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 与从侄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对你们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读书讲学是我一辈子的嗜好,现在虽然整天忙于剿匪,事务千头万绪,但是只要有各地来求学的人,我从来没有拒绝过。只恨身陷官场,像鸟儿落网一样,不能摆脱这些责任回乡一心讲学。现在值得庆幸的是

    强盗土匪基本上肃清了,算是勉强完成了职责,可以申请退休了,到时候我领着你们在山水间或坐或卧,早晚一起探讨学问,互相勉励,共同进步。这样的话我将是何等地快乐呀!

    偶有空闲写这封信先告诉你们,你们要努力呀,可不要让我的愿望落空。

    正德十二年(1517)四月三十日。

    【点评】

    再忙总有读书学习的时间

    此信写于1517年四月三十。该年正月十六到任赣州,马不停蹄,部署剿匪战役。二月前往福建前线,初战告捷。四月班师,回到赣州。正如信后说的,虽然忙着指挥打仗,却也没有拒绝读书讲学。

    现在我们不读书的借口之一就是忙。我们看这个“忙”字,一个竖心旁,一个逃亡的亡字,这是因为心猿意马,心跑丢了。其实,生命就在当下,要时刻觉知当下,安住于当下,那就不忙了。平常我们说手忙脚乱,其实是心先乱了,否则就是再忙手脚也不会乱。

    此信另一要点是,阳明先生要侄儿明白,读书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做圣贤。要做圣贤,就不能做习俗的俘虏。怎么才能不被习俗俘虏呢?远离甘居平庸的人,结交正人君子,把阳明先生《示弟立志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此信第三个要点,是阳明先生的谦虚。

    后来,正思没有辜负伯父的厚望。

    【拓展性知识链接】

    经典书香

    家书中提到“书香”,书怎么有香味呢?古代物力艰难,古人很珍惜书籍,为了防止囊虫咬食书籍,在书中夹放一种芸香草,这种草能散发出一种清香。

    在孔子那个时代,没有纸张,文字是刻在竹简上的,竹简的装订是用绳子。《史记》中记载,孔子读《易经》手不释卷,把装订《易经》的牛皮绳都磨断了三次。孔子这么爱读竹简,绝不是仅仅为了嗅闻竹子的清香。《易经》属于“四书五经”之一经,古往今来一直被国人奉为经典。明代朝廷把“四书五经”列为读书人必读书目。钱穆列出的中国人必读经典有七本:《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经典是怎么来的呢?

    《论语》中记载,曾子每天自我反省三项内容,其中一项是“传不习乎”。因为身份不同,对这项内容的反省也就不一样。曾子作为孔子的学生,曾子要反省,老师传授给我的东西,我今天践行了没有;曾子后来做了子思的老师,曾子要反省,我今天传授给弟子的东西是不是我亲身践行和验证过的。

    心学经典《传习录》书名就是这么一个来历。

    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后,因为身处荒山野岭,没有书读,就把自己悟通的内容和记忆中的“四书五经”内容一一对照,竟然无不吻合。因此他感慨道:古人传下来的经典都是古人亲身验证过的。

    因此,经典的书香,不在于书中夹没夹放芸香草,而在于古圣先贤的身心智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