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遗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陈寿所编诸葛氏集,其目录之载于蜀志本传者,凡二十四篇,为表以献,略谓论者。或怪亮文采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繇咎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今陈寿所定之本已亡,而行世者有三,明张溥辑本一卷,清朱璘青辑本,益以年谱等为四卷,张澍本五卷,《张鹏翮别辑忠武志》,益以兵事之书为八卷。今采录数首,以为知人论世之一助焉。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谘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谘之,必能使行阵和穆,劣优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指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允等之以章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取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与孙权书

    汉室不幸,王纲失纪,曹贼篡逆,蔓延及今。皆思剿灭,未遂同盟。亮受昭烈皇帝寄托之重,敢不竭力尽忠。今大兵已会于祁山,狂寇将亡于渭水。伏望执事以同盟之义,命将北征,共靖中原,同匡汉室。书不尽言,万希昭鉴。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兵法

    知有所甚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之不能皆利,固也处之而已矣。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孙膑有言:“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此兵说也,非马说也。下下之不足以与其上也,吾既知之矣,吾既弃之矣。中之不足以与吾上,下之不足以与吾中,吾既不能再胜矣乎?得之多于弃也,吾斯从之矣。彼其上之有三权也。三权也者,以一权而致二者也。管仲曰:“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呜呼!不从其瑕而攻之,天下皆强敌也。

    兵要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故良将守之,志立而名扬。

    不爱尺璧而爱寸阴者,时难遭而易失也。故良将之趋时也,衣不解带,足不蹑地。

    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危之而不惧。故良将之动也,犹璧之不朽。

    论交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贯四时而不衰,历险夷而益固。

    【批评】

    武侯之文,近世目录家,皆以入政书一类。当时曹氏诸王,盛尚诗歌,绣虎雕龙,词章流美,武侯殊不遑及此。然其文字,经世综物,公忠之心,露于纸墨之外,读者无不为之动容。伟人遗教,固不屑与雕章琢句之辈,较其优劣者也。少年人熟读之,景仰之心自油然而生,下笔时亦免浮夸之习。

    《陈志本传》《昭明文选》皆载《出师表》而已,乃后世又有所谓《后出师表者》。《汉晋春秋》云,诸葛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十一月上言云云,于是有散关之役,晋张俨默记始载之,裴松注《三国志》遽为采入,遂盛行于世。实是晋人伪托,非武侯之言也。表中事实,多与史传相乖,昔人论之详矣,今故不取。

    陈寿编著的《诸葛亮集》的目录记载在蜀志本传中,总共有二十四篇,为表示尊重,简要叙述作者。有的责怪诸葛亮的文章不够华丽,叮嘱得太过细致。但我认为像皋陶是大贤人,周公是大圣人。但从《尚书》中考证,皋陶的文辞简略而文雅,周公写的《三诰》却繁琐而详尽。怎么会这样?原来是皋陶和舜、大禹共同讨论商议,周公和部下一起盟誓的缘故。诸葛亮讨论的对象,也都是一些平凡的人,因此他的文章立意,也不能太深远。然而他遗留下来的声威教化,治理事务的常规和道理、公正公平诚实的内心,表现在文章里,足以让人了解到他做人的思想,而有益于现代。如今陈寿所写的版本已经没有了,而流行开世的有三个版本,明朝文学家张溥辑录的一卷,清朝朱璘青按年月记载的有四卷,张澍记录的有五卷。《张鹏翮别辑忠武志》,又以兵法书集记录的有八卷。现在选取几首,用来帮助大家了解武侯以及他所处的时代。

    臣诸葛亮启奏: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然而朝中官员在朝廷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而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

    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