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纲 派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学诗百法之探索源流法

    古体诗之源流创自商周以上,而备于汉魏六朝。有三言、五言、七言、杂言诸体。三言古者,昉于虞舜皋陶之歌,特句必系一助辞耳,厥后,汉有郊祀歌,兹体为者绝少。盖句止三字,达意已难,遑论古朴乎?四言古者,以八伯之歌、康衢之谣为最古,至商周而大盛,《诗经》三百篇,四言盖居十之九也。后世仿而善者,厥为陶靖节。兹体之难,在不袭《诗经》一语,而音节极肖。五言古者,始于李陵、苏武之赠答,魏晋以下,专尚兹体。良以不丰不约,最便达情,而流派至多。概括言之:则有正、变二体。正体主格韵高远,如苏,李之不尚雕饰,妙造自然,非后人所能学步;其次则陈思之遒丽,彭泽之闲逸,康乐之精致,皆为卓然大家。变体贵才气纵横,辞意详尽,其源亦出于汉。如《焦仲卿妻》诗,及蔡文姬《悲愤辞》首章是也。及唐之少陵、昌黎,各以其排山倾海之气,驱风走霆之笔,著为大篇,两间之奇气始尽。七言古者,源于汉武之柏梁联句,其实一句一韵,一韵到底,与唐以后之七古异也。唐初其体大备,如少陵、昌黎以雄奇跌宕胜,乐天、微之以缠绵哀艳胜,王、李、高、岑以短劲峭拔胜,后人千态万貌不能越其范围矣。杂言古者本乎上古歌谣,及琴操、楚词之属,至无名氏之《术兰辞》而后体格乃成。后世为此者,惟太白最工,其才气盛也。

    学诗百法之七十一 分别宗派法

    古体诗之源流,既如上述矣。则今体诗之宗派,学者又不可不知一二。今体诗者,成于李唐一代,有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五言排律、七言排律诸体。五言律者,以五言八句成章。律之云者,调平仄、拘对偶,如法律之严也。唐时以五言应试,故于兹体无人不作,无作不工。至择其尤胜者,则以陈子昂、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之典丽精工为一派;王维、孟浩然、储光义、韦应物之清空闲适为一派;李白属之风华宕逸为一派;杜甫辈之沈雄悲壮为一派;而论其时,则又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诸分别。七言律者,以七言八句成章。视五言律为尤难,五言律可恃性灵超悟,七言律则非积学攻苦,未易穷源,故终唐一代,惟少陵独擅其长。金钟大镛,哀丝豪竹,无美不备,无奇不臻,非特当世诸贤,悉归牢宠,即宋、元各体,亦罔不赅括,横绝古今,莫能两大矣。此外则王右丞之精深华妙,卓然自成一派,所不逮少陵者,博厚而已。五言绝者,截取律诗之半,以五言四句成章。诗之至短,而亦至难工者也。其字句可对、可不对、可全对、可不全对。唐人工兹体者,以太白、摩诘为最。其他各派之中,亦多有可采处。七言绝者,以七言四句成章。第每句较五言增长二字,声律和婉,可以行气,故诗家多喜为之。唐人零缣断璧,无有不工,而太白、摩诘、少伯辈,尤能各擅其长。五言排律者,即律诗之扩张,自十句至数十百句不等,其平仄、对偶,皆与律诗同,而其敷陈事实,则与古体同。七言排律者,即七言律诗之扩张,声长而字纵,虽少陵不克自振,遑论余子,故后人多不敢为也。

    学诗百法之七十二 研究变迁法

    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以时而论,则有建安体汉末年号。曹子建父子及邺中七子之诗。 黄初体魏年号。与建安相接,其体一也。 正始体魏年号。嵇、阮诸公之诗。 大康体晋年号。左思、潘岳等之诗。 元嘉体宋年号。颜、鲍、谢诸公之诗。 永明体齐年号。齐诸公之诗。 齐梁体统两朝而言之。 南北朝体统魏周而言之。与齐梁体一也。 唐初体唐初,犹袭陈、隋之体。 盛唐体开元、天宝间诸公之诗。 大历体大历十才子之诗。 元和体元、白诸公之诗。 晚唐体贾、刘、杜、孟诸公之诗。 元祐体苏、黄诸公之诗。 江西宗派体山谷为之宗。 以人而论,则有苏李体李陵、苏武也。 曹刘体子建、公幹也。 陶体渊明也。 谢体灵运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