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惜 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回转、旋转。斡弃,背弃、抛弃。〔周鼎〕指周代传国的“九鼎”。23〔康瓠〕《集注》:“瓦盆底也。”24〔罢〕通“疲”。25〔骖〕作动词,意思是驾作边马。26〔垂两耳〕形容马劳累过度,低头垂耳。27〔服〕《集注》:“驾也。”按,骏马拉盐车是比喻埋没人才。《战国策·楚策四》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盐车上太行山,它拉不上去,倒下了。伯乐看见了下车来为它伤心落泪。28〔章甫〕《集注》:“冠名。”这是古代的礼帽。〔荐〕这里是垫的意思。〔屦〕(jù)用麻或皮革做的鞋。29〔渐〕损蚀。30〔咎〕罪过。31〔谇〕(suì)《集注》:“谇,告也。即乱辞也。”32〔壹郁〕壹,通“抑”。心情郁闷。33〔引〕避开。自引,自动逃避。34〔九渊〕很深的渊。35〔沕〕(mì)潜藏的样子。36〔偭〕(miǎn)《集注》:“偭,背也。”离开。〔〕(xiāo)据说是一种害鱼的水中动物。〔獭〕(tǎ)水獭,生活在水边,吃鱼。37〔蛭〕(zhì)水蛭,蚂蟥。〔螾〕(yǐn)同“蚓”。38〔般〕王先谦《汉书补注》:“经典‘般’‘斑’‘班’皆通用。……注:‘斑’,乱貌。与此般字同。”般纷纷,乱糟糟的样子。〔邮〕通“尤”。罪过。39〔夫子〕指屈原。40〔德辉〕圣德的光辉。41〔细德〕指薄德的国君。〔险征〕险恶的征兆。42〔增击〕加快飞行。43〔寻常〕古代长度单位。《集注》:“八尺曰寻,倍寻曰常。”〔污渎〕《集注》:“不泄之水也。”即死水沟。44〔吞舟〕形容鱼很大。45〔鳣〕(zhān)鳇鱼,很大。,即鲟鱼。46〔蝼蚁〕蝼蛄,蚂蚁。司马贞《史记索隐》:“《庄子》云:‘庚桑楚谓弟子曰,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蝼蚁能制之。’《战国策》齐人说靖郭君亦同。”按:此以喻小国暗主不容忠臣,而为谗贼小臣之所见害。

    鵩鸟赋

    本篇是贾谊所作。

    鵩(fú)鸟即猫头鹰。古人认为它是不吉祥的鸟。

    据《史记·贾生列传》说,贾谊在长沙任长沙王太傅期间,有一只猫头鹰飞进他的住宅,停息在他座位的旁边。贾谊就认为自己的寿命不长了,很伤感,于是写了这篇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贾谊在文中假托与鵩鸟的问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郁抑不平情绪,并以老庄齐死生、等祸福的消极思想来自我排遣。

    单阏之岁兮,1在太岁在卯的这一年里,

    四月孟夏;正是四月里初夏的时节。

    庚子日斜兮,2庚子日夕阳西下的时候,

    鵩集予舍;猫头鹰飞进了我的住宅。

    止于坐隅兮,它停息在我座位的一角,

    貌甚闲暇。样子十分从容优闲自得。

    异物来萃兮,3奇怪的动物来这里停宿,

    私怪其故;心里暗暗惊疑有何缘故。

    发书占之兮,我打开策数的书来占卜,

    谶言其度。曰:4书上谶言指出吉凶定数。

    “野鸟入室兮,书上说:“野鸟飞入了房屋,

    主人将去。”主人将要离开这里搬出。”

    请问于兮:5于是我就向猫头鹰请教。

    “予去何之?“我离开这里要去何处?

    吉乎告我,如果有吉事请向我说明,

    凶言其灾。即使有凶事把灾难告诉。

    淹速之度兮,6我的寿命究竟是长是短,

    语予其期。”希望猫头鹰把期限指出。”

    乃叹息,7猫头鹰听后就深深叹息,

    举首奋翼,把头高高昂起展开两翼。

    口不能言,猫头鹰它口中说不出话,

    请对以臆。8它只好示意来代表回答。

    曰:“万物变化兮,它说:“世上万物都在变化,

    固无休息。本来没有什么运动停息。

    斡流而迁兮,9一切事物都在运转推移,

    或推而还。永远循环反复发展不已。

    形气转续兮,10形和气在相互连续转化,

    变化而蟺。11这种变化就像蝉的蜕皮。

    沕穆无穷兮,12自然的道理真深奥无穷,

    胡可胜言!语言哪里能够表达清楚!

    祸兮福所倚,13灾祸就紧紧挨靠着幸福,

    福兮祸所伏。幸福也有灾祸暗暗潜伏。

    忧喜聚门兮,忧愁喜事常聚一家之门,

    吉凶同域。14吉祥凶咎往往同在一处。

    彼吴强大兮,就像那十分强大的吴国,

    夫差以败;夫差最终失败成为俘虏;

    越栖会稽兮,15越王兵败退守会稽山上,

    句践霸世。16句践终于成为春秋霸主。

    斯游逐成兮17李斯游说秦国取得成功,

    卒被五刑。18终却受五种酷刑的惩处。

    傅说胥靡兮,19傅说虽是服劳役的刑徒,

    乃相武丁。后担任武丁的相国职务。

    夫祸之与福兮,灾祸与幸福总相因相伏,

    何异纠!20像搓成绳的线紧相依附!

    命不可说兮,21命运不能够用语言解说,

    孰知其极?谁能预知何时是它终极?

    水激则旱兮,22水受外物冲击奔流迅速,

    矢激则远。箭受外力推动远远射出。

    万物回薄兮,23万物在反复不停地激荡,

    振荡相转。24不断相互转化相互影响。

    云蒸雨降兮,水气上升成云下降成雨,

    纠错相纷。相互纠缠错杂纷乱不已。

    大钧播物兮,25自然造化功能推动万物,

    坱圠无垠。26使它运行变化无穷无际。

    天不可预虑兮,27天太高远不可预为思虑,

    道不可预谋。道太深奥不能预先谋计。

    迟速有命兮,寿命是长是短自有定数,

    焉识其时!哪里能够预知它的限期!

    且夫天地为炉兮,何况天地就是冶金火炉,

    造化为工。28自然造化就是冶金师傅。

    阴阳为炭兮,29阴阳像炭一样熔化万物,

    万物为铜。万物像铜一样被熔被铸。

    合散消息兮,30万物或聚或散或生或灭,

    安有常则?哪里会有一定规律法度?

    千变万化兮,一切事物产生千变万化,

    未始有极。未尝都有终极都有限度。

    忽然为人兮,31生而为人这是偶然的事,

    何足控揣。32对待生命何必珍重爱护。

    化为异物兮,人死身体变成别的东西,

    又何足患!这是自然现象不足忧虑!

    小智自私兮,33眼光短浅的人只顾自身,

    贱彼贵我。他们轻视外物看重自己。

    达人大观兮,34心胸广阔的人高瞻远瞩,

    物无不可。万物一视同仁无所不宜。

    贪夫徇财兮,35贪财好利的人以身殉财,

    烈士徇名。重义轻生之士身殉名誉。

    夸者死权兮,36追求虚荣的人贪权丧生,

    品庶每生。37一般俗人贪生害怕死去。

    怵迫之徒兮,38为利所诱为势所迫的人,

    或趋西东。不免东奔西走避害趋利。

    大人不曲兮,39道德高尚的人超脱物欲,

    意变齐同。40对待万物变化等同齐一。

    愚士系俗兮,一般愚夫都被世俗羁绊,

    窘若囚拘。41举动拘束像被禁的囚犯。

    至人遗物兮,42至德的人遗弃世俗物累,

    独与道俱。43所以他独能与大道共存。

    众人惑惑兮,44众人都迷惑于世俗利害,

    好恶积亿。45爱憎的感情已积满胸怀。

    真人恬漠兮,46得道的人处世清心寡欲,

    独与道息。所以他独能与大道共处。

    释智遗形兮,47只有绝圣弃智遗弃形体,

    超然自丧。48超脱万物之外忘记自己。

    寥廓忽荒兮,进入深远广阔恍惚境界,

    与道翱翔。49人才能与大道合为一体。

    乘流则逝兮,人生如木浮水顺流则行,

    得坻则止。50遇到水中小洲就得停息。

    纵躯委命兮,把身体完全交付给命运,

    不私与己。别把它看成自己的东西。

    其生兮若浮,51活着是把身体寄托世上,

    其死兮若休。死了也就好像长久休息。

    澹乎若深渊之静,52心情要像深渊一样宁静,

    泛乎若不系之舟。行动像不系的船在漂行。

    不以生故自宝兮,53不因为活着而宝贵自己,

    养空而浮。54浮游人世修养空虚灵性。

    德人无累兮,55修养高尚的人没有牵累,

    知命不忧。不忧不愁因为他知天命。

    细故蒂芥兮,56那些不快意的琐细事情,

    何足以疑!”有什么值得我疑虑在心!”

    1〔单阏〕(chán yān)《集注》:“太岁在卯曰单阏。文帝六年,丁卯也。”据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及《廿二史考异》,丁卯年应该是汉文帝七年。他说:“徐氏(徐广)不知古有超辰之法,故云,六年也。”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此可见贾谊初出为长沙王太傅时,是汉文帝五年,及文帝七年作这篇赋时,正合为太傅三年之数。2〔庚子〕古时用天干地支记日,庚子是四月里的一天。3〔萃〕一本作崪。王念孙《读书杂志》:“崪,止也。”4〔谶〕(chèn)迷信的人所宣扬的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预兆。〔度〕王先谦《汉书补注》认为:度,即数。定数。5此句一本作“问于子”。6〔淹速〕李善《文选注》:“淹,迟也;速,疾也。谓死生之迟疾也。”〔度〕数。7〔叹〕一本作“太”。8〔臆〕《汉书》作“意”。以臆,示意。一说臆即胸。李善《文选注》:“请以臆中之事对也。”一本无“曰”字。9〔斡〕(古音管),回转,旋转。斡流,即运转。10〔形〕指自然界有形之物。〔气〕指自然界无形之物。〔转〕相互转化。〔续〕连续不断。11〔蟺〕通“蝉”。《史记索隐》引韦昭注:“而,如也。如蝉之蜕化也。”12〔沕穆〕(wù——)精微深远的样子。“无穷”,一本作“亡间”。13〔倚〕依靠。一说“因”。14〔同域〕域,处所。同域,同在一处。15〔会稽〕山名。16〔霸世〕称霸于世。17〔斯〕秦国宰相李斯。〔游〕游说秦国。终于成为秦的相国。18〔五刑〕指李斯在秦二世时被赵高所谗,终于身受五种刑法处死。五刑,指墨、劓、剕(fèi,断足)、宫、大辟。19〔傅说〕事见《离骚》。〔胥靡〕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用绳索把犯人拴在一起,相随而行,服劳役。《荀子》杨倞注:“胥靡,刑徒人也。胥,相。靡,系也。”20〔纠〕 (——mò)两股线搓成的绳子叫纠;三股线搓成的绳子叫。李善注引应劭说:“祸福相与为表里,如绳索相附会(“会”作“合”解)。”21〔说〕一本作“测”。22〔旱〕《集注》:“旱与悍通。”猛疾的意思。23〔回薄〕回,反;薄,迫。回薄,往返激荡的意思。24〔振〕同“震”。〔转〕转化。25〔大钧〕即造化。《集注》:“造瓦者,谓所转者为钧。言造化为人,亦犹陶之造瓦,故谓之大钧也。”〔播〕作“运转”“推动”解。26〔坱圠〕(yǎng yà)无边无限的样子。《集注》:“坱圠,无限齐也。”27〔预〕一本作“与”。28〔工〕冶金的工匠。29〔为炭〕清顾施祯《文选六臣汇注疏解》:“阴阳所以成物,故曰为炭。物由阴阳而成,故曰为铜。”30〔合〕聚。〔消〕灭。〔息〕生、存在。31〔忽然〕等于说偶然。32〔控揣〕《集注》:“玩弄爱惜之意也。”33〔小智〕指眼光短浅的人。34〔达人〕《史记》作“通人”,指通达事理的人。〔大观〕指所见远大。35〔徇〕通“殉”。36〔夸者〕指好虚名、喜权势的人。37〔品庶〕王先谦《汉书补注》:“品庶,众庶也。”即一般的人。〔每〕《史记》作“凭”。《集注》:“每,贪也。”38〔怵迫〕《史记集解》引孟康说:“怵,为利所诱怵。迫,迫贫贱。西东,趋利也。”《集注》:“怵,为利所诱也。迫,为势所逼也。”39〔大人〕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不曲〕曲,屈。指不为物欲所羁绊。40〔意〕王念孙《读书杂志》:“意,读为亿万年之亿。《史记》正作‘亿’。亿变,犹上文言‘千变万化’也。‘亿变齐同’,即《庄子》齐物之旨。”〔齐同〕一视同仁,等同齐一。41〔囚拘〕等于“拘囚”。意思说,一举一动,都拘束得像被囚禁的犯人一样。42〔至人〕指有至德的人。《庄子·天下》:“不离于真,谓之至人。”这里所说的“至人”与以下的“真人”“德人”等都是道家理想中的人格。〔遗物〕遗,忘、弃。物,外界的事物。遗物,指遗弃外物的牵累。43〔道〕指老庄哲学中的“道”。44〔惑惑〕王先谦《汉书补注》:“《说文》:‘惑,乱也。’惑惑,谓惑之甚。”45〔亿〕同“臆”。王念孙《读书杂志》:“臆,作‘满’解。”积臆,积满于胸中。亿,又作意,谓积之于心意。46〔真人〕李善注引《文子》:“得天地之道,故谓之真人。”〔恬漠〕淡泊无欲。47〔释智〕弃智。〔遗形〕忘形。48〔自丧〕自忘其身。这两句就是道家所说的“心如死灰,形如槁木”的情况。这是道家修养的最高境界。49〔与道翱翔〕指人与道合而为一。意思是说,人如果修养到了极高深的境界,那么精神和宇宙就可以浑然为一、无所分别了。50〔坻〕水中小洲。坻,一作坎。51〔浮〕寄托的意思。52〔静〕一作“靓”,两字相通。53〔自宝〕等于说“自贵”,把自己看得很珍贵。54〔养空〕培养空虚的灵性。《汉书注》引服虔说:“道家养空虚若浮舟也。”“浮”,一本作“游”。55〔德人〕《庄子·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56〔蒂芥〕(dì jiè)即芥蒂,芒刺。比喻心怀嫌怨和小不快意的事。细故蒂芥,是指猫头鹰飞进住宅这件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