚩尤秉鉞,奮鬛被般(班)。”劉良注:“蚩尤,作兵戈也。秉,執。……言使蚩尤秉鉞斧,奮振其鬛,被文錦之衣。”聚長戟,執持兵器。聚,《唐文粹》作“叢”。羅廣澤,羅列在廣大的沼澤地區。

    [53]“呵雨”二句:雨師,司雨之神。風伯,風神。班固《東都賦》:“雨師泛灑,風伯清塵。”此即用其意。《韓非子·十過》:“昔者黄帝合鬼神於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則蚩尤、雨師、風伯皆黄帝之臣,此處借喻指隨從帝王田獵之臣。

    [54]“稜威”二句:稜威,威嚴之勢。《三國志·魏志·武帝紀》:“稜威南邁,(袁)術以隕潰。”曜,一作“耀”。烜爀,同“烜赫”。聲勢盛大貌。爀,一作“赫”。顔真卿《贈裴將軍》詩:“將軍臨八荒,烜赫耀英材。”蠻貊,泛指邊遠地區少數民族。《論語·衛靈公》:“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二句意謂威勢如雷電閃耀,聲勢威震於蠻夷地區。

    [55]“陋梁都”二句:陋,作動詞,以之為陋。梁都,《唐文粹》作“梁鄒”。王本校:“‘梁都’當是‘梁鄒’之訛。”《後漢書·班固傳》引《東都賦》:“制同乎梁騶,義合乎靈囿。”李賢注:“《魯詩傳》曰:‘古有梁鄒者,天子之田也。’”靈囿,周文王苑囿,在今陝西長安縣西。二句謂與此次狩獵規模相比,古代梁鄒、靈囿的體制規格都顯得鄙陋。

    [56]“而南”二句:衡霍,指衡山、霍山。衡山即南嶽,又名岣嶁山,在今湖南衡山等縣境。霍山又名天柱山,在今安徽西部。主峰白馬尖,在霍山縣南。岱恒作袪:岱,《唐文粹》作“代”。恒,宋本作“常”,當為避諱改,今據他本回改。袪,一作“阹”。岱恒即岱宗、恒山。岱宗即泰山,為東嶽,在今山東中部,主峰玉皇頂在泰安市北。恒山即北嶽,漢時避文帝諱改常山。在今山西東北部,主峰玄武峰在渾源縣東。襟,襟帶。袪,袖口。二句謂以衡山霍山為襟,以泰山恒山為袖。

    [57]“夾東海”二句:謂挾東海為繞城之河,拖西海為流水之渠。壍(qiàn),護城河。西溟,西海。溟,一作“冥”。流渠,水渠。

    [58]“麾九州”二句:謂驅趕九州珍禽,成群進入所設之圈。麾,指揮;驅逐。九州,中國。坌(bèn)入,併入。

    [59]“聯八荒”二句:聯,彙聚。八荒,八方極遠之地。屯,堆積。萬族,萬類;極言奇獸之多。

    以上三節,是賦的第三段,描繪天子畋獵的規模之大,聲勢之盛,猛士之多,範圍之廣。

    雲羅高張[60],天網密布。罝罘緜原,峭格掩路[61]。蠛蠓過而猶礙,蟭螟飛而不度[62]。彼層霄與殊榛,罕翔鳥與伏兔[63]。從營合技,彌巒被崗[64]。金戈森行,洗晴野之寒霜[65]。虹旗電掣,卷長空之飛雪[66]。吴驂走練,宛馬蹀血[67]。縈衆山之聯緜,隔遠水之明滅[68]。

    【注釋】

    [60]“雲羅”句:雲羅高張,宋本缺“張”字,據他本補。雲羅,猶天網。高張,高高地撒開。

    [61]“罝罘”二句:罝罘(jū fú),捕獸網。緜原,綿延在高原上。峭,高貌。格,用於張網之木棍。掩路,掩遮道路。《禮記·月令》:“田獵罝罘羅網。”鄭玄注:“獸罟曰罝罘,鳥罟曰羅網。”《文選》卷五左思《吴都賦》:“峭格周施。”吕向注:“峭,高也。格,張網之木也。”

    [62]“蠛蠓”二句:蠛蠓(miè měng),小蟲名。《爾雅·釋蟲》:“蠓,蠛蠓。”郭璞注:“小蟲似蚋,喜亂飛。”蟭螟(jiāo míng),古代傳説中一種極小的蟲。《列子·湯問》:“江浦之間生麽蟲,其名曰焦螟。群飛而集於蚊睫,弗相觸也。栖宿去來,蚊弗覺也。”不度,不能飛越。二句極力形容羅網之密,連蠛蠓、蟭螟最細小之蟲都不能過。

    [63]“彼層霄”二句:謂九重霄和雜樹叢中很少再留下飛鳥與伏兔。層霄,重霄。殊榛,異樹叢生。殊,一作“翳”。罕,一作“空”。

    [64]“從營”二句:謂隨從於軍營之人匯合各種技能,布滿崗巒。從,一作“促”。彌、被,皆覆蓋之意。

    [65]“金戈”二句:謂手提長戟的人群密集而行,洗盡晴空田野的寒霜。金戈,指前文的長戟。

    [66]“虹旗”二句:虹旗,形容旌旗色彩如虹。電掣,形容旗幟揮動如閃電。

    [67]“吴驂”二句:吴驂(cān),吴地的馬。走練,形容吴馬之白,行如走練。《論衡·言虚》:“顔淵與孔子俱上魯太山,孔子東南望吴閶門,外有繫白馬,引顔淵指以示之曰:‘若見吴閶門乎?’顔淵曰:‘見之。’孔子曰:‘門外何有?’曰:‘有如繫練之狀。’”上句即用其意。宛馬蹀血,《漢書·武帝紀》:太初四年,“貳師將軍廣利斬大宛王首,獲汗血馬來”。顔師古注引應劭曰:“大宛舊有天馬種,蹋石汗血,汗從前肩膊出,如血。號一日千里。”蹀,即蹋,履。

    [68]“縈衆山”二句:謂狩獵人群縈繞着連綿的群山,隔水遠望,忽明忽暗。

    以上是賦的第四段,描寫圍獵時布網極密,小鳥小獸亦難逃;獵人之衆覆蓋山崗,揮旗如閃電,走馬如飛練。

    使五丁摧峰,一夫拔木[69]。下整高頽,深平險谷[70]。擺椿栝,開林叢[71]。喤喤呷呷,盡奔突於場中[72]。而田疆、古冶之疇,烏獲、中黄之黨[73],越峥嶸,獵莽蒼[74]。喑呼哮㘚,風旋電往[75]。脱文豹之皮,抵玄熊之掌[76]。批狻手猱,挾三挈兩[77]。既徒搏以角力,又揮鋒而争先[78]。行甝號以鶚睨兮,氣赫火而歊烟[79]。拳封猯,肘巨狿[80]。梟羊應叱以斃踣,猰貐亡精而墜巔[81]。或碎腦以折脊,或歕髓以飛涎[82]。窮遐荒,蕩林藪[83],扼土狛,殪天狗[84]。脱角犀顶,探牙象口[85]。掃封狐於千里,捩雄虺之九首[86]。咋騰蛇而仰吞,拖奔兕以却走[87]。

    【注釋】

    [69]“使五丁”二句:五丁,《華陽國志·蜀志》:“時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舉萬鈞。”摧峰,摧頽山峰。峰,《唐文粹》作“鋒”。拔木,《楚辭·招魂》:“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王逸注:“言有丈夫一身九頭,強梁多力,從朝至暮,拔大木九千枚也。”

    [70]“下整”二句:謂整平高低的山坡,深險的川谷。整,一作“塹”。

    [71]“擺椿栝”二句:謂撥開樹木叢林,開出道路。擺,撥開。宋本作“攞”,據他本改。椿(chūn),樹木名。一作“樁(zhuāng)”。栝(kuò),樹木名,即檜樹。郭本作“括”。

    [72]“喤喤”二句:喤喤、呷呷,象聲詞,指禽獸飛奔時的叫聲。奔突,奔竄。

    [73]“而田疆”二句:田疆、古冶,指田開疆、古冶子。古齊國之力士。疆,宋本作“強”,據他本改。《晏子春秋》内篇《諫下》:“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疇,通“儔”,輩,黨;同類。烏獲,古代力士。《孟子·告子下》:“然則舉烏獲之任,是亦為烏獲而已矣。”趙岐注:“烏獲,古之有力人也,能移舉千鈞。”《史記·秦本紀》記載,戰國時秦國力士名烏獲,與任鄙、孟説皆以勇力仕秦武王至大官。中黄,指中黄伯,亦古代力士。《文選》卷二張衡《西京賦》:“乃使中黄之士。”李周翰注:“中黄,國名,其俗多勇力。”李善注引《尸子》:“中黄伯曰:余左執太行之猱,而右搏雕虎。”

    [74]“越峥嶸”二句:越,《唐文粹》作“”,《全唐文》作“超”。峥嶸,山勢高峻貌。莽蒼,草野之色。《全唐文》作“蒼莽”。蒼,宋本作“倉”,據他本改。二句謂跨越群山,逐鹿曠野。

    [75]“喑呼”二句:喑(yīn)呼,悲叫聲。呼,一作“嗚”。哮㘚(kǎn),虎咆哮聲。風旋電往,形容奔跑疾速。

    [76]“脱文豹”二句:文豹,豹皮色彩斑斕,故稱文豹。豹於冬季,皮毛茸厚,故極珍貴。《莊子·山木》:“夫豐狐文豹,棲於山林,伏於巖穴,静也。”玄熊,黑熊。熊在冬蟄時,自舐其掌,所以其掌極美。抵,擊。

    [77]“批狻”二句:批、手,意同,以手搏擊。狻(qūn),通“”,狡兔名,又泛指兔。猱(náo),猿類動物。挾、挈,意同,挾帶手持。

    [78]“既徒搏”二句:寫狩獵時與野獸搏擊的情景,謂既有赤手空拳與野獸角鬥的,又有争先恐後揮刀砍殺野獸的。

    [79]“行甝號”二句:甝(hán),白虎。鶚(è),鳥名,亦名魚鷹,性凶猛,食魚,羽毛可用。睨(nì),斜視。歊,氣上衝貌。宋本作“敵”,據他本改。二句謂獵手勇健,其聲如虎之號,其視如鶚之睨,氣勢威赫如烟火上衝。

    [80]“拳封猯”二句:封猯(tuān),大野豬。狿(yán),獸名。《文選》卷二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薛綜注:“巨狿,也,怒走者為狿。”拳、肘,皆用作動詞,以拳、肘打擊。肘,宋本作“引”,據他本改。

    [81]“梟羊”二句:謂梟羊隨着叱咤聲仆地斃命,猰貐亦失神而落下山峰。梟羊,獸名,即狒狒,見《爾雅·釋獸》郭璞注。狒狒四肢粗壯,面部肉色,光滑無毛,手脚黑色,雜食各種野生植物、昆蟲等。斃踣(bó),斃命仆地。猰貐(yà yǔ),獸名,見前《梁甫吟》詩注。

    [82]“或碎腦”二句:形容野獸斃命時的慘狀,謂有的被擊碎腦臚折斷脊骨,有的噴出骨髓涎水濺飛。歕髓,噴出骨髓。歕(pēn),同“噴”。

    [83]“窮遐荒”二句:謂窮盡荒遠之地,掃蕩林藪淵澤。林,《唐文粹》作“淵”。

    [84]“扼土狛”二句:扼,掐死。土狛(bò),《説文》:“狛,如狼,善驅羊。”狛,《唐文粹》作“伯”。土,指地上動物,與下文“天狗”相對。殪(yì),殺死。天狗,獸名。《山海經·西山經》:“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禦凶。”

    [85]“脱角”二句:謂在犀牛頂上取角,在大象口中拔牙。探牙,探,《唐文粹》作“拔”。牙,蕭本作“采”。

    [86]“掃封狐”二句:封狐,大狐。捩(liè),扭。雄虺(huǐ),毒蛇。屈原《天問》:“雄虺九首。”

    [87]“咋騰蛇”二句:謂咬着騰蛇仰脖而吞,拖住奔跑的犀牛使之倒行。咋(zé),咬住。騰蛇,傳説中能飛的蛇。郭璞《爾雅注》:“騰蛇,龍類也,能興雲霧而游其中。”奔兕(sì),奔跑的犀牛。兕,犀牛類獸名。以,《全唐文》作“而”。

    以上是賦的第五段,描寫衆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