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宗通卷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七断受得报身有取疑

    此疑亦从第三疑中不可取而来。

    功德施菩萨论曰。若不取一切法者。云何受乐报佛取自法王身。云何余世间复取彼是法王身。为遣此疑。故经云。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傅大士颂曰。须弥高且大。将喻法王身。七宝齐围绕。六度次相邻。四色成山相。慈悲作佛因。有形终不大。无相乃为真。

    通曰。须菩提问云何住。云何降伏。是于无上菩提欲有修证而得。世尊以无上菩提不假修证。纵能修证。不是本来自性天真佛也。若修六度万行无量功德。成就报土。名为金光庄严净土。成就报身。名为千丈卢舍那身。终是业力所持。有漏有为之果。难比清净本然无漏无为之果。故清净本然之土。是真净土。清净本然之身。是真大身。所谓佛身充满于法界是也。若于此信得及。不假修证。本自圆成。岂非甚难希有者乎。

    刊定记曰。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如是等句。此喻显示彼相似法自在之身。以何义故名之为大。如须弥山势力高远。故名为大。而不取彼山王体。我是山王。以山无分别故。报佛亦如是。以得无上法王体。故名为大。而不取彼法王体。我是法王。以无分别故。如何得是无分别耶。以于无量劫修诸福行。万虑都忘。如智寂然。故无分别。

    弥勒菩萨偈曰。如山王无取。受报亦复然。远离于诸漏。及有为法故。

    如经。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非谓有身名为大身。彼受乐报佛体离于诸漏。若如是。即无有物。即是非身。由此非有身。说为有身。以唯有清净身故。皎然致净。实有自体。非是仗他因缘生故。远离有为法故。安在其为有取也。

    文殊菩萨问世尊。何名大身。世尊曰。非身是名大身。具一切戒定慧了清净法。故名大身。须菩提谓佛说非身是名大身。盖本于此。僧问大龙。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龙云。山华开似锦。涧水湛如蓝。雪窦颂曰。问曾不知。答还不会。月冷风高。古岩寒桧。堪笑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手把白玉鞭。骊珠尽击碎。不击碎。增瑕类。国有宪章。三千条罪。若论宗门中。坚固法身亦不许住着。况非法身者乎。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傅大士颂曰。恒沙为比量。分为六种多。持经取四句。七宝讵能过。法门游历处。供养感修罗。经中称最胜。尊高似佛陀。

    刊定记曰。前三疑之后。四果之前。已说宝施之喻。今复说者。岂不重耶。盖前说一三千界宝施。此说无量三千界宝施。虽则总是多义。总是胜较量。然其后者。即多中之多。胜中之胜。故重说也。

    弥勒菩萨偈曰。说多义差别。亦成胜较量。后福过于前。故重说胜喻。斯则言说重。而义意不重。

    此之胜喻何不先举。以诸凡夫未见真实。先为广说。不生信解。渐次闻之。乃生信故。所重在人通也。

    又前喻未说四果无心。释迦无得。严净国土不严而严。修证佛身无证而证。后乃既明斯义。法理兼深。所重在法通也。

    由是较量之喻。亦复殊胜。故问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以殑伽河周四十里。沙细如面。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诸恒河中之沙耶。故谓甚多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但以一恒河沙世界七宝布施。其福已多。况以诸恒河沙数世界七宝布施。岂不甚多。佛言。若但布施而不持经者。不趣菩提。其福德未为胜也。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自利利他。能趣菩提。其福德胜前七宝布施之福德。无量无边不可数计也。何以见其福德之胜哉。受持福多。凡有十三种胜因。而得成福。且以处可恭敬。人可尊崇者言之。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即是支提。一切世间皆应供养。如帝释为天众说法。诸天皆向座恭敬作礼。为重于法。乃尊于处。藏佛舍利谓之塔。奉佛形像谓之庙。说法之处如佛塔庙。明处可敬也。

    弥勒菩萨偈曰。尊重于二处。

    宣说四句之处。尚得天人供养。何况尽此经文能受持耶。前说其处。此说于人。前明四句偈之处。此明尽受持之处。反覆而言。故云何况也。当知是人尽能受持读诵。尽能信解般若波罗蜜甚深妙义。以能成就最上法身。第一报身。希有化身。胜出诸乘世间无比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随何方所。即为有佛。及诸弟子。明人可尊也。谓报化必依法身。法身又从经显。既有能显之教。必有所显之佛。又经是教法。佛是果法。果由理显。理由行致。斯则三佛备足。四法俱圆。所在之处。岂生轻劣。又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得名。经显无为。必有贤圣尊重弟子。又经即法宝。即为有佛即佛宝。若尊重弟子即僧宝。经典所在之处。即三宝共居。若彼施宝之人。及施宝之地。无如是事。故此为胜。

    前说一切诸佛从此经生。犹可信也。今说经典所在即为有佛。实难信也。前说无上菩提从此经出。犹可信也。今说持说四句即能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实难信也。此无上妙法。超过一切。岂七宝布施之多可比量哉。

    隋时蜀民荀氏。尝于空地遥望虚空。手写金刚般若经。遂感诸天覆护。遇雨此地不湿。牧童皆避于此。至唐武德间。有僧语村人曰。此地向来有人书经。诸天设宝盖于上覆护。不可令人作践。后设栏围绕。供养佛像。常闻天乐之声。此其章明较著者也。

    昔临济到达磨塔头。塔主问先礼佛。先礼祖。济曰。祖佛俱不礼。主曰。祖佛与长老有甚冤家。济拂袖便出。此唯成就第一希有之事。故能倒行逆施若此。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时本有是名般若波罗蜜句。原本无)。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傅大士颂曰。名中无有义。义上复无名。金刚喻真智。能破恶坚真。若到波罗岸。入理出迷情。智人心自觉。愚者外求声。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傅大士颂曰。积尘成世界。析界作微尘。界喻人天果。尘为有漏因。尘因因不实。界果果非真。果因知是幻。逍遥自在人。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傅大士颂曰。施命如沙数。人天业转深。既掩菩提相。能障涅槃心。猿猴探水月。???拾华针。爱河浮更没。苦海出还沈。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傅大士颂曰。经中称四句。应当不离身。愚人看似梦。智者见唯真。法性无前后。无中非故新。蕴空无实相。凭何见有人。

    通曰。须菩提因佛赞叹此经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当为人天供养。如佛塔庙。此经最胜。能受持者其福最多。故请此经何名。而奉持之。佛以般若波罗蜜于六度中最为第一。此经名金刚般若。取能断之义。并其般若而遣之。盖至尊至贵无上法门也。其名最胜。能为一切成佛胜因故。名既无名。说亦无说。本性无生。义无有上故。由是观于微尘世界为粗相分者。不离烦恼染因。由是观于三十二相为亲相分者。未为正觉体性。故持经功德。世界微尘不足为多。三十二相不足为奇。以受持是经能为法身之因。故非世间有为有漏因果可比也。虽以恒沙身命布施。不如持说四句得福之多。况七宝布施身外之物。所得福德岂能及耶。

    功德施菩萨论曰。受持福多。以十三种因而得成福。所谓处可恭敬故。人可尊崇故。一切胜因故。彼义无上故。越外内多故。胜佛色因故。越内施福故。同佛出现故。希能信解故。难有修行故。信修果大故。信解成就故。威力无上故。世尊何故殷勤说此诸因相耶。以诸众生行资生施。求财位果。不持正法。断诸苦因。故再三赞叹而激劝之也。

    所云处可恭敬。人可尊崇。已见上文。

    今一切胜因者。须菩提问当何名此法门。佛言。经名金刚般若。能断一切惑染疑执。若断疑执。成佛必矣。岂不胜乎。故当奉持。然诸佛菩萨。以般若波罗蜜。于世出世法最胜了知。今此法门名曰金刚。有何所以。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谓三界诸法智。能称量。知不坚固。彼不坚固者。犹是此岸。而般若智最坚固者。名到彼岸。智功德岸无能量者。

    弥勒菩萨偈曰。彼智岸难量。以第一义中。本性无生。难可思量。云何为到。即般若智亦须能断。此法门与一切诸佛如来证法作胜因也。偈云。因习证大体。其斯之谓乎。所谓彼义无上者。佛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否。须菩提已知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至是答云。如来无所说。言无有法是如来独说。皆是诸佛共宣扬故。由诸佛亲所证会等流之性。至尊无上。纵有所说。皆如其证。证中无说。岂有异说耶。偈云。由等流殊胜。即是义无有上也。所谓越外内多者。佛问须菩提。于意云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