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诗三百首卷四七言乐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注解】:

    1、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2、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3、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韵译】:

    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

    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凄厉;

    或听到乌孙公主琵琶声幽怨更多。

    野营万里广漠荒凉得看不见城郭;

    大雪霏霏迷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鸣着夜夜惊飞不停;

    胡人的士兵痛哭着个个泪流滂沱。

    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

    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

    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

    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评析】:

    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

    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它的讽刺笔力。

    =============================

    《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沙。

    【注解】:

    1、才可:恰好。

    2、九华帐:鲜艳的花罗帐。

    3、季伦:晋石崇字季伦,家甚富豪。

    4、九微:《汉武内传》记有“九光九微之灯”;

    5、花琐:指雕花的连环形窗格。

    6、曾无:从无;

    7、理:温习。

    8、赵李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婕妤李平两家。这里泛指贵戚之家。

    【韵译】:

    洛阳城里有个少女,和我对门而居;

    颜容十分俏丽,年纪正是十五有余。

    迎亲时,夫婿乘骑的是玉勒青骢马;

    侍女端来的金盘,盛着脍好的鲤鱼。

    画阁朱楼庭院台榭,座座相对相望;

    桃红柳绿垂向屋檐,随风摆动飘扬。

    她打扮好了,被送上丝绸香木车子;

    精美宝扇遮日,迎归鲜艳的九华帐。

    丈夫年纪青青有权有势,富贵轻狂;

    意气骄奢,大大超过了富豪石季伦。

    自己怜爱娇妻,亲自教她练习歌舞;

    把稀世罕有的珊瑚送人,毫不可惜。

    彻夜欢娱,春窗拂晓才灭九微灯火;

    灯花片片飘落,掉在雕花环形窗格。

    嬉戏之后,她从无温习曲子的功夫;

    梳妆好了,只坐在香炉边熏透衣裳。

    洛阳城中认识的人,尽是富贵豪华;

    日夜往来的,都是赵李般大户人家。

    西施洁净美丽,谁去怜爱这样姑娘;

    贫贱的时候,只好在若耶溪头浣纱。

    【评析】:

    写洛阳贵妇生活的富丽豪贵,夫婿行为的骄奢放荡,揭示了高层社会的骄奢淫逸。

    诗开头八句是叙洛阳女出身骄贵和衣食住行的豪富奢侈。“狂夫”八句是叙洛阳女丈夫行为之骄奢放荡和作为玩物的贵妇的娇媚无聊。“城中”四句是写她们的交住尽是贵戚。并以西施出身寒微作为反衬,发抒诗人的感慨。

    =============================

    《老将行》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注解】:

    1、步行句:汉名将李广,为匈奴骑兵所擒,广时已受伤,便即装死。后于途中见一胡儿骑着良马,便一跃而上,将胡儿推在地下,疾驰而归。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2、射杀句:与上文连观,应是指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时,多次射杀山中猛虎事。白额虎(传说为虎中最凶猛一种),则似是用晋名将周处除三害事。南山白额虎是三害之一。见《晋书·周处传》。

    3、肯数:岂可只推。

    4、邺下黄须儿:指曹彰,曹操第二子,须黄色,性刚猛,曾亲征乌丸,颇为曹操爱重,曾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这句意谓,岂可只算黄须儿才是英雄。邺下,曹操封魏王时,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

    5、蒺藜:本是有三角刺的植物,这里指铁蒺藜,战地所用障碍物。

    6、卫青:汉代名将,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以征伐匈奴官至大将军。卫青姊子霍去病,也曾远入匈奴境,却未曾受困折,因而被看作“有天幸”。“天幸”本霍去病事,然古代常卫、霍并称,这里当因卫青而联想霍去病事。

    7、李广句:李广曾屡立战功,汉武帝却以他年老数奇,暗示卫青不要让李广抵挡匈奴,因而被看成无功,没有封侯。缘,因为。数,命运。奇,单数。偶之对称,奇即不偶,不偶即不遇。

    8、飞箭(一作“飞雀”)无全目:鲍照《拟古诗》:“惊雀无全目。”李善注引《帝王世纪》:吴贺使羿射雀,贺要羿射雀左目,却误中右目。这里只是强调羿能使雀双目不全,于此见其射艺之精。

    9、垂杨生左肘:《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柏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沈德潜以为“柳,疡也,非杨柳之谓”,并以王诗的垂杨“亦误用”。他意思是说,庄子的柳生其左肘的柳本来即疡之意,王维却误解为杨柳之柳,因而有垂云云。高步瀛说:“或谓柳为瘤之借字,盖以人肘无生柳者。然支离、滑介本无其人,生柳寓言亦无不可。”高说似较胜。

    10、故侯瓜:召平,本秦东陵侯,秦亡为平民,贫,种瓜长安城东,瓜味甘美。

    11、先生柳:晋陶渊明弃官归隐后,因门前有五株杨柳,遂自号“五柳先生”,并写有《五柳先生传》。

    12、誓令句:后汉耿恭与匈奴作战,据疏勒城,匈奴于城下绝其涧水,恭于城中穿井,至十五丈犹不得水,他仰叹道:“闻昔贰师将军(李广利)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旋向井祈祷,过了一会,果然得水。事见《后汉书·耿恭传》。疏勒:指汉疏勒城,非疏勒国。

    13、颍川空使酒:灌夫,汉颍阴人,为人刚直,失势后颇牢骚不平,后被诛。使酒:恃酒逞意气。

    14、聊持:且持。

    15、星文:指剑上所嵌的七星文。

    16、耻令句:意谓以敌人甲兵惊动国君为可耻。《说苑·立节》:越国甲兵入齐,雍门子狄请齐君让他自杀,因为这是越甲在鸣国君,自己应当以身殉之,遂自刎死。呜:这里是惊动的意思。

    【韵译】:

    当年十五二十岁青春之时;

    徒步就能夺得胡人战马骑。

    年轻力壮射杀山中白额虎;

    数英雄岂止邺下的黄须儿?

    身经百战驰骋疆场三千里;

    曾以一剑抵当了百万雄师。

    汉军声势迅猛如惊雷霹雳;

    虏骑互相践踏是怕遇蒺藜。

    卫青不败是由于天神辅助;

    李广无功却缘于命运不济。

    自被摈弃不用便开始衰朽;

    世事随时光流逝人成白首。

    当年象后羿飞箭射雀无目;

    如今不操弓疡瘤生于左肘。

    象故侯流落为民路旁卖瓜;

    学陶令门前种上绿杨垂柳。

    古树苍茫一直延伸到深巷;

    寥落寒山空对冷寂的窗牖。

    誓学耿恭在疏勒祈井得泉;

    不做颍川灌夫为牢骚酗酒。

    贺兰山下战士们列阵如云;

    告急的军书日夜频频传闻。

    持节使臣去三河招募兵丁;

    招书令大将军分五路出兵。

    老将揩试铁甲光洁如雪色;

    且持宝剑闪动剑上七星纹。

    愿得燕地的好弓射杀敌将;

    绝不让敌人甲兵惊动国君。

    莫嫌当年云中太守又复职;

    还堪得一战为国建立功勋。

    【评析】:

    诗写一老将年少勇战,转战沙场,后因“无功”被弃。然而他自不服老,在边地烽火重燃时,他壮心复起,仍想为国立功。

    全诗分三部分,开头十句是第一部分,写老将青少年时代的智勇、功绩和不平遭遇。中间十句为第二部分,写老将被遗弃的清苦生活。最后十句为第三部分,写边烽未息,老将时时怀着请缨卫国杀敌的衷肠。

    诗多用典故,犹有不切意的,实在近于晦涩难解,大不足取。

    =============================

    《桃源行》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注解】:

    1、逐水:顺着溪水。

    2、去津:古渡口。

    3、坐:因。

    4、隈隩:山崖的幽曲处。

    5、物外:世外。

    6、房栊:窗户。

    【韵译】:

    渔船顺着溪流走观赏山水一溪春;

    古老的渡口夹岸的桃花艳丽缤纷。

    坐看红花一树树忘却究竟走多远;

    行至青溪尽头空空荡荡不见有人。

    有一山洞入口暗行小径开头曲折;

    走不多远旋即看见陆地广阔无垠。

    远远望去有一个云树相聚的去处;

    近看却是千家万户种满花卉竹林。

    樵夫最初自我介绍他们汉代姓名;

    村中的居民都没改变秦代的衣裙。

    他们居住的地方是武陵的桃花源;

    还在世外仙境建起了自得的田园。

    月明高照松下房舍窗棂一片清静;

    云中朝阳初露到处是鸡犬的吠鸣。

    听说来了凡人大家集拢来看究竟;

    竞相引领回家打听家乡近来情景。

    天一亮,他们就开门打扫街巷花径;

    傍晚,渔人樵夫便乘小船回到山村。

    当初因为避乱先人离开混乱人间;

    再说来到这神仙境地就不想回还。

    深山峡谷谁也不知道人世间的事;

    外界看这里也只看见渺远的云山。

    至今已不再怀疑仙境之难于闻见;

    只是尘心未尽仍然思念旧的乡县。

    出洞后尽管觉得桃花源山水远隔;

    始终打算辞家去桃花源长期游历。

    自以为走过的旧路应该不会迷向;

    怎么知道山峦沟壑而今已经改变。

    当时只记得进入山中后很远很深,

    沿着青溪几经转折才到深邃云林。

    春天已经来到遍溪都是桃花流水;

    辨不清桃花仙境该到何处去找寻?

    【评析】:

    王维的诗以抒写山水著称,此诗尤胜。历来评价王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细读这首诗才知道这话不假。

    诗以陶潜的《桃花源记》为蓝本,取其大意,变文为诗,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开拓了诗的意境,具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为此,它能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传于世。

    这首诗段落与陶潜的散文相仿,但画面却比陶文来得生动优美,绚烂多彩。全诗笔力舒健,韵脚多变,平仄相间,从容雅致,活跃多姿。

    =============================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兮,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解】:

    1、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古蜀国国王。古代的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公元前三一六),始与中原相通。

    2、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岭主峰,在今陕西周至、太白县一带。旧说因其冬夏积雪,故名。太白山在当进京城长安之西,故云“西当太白”。

    3、鸟道:极言山路险窄,仅能容鸟飞过。

    4、地崩句:相传秦惠王嫁五美女与蜀,蜀遣五个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结果山崩,五人皆被压死,五女上山化为石。

    5、六龙回日:相传太阳神乘车,羲和驾六龙而驶之。此指高标阻住了六龙,只得回车。

    6、高标: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叫标,也即这一带高山的标志。

    7、扪参句:意谓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见星辰。古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并以天象所示来占卜地上属邑之吉凶。秦属井宿分野,蜀属参宿分里。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8、子规:杜鹃鸟,蜀地最多。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子规,啼声悲凄。

    9、锦城:即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

    10、咨嗟:叹息。

    【韵译】:

    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

    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

    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

    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

    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

    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

    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

    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坐下来长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

    可怕的巉岩山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

    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

    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蜀道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

    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

    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

    水石相击转动象万壑鸣雷一般。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

    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

    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

    只要一人把守,

    千军万马也难攻占。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皇家的近亲;

    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

    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

    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

    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评析】: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

    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

    《长相思·其一》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解】:

    1、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2、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3、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韵译】:

    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

    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

    薄霜凄凄送寒气,竹席已觉生凉寒;

    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天长长来地迢迢,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重重相阻隔,梦魂相见也艰难。

    长相思呵长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评析】:

    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

    《长相思·其二》

    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注解】:

    1、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瑟:弦乐器。

    2、凤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饰凤凰形状。

    3、蜀琴句:旧注谓蜀琴与司马相如琴挑故事有关。按:鲍照有“蜀琴抽白雪”句。白居易也有“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句。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王琦注云:“蜀中桐木宜为乐器,故曰蜀桐。”蜀桐实即蜀琴。似古人诗中常以蜀琴喻佳琴,恐与司马相如、卓文君事无关。鸳鸯弦也只是为了强对凤凰柱。

    【韵译】:

    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

    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

    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

    但愿它随着春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