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纲 体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学诗百法之七十四 学作歌谣法

    歌谣者,类皆出于不通文墨及粗识字义之人;或因时事之感触,或因景物之动兴,不假思索,随口而吐。惟当其歌咏慨叹之际,偶然一抑一扬、一顿一挫,不期婉转动听而自成叶韵也。兹特各举一例,并示作法于下: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上为唐尧之时,老人击壤而作,故即以《击壤》二字为歌名,息字食字,自然叶韵,是为歌体之祖。

    康衢谣

    立我烝民,莫匪尔极;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上为唐尧微服出游康衢时,闻儿童所作者。极字则字亦自叶韵,是为谣体之祖。

    学诗百法之七十五 学作乐府法

    乐府之名,起于汉初。须有苍老古雅之色,溢于词句之间。若一涉议论,便不似乐府矣。其调以《君马黄》、《临高台》两首为最古,今已不可复得,试择其近于古者,列示于后,俾学者得以知其作法也。

    龟虽寿 魏武帝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成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己。

    盈缩之期,不独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上诗于《三百篇》外,特创一格。词句峭劲,音节奇响。至“老骥伏枥”四句,尤为通体筋节,洵乐府中之上乘也。

    善哉行 魏文帝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

    溪谷多风,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还望故乡,郁何垒垒。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汤汤以流,中有行舟,

    随波转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

    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上诗言客游之感,通篇着眼在“忧来无方”一句,末后言客游似行舟,即以行舟喻客游,措语工巧之至,结句收到忘忧,与忧来针锋相对,尤为难得之作。

    学诗百法之七十六 学作五古法

    作五古有四要:曰分段,曰过脉,曰回照,曰赞叹。先要分段,首段笼罩全篇,以下一段一意,防杂乱也;次要过脉,名为血脉,此处用两句,一结上,一生下也;又次要回照,谓十步一回顾,以照题面;末要赞叹,每段作一消息语,以赞叹之,全篇局势,方不迫促,若短篇则每句以第三字为关捩,尤宜法意。兹示作法于下: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上诗通首用仄韵而不转者,首两句言其地,次两句言其状,五六两句实写望字,末两句高瞻远瞩,气象不凡,非老杜安得有此。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 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薇。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上诗通首用平韵而不转者,起四句言下山,承四句言访友,转四句言置酒,末二句言就宿,层次分明,诗情淡远,不愧为金科玉律也。

    学诗百法之七十七 学作七古法

    七古须有铺叙,有开合。徒以镂刻为巧,放纵为豪者,固失之滑,而流于萎弱;过于纤丽者,亦失之靡。能于优柔和平中,求气势宏阔,顿挫激昂,庶几近之。至于篇幅之长短,或仅四句,或数十句,或百余句不等,而总以第五字为关捩。兹将其作法略示于以下:

    诮山中叟 施肩吾

    老人今年八十岁,口中零落残牙齿。

    天阴伛偻带嗽行,犹向岩前种松子。

    上为七古之最短者,首句言老人之年,次句言老人之齿,第三句言老人之行,描写老态,至矣尽矣。末句极言其作事之勤,气韵何等深厚,笔致何等幽雅,洵佳构也。

    岁晏行 杜 甫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实,今年米贱又伤农。

    高位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铁和青铜。

    划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上诗为伤时之作,通首不转一韵,起四句从岁暮说入,承四句即回顾去年,楚人以下八句,写当时之苛政虐民,实有无限感慨,结句点出哀怨二字,尤为沉痛之至。

    学诗百法之七十八 学作律诗法

    律诗八句之中,对句易工,结句难工,发端句尤难工。五律则研炼精切,稳顺声势足矣。七律虽与五律相同,而加以二字,便觉难于下手。五言不可加,七言不可减,是在作者熟读而深思之,今试分示五律、七律之作法于后:

    幸蜀西至剑阁 唐玄宗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上诗首句从剑门说起,次句实写幸字,三四两句承首句之意,五六两句承次句之意,结句深许景阳之铭,雄健有力,真足开盛唐一代先声。

    古 意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上诗首句以卢起兴,次句比夫妇相守,三四两句写分离景况;五六两句,一句言塞外,一句言长安;末二句以含愁怨明月作结,精细严整,元气浑然,真不可多得之作。

    学诗百法之七十九 学作绝诗法

    五言绝诗,重在真切,故质多胜文;七言绝诗,重在高华,故文多胜质。而其难易之判,与律诗适相反。盖五绝只四句二十字,真意未宣,而诗句已尽,故入手功夫,五绝较七绝为难。兹再分示五绝、七绝之作法于下:

    闺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上诗首句言黄莺,似与题意毫不相关,实即诗中“暗起法”也,第二句说明打起之故,第三句中不使之啼,转到啼时之惊梦,末句方将题意点醒,以结上三句。写闺情至此,真使柔肠欲断。

    已 凉 韩 偓

    碧栏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上诗通篇写景,不露一些情思,而情愈深远。

    学诗百法之八十 作排律诗法

    排律诗,即由律诗扩充而成,大都侍从、述宴、待制之篇居多,所谓“台阁体”者是也。对仗宜乎工整,声调宜乎响亮,亦有五言、七言之分,惟韵数多少并无一定。兹特示五言排律之作法,并举一例如下:

    上韦左相二十韵 杜 甫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

    八荒开寿城,一气转洪钧。

    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

    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

    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

    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

    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

    豫章深出地,沧海阔无津。

    北斗司喉舌,东方领缙绅。

    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独步才超古,余波德照邻。

    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

    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

    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

    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

    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

    回顾驱流俗,生涯似众人。

    巫咸不可问,邹鲁莫容身。

    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

    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巾。

    上诗起四句归美朝廷,以下八句是言未相之前,次八句是言入相之时,再次八句是言既相之后,末后十二句结到自身,亦惭愧,亦感仰,声宏实大,气象不凡,俗手安得有此?

    学诗百法之八十一 作长短句法

    长短句者,即变骚体也。以五、六、七言相间成文,长短疾除,纵横驰骤。非有气韵、有魄力者,断不能轻易下笔也。兹举一例,并示其作法于下:

    鸣皋歌送岑征君 李 白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

    霜崖缟皓以合沓兮,若长风扇海,

    涌沧溟之波涛。

    玄猿绿罴,舔舕崟岌,

    危柯振石,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

    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岩泠。

    送君之归兮,动《鸣皋》之新作。

    交鼓吹兮弹丝,觞清泠之池阁。

    君不行兮何待?若返顾之黄鹄。

    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

    巾征轩兮历阻折,寻幽居兮越巘崿。

    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望不见兮心氛氲,萝冥冥兮霰纷纷。

    水横洞以下渌,波小声而上闻。

    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

    冥鹤清唳,饥鼯嚬呻。

    块独处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蝘蜒嘲龙,鱼目混珍。

    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

    亦奚异于夔龙蹩躠于风尘?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

    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

    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上诗起笔写梁园雪景,如怒猊抉石,俊鹘盘空;而送君之归一转,更如大声发于水上,噌吰不绝,结笔淡远隽永,如罗浮风雨,若合若离,真诗境之出神入化者。

    学诗百法之八十二 作三言诗法

    三言诗,传者绝少,句法宜浑朴、宜古雅,少至八句,多至十余句,所用之字,切忌哑而且平。兹示其作法于后:

    祝某夫人 曾 熙

    惟母德,推贤良。

    应时兴,令誉彰。

    临九疑,望潇湘。

    祈母寿,福无疆。

    上诗起二句颂其人,三、四两句从德字表出誉字,是为寿字伏线,五、六两句言其地,末二句才揭出祝寿本意。结构谨严,自是名作。

    学诗百法之八十三 作四言诗法

    四言诗去古未远,宜气息浑厚,声韵凝重;否则不失之靡,即失之弱,靡则不古,弱则不雅,皆当切戒。兹特举汉韦孟之《讽谏诗》一首,并示其作法如下:

    讽谏诗  韦 孟

    肃肃我祖,国自豕韦。

    黼衣朱绂,四牡龙旂。

    彤弓斯征,抚宁遐荒。

    总齐群邦,以翼大商。

    迭彼大彭,勋绩惟光。

    至于有周,历世会同。

    王赧听谮,寔绝我邦。

    我邦既绝,厥政斯逸。

    赏罚之行,非繇王室。

    庶尹群后,靡扶靡卫。

    五服崩离,宗周以队。

    我祖斯微,迁于彭城。

    在予小子,勤诶厥生。

    肐此嫚秦,耒耜以耕。

    悠悠嫚秦,上天不宁。

    迺眷南顾,授汉于京。

    于赫有汉,四方是征。

    靡适不怀,万国逌平。

    迺命厥弟,建候于楚。

    俾我小臣,惟傅是铺。

    兢兢元王,恭俭净壹。

    惠此黎民,纳彼辅弼。

    享国渐世,垂烈于后。

    迺及夷王,克奉厥绪。

    咨命不永,惟王统祀。

    左右陪臣,此惟皇士。

    如何我王,不思守保。

    不惟履冰,以继祖考。

    邦事是废,逸游是娱。

    犬马悠悠,是放是驱。

    务此鸟兽,忽此稼苗。

    蒸民以匮,我王以愉。

    所弘匪德,所亲匪俊。

    惟囿是恢,惟谀是信。

    睮睮谄夫,谔谔黄发。

    如何我王,曾不是察。

    既藐下臣,追欲纵逸。

    嫚彼显祖,轻此削黜。

    嗟嗟我王,汉之睦亲。

    曾不夙夜,以修令闻。

    穆穆天子,照临下土。

    明明群司,执宪靡顾。

    正遐由近,殆其兹怙。

    嗟嗟我王,曷不斯思。

    匪思匪监,嗣其罔则。

    弥弥其逸,岌岌其国。

    致冰匪霜,致坠匪嫚。

    瞻惟我王,时靡不练。

    兴国救颠,孰违悔过。

    追思黄发,秦穆以霸。

    岁月其祖,年其逮者。

    于赫君子,庶显于后。

    我王如何,曾不斯览。

    黄发不近,胡不时鉴。

    上诗“惟王统祀”以上,即寓讽谏之意;“穆穆天子”六句,言天子之明,群臣之执法;“瞻惟我王”以下,是望其改过之词。通篇肃肃穆穆,汉诗中之杰作也。

    学诗百法之八十四 作六言诗法

    六言诗以二、四、六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