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讲 中国哲学之重点以及先秦诸子之起源问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们在第一讲中已经说过,每一个文化由于开端的通孔不同,所产生的文化、哲学也不同。中国文化在开端处的着眼点在生命,因为重视生命、关心自己的生命,所以重德。德行这个观念只有在关心我们的生命问题的时候才会出现。这个关心自己的生命,并不是生物学的关心。生物学是把生命当作一个对象,当作一个自然现象来了解,这是科学的了解,是后来才有的。古人对德行有清楚而分明的观念,用笛卡尔的话说,就是有clear and distinct idea,但是古人对知识并不一定有清楚的观念,因为知识不是尽其在我的。知识是要靠经验、研究对象,才慢慢发展的。而要完成一个确定的知识是很困难的,所以古人对知识并没有清楚的观念。当时所谓的知识大抵是和神话、迷信掺杂在一起的。比如说下雨、打雷这些现象,古人并不真正了解,所以他解释这些现象并不是科学的解释,而是神话的解释,说下雨由雨神,打雷由雷神。可是尽管古人对知识并没有清楚的观念,但他对德行却有清楚而分明的观念。尽管你说古人是原始人,比如说,他们吃饭是用手抓,你从这个地方看,他们是原始;可是你从智慧这个地方看,他们并不原始。所以,孔子的那些话到现在还是可以讲,这个就是智慧。有些东西,比如说科学知识和物质文明,是后来居上,但是并不是一切东西都是后来居上。比如关于德行、智慧这些方面的问题,现在的人并不一定比古人强,而且常常还远不及古人。不仅仅是我们这样讲,西方人也是这样讲。比如说罗素,罗素是最重视科学、最重视现代文明的,他也是这样说。他说,提到科学当然是以我们现在的为标准,可是谈到德行问题,你不要轻视Stoic(斯多葛学派),也不要轻视苏格拉底,他们的智慧高得很。苏格拉底也重视德行,他有一句名言,“德行即知识”(Virtue is knowledge)。从重视德行这个地方讲,苏格拉底和中国人并没有两样,但是讲法不一样。中国圣人不说“德行即知识”,这句话说得不透彻。所以西方讲道德虽然是从希腊起,但是严格地讲并没有把握住道德的本质。西方真正了解道德本质是从康德开始的。

    所以,关心我们的生命和关心自然————从知识的态度来了解自然,这是完全不同的。关心我们的生命要从德行方面讲,从德行上关心生命,这个态度根本就是从知识的态度跳出来提高一层,这是实践的问题。比如说孔子提出仁,仁这个观念完全是个道德理性(moral reason)的观念,属于实践的问题。关心生命并不是生物学所了解的那个生命,仁这个观念也不能通过生物学来了解。了解仁是要了解如何使人类的生命实践得顺适调畅,并不是了解几个细胞。一个人做了对不起人的事后,会觉得罪过,说错一句话也会觉得罪过,可是生物学里面并没有罪过这个观念,这是很清楚的。所以我们说关心我们的生命并不是关心我们是如何生出来的,或者我们的细胞为什么是这样的安排这一类的问题,而是从知识的态度跳出来提高一层。这不是生物学的了解,就是像苏格拉底那样重视道德的人,当他说“德行即知识”的时候,他还是以知识的态度来界定(define)德行,还是用知识的态度来了解德行。所谓知识的态度,就是从概念的思考(conceptual thinking)来了解德行。比如说,什么是公道(justice)呢?苏格拉底认为公道是个概念,他说来说去,这个公道不属于我们感觉世界(sensible world)里面的东西,而属于我们的智思世界(intelligible world),所以我们首先要对它有个明确的定义。假定我们不能对公道下出个定义来,那我们永远不能了解公道。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可以从现实感觉世界举个例子,比如说,今天某人做了一件事很公道,我们就可以用他做例子。然而,这种例子是不可靠的,我们要了解公道一定要从这概念本身来了解,不能从例子上来了解。现实世界上的例子,有时候这样做很公道,但是换了另一种情况,这样做又不对。苏格拉底不就举过这种例子吗?比如说,什么是诚实呢?诚实就是不撒谎,不欺骗人。好,你说诚实就是不要欺骗人。那么,当一个孩子生病的时候,他不愿意吃药,你要是告诉他这是药,他就永远不吃,病也不会好,所以你告诉他这是糖果,他就吃下去,病也就好了。那么你说,这是诚实还是不诚实呢?比如说,什么是仁爱?假如你说仁爱就是不应当杀人,好,那么打仗的时候,你是不是要杀人呢?所以从现实中举例子,常常是相冲突,不一定一致的。所以你要了解公道,你不能从例子上看,而必须了解它的定义。那么它的定义如何成立呢?它必须有一个公道的“idea”。苏格拉底说来说去,最后说了一句空话,说到最后公道要有个“idea”。这个在我们看来空洞得很,尽管苏格拉底思考得那样精密,后来柏拉图也是顺着这条路来发展。尽管苏格拉底重视德行,但是他这个态度不恰当,结果是愈讲愈不了解。你不说我还容易了解,给你这一讲我反而糊涂了。所以有人说,哲学这个东西就是把人家容易懂的东西讲成不懂。

    西方从苏格拉底以来一向是以这种态度来了解德行的,也就是从概念思考的态度来给它一个定义。这种了解虽然好像和我们了解生物学、了解物理学不很相同,但是从概念思考这个地方讲,是相同的。这还是个知识的态度,这个态度是中国文化里面所不取的,以这种态度来了解道德是不恰当的。假如你拿什么是公道这个问题来问孔子,他不会用苏格拉底这种态度来答复你。比如说问仁,孔子并不把仁当作一个概念来下定义,也不是从文字上来训诂,他是从你的生活来指点,当下从心之安与不安来指点仁。这就不是用知识的态度来讲仁。所以孔子的话大家很容易了解,他的话具体、亲切、真切。比如说,宰予说父母死了为什么要守三年丧呢?三年的时间太久了,短一点行不行呢?一年行不行呢?这个行不行没有科学根据,也没有逻辑的证明。这是良心的问题,是你良心有没有感觉的问题,所以孔子就问:“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你吃好的稻米,穿好的锦绣衣服,你心里安不安呢?他不给你下定义,下定义是苏格拉底的路。宰予说:“安。”孔子说:“汝安则为之。”你说安就表示你没有感觉,麻木。麻木就是堕落,堕落你就成个物(thing),就不是person。你既然是个物,那又何必一年呢?一个月岂不更好?所以宰予出去之后,孔子就慨叹一句:“予之不仁也。”(1)从安的地方说你是不仁,那么反过来说,你如果不安,仁不就显现出来了吗?可见仁不是个知识的概念,不是科学上的观念。这不是很深刻吗?这样一指点,你要了解仁这个观念,照孔子的方法,就要培养如何使我们的心不麻木,不要没有感觉。这和现代人不同,现在的学问多是使人对自己的生命没有感觉。从上面所讲的,我们可以知道虽然苏格拉底也和孔子一样重视德行,可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开端下,即使像苏格拉底这样的大哲学家,他拿知识的态度来讲仁,结果也是不中肯。所以西方讲道德,就在这个地方差。希腊的贡献不在这方面,而是在哲学和科学。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重视德行而不用知识的态度讲呢?因为中国人一开始就是关心自己的生命,他根本从头就是从实践上来关心的。比如说在夏、商、周三代的时候,道德意识虽然还不能像孔子时候那样清楚,但是就《诗经》《尚书》所记载的,他那个关心自己的德行首先是经由集团的实践来关心。古代是部落社会,是一个氏族一个氏族,一个氏族的领袖领导一个集团,所以他的行动即是团体的行动,他一旦措施不对,这个团体就瓦解了。因此就有天命这个观念产生,你哪一个团体得到统治权,就是得到天命。比如说,商汤所领导的团体得到天命,就成立商朝;文王、武王所领导的团体得到天命,就是周朝。尧、舜、夏禹也都可以被看成这样的氏族领袖。那么在那么多不同的氏族中,哪一个氏族可以得到天下,得到统治权呢?在以前,超越地讲就属于天命的问题。但是要得到天命也不光是超越地讲,即是说,不光看天,他一定要下来。从实践的态度讲,他眼睛不是完全看天,他马上要下来,所以说“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2),这就马上从超越的态度落下来看人民。因为要看人民,如果民视、民听觉得你这个事情不对,他就要造反,就要瓦解你,所以你就要戒慎恐惧,就要关心你自己的生命,就要问自己说这句话、做这件事是对还是不对,合理还是不合理。所以从“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这个地方一下就转到自己这个地方来。因此要得到天命就不能完全看天,这个时候光祈祷上帝是没有用的。像西方的那种宗教态度,到打起仗来,大家都祈祷上帝。希特勒也祈祷上帝,罗斯福也祈祷上帝,上帝究竟帮谁呢?所以要战争胜利,你最好看看人民,人民服不服你,就要看你自己。这是中国人的态度。中国人自古就是如此,到了孔子的时候,这一点就已经很清楚、具体了。西方人始终不看自己,专门祈祷上帝,这是东西文化一个基本态度不同的分歧点。中国人因为从开始就关心自己,所以《尧典》里面有“克明俊德”,《康诰》有“明德慎罚”,《召诰》有“疾敬德”,这些观念虽然看起来都是家常便饭,事实上这就是关心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说中国文化的开端重点落在生命这个地方。因为关心自己的生命,所以首先有德行的观念出现,对德行有清楚而分明的观念。

    现在,我们就顺着这个线索来讲中国哲学,可是要正式地讲中国哲学,我们不能顺着尧、舜、夏、商、周一代一代具体地讲出来,因为这些古代的历史文献不足征。讲文化史可以从他们这里讲起,来看看中国文化是怎么发展的。讲哲学的时候,就不能从这个地方讲起,因为他们没有形成一个确定的概念。但是,这些可以作为讲哲学的文化背景,我们讲哲学的时候,也可以通上去,可以贯通起来。那么,我们从哪个地方开始讲中国哲学呢?中国可以说哲学,应该是从春秋战国时代说起,从先秦诸子说起。既然从春秋战国开始,那么只能从孔子开始。但是这并不是说孔子是忽然间空头冒出来的,孔子背后还是有一个很长的文化背景的。在孔子以前,周朝就已经有高度的文化,所以孔子尊崇周公,还常常梦见周公。即春秋时代、孔子以前,各国也有一些了不起的人物出现,如郑国的子产、齐国的管仲,等等,这些人都是文化陶冶出来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说只能从孔子讲起呢?这是因为从孔子才开始对尧、舜、夏商周三代文化有一个反省,有了反省才自觉地提出一个观念,建立一个原则。有观念有原则,我们的生命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因此我们说只能从孔子讲起。虽然是从孔子讲起,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把孔子的思想和孔子以前的文化背景贯通起来。如果大家能了解这点,那么中国哲学就不是胡适之先生所讲的那个样子。胡适之先生讲中国哲学,直接从老子开始,这是不对的。从春秋时代开始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断自老子,因为老子这个思想是后起的。老子的思想为什么是后起的?最重要的一点是道家的思想是个反面的思想。有正面才有反面。你只有先从正面去了解,才能了解反面。正面没了解,一开始就从老子反面的话讲起,这是不行的。所以有人说胡适之先生的那个哲学史是无头的哲学史,把头割掉了,这就和以前夏商周的文化背景连不起来,连不起来就成了无头,这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只能从孔子讲起。关于孔子思想的夏商周三代背景,在这里我不能详细地讲,大家可以看看《历史哲学》的头一章,再进一步可以看看《心体与性体》综论部的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五章是批评叶水心的,叶水心的《习学记言》是由三代讲起。尧、舜、禹、汤、文、武是《尚书》里面所记载的,《尚书》里面所记载的这些人的观点,你可以说大体是个传说,但就是个传说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你不能完全把它当神话看。传说和神话不一样。比如说女娲补天,这是神话。但是经书所记载的,并不是神话,只能说是传说。传说因为是一代一代往下传,当然不是很严格的,但它也不是完全没有凭据而凭空瞎说的。《尚书》里面所记载的并不是瞎说,他里面所记载的就是几个基本观念。大家去看看《心体与性体》的综论部,就知道应该如何来了解尧、舜、夏商周三代这个“道之本统”。叶水心对“道之本统”了解得并不算错,但是他不了解后来孔子开始的“孔子传统”。他是把孔子往上隶属,隶属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个传统做他们的骥尾,而且只把孔子看成一个整理古文献的档案家。孔子如果只是作为三代的骥尾,而又只是个档案家,那么,孔子有什么资格做圣人呢?夏商周三代这个道之本统到了春秋时代孔子出来,振拔了一下,另开一个新传统,我们可以称它为“孔子传统”。要把这两者区分开来,孔子传统固然有承于夏商周三代这个道之本统,但不是完全等于这个道之本统,所以像叶水心的那种看法是不行的。后来孔子传统里头又开出一个新传统来,这就是宋明理学家里边的“朱子传统”。朱子也是儒家,但是朱子传统并不等于孔子传统,朱子和程伊川是儒家这个传统之下别开生面的一个传统。朱子固然很伟大,但是朱子是不是能真正恰当地了解孔子那一套道理,这是大有问题的。但是,我们这个话也不是说朱子传统没有价值,他还是有价值的。

    今天,我们就正式开始从春秋战国来讲中国哲学。在这里首先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来看先秦诸子?我们平常都说“诸子百家”,这里面包括两个名词,一个是“子”,另一个是“家”。“诸”“百”都代表多数。虽然这句话有两个名词,但我们平常都把它看成同一个东西,诸子等于百家,百家等于诸子。但是照熊十力先生的说法,诸子和百家有个分别,他把他们看成两个,这也是一个讲法。熊先生认为诸子是就着思想家讲,就是哲学家philosophers,百家是指《周礼》里面那些有专门知识的专家。《周礼》里面不是有许多“官”,“官”下面不是还有许多“人”吗?这些“官”“人”都是专家,都具有专门的知识。古代的知识都是集中在官府的专家手中,并不是普遍于民间的,照古代的说法就是藏之于王官。所以熊先生说“百家”是指王官里头管这件事管那件事的那些专家,这种说法值得我们参考。但是,把“诸子”和“百家”这两个名词看成同一个意思,也未必不可。因为孔子是儒家,既称“家”那他也有专门知识,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这就是专家。现在我们暂时把“百家”那方面撇开不论,专就着诸子这一面来看。那么,我们要如何来了解诸子呢?

    对于这个问题,传统的说法就是我们刚说到的王官的问题,说诸子出于王官,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里面就是这样讲。比如我刚才说的,儒家这个思想系统你可以当哲学来看,但是孔子也教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六艺就是专家。这六艺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官府里来。但是孔子虽然也教学生六艺,然而儒家之所以成为儒家,并不只是在这六艺。六艺中的礼是名物度数。“诗书执礼,子所雅言”,但是孔子言礼却不是专门研究那些礼数。孟子所讲的那个礼完全是哲学的话:“恭敬之心,礼也。”(3)可是六艺中的礼乐,是周公所制定的那些礼乐。“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这些是要专门学的,而且是很琐碎的。琐碎固然琐碎,它们还是本于人情的。虽然说皆本于人性人情,真要了解起来还是很烦琐的。比如说祭孔里面那些礼数,琐琐碎碎,我是完全不懂的。孔子“入太庙,每事问”,那些名物度数圣人也不一定全知道,这属于经验知识,孔子不一定全懂。朱子在这里就迂阔,朱子认为圣人当无所不知,既然无所不知那为什么还要问呢?这是圣人为了表示谦虚,“虽知亦问,谨之至也”(4)。所以王阳明就反驳他这个说法完全不通。圣人无所不知是无所不知个天理,无所不能是无所不能个天理,至于这些名物度数,圣人他怎么都一定知道呢?这个地方他不知道就问一问,不知就问,这就是天理。因此光是六艺并不足以为儒家,就着六艺而明其意义(meaning),明其原则(principle),这才是儒家之所以为儒家。孔子不是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5)孔子由礼乐来点出仁,仁是礼乐的原则。但是,这并不是说仁是构成礼乐的内在原则(immanent principle)。音乐家作曲依照乐理,这是内在原则。我们说仁是礼乐的原则,是表示仁是礼仪的超越原则(transcendental principle),礼乐要有真实的意义,就要靠这个仁。所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人而无仁,你天天演奏音乐有什么用呢?你空有一大套礼数又有什么用呢?

    “诸子出于王官”这种说法,就是说讲这些超越原则的思想家的思想也有它的线索可寻,这线索就是王官。比如说,儒家的六艺也是从官府而出。这个“诸子出于王官”的“出”是指历史的“出”,是表示诸子的历史根源(historical origin),而不是逻辑的“出”,不是逻辑根源(logical origin)。所以,说诸子出于何官何官,大都是联想,并不是很严格的。历史根源和逻辑根源这两者是不同的,你不能把他们混而为一。胡适之先生就不了解这一点,他把这个出看成逻辑的“出”,所以,他首先反对诸子出于王官。他说诸子出于王官是不通的,难道说儒家的那些思想在王官里头都有吗?当然没有,既然没有,为什么说诸子出于王官呢?胡先生这样问就是因为他把这个“出”看成逻辑的“出”。可是它不是逻辑的“出”,它是个历史的“出”,所以它本来就松,本来就不是严格的。胡先生既然反对“诸子出于王官”这个说法,所以他自己也提出一个观点。传统的“诸子出于王官”是个纵的观点,胡适之先生所提出的观点是个横的观点。他的观点是什么呢?他是以社会学的观点从社会环境上讲。说当时的社会出问题,民生有疾苦,所以诸子的思想都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的,这些思想家都是来救世的。这在民初是个新观点。可是,“诸子出于王官”这个说法固然是松,胡先生这个社会学的观点也还是松。你眼前有这个社会环境,有这个环境就一定会产生孔子的思想吗?比如说,我们处在这个出问题的时代,这就是汤恩比所说的挑战,有这个挑战存在,人通通会有反应吗?就是有反应难道反应都一样吗?同样的时代,同样的问题在这里,为什么有人有反应,有人没有反应呢?就是有反应为什么又不一样呢?假定说这样的反应是儒家,那样的反应不是儒家,那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会有这些不同呢?可见环境并不能直接决定,而且和某某思想也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logical relation)。所以,你从社会学的观点来讲诸子的起源也还是松。

    当然,胡适之先生所提出的这个横的观点也不是完全错,但是它和诸子出于王官的说法同样是松。这两者和诸子的起源都没有逻辑的关系,也就是说都没有本质的关系(essential relation),这两者都不是本质的渊源。用佛家的话来讲,这两者说缘(condition)是可以,但是都不是因(cause)。照佛家讲因缘,都看成缘,虽都看成缘,但是它也有个分别。所以佛家讲缘,一种是因缘,拿主因做缘,做条件。好比说一粒种子生长成一棵树,它的cause是什么呢?是种子,这是佛家所说的因缘,其他如阳光、水分、养分都只是condition。佛家除了因缘以外,它还有所缘缘,拿所缘的那个东西做它的条件。还有一个增上缘,一个等无间缘,就是这四个。这就表示因和缘是不同的。“诸子出于王官”这不是诸子思想的因,那只是它的缘。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说社会出问题,民生有疾苦,这也是诸子思想的缘。如果大家了解这一点,那么这两种说法都可以成立。既然都只是缘,那你为什么一定要拿纵的观点来反对横的,或是用横的观点来反对纵的呢?我们首先把这些眉目弄清楚,然后才能讲得中肯,所以这两个观点我们都不采取。要了解诸子的起源,这两者只能作为一个帮助,主要的原因并不在这里。我们必须进一步说得具体一点、确切一点。诸子的兴起,你光说是社会出问题,民生有疾苦,这就太笼统、浮泛。所以我们说它不一定完全错,只是不切。

    诸子的思想首先出现的是儒家,然后是墨家,所以最先是儒、墨相对立。道家是后起的,法家更是后起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