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 与妻弟及妻侄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寄诸用明①·功名不必早取,首要是磨挫心智 正德六年(1511)

    得书,足知迩来学力之长,甚喜!君子惟患学业之不修,科第迟速,所不论也。况吾平日所望于贤弟,固有大于此者,不识亦尝有意于此否耶?便中时报知之。

    阶、阳诸侄,闻去岁皆出投试,非不喜其年少有志,然私心切不以为然。不幸遂至于得志,岂不误却此生耶!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诸贤侄不以吾言为迂,便当有进步处矣。

    书来劝吾仕,吾亦非洁身者,所以汲汲于是,非独以时当敛晦,亦以吾学未成。岁月不待,再过数年,精神益弊,虽欲勉进而有所不能,则将终于无成。皆吾所以势有不容已也。但老祖而下,意皆不悦,今亦岂能决然行之?徒付之浩叹而已!

    【注释】

    ①诸用明:阳明先生妻弟,名经,字用明。阳明先生岳父诸让(1439-1495),字养和,号介庵,浙江余姚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在山东布政司左参政任上去世。诸让有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诸用明是第四子。诸用明两个儿子,长子诸阶,次子诸阳。诸阳字伯复,又字伯偁,曾经先后到北京、南京和赣州向姑父求学。诸阳嘉靖元年(1522)举人,做到太平府(辖境相当于今安徽马鞍山市和芜湖市)通判。

    【译文】

    收到了你的信,从信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最近你的学问进步很大,我很高兴。君子只忧虑自己是不是忽略了身心学问的研习,对于考取功名的早晚是不会刻意计较的。何况我一直以来对贤弟的期望本来就远远高于一场科举的成败,不知道贤弟是否也曾经有意于身心学问?方便的时候写信告诉我。

    阶、阳几个侄子,听说去年都出去参加了乡试,我不是不喜欢他们年轻人有志气,只是我个人很不赞同年轻人这么早地去博取功名。一旦不幸少年得志,怎么会不耽误他们一辈子呢!凡是这些聪明伶俐的年轻人,必须磨挫他们的浮心傲气,让他们含蓄才智,充分地涵养德能。天地不积聚、蕴藏能量,就没有充足的能量发散,何况人呢?一棵树如果花朵开得过分茂盛,它结的果实一定很贫乏,因为花朵过分茂盛消耗了过多的能量。几位贤侄儿不把我这些话看作迂腐的话,学业上一定会有进步的。

    贤弟在信上劝我继续做官,我也不是洁身自好者,之所以一直追求辞官回乡,不仅仅是因为时局紊乱而应该退隐,也因为我的身心学问还没有成就。岁月不等人,再过几年,精神越来越衰弱,虽然想努力进步也会力不从心了,可能就一辈子也成就不了什么了。这也是我觉得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从老奶奶到全家人,都不高兴我辞官,现在我又怎么敢贸然辞官?无奈我只有对天长叹了。

    【点评】

    繁花太盛果实稀少

    此信写于正德六年,阳明先生时年40岁,正月任吏部主事,二月任会试同考试官,十月升员外郎。此前在江西做过十个月的知县。

    此信要点有三:

    一、告诉妻弟,正人君子只担心自己的道德学问进步了没有。

    二、担心妻侄少年得志。

    三、虽然已经龙场悟道,仍然认为自己学问没有彻底成就。可谓学无止境。

    信中说,繁花太盛往往果实稀少。乡下把不结果实的花称为“狂花”。这让我们想到了樱花。同时,我们留心观察会发现,真正幽香扑鼻的往往是那些朴实无华、毫不起眼的小花。

    【拓展性知识链接】

    顾璘磨砺张居正

    阳明先生传世的最重要著述是《传习录》,其中有一封万言长信,是写给顾东桥的,名为《答顾东桥书》。东桥是顾璘的号。顾璘(1476-1545),江苏南京人,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顾璘不仅是著名的诗文家,更是位慧眼独具的伯乐。他发现和磨砺了张居正(1525-1582)。

    张居正是湖北荆州人,是明朝最有成就的一位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国学大师梁启超(1873-1929)把他与历史上的名相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并列。梁启超的学生、史学家黎东方(1907-1998)认为,张居正是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诸葛亮与王安石勉强可以与他相比。

    张居正5岁入学,有江陵神童的称号,12岁就成了府学生员(秀才),13岁参加省里的乡试,几篇锦绣文章,获得了湖广省按察司佥事陈束的欣赏。按说,举人的桂冠对这位少年才子来说也是名至实归。可是,他遇到了识才、爱才、惜才的顾璘。时值顾璘巡抚湖广省,顾璘认为,少年才子难免心浮气傲,一旦少年得志,容易轻狂,所以才子少年需要磨砺,需要沉淀,需要积累,才能成为大才,才能成为柱国栋梁,于是建议这一届乡试不予录取。事后,顾璘光明正大地告诉张居正:“是我坚持不让录取你的。”

    下一届乡试,张居正16岁,成了举人。此时,顾璘已经离开了湖广。顾璘仍然有些惋惜,认为16岁中举还是有些过早。

    张居正终生感念压抑过自己的顾璘,他说:“我小时候哪能想到自己会有今日,我感念恩公的知遇之恩,这样的大恩需要我用一辈子来报答,我从来不敢忘记。”

    在过去的乡下,寒冬腊月,如果气候反常,该冷不冷,冬小麦会向上疯长。这就意味着向下的根扎得不深,根扎得不深,遇到大风雨就可能倒伏。农人就要狠狠心,套上牲口,拉上石磙,到麦地里碾压疯长的麦苗。

    书诸阳伯·大道近在方寸,无须往远处寻找 正德十三年(1518)

    诸阳伯偁从予而问学,将别请言。予曰:“相与数月而未尝有所论,别而后言也,不既晚乎?”曰:“数月而未敢有所问,知夫子之无隐于我,而冀或有所得也。别而后请言,已自知其无所得,而虑夫子之或隐于我也。”予曰:“吾何所隐哉?道若日星然,子惟不用目力焉耳,无弗睹者也。子又何求乎?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天下之通患也。子归而立子之志,竭子之目力,若是而有所弗睹,则吾为隐于子矣!”

    【译文】

    诸阳(伯偁)跟着我求学,临别时请我说几句话。我说:“我们在一起几个月也没有讨论什么学问,你就要走了这才来问学问,不为时已晚吗?”诸阳说:“这几个月没敢请教学问,是因为我知道老师应该不会对我隐瞒什么,因此指望会有所收获。离别时才请教学问,是因为我自己觉得竟然没有什么收获,因而担心是老师可能对我隐瞒了什么。”我说:“我哪有什么隐瞒啊?大道就像天上的日月星辰明明白白,是你自己不睁眼看看,所以竟然什么也没有看见。你这又是追求什么呢?大道近在方寸,你却往远处找,事情本来简单容易,你却追求复杂和繁难,这也是天下人的通病呀。你就要走了,要树立心中的远大志向,睁大你的眼睛,如果这样还是什么也没有看见,那就是我对你隐瞒了什么!”

    【点评】

    舍近求远与舍易求难

    此信写于1518年,这一年前三个月,阳明先生在外指挥剿匪,四月回到赣州,然后开始办学校,订乡约民规,出版书籍,同时给各地前来求学的学生讲学。为办学,专门写了一篇《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这篇文章相当于师资培训大纲,介绍了儿童教育的要点。为讲学,专门出版了古本《大学》和《朱子晚年定论》。阳明先生分别作序,介绍了圣贤学问的入门方法。

    诸阳跟着姑父姑姑生活学习,一定会比较早地见到这些书和文章。同时,跟着圣贤姑父,姑父的一言一行,穿衣吃饭,接人待物,是不是随时在讲学。这个傻孩子天天跟圣贤在一起,却一无所得。诸阳一定以为圣贤学问高深莫测。真高深莫测吗?我们研究阳明先生求学讲学的一生,就会有一个明白的认识。阳明先生用三个字总结自己的学问,即“致良知”。四个字功夫做到可以致良知,即“为善去恶”。

    因为太简单容易,没有智慧是不会相信的。不相信的结果就是,认为最美的风景在远方,认为最有用的方法一定不容易。

    【拓展性知识链接】

    以经典为师

    圣人无私。

    家书中,内侄怀疑姑父在学问上对自己有所隐藏。同样的疑问也发生在春秋时期,《论语》中记载,孔门弟子陈亢有一次悄悄地问圣人的儿子孔鲤:“老师是不是对你开过什么小灶?”孔鲤摇摇头说:“没有开过什么小灶。”孔鲤就讲了两个小故事,叙述了圣人对儿子的教诲,教诲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对儿子的小灶竟然和弟子们吃的大锅饭一样。

    古印度也发生过类似的故事。《楞严经》记载,释迦牟尼的堂弟阿难总以为自己是佛的堂弟,就一直等着堂哥有一天会关上门、蒙上窗户给自己开开小灶,却始终没有等到机会。

    家书是很私密性的东西,可以藏一些秘密,但是阳明先生流传下来的这些家书中,对儿子、对弟弟、对堂侄、对表弟的教诲,与《传习录》对弟子的教诲没有什么异样。

    身心学问不能没有明师。明师难遇难求,最保险的明师就是经典。经典忠实地记录了古圣先贤们的言传身教。

    学经典,不必贪多。通一部经典,其他经典即可迎刃而解;一部经典通一两个关键字,或一句关键的话,一部经典即可迎刃而解。比如《论语》之“仁”字,《孟子》之“尽心”,《大学》之“至善”,《中庸》之“诚”字,《识仁篇》之“浑然与物同体”,致良知之“四句教”等。要通关键的一个字和一句话,需要体证和心得。要体证就得践行。践行,要像《论语》中介绍的颜渊的学习方法,就是抓住一个好的方法,一直不放弃,持之以恒。

    书诸阳伯·端庄静一能穷理,学问思辨可养心 嘉靖三年(1524)

    妻侄诸阳伯复请学,既告之以格物致知①之说矣。他日,复请曰:“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也,是既闻教矣。然天下事物之理无穷,果惟致吾之良知而可尽乎?抑尚有所求于其外也乎?”复告之曰:“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天下宁有心外之性?宁有性外之理乎?宁有理外之心乎?外心以求理,此告子‘义外’②之说也。理也者,心之条理也。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千变万化,至不可穷竭,而莫非发于吾之一心。故以端庄静一为养心,而以学问思辨③为穷理者,析心与理而为二矣。若吾之说,则端庄静一亦所以穷理,而学问思辨亦所以养心,非谓养心之时无有所谓理,而穷理之时无有所谓心也。此古人之学所以知行并进而收合一之功,后世之学所以分知行为先后,而不免于支离之病者也。”曰:“然则朱子所谓如何而为‘温凊之节’,如何而为‘奉养之宜’者,非致知之功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