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超百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〇一 超百本生因缘 (〔菩萨=婆罗门〕)

    瞑想百年而尚愚昧者.  纵使多至一百人以上.

    远不及一度听闻.  即能领悟真相的一个智者。

    此本生因缘.其故事、文章、结构皆与超千本生因缘〔第九九〕完全一样。所不同的.只是上面的偈语而已。

    一〇二 蔬菜商本生因缘 (〔菩萨=树神〕)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卖蔬菜的优婆塞说的。他住在舍卫城.以卖蔬菜与瓠瓜等为生。有一个女儿.是个可爱的美人.德行兼备.纯洁无瑕.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始终露着笑容。那时有门当户对的人家前来说亲.要想娶她。父亲心里忖道.『这孩子已非出嫁不可.但她始终作着笑容。若是女儿品行不端而嫁了人.则势必玷污父母的面子。且一试这孩子品行是否端正吧。』

    一日.他叫女儿拿了篮子.带她到森林中去摘野菜。他为了试女儿的心.故意装出欲火中烧的样子.低声说着甘言蜜语.用手臂去把女儿抱住。女儿急得大声哭泣起来.说道.『爸爸.这真是意想不到的事.如水中起火一般使人惊奇。请不要这样。』父亲道.『女儿啊.我用手将你搂抱.只不过想试试你看。喂.你快告诉我.你究竟是不是品行端正的孩子。』女儿道.『爸爸.当然端正。我见了男人.为爱欲所燃的事.一次都不曾有过呢。』

    於是父亲对女儿安慰一番.陪她回家料理喜事.把她嫁到丈夫家里去。然後拿了香水、华鬘等物到祇园精舍来礼佛.向佛拜毕.献上赠物.坐在一旁。佛道.『长久不见了。』他即向佛讲述前面的情形。佛道.『优婆塞啊.你女儿在好久以前已德行兼备了。你试探她并不始於今日.前生也曾如此。』接着就应他的请求.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当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为森林中的树神。那时波罗奈有一个卖蔬菜的优婆塞住着.发生了与刚才所述同样的事件。他试用臂将女儿抱住。女儿哭着唱出了下面的偈语。

    我父应为我作救苦之盾.          却在森林中作狎行。

    我为何在林中哭泣.  就为了那应为我作盾的人施加暴行。

    於是父亲安慰着她.问道.『女儿啊.你是处女吗。』女儿道.『爸爸.我确实是处女啊。』父亲遂伴她回家.设了喜宴.把她嫁至夫家。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说明四谛。说毕四谛.这优婆塞得了预流果。佛乃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父女二人即今之父女。那目覩此事的树神则就是我。』

    一〇三 仇敌本生因缘 (〔菩萨=商人〕)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给孤独长者说的。长者到他所管领的村落去.归途中遇到盗贼。他想.『不可在路上停留.非立刻回舍卫城去不可。』於是便火急地驱牛回到了舍卫城。次日.他到寺中来.以此事告佛。佛道.『居士啊.在前生贤人也曾在途中遇盗.於路上不停片刻.终於回到了自己家中.』接着就应他的请求.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当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是个富有资财的商人。他因应人之招往某村赴宴.归途遇见了盗贼。他在路上毫不耽搁.火急地赶回自己家中.吃了种种的美肴.躺下精美的卧牀去.叫道.『我居然从盗贼手中脱出.回到了安乐的家中了。』感激之余.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贤者见有敌人.        不在彼处停留。

    若一夜或两夜与敌同在.  则必将受苦。

    菩萨感激地这样唱了以後.积布施等善行.依其业报.投生於应生之处。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波罗奈商人就是我。』

    一〇四 知友比丘本生因缘 (〔菩萨=天子〕)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堕落的比丘说的。这已见於前面知友本生因缘〔第八二〕中。惟此处所述者.是迦叶佛时代的事。

    主分

    那时.有一堕落地狱的男子.顶着铁的车轮受刑。他向菩萨问道.『尊师啊.我究犯了甚麽罪。』於是菩萨答道.『你犯如此这般之罪。』接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欲由四增至八.            由八增至十六、三十二。

    铁轮压逼贪欲无厌之人.  对断欲者却只在头上空转。

    菩萨後来自往天界去了。那个堕落地狱的人也於恶尽时.依其业报.投生於应生之处。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堕落的比丘即弥多文达迦.天子则就是我。』

    一〇五 弱树本生因缘 (〔菩萨=树神〕)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怯懦的比丘说的。相传.他是舍卫城某家之子.曾闻佛说法而出家.可是非常怕死。不论在日间或是夜间.只要听到风声、鸟兽声、或是见到枯木的摇颤.就会感到死的威胁.发出大声四处奔逃。原来.他不曾想到自己也总有一日非死不可的。假使他知道自己不久也会死.就不该怕死.正因他还未曾仔细对死作过瞑想.所以怕死而无可如何。他怕死的事.不久即为别的比丘们所知。一日.他们在法堂上谈论道.『法友啊.比丘某为死所胁.十分怕死。做比丘的人不是都应确信自己非死不可.仔细瞑想死之一事的吗。』那时佛出来问道.『比丘们啊.此刻会集於此.作何谈论。』比丘众答以『是在作如此的谈论。』佛就把那比丘唤出来.问道.『听说你很怕死.真的吗。』他回答道.『世尊啊.那是真的。』於是佛道.『比丘们啊.不可对这比丘动怒。他之非常怕死并不始於今日。在前生也是如此。』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当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而为雪山的树神。时波罗奈王将御用的宝象交给饲象者.叫他施以不动术的训练。於是人们将象吊在木椿上.使之不能动弹.然後持枪将四周围绕起来.开始不动术的训练。象忍不了受训练的苦.毁了木椿.冲开了人们.奔入雪山去。人们捕他不住只好回来了。象到了山中.就怕死起来.听了风声也会战栗着怕死.拚命地逃来逃去.好像仍被缚在木椿上.受不动术的训练似的。他这样地失了身心之乐老是战栗着在徘徊。树神见了他那情形.就在树丛中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弱树在林中被风吹折.    亦非稀有之事。

    象啊.你若对此恐惧.  无疑会瘦损而死。

    树神这样地与以激励之语.因此他後来也不恐惧了。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说明四谛。说毕四谛.那比丘就证得预流果。佛又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象就是这个比丘.树神则就是我。』

    一〇六 汲桶女本生因缘 (菩萨=仙人)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肥胖姑娘的诱惑说的。这事件在第十三编小那罗陀苦行者本生因缘〔第四七七〕中亦将讲到。佛向那比丘问道.『比丘.你真的害着相思吗。』比丘答道.『世尊.真的。』佛问.『牵引你的心的是谁呢。』比丘禀告说.『是一个肥胖的姑娘。』於是佛道.『比丘啊.那是使你入迷的恶姑娘。前生你也曾为她之故而破戒.怯怯地在四处旁徨.後来幸而遇到贤人.得入幸福的生活。』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这事件发生於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之时.在小那罗陀苦行者本生因缘中也要讲到。那时菩萨於黄昏时拿了果子回到仙居.推开了门以後.就对儿子小苦行者说道.『爱子啊.你平常总是给我搬柴、取饮食物、燃火.然而今日却一事不作.只坐在这里叹息.究竟是为了甚麽缘故呢。』儿子道.『爸爸.当你出去拾果子时.有一个女子走来.诱我与她同去。但我想向你拜别後再走.所以不曾去.只叫她在如此这般的地方等着我。待你来後再去。』菩萨知道无法使儿子断念.就许其离家.说道.『爱子啊.那麽你就到那里去吧。但那女人如果想吃鱼肉.想要牛油、盐、米等物.她就会说「把这拿来.」「把那拿来.」使你疲於奔命吧。那时你可想起我的住处.逃回到这里来。』於是他与那女人一同出发到村里去了。可是当那女人到了自己的家宅时.却说『拿肉来.』『拿鱼来』凡有所欲.不论何物.都叫他拿给她。他觉得那女子竟把自己当作奴隶、仆人而役使.於是逃回父亲的地方.与父亲招呼毕.就站着唱起下面的偈语来。

    我本幸福度日.              那汲桶般的女子使我受苦。

    她是以妻的美名作掩护的窃贼.  向我要油、要盐求索不伏。

    菩萨安慰他道.『爱子啊.在这里修习慈、修习悲吧。』於是就为他说四梵住.又为他说遍处定。他不久就获得了神通与等至.修习梵住.与父同生於梵天界。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说明四谛。说毕四谛.那比丘就证得预流果。佛乃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肥胖姑娘即今之肥胖姑娘.小苦行者即那烦恼的比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