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设问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一一 驴马问

    此驴马问.也当在大隧道本生因缘〔第五四六〕中叙述。

    一一二 不死皇后问

    此不死皇后问.也当在上述本生因缘中叙述。

    一一三 豺本生因缘 (〔菩萨=树神〕)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就提婆达多说的。那时.比丘众会集法堂.坐着谈论提婆达多的不德道.『各位法友.提婆达多率领五百比丘.到了迦耶西沙地方.说是「沙门瞿昙所为的不是法.我所为的才是法.」把比丘引入自己的异端邪说.并谎言已被委任.破坏僧团的和合.在一期中举行二次布萨。』这时佛出来问道.『比丘们啊.你们现在会集於此.作何谈论。』比丘众答道.『谈着如此这般的话。』佛道.『比丘们啊.提婆达多的撒谎.并不始於今日.在前生他也曾撒过谎的。』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为墓地林的树神。某时.波罗奈举行祭典.人们打算『对夜叉供祭品.』在广场或街道上徧撒鱼肉.又在鉢中盛了多量的酒放置着。有一只豺於夜半从阴沟钻入城内.吃了鱼、肉.饮了酒.爬进蓬奈格草丛中.一直睡到天亮。一觉醒来.见了阳光.心想.『现在已逃不出了.』遂走到路旁隐匿起来.以免被人看见。他见了别的人们.沈默着一声也不响.及见一个婆罗门僧走近来洗面.便这样忖道.『婆罗门是利令智昏的。我撒个谎.用金来诱惑他.叫他让我入他怀中.匿在外衣下端.带出城外去吧。』於是作人语呼唤道.『婆罗门啊。』婆罗门道.『叫我的是谁。』豺道.『是我.婆罗门。』婆罗门道.『有甚麽事。』豺道.『婆罗门啊.我有二百金.如果你能把我放在怀中.用外衣遮隐起来.带出城外.不给任何人看见.那我就把那二百金送给你。』婆罗门因贪金故.答应说『好.』就依所说的样子把豺带出城外。行不多远.豺就向他问道.『婆罗门啊.此地是甚麽地方。』婆罗门道.『是某地。』豺道.『请再往前些.』如斯再三央请.及行到了大墓地.他道.『就请在这里让我下来。』婆罗门把他放下。豺道.『婆罗门啊.请把你的外衣摊开。』婆罗门因贪金故.便把外衣摊开了。豺又道.『请向这树根掘下去。』婆罗门专心致志去掘穴。豺就蹲在婆罗门的外衣上.在四隅与中央五处撒粪撒尿.把外衣弄污之後.跑入墓地林去了。

    这时.菩萨站在树木繁茂之处.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婆罗门.你居然会相信        那偷饮酒的豺.

    他连一百个贝壳也没有.  何处会有二百金呢。

    菩萨唱此偈毕.说道.『婆罗门啊.你去把你的外衣洗涤一下.洗个澡去作自己的业务吧。』说完就不见了。婆罗门道.『我确实上了当了.』怏怏而去。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豺是提婆达多.树神则就是我。』

    一一四 中思鱼本生因缘 (〔菩萨=鱼〕)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两个年老的长老说的。他们在乡村的森林中过了雨期.说是『要去会佛.』预备好了旅行的食粮.可是在说着『今天动身吧、明天动身吧』的中间.一个月过去了於是重复准备食粮.在同样的情形下.一个月又过去.两个月也过去了。因了他们的懈惰与对於住处的依恋.遂虚度了三个月的时日。好容易才从那里出发.来到祇园精舍.入公用之室.放好了衣鉢.来参见佛。这时比丘众问道.『法友啊.你们两位已好久不来见佛了.怎麽这样迟延呢。』两人就将原由说明。於是这两人的懈怠嬾惰的情形.在比丘僧团中已无人不知了.大家正在法堂上谈论着。这时佛出来了.问道.『比丘们.你们现在会集於此.谈论何事。』比丘众答道.『在谈论如此的事。』佛唤那两人来.问道.『比丘们.听说你们因懈惰而来得迟慢.真的吗。』两人答道.『世尊.真的。』佛道.『比丘们啊.他们懈惰并不始於今日.前生也曾懈惰过.有过对於住所恋恋的事。』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波罗奈河中有三条鱼.一条名叫过多思.一条名叫过少思.还有一条名叫中思。他们从森林中出来到了人境.中思对其他两条鱼道.『这人境多危险.实在可怕。渔夫投各种网或鱼笼来捕鱼.所以我们还是到森林里去吧。』然而其他两条因了懈惰与对於食物的爱着.只是说着『明天去吧.明天去吧.』因循复因循.终於三个月过去了。那时渔夫在河中投下网来了.过多思与过少思先去求饵.因眼睛迟钝.不见有网.便钻入网内去了。中思随後到来.见有网.知其同伴二鱼已入网内.想『救那懈惰而眼光迟钝的二鱼性命.』遂从外边绕行到网内.作出破网从前面逃出的模样给他们看.搅乱着水.行至网的前面.再向网内游去.作出破网从後方逃出的模样给他们看.搅混了水.躲在後方。这时渔夫觉得『鱼破网逃去了.』遂执住网的一端拉将起来。那两条鱼也从网的破洞里漏脱.落在水中了。如是.他们因中思鱼的救助.保全了性命。

    结分

    等正觉者的佛述此过去之事毕.唱出了下面的偈语。

    过多思与过少思两鱼.  已被捕在网中。

    因中思鱼的拯救.      再在彼处相会。

    佛作此法话後.说明四谛。说毕四谛.二长老即证得预流果。佛又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过多思与过少思即现在的二长老.中思鱼则就是我。』

    一一五 警告者本生因缘 (菩萨=鸟王)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发警告的比丘尼说的。她原是舍卫城良家之女.出家得具足戒後.蔑视沙门之法.贪嗜食物。入城乞食时.选择别的比丘尼所不到的一角.受精美的供养。她为味觉之欲所囚.心想.『假若别的比丘尼也到那里去乞食.我将得不到甚麽了吧.我必得想法使她们不到那里去。』於是来到比丘尼的居所.对比丘尼警告道.『长老尼啊.在如此如此的地方.有可怕的象.可怕的马、可怕的犬徘徊着.是非常危险的所在。不要到那边去乞食吧。』比丘尼众听了她的话.没有一人到那方去探看。一日.她在那里行乞.正欲急忙跑入一家人家去.忽然一只可怕的羊袭来.把她的脚骨折断了。人们急忙过来.把她折断的脚骨裹紮好.载在牀上.扛到比丘尼的居所去。比丘尼众嘲笑她道.『她对别人发警告.自己却在那方行走.折断了脚骨回来了。』这事不久就徧传於比丘僧团之间.无人不知。一日.比丘众在法堂上谈论她的不德道.『法友们.听说那个发警告的比丘尼.对别人发出了警告.而自己却在那方巡行.因可怕的羊而折断了脚骨哩。』那时佛进来.问道.『比丘们啊.你们现在会集於此.谈论何事。』比丘众答道.『在谈论如此这般的事。』佛道『她的发警告并不始於今日.前生也曾发过警告.但自己却并不实行.以致常常受苦。』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在森林中投生在鸟的胎里.成年後为鸟的首领.率领数十万只鸟赴雪山。他们滞留在那里时.有一只暴乱的雌鸟向大路出发去寻食.得到车上落下来的米、豆、果物之类.心想.『现在不要让别的鸟到这方面来.』於是警告鸟羣道.『大路实在是危险之处.有象、有马、还有可畏的牛拉着车等在通行。我们不能急速起飞.所以不可到那边去。』因此鸟羣给那雌鸟取名叫『警告者。』一日.雌鸟向大路出发时.听到从大路疾驰而来的车声.回头一看.以为『相离很远.』依然四处走着.车以风也似的速度.驶近雌鸟.她来不及飞起.车轮在她身上碾过了。鸟王呼集羣鸟时.见雌鸟不在.说道.『警告者呢.去把她找来。』搜寻者见雌鸟在大路上已被裂成两段.即来报告鸟王.鸟王道.『雌鸟禁止他鸟到那里去.而自己却在那里走.以致裂成两段。』接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那鸟警告他鸟.  自己却为欲所动.

    被车碾轹.      失了羽毛而倒毙。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警告者即今发警告的比丘尼.鸟的首领则就是我。』

    一一六 背教者本生因缘 (〔菩萨=演艺者〕)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不受教的比丘说的。关於那比丘的事蹟.当於第九编鹰本生因缘〔第四二七〕中详述。佛唤那比丘来.说道.『比丘啊.你这样地不听教言.并不始於今日。在前生也有过不受教的事。那时他因不听贤者之教而行.遂至触枪而死。』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在演艺者的家里.成年时既有智慧.艺亦高超。他从一个演艺者学跳枪的技艺.与师父一同在四处巡行献技。这位师父有跳过四支枪的本领.却不能跳越五支枪。一时.他在某村演艺时.因为喝醉了酒.竟将五支枪排成一列.说是『要跳过去给人看。』菩萨对他说道.『师父.你没有跳五支枪的技艺。请将一支枪取去。假使跳过去.第五支枪会刺着你.使你丧命的啊。』但师父已完全醉了.说道.『你怎知道我的本领。』不听劝告去跳.四支枪都跳过.但跳到第五支枪时.被枪刺穿.发出惨叫.倒在那里了。菩萨向他说道.『你不听贤者之言.致招不幸。』接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师父.你做了极难之事.  这是连我也不敢希望的。

    虽跳过了四支枪.          却被第五支枪所刺穿。

    这样唱毕.他从师父的身上拔去了枪.执行了应该执行之事。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为师父的即今之背教者.弟子则就是我。』

    一一七 鹧鸪本生因缘 (〔菩萨=仙人〕)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拘迦利说的。关於他的事情.当在第十三编中达迦利耶青年本生因缘〔第四八一〕中详述。佛道.『比丘们啊.拘迦利因自己的言语而丧命.并不始於今日。前生也曾因此丧命。』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於西北婆罗门的家里.成年後在得叉尸罗城修习一切学艺.舍离诸欲.出家度仙人生活.获得五智八果。雪山地方的仙人之羣.齐来奉他为师.他遂做了五百仙人之师.享受着禅定之乐.住在雪山地方。某时.一个患黄疸病的苦行者.正在持斧劈柴.另有一饶舌的苦行者来到那里.坐在他的旁边.说『这样劈啊.那样劈啊.』弄得那个苦行者不快起来.发怒说道.『你又不是教我劈柴术的先生.』便挥起锐利的斧头.向他一击.结果了他的性命。菩萨收拾了他的屍体。那时在离仙居不远的蚁塔之下.有一只鹧鸪栖着.不问朝夕.老是立在蚁塔之顶.大声鸣啭。一个猎师听到了鸣声.知道必有鹧鸪栖着无疑.遂循声而往.把他杀了.持之而归。菩萨不再听见鹧鸪的声音了.因问苦行者们道.『这里向来有鹧鸪.为何近来不听见他的叫声呢。』他们以事由告知。菩萨把这两件事联结起来.在仙人之羣的中间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所说的话过於高声.  或过於强烈、过於宂长。

    愚者因此被杀。        太会叫的鹧鸪亦如此。

    菩萨修习四梵住.後来生於梵天界。

    结分

    佛又道.『比丘们.拘迦利因自己的言语而丧命.并不始於今日.在前生也曾如此。』作此法话毕.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背教的苦行者即拘迦利.仙人之羣是佛的僧众.仙人之师则就是我。』

    一一八 鹑本生因缘 (〔菩萨=鹑〕)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优多罗舍蒂的儿子说的。优多罗舍蒂是舍卫城的大富豪.有一个智者离了梵天界.投生在他妻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