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论邹第五十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题解】

    本篇大夫引邹衍“大九州”之说,为政府拓土开疆的政策进行辩护,并证明贤良文学眼界之狭陋。而文学则“守畦亩之虑,间巷之固”,以为“知大义”“不如守小计”,并以秦“欲并万国,而亡其三十六郡”来反驳。

    大夫曰:邹子疾晚世之儒墨(1)。不知天地之弘(2),昭旷之道(3),将一曲而欲道九折(4),守一隅而欲知万方(5),犹无准平而欲知高下(6),无规矩而欲知方圆也。于是推大圣终始之运(7),以喻王公(8),先列中国名山通谷(9),以至海外。所谓中国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10),名曰赤县神州(11),而分为九州(12)。绝陵陆不通(13),乃为一州,有大瀛海圜其外(14)。此所谓八极,而天地际焉(15)。《禹贡》亦著山川高下原隰(16),而不知大道之径(17)。故秦欲达九州而方瀛海(18),牧胡而朝万国(19)。诸生守畦亩之虑(20),闾巷之固(21),未知天下之义也。

    【注释】

    (1)邹子:即邹衍(“邹”亦作“驺”),战国时齐临淄人。适梁,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拂也)席。如燕,昭王拥彗(帚也)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作《主运》。见《史记·孟荀列传》。晚世:近代。

    (2)弘:广大的意思。

    (3)昭旷:明显空阔。

    (4)一曲:一段曲折。比喻知识浅薄。九折:迂回曲折。比喻深奥的道理。

    (5)守一隅:坚持一偏之见。隅,角落。

    (6)准平:指测量水平的仪器。

    (7)推:推论,阐发。大圣终始之运:即邹衍所著书名。《史记·孟荀列传》:“驺衍..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阴阳家》有《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史记·封禅书》也说他著有《终始五德之运》,今皆不传。

    (8)喻:晓喻,开导。

    (9)先列,原作列士,今据张敦仁说校改。

    (10)“十”下原脱“一”字,今据张敦仁说校改。

    (11)赤县神州:古代中国的代称。

    (12)“州”原作“川”,今据张敦仁说校改。华氏本,撄宁斋钞本及《困学纪闻》十引正作“州”。

    (13)绝:隔绝。

    (14)瀛海:就是海。

    (15)地,原作下,今从张敦仁据《吏记》校改。际:交界或靠边的地方,这里作动词用。

    (16)禹贡:《尚书》篇名,我国最早的地理书。

    (17)大道:指通往九州的道路。径:途径。

    (18)方:指航行。

    (19)牧胡:以匈奴地为牧场,指征服匈奴。

    (20)畦(q0)亩:田亩,这里指田地。虑:思虑,谋划。

    (21)固:固陋,执一不通。

    【译文】

    大夫说:邹衍憎恨近代儒墨之徒,认为他们不知道天地的广阔,不明白深远的道理,有一点儿肤浅的知识就想论述深奥的道理,坚持一偏之见反而想知道四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