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定一个人社会情感的发展情况,只能通过观察他行为表现的方式来完成。当看到一个孩子特别爱表现自己,为了突出自己不顾及别人的想法,那基本可以肯定,他在社会情感上比其他没有这么爱表现的孩子缺乏。但是在现实文化中,这种情况却是非常常见的,大部分儿童都会表现出追求优越的性格。因为人性如此,人们往往都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顾及永远比对自己的考虑要少,所以个体的社会情感基本不会得到充分发展。对于这种本性,道德家虽然一直加以抨击,但总是以说教的形式呈现,对儿童和成人往往都没有效果。

    对于一个思想混乱,有着犯罪倾向的孩子,对其加以长篇的道德说教肯定不会有成效。应该究其心理形成的根本原因,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他进行批判,而是应该以他朋友的角度去教育和影响,从而逐渐根除相关方面的有害心理因素。

    家庭环境影响孩子性格和成就

    儿童对事物的认知就像一张白纸,处于学习阶段,缺乏辨别能力。倘若一直处于被打击的状况,儿童难免会丧失自信。所以身边的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和性格有很大影响,他会根据自己对环境的认知来规划自己的未来。我们认为错误的东西在他那里却变成了对的,本身可以做好的事情却因为没有自信而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干脆直接放弃。这种孩子消极的心理基本都来源于成长中所处的环境对他的影响。

    在个体心理学中,可以看出这样的观点:环境所产生的坏的影响最终导致孩子犯下错误。就像父母把孩子的生活处处照顾得很周到,那这个孩子往往就会很懒散。父母经常因为小事呵斥孩子,这个孩子往往就会撒谎成性,而且这些家长发现孩子说谎的毛病之后对其的言语更加苛刻强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而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加夸赞的家庭,孩子长大后往往稍微做点儿什么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无法完全地做好一件事情。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例子中看到,大部分独生子女的性格相比家庭中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性格显得更加任性,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而这种家庭环境恰恰是经常被父母们忽视和误解的。长子刚出生时所处的环境也是独生子女的环境,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而幼子一出生所处的环境就是家里最弱小的孩子。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家庭里两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哥哥年龄较大,力量各方面能力都比弟弟强,虽然都会经历生活中要面对的问题,但是幼子知道自己相比之下处于弱势,所以才会更加努力,为了弥补自己力量上的不足,往往会使出全力以达到或超越自己的哥哥。

    从个体心理学中可以看出,孩子在家庭中处的位置也影响着他的成长。家里年长的孩子所达到的成就直接激励着年幼的孩子去追赶自己的哥哥姐姐,这种环境里有着各种可以刺激他向哥哥姐姐看齐的动力元素。所以,在家庭中年龄小的孩子往往会比年龄大的孩子更加勤奋和努力。而如果年龄大的孩子处处发展得比较缓慢,那幼子也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竞争心理。

    所以孩子在家庭里的位置对他的影响非常大,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在家庭里的位置,才能进一步了解他。幼子通常也会携带他们作为幼子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但也不是完全这样,幼子往往会产生超越其他人的心理,这种竞争的心态督促着他们更加努力,不敢停歇,只有达到或超越哥哥姐姐的水平才能给自己带来满足,少做了一点就觉得自己输掉了什么。我们可以从中研究针对孩子教育的方法,比如对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培养方法。当使用统一的标准对孩子分类时,我们不能忘了他们都是不同的个体。

    但也有一些幼子在成长中表现出另一种极端,他们面对优秀的哥哥姐姐时会感觉努力无望,从而处处消极,缺乏自信。在心理学中出现这两种差异也可以理解。因为一个内心非常渴望超越别人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更加容易被伤害。外界因素迫使自己产生的雄心,使这些孩子没有去付诸实践的动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更容易退缩。

    家中第一个孩子的共性

    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决定了他之后的性格特点,幼子会出现两个极端,长子们的性格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从中可以划分为几个主类。

    我曾经下了很大工夫去研究关于长子的一些问题,但一直没有有效进展,直到一天偶然地看了冯塔纳的自传,其中有一段是讲述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一个法国移民,在读到在一场波兰和俄罗斯的战役中,波兰的一万名士兵打败了五万名俄罗斯人的时候总是显得很兴奋,脸上表现出很幸福的样子。而冯塔纳对此很不理解,他认为俄军肯定比波兰军队强大,而且是在人数占优势的情况下。他觉得强者永远是强者。从这里可以推断出冯塔纳是长子的结论,因为他表现出了长子类型的独有特征。冯塔纳在回忆中讲到,在他还是家里独子的时候,是多么的受关注,享有多么大的权利,后来有了弟弟妹妹之后这些都消失了,他感到很不公平。我们在研究中会发现长子的性格特征,通常他们相对保守,崇尚专制和权利,认可规则的局限,对权位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痴迷。向往曾经享有的“王位”特权,因为曾经失去过,所以表现出对权利的向往和追求。

    像上面讲述的幼子的两种类型一样,长子的特征也不完全一致。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自从妹妹出生后,哥哥就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个儿童的悲剧角色由于妹妹的年轻和聪明变得无所适从和灰心丧气。处于困境中的长子的情况并不少见,从当今文化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男尊女卑的世俗观念多多少少影响着当代人的认知,男孩一般更受欢迎。而长子一般都备受家长的宠爱,被寄予的期望也更高。长子在家庭中一直处于有利地位,但是有一天妹妹出现了。一直备受关注的哥哥感觉到自己的权利受到威胁,为了防止妹妹的争夺,他决定与其抗争。而妹妹处于幼子的弱势地位,这就迫使她付出更多的努力去面对问题。由于年龄差距,这种动力会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过程。在这种环境下妹妹的进步更为迅速,当哥哥面对妹妹的优秀时很容易会感觉到一种压力,开始怀疑自己作为男性所具有的优越性,他没有了安全感。而在生理上女性会比男孩早一步发育进入青春期,这个时候男孩被这种变化带来的压力彻底击垮了,他开始不再那么努力争取,面对问题不再迎难而上,反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他总能给自己找到放弃的理由,从而去给成长的道路设置障碍。

    这种类型的长子并不少见,因为没有了自信所以干脆不再抱什么希望,负面情绪充斥着他们的生活,妹妹对他的打击影响了他在生活中的处事能力。而且他们甚至对女性产生憎恨,慢慢地开始变得孤僻,不为别人所理解,最后导致了悲惨的命运。还有更糟的情况,身边的人不理解他,父母也对此很诧异,为什么以前那么可爱的孩子变得这么堕落,为什么不像妹妹一样。最后这种状况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还具有此类性格孩子的一种状况是一个家庭中女多男少,姐妹中间还有一个男孩。这种情况往往是女性占据着主导地位。男孩在这个家庭中通常会被众多女性宠爱,也可能是相反的情况,处处被她们排斥、挤兑。所以这种儿童未来的发展有着不确定性。不过他们之中也有共同点。在社会中有这样一种观点,男孩不能单由母亲抚养。这说的不是单纯的字面上的意思,毕竟所有孩子最初都会由女人抚养。真正的意思是男孩不能只在有女性的环境中成长。这不是歧视女性,而是反对因这种环境中导致的偏见和误解。而在只有男性环境中成长的女孩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这种女孩可能会受到别人的侧目,最后导致的是女孩厌恶自己的性别而去模仿男孩,最后影响她未来的生活。

    女孩和男孩的教育方法一致,相信没有人会同意这样的观点。短期内可能可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之间的差异肯定会变得愈加明显。从文化起源开始,不同性别的人都担任着不同的工作,可能在不同时期会有所不同,但经过近几千年的进化基本已经定格。这是因为男女之间的身体构造不同,这也决定了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像上述希望自己是男性的女孩,在未来会觉得那些专为女性设立的职位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并且对婚姻的观点也与大众不一致,她们在这方面表现得较强势,希望打破常规,寻求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同样的,一个接受女性化教育的男孩也会遇到这些问题。他们会觉得当前存在的社会文化跟自己的观点格格不入。

    这里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前提,一个人在接受幼儿教育的时候就会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这个时候是培养他们社会情感的时机,让他们具有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在这个时期让孩子树立自己的世界观,因为四五岁孩子的观念会一直在未来的发展中起着影响作用。这种对外界的感知已经基本定格,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受其制约。这种心理机制和产生这种机制的行为只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