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讲 法国中等教育史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方法,而在于必须把中学文化整体上的种种问题摆到他们眼前。本学年我们将开始学习的课程,正是想达到这一目的。

    我知道,不管是那些大而化之的人,还是那些一丝不苟的学究(这些原本属于相反类型的头脑却在此达成了共识),都会宣称从历史当中得不到任何实际的功用。他们会问,对于今天的中学,中世纪的学院究竟能告诉我们什么呢?三科和四艺 注8 的经院学问又能以怎样的方式帮助我们找出,此时此地我们应该教给我们的孩子什么,我们又该怎样去教?有时人们甚至还会进一步指出,这些回溯性的研究所产生的后果只会对我们不利,因为我们必须为未来做准备,我们应当放眼未来,我们应当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上,沉湎于追思过去只会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与此相反,我相信,只有细致地研究过去,我们才能去预想未来,理解现在。因此,教育史为教育理论的研究奠立了最坚实的基础。

    其实,单单考察我们历史进程上相继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教育形式,并不会带来相当大的启发。当然,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将此伏彼起的变化归因于人的理智尚处稚嫩,没有能够把握那四时皆准、唯一正确的观念体系。如果只是简单地把这些变化看作一系列失误,以充满艰辛、未臻完美的方式一个接一个地相互矫正,那么,这一整套历史也就不具有核心的研究价值了。它充其量不过是能让我们提高警惕,避免重蹈覆辙。但问题又来了:既然失误的领域并无界限,那么失误本身的表现形式就会变幻不定;有关过去犯下的失误的知识,既不能使我们预见也不能使我们避免未来可能会犯的失误。但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些理论,这些体系,都业已经过了经验的考验,在现实中有着具体体现,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什么随意的产物。如果说其中之一未能延续下来,那并不是因为它只是人的偏差的产物,而是因为它是某些相互作用的特定社会力量的结果。如果它已经有所改变,那正是因为社会本身已经有所改变。因此,人们开始基于直接的经验认识到,不存在什么恒常不变的教育形式,昨日的教育形式不能搬到今天。一方面,各个体系都始终处在流变当中,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时间环节上,这些持续的变化都关系到一个单一的、固定的和具有限定作用的参照点,也就是在相关环节上的社会条件(至少当这些变化还属于正常的时候是这样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同时摆脱恐新症的偏见和恋新症的偏见,智慧也就由此开始滋长。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可以以此避免陷入传统教育实践非常容易诱发的那种过度的崇信,同时,人们也开始感到,必要的创新不能简单地凭我们指望事情好上加好的想象,不经过观察分析就推断出来;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这些创新都必然与所有可以客观确定的条件维系在一起。

    尽管如此,教育史又不仅仅在于对教育理论的某种介绍,其本身也许十分出色,但却只是泛泛而论。而我们可以期望它,也理当期望它满足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满足的我们的某些根本需求。

    首先,为了在学校这个有机体中发挥作用,教师就需要了解这个有机体是什么,构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什么,这些部分又是如何彼此关联,构成一个统一体的。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既然这就是他将要生活其中的那个环境,那么,他去熟悉那个环境也就尤为重要了。但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如何着手给他带来这种熟悉呢?我们只限于向他说明那些法规条令,它们确定了我们学术机构的组织方式在物质上和道德上的特质,而我们的办法就是向他指明其中形形色色的齿轮,揭示这些齿轮是如何相互嵌合的?当然,这种讲课也不会浪费时间;事实上,如果我们想一想,让我们的年轻教师在对统辖学术世界的法则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贸然进入这个世界,或许完全有理由感到诧异。但这种知识其实算不上知识,因为开始设立这些教学机构与制定限定它们的法规并不是同一天出现的。这些机构有它们的过去,过去是培育它们的土壤,赋予它们现在的意义,脱开过去对它们进行考察,势必会出现大量简单化的理解甚至曲解。如果我们要了解它们究竟如何,由此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应对它们,就不能光靠坐等闻听那些规定其相关形式、(在理论上)制定其组织方式的法律条款。可以说,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机构内部的生活,它们的活力是如何调动起来的,它们致力于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因为它们已经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动力,会驱使它们趋向某种特定的方向,这一点是我们最需要去了解的。现在,为了具体说明任何一条特定的脉络(尤其是一条比较曲折的脉络),我们需要的都不只是一个点;同样,如果我们想要做的是勾画出某个特定机构的演变轨迹,那么现在这个时间环节所构成的几何点,就其本身而言几乎毫无用处。正是它内在的一些力量,倾向于使该机构往这个方向而不是那个方向演变,这些力量使它具有了生命,但它们并没有在表面上清晰地展现出来。要想把握这些力量,我们就需要观察它们在历史的进程中是如何运作的。因为只有在历史中,它们才会通过所产生的效果的累积而展现自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要想真正地理解任何一项教育主题,都必须把它放到机构发展的背景当中,放到一个演进的过程当中,它属于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但只是当前时代的、暂时的结果。

    但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的并不仅仅是教育的组织;它还让我们看清楚这种组织旨在实现怎样的教育理念,以及是什么样的一些目标决定了这种组织的存在并赋予其正当性。

    在此,我们又可以说,表面看来,要想解决问题,似乎根本不需要有那么多的历史考察。教育的目标难道不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生变成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人?为了了解我们需要什么来塑造出一个属于他自己时代的人,难道真的非得考察过去?今日的教育必须努力去塑造的那种人的典范,并不是在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或18世纪塑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应当研究的是现代人,我们应当细究的是我们自己,我们需要考察的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在确定教育的目标时,我们应当研究我们自身和我们的友邻,在这种研究之后,我们会形成关于人的观念。然而,尽管知识分子经常宣称,只有这种方法能够使我们有能力为未来做准备,但我的看法却截然不同,我认为它几乎注定要导致大量危险的失误。事实上,我们在谈论当代的人、我们同时代的人的时候,究竟指的是什么?它只不过是把可以分辨出今天的法国人、将他们与往昔时代的法国人区分开来的那些特征凑合在一起。但这其实并不能为我们描绘出完整的现代人,因为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我们昨日所是的那个人。事实上,甚至在事物的本性当中,都可以说我们过去的那个人占据了主宰地位。因为一旦拿现在与过去的漫长时期相比,现在就必然显得无足轻重,而我们正是由于过去的漫长,才呈现出今日的形式的。我们完全可以说,我们之所以并未直接感受到这些过去的自我的影响,恰恰是由于它们在我们的身上是如此地根深蒂固。它们构成了我们身上无意识的部分。因此我们才会表现出强烈的倾向,不承认它们的存在,对它们正当的要求置之不理。与此相反,对于最为晚近的文明成就,我们却有着真切的意识,这正是因为它们出于晚近,还来不及被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所吸纳。这种情况尤其体现在那些处在发展之中的成就,那些尚未完全被我们所占有、还有一些方面不在我们把握之中的成就,因为这些成就对我们的思想能量整体上提出了莫大的要求,比其他任何成就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恰恰是因为我们尚未充分地把握它们,我们才要调动起我们有意识的心智,积极地作用于它们,从而照亮它们,使我们形成关于它们的心智图像,认为它们构成了最基本的现实特征,其价值无与伦比,从而也就最值得去研究。其他所有事情都只好屈尊于它们的阴影之下,哪怕在事实上,其他所有事情,没有哪一桩可以说要少几分实在性或重要性。科学就是我们这个世纪最大的新颖之物,对于所有那些亲身体验科学本身的人来说,所有文化,不管是什么,科学文化都似乎是构筑它们的基础。假如我们注意到,我们缺乏受过技术训练的实用人才,我们就会得出结论,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实用能力。正是这种处境,催生出种种夸大、偏颇、片面的教育理论,表现的只是应一时之需和热情一阵的愿望。这样的理论无论如何都不会长久,因为它们很快就会产生出其他理论来矫正、补充和改造它们。所谓属于自己时代的人,就是被当时的需要和倾向所主宰的人,而这些人总是有所偏颇的,会在明天被他人所取代。结果便是各种各样的冲突和革命,唯一的作用就是妨害了进化的稳定进程。我们需要去理解的,不是属于自己的时刻的人,不是被我们感受时处在某个特定时点的人,也不是像我们一样受一时的需要和激情所影响的人,而是处在贯穿时间的整体性当中的人。

    要实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不再去研究处在特定时间环节中的人,而尝试以他的整个发展过程为背景来考察他。我们不能局限在我们自己所处的特定时代,相反,我们必须摆脱这个时代,从而摆脱我们自身,摆脱我们片面而偏颇的狭隘立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对教育史的研究才很重要,才值得去做。我们的出发点不是要搞清楚当代的理念应该是什么,而是必须把自己移送到历史的时间刻度的另一端;我们必须努力理解与我们自己的时代相距最为遥远的教育思想体系,也就是欧洲文化最先肇发的那套教育思想体系。我们将要去研究它,描绘它,并且尽我们所能去说明它。然后,我们将一步接一步地追随它所历经的、与社会本身的变化同步的一系列变化,直至最终达到我们当前的处境。这必须是我们的终点,而不是我们的起点;沿着这条道路走下来,我们会到达今日的处境,到了这个时候,今日的处境将会沐浴在一种新的光芒中,与我们原本用来观看它的光芒有相当的不同,否则,我们会立刻彻底忘却自己,毫无保留地投向我们时代的激情与偏见。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会避免屈从于兴盛一时的激情与偏向所产生的备受尊崇的影响,因为历史的考察将会赋予我们感受力,这种新获得的感受力将捕捉种种具有同等正当性的需要与必要性之间的差异,对这些激情与偏向构成制衡。这样的话,这个问题将不再会陷入武断的过度简化,而会接受一种客观冷静的考察,全面展现它的复杂性。在考察我们自身所处时代的社会精神氛围的学人看来,它的形式也很重要,并不逊色于它在史学家眼里的地位。

    在有些情况下,这种历史探究甚至会使我们有能力修正我们有关历史本身的观念。这是因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人类的所有发展一样,都远不曾遵循什么稳定有序的进程。在相互对立的观念组合之间,曾经发生过种种的竞争与冲突,根本上来说是正确的观念,也曾经常在这些竞争和冲突的过程中被颠覆,而要是根据它们内在的价值来判断,它们原本是该留存下来的。和别处一样,这里的生存竞争也只能产生一些粗糙和粗略的结果。整体而言,生存下来的也是最具适应性的、最有天赋的,但与此相对的是,整个历史当中杂陈着一大堆可悲可叹、无法解释的兴亡成败。有多少健康有益的观念原本应该留存下来,发展成熟,结果却过早地夭折了!新的教育理论与道德理论或政治理论的情况不相上下,充满青春的热情与能量,以至对自己努力要取而代之的那些理论,采取了一种咄咄逼人的立场。它们对那些旧的理论视同死敌,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彼此之间水火不容,它们要竭尽全力去遏制旧的理论,乃至尽可能将其彻底根除。拥戴新观念的斗士们甘心相信,较旧的观念丝毫不值得去维护,哪怕它们其实就是自己的先驱或盟友,因为新观念正是从旧观念中脱胎而来的。现在与过去展开争战,全然不顾自身正是源出于过去,构成了过去的延续。有些过去的特征,原本可以成为也应该成为现在与未来的标准特征,就这样消失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深信,应当彻底清除经院哲学,事实上,在他们猛烈的攻击之下,后者也确实没留下什么。我们以后还要来看看,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传给我们的那些教育理念当中,这种革命性的态度是不是曾经导致一种非常严重的缺失。因此,历史的研究不仅将会使我们有能力与我们自己的原则交流,而且也会使我们时不时从我们的前辈那里,发现我们必须纳入考虑的一些至关重要的东西,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先辈,而我们是他们的传人。

    这些便是我们的研究所要沿循的脉络。显然,我们所关心的并不在于对教育理论的考古学做学究式的考察:即便我们离现在而去,最终的目标也还是要重新回来的;即便我们远离了现在,也只是为了更好地看清它,更好地理解它。但事实上,现在始终不会逃出我们的视线。它是我们始终趋向的目标,在我们前进的过程中,它会逐步地凸显出来。说到底,只有在过去当中,才能找到组成现在的各个部分,有鉴于此,历史倘若不是对现在的分析,又能是什么呢?正是因为这一点,我相信,对于研究教育的学生来讲,接下来的历史研究会有莫大的价值。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