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释摩诃衍论疏卷下本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妄执者。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非色非心。非知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相。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

    论曰。此显示俱非绝离门者。若有众生除遣二执。证得二空。通达诸法。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断断照寂。灭灭虑止。无所达故。

    本曰。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趣向义故。

    论曰。此趣向门中自有二门。一总标总说门。二者别释散说门。此即初门。为欲显示。即此分别发趣道相门中。无量无边三世诸佛。所誓愿海所行因海。所证果海。所化徒海。无量无边三世一切诸菩萨众。如是如是。如如随践。顺行应转。如其次第。不超数量。不过位地。趣入义故。复次为欲显示。如一切佛。无所趣向。则一切菩萨于彼无有趣向则中。如如行故。

    本曰。略说发心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

    论曰。此别释门中自有三门。一者三种发心分剖门。二发起问答决疑门。三因论生论问答门。此即第一门。有三。谓信解证。如文可见。

    本曰。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

    论曰。此信成就门中即有二门。一开问答释。二发起问答决疑。初中有二重问答。就初问答中有二。一发起开问总标门。二显示答释广说门。此是初门即有四意。一假者意问。能修人故。二行相意问。所修行故。三自分意问。得成就故。四向上意问。胜进相故。如文可见。

    本曰。所谓依不定聚众生。

    论曰。此显示答释广说门有二。一随问次第答释门。二举劣显胜生解门。初门有六。一显示修行假者门。二自然本有熏习门。三显示修行功德门。四信心成就时量门。五显示发心因缘门。六显示得益位胜门。此是初门。谓虽所化众生无量无边。而今此处中。且取不定聚。摄十信众生故。所以者何。为欲令使化不定聚三品众生。十种信心具足成就。决定安立十信菩萨初发心住。金刚不变之位中故。

    本曰。有熏习善根力故。

    论曰。此是自然本有熏习门。谓如是众生相续心中。从无始世来。常有本觉藏佛。众生善根常恒熏习。令增长故。

    本曰。信业果报能起十善。猒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近供养修行信心。

    论曰。此是显示修行功能门。谓不定聚种种众生。信因缘业果报。似有不空因缘和合之道理。故知十恶过失。起不应作意。观十善功德。起当应作意。厌系缚地求解脱域。渐渐出离向菩提故。

    本曰。迳一万劫信心成就故。

    论曰。此信心成就时量门。谓显示信心成就。时节远近差别相故。即此门中十五契经。各各异说。一者一切诸法因缘无主契经云。尔时文殊师利即白佛言。尊者从具缚地入不定聚。一切行者经几时节。十种信心具足成就。渐渐转胜定不退位。于是尊者告文殊师利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解说信成时节分际。善男子。一切行者从具缚地入不定聚。经一万三千劫已讫。即便成就十种信心。决定菩萨初发心住。二摄无量大乘契经说。复次佛子信地假名菩萨。六万四千劫量已满。即便成就十爱乐心定金刚地。三慧明陀罗尼契经说。不定聚众生多经八万一千五十劫已讫。信心成就决定不退。四法门名字契经云。复次信乐地位毛头凡夫。经二万六千劫已讫。便信成就无所阙失。五清净三昧契经云。若有众生入难角地修行信心。当九万劫满足已讫。信品成就。六金刚陀罗尼契经云。信成就量四万八千六十劫量。七大智慧光明契经云。复次善男子。若有众生为欲成就功德善根父母天地。当经十刹那量已讫。即便信地平坦无草。八实相本际决定不动契经云。信位成就。信心发起初刹那中。十种信心具足圆满。九文殊师利圆满因海大总持契经云。三阿僧祇大无量劫经过已讫。即便信位具足成立。十甚深菩提因缘契经云。建立信地唯三万劫。十一大方便智善巧契经云。信行菩萨九千劫量。决定成就清净信心其思极乐。十二菩萨光明遍照契经云。尔时金刚慧菩萨摩诃萨即向佛言。世尊。无上菩提初种子地。经几时节。决定淳熟。菩提之芽出生增长。佛言。若为成就初种子地。当经七万五千六十劫。初种子地具足建立。十三授记平等契经云。信心成就。非远非近。非无非有。非高非下。非本非末。非去非来。非大非小。非三世非非三世。非位非地。非善非恶。非是非非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故名为真实信心。十四如来藏本识契经云。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即向佛言。世尊。云何名为广大圆满功德父母信地品耶。佛言。十信十信。十解十信。十行十信。十向十信。十地十信。佛地十信。乃至具缚恶种子地。及一切二乘皆悉十信。无量无边一切诸法。无一一法而非十信。以此义故。名为广大圆满信地。十五菩萨璎珞本业契经云。信相菩萨于十千劫。行十戒法。决定安立。信成就处。如是诸经。以何义故。如是差别。谓众生心无量无边。各差别故。随其心品。说信行相。如是不同。应审思择。今此文中且依本业解释而已。

    本曰。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

    论曰。此显示发心因缘门。谓已信心成就行者。为欲发起第一住心。当待缘力而发起故。于此文中自有三种。一劝请因缘。所谓无量无边一切诸佛及大菩萨众。出现种种胜妙教法契经之海。信位行者劝请教化。超不定地。决定安立。不动域故。二救度因缘。所谓缘无量无边种种众生一切苦海。以之为因。发起金刚不退广大清净大慈悲心故。三护法因缘。所谓诸佛教法欲破灭时。以种种方便随宜随应随当。随时随处不惜身命。救护佛法大因缘之力故。自能发起金刚不退广大清净大久住心故。如此可知。

    本曰。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论曰。此显示得益位胜门。所谓信成就得解行者。具足十名无退失故。一名为无忧恼人。远离退还堕于凡夫缚烦恼地怖畏心故。二名为大富贵人。蠲除烦恼之荒秽。收藏涅槃之果故。三名为种性高胜人。远离凡夫之下劣种。已入如来尊高种性中故。四名为手足具人。执般若炬。游行法界广大庭故。五名为作大江水人。无碍直流入萨波若之大海中故。六名为宫殿建立人。已超不定决定安住如来家中故。七名为真实佛子人。远离凡胎已入圣胎故。八名为大福田人。出离烦恼独清净故。九名为徒众无量人。法界众生皆悉以为自眷属故。十名为无障碍人。随心转故。

    本曰。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

    论曰。此举劣显胜生解门。就此门中即有二门。一举劣显劣形相门。二举胜显胜形相门。此初门也。所谓善根微薄烦恼深厚凡夫众生。虽值摩诃衍之因缘。而起小善根种子故。

    本曰。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

    论曰。此举胜显胜形相门。所谓若有众生。求摩诃衍甚深微妙法门。其心即便不能决定。值顺因缘。恍忽若进。遇逆因缘。自然若退。无定心故。若不能定。云何名为胜高人耶。虽不能定。而所望法极胜高故。复次望起人天二乘之种子故。

    本曰。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

    论曰。此显示信心成就无定时。解释十四经之大意焉。所谓若有众生供养诸佛。信心成就。其时不定。或极极远。或极极近。或中间故。所以者何。随缘有无。信熟生故。

    本曰。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生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

    论曰。此造作别释。显示发心因缘之相。于此文中即有四种发心因缘。一见佛因缘。因见如来妙色之身。而能发起广大心故。二供养众僧因缘。以种种具供养众僧。因此因缘而能发起广大心故。三惭愧因缘。见闻二乘之人教法。惭愧其劣。因此因缘而能发起广大心故。四随兼因缘。随他兼心。因此因缘而能发起广大心故。

    本曰。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

    论曰。此作其因缘。显示十种信心不定聚形相。及总结前所说之十信决择分焉。以何义故。十种信品立不定称。所谓若值顺当因缘随向善趣。若遇逆违因缘。应趣恶道。譬如轻毛随风所吹。东西转故。

    已说第一重二种门。次说第二重二种门。

    本曰。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有三种。云何为三。

    论曰。发何等心者。即是发起开问总标门。谓发开问总问所为故。略说有三种者。即是总标总答焉。云何为三者。即是总举总问焉。

    本曰。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论曰。此直明显示答释广说门。此中有三。于此三中。初通二利。中唯自利。后唯利他。复次初二唯自利分。后一利他。复次三皆通二故。一正智方便门。谓直心为正体智有作方便故。二福德具足门。谓深心为一切德有住方便故。三安乐成就门。谓悲心能善救度一切众生无量苦恼。令得安稳广大乐故。

    本曰。问曰。上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

    论曰。此说发起问答决疑门。此门有二。一前后相违难问门。二开通会释消难门。此即初门。谓举上下二文相违。难其差别相故。云何相违。谓上文中作如是说。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相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于下文中。作如是说。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上下二文如是相违。是故发问。此是问辞。难其异相。应审思择。

    本曰。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

    论曰。此开通会释消难门。此中有七。一正答决断彼难门。二修善行者得益门。三修行善巧方便门。四显示发心功德门。五简择上下显异门。六通契经文决疑门。七赞叹发心功德门。初门有三。一开示譬喻善巧门。二合说契当安立门。三显示法说生解门。此即初门。于中有四。一宝喻。谓即大摩尼珠宝。如是珠宝当有何处。如是珠宝当有黄石。如是珠宝其色如何。谓深黄色。其身形相当如何耶。谓如方坐。无长短故。大小之相其量云何。谓一丈故。如是珠宝诸黄石中皆悉具足。无有黄石而无摩尼。其止住相次第如何。谓第一珠。第二黄金。第三石体。此摩尼珠一丈量者。彼诸黄石或有极小。或有极大。各各差别。岂可得言。皆遍一切。此摩尼珠有殊胜力。虽一丈量。遍于大中小中无余。无所障碍。亦可得说遍一切处。于彼石中有此宝故。其石色黄应审观察。二性净喻。如是珠宝。其体性甚极明白。远离尘累故。如本体性明白故。三垢染喻。如是珠宝。能为金石等之所障。不能出现明白相故。如本而有矿秽之垢故。四人众喻。谓极穷贫极懈怠故。不求宝人。并及精进乐求宝人故。如本若人虽念宝性等故。

    已说开示譬喻善巧门。次说合说契当安立门。宝喻中言大摩尼珠者。当喻本觉佛性故。所以者何。本觉佛性。隐藏众生相续身中。似彼珠故。言黄石者。当喻一切众生相续身故。所以者何。诸众生身藏褁佛性。似彼石故。言色黄者。当喻彼佛性。不变义故。所以者何。真如佛性坚固不改似彼金故。言如方坐无长短者。当喻真如法平等。无增减故。所以者何。此真如法一味平等。无有差别。似彼坐故。言一丈者。当喻真如法具足圆满。无阙失故。所以者何。真如法身具足万德。无所阙失。似彼丈故。言如是珠宝诸黄石中皆悉具足。无有黄石而无摩尼者。当喻真如性遍诸众生种种身中。无有众生而无真如本觉性故。所以者何。此真如性离于不遍。似彼珠故。言第一珠第二黄金第三石体者。当喻俱有次第法。渐渐粗现故。所以者何。从本觉智流转。建立四相海时。如其次第。渐渐粗现。似彼三故。言此摩尼珠有殊胜力。虽一丈量。遍于大中小中无余者。当喻真如本觉有不思议业。遍蚊龙等小大身中。无妨难故。所以者何。此真如法其性平等。遍凡圣中似彼珠故。言于彼石中有此宝故。其石色黄者。当喻诸众生悉有本觉。有心相故。所以者何。一切众生有觉心故。有了别识。似彼石故。次说净喻合说契当门。言如是珠宝其体性甚极明白远离尘累者。当喻性净本觉清净明白离垢染故。次说染喻合说契当门。言如是珠宝能为金石等之所障不能出现明白相者。当喻自性清净心为无明之所隐覆不能出现无漏性德故。次说人喻合说契当门。言二种人者。当喻求佛法宝极精进人极懈怠人。如本如是众生故。

    本曰。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习。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善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

    论曰。此显示法说生解门。此中如其次第。法说合喻生行者解。应审思择。文相明故。不须别释。

    本曰。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

    论曰。此修善行者得益门。谓若有众生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自然自在得真如珠。照达无明之闇夜。无所疑畏故。

    本曰。略说方便有四种。云何为四。

    论曰。此修行善巧方便门。此门有四。一者一切修行根本门。二制伏恶业不生门。三出生善根增长门。四誓愿无边平等门。

    本曰。一者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性。离于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根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以随顺法性无住故。

    论曰。此第一门中有二。一般若成就无住门。所谓观察一切诸法。从本已来不生不灭。毕竟寂灭。皆无所有。不住生死故。二大悲成就无住门。所谓观察一切诸法。因缘和合故。因果不空。业报亦有。缘无量无边众生界之海。为究竟取摄。不住涅槃故。以随顺法性无住故者。即是示缘及结两种不住道行。修行法门虽无有量。而不住道。其最根本。是故说言行根本方便焉。

    本曰。二者能止方便。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

    论曰。此制伏恶业不生门。此门为欲显示行者当发起惭愧等清净心品。防止一切无量恶作。渐渐损减不令增长故。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者。总结其缘。

    本曰。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

    论曰。此出生善根增长门。此门为欲显示行者当于一切三宝恭敬供养。礼拜赞叹。随喜劝请。增长信心。消除业障。志求无上大菩提故。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者。总结其缘。

    本曰。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槃。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

    论曰。此誓愿无边平等门。此门为欲显示行者当发起十方世界之尘数广大誓愿。海修习十方世界之尘数行因海。摄取十方世界之尘数众生海。成就十方世界之尘数果满海。一切皆悉无有余故。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者。总结其缘。

    本曰。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

    论曰。此是显示随顺殊胜之相。以何义故。四门结中皆悉通名随顺法性。为欲显示法性虚空。其体性广大圆满。无有边际。其相用无碍自在。无有始终。修彼四门一切行者。亦复如是顺顺如如。其阿世耶广大圆满无分际故。

    本曰。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

    论曰。显示发心功德门。此文为欲显示初发心住菩萨。起随顺法界性中广大圆满心故。相似观智见法性身。见法性身故愿力自在。由愿力故缘无量无边法界之众生而起大悲心。由大悲心极甚深故。出现八种安乐化相。随时随处。随宜随应。顺顺如如。利益安乐故。

    本曰。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与微细苦相应。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

    论曰。此简择上下显异门。此中有二。一简异地上门。谓发心住菩萨。唯名幻化影相身。不得名为真如法身菩萨故。所以者何。此菩萨无始余业犹未出离。随受生处与微细苦相应不离。地上菩萨此相违故。言简异具缚门。所谓初发心住菩萨无系缚俱转业因相。无系缚受生果报故。所以者何。大愿方便具足转故。

    本曰。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

    论曰。此通契经文决疑门。此有五种有说契经。一文殊师利欢喜陀罗尼契经说。尔时文殊师利即白佛言。世尊。常大众中唱如是言。五十种子心庄严果海行因之本。一切行者当经此道成等正觉。如是五十种子心中。几是退分。几是定分。唯愿世尊为我解说。于是世尊即告文殊师利菩萨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十种真地名为金刚波若住地。前四十心名为颇梨珠随转回向地。汝当应如是知应如是观。今此经文为欲显示大士十地。已真证域名不退分。自此以前四十种心。未得证知。名为退分故。二本觉大悲自然熏习契经说。复次佛子。汝前所问。云何名为节退相者。此事殊胜不思议中不思议故。愚痴凡夫初发意菩萨等之所不能知。尔时大明菩萨至心劝请佛。即告大明言。善男子。言节退相者。谓信心。发心住。净心地。金刚心。此之四处皆名退分。为彼中间。皆名为不退分。是故说言节退相焉。今此经文为欲显示佛法大海。广大圆满无边际故。三大证得陀罗尼契经说。十种安心决定不退。无退失理。今此经文为欲显示十住菩萨。发起随顺。法界性中广大善根故。决定安住金刚位故。四五明契经云。十种定心。非退悲进。非来非去。非出非入。圆满万德。无所阙失。是故说言自然住心。今此经文为欲显示十住位中果德已满。更无所进。复无所退。自然常住。无阙事故。五菩萨璎珞大本业契经说。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乃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已前。名为退分。今此经文为欲显示劝?下劣懈怠众生。为令增长勇猛心故。今此论中且据本业而作会通。应审观察。

    本曰。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勤苦难行。乃至得涅槃。亦不怯弱。

    论曰。此赞叹发心功德门。此门为欲显示发心菩萨远离二怖畏。其心决定不动故。一下生怖畏。生下劣道。极怖畏故。二上生怖畏。闻殊胜境。其心怯弱。极怖畏故。离此二怖。是故名为发心功德。

    本曰。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

    论曰。即是总结二种功德之因缘焉。

    自此已下种种诸门。文相明故。论无文释。旨深智浅。学者难就。辄以课虚。略散文耳。

    本曰。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故。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

    论曰。此有二门。一简前异后。二离过修行。此即初门。从初正信者。位在十住初心。超不定聚。入种性地故名正信。异前位故名深。不同后证故名解。此位即当十行十向。

    本曰。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苦离嗔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梨耶波罗蜜。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蜜。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

    论曰。此明离过修行以知法性无悭者。显上深解。现前随顺等者。显上所修离相。十行已去得法空故。能顺法界。修六度行。以顺如故。

    本曰。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

    论曰。此有二门。一通明诸地。二别显成满。初门有□□。即初标位地分别。二障尽故名净心。即初地名也。第十地终因圆满。故名究竟也。

    本曰。证何境界。所谓真如。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名为法身。

    论曰。此明证相。所谓本智证十真如也。转识是见分。对此见分故名真如。以为境界。直依证智。即无能所。故云唯真如智名为法身也。

    本曰。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法轮。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

    论曰。此即后得智。于中有四。此初摄法上首。若据报得。初地菩萨得百佛世界。今据愿力。故云无余。余地准此。正智证如。已是自利故。今供佛请法。唯为利他。菩萨利生非唯一途故。维摩经云。或示老病死。成就诸群生。无数亿众生。俱来请菩萨。一时到其舍。化令向佛道。经书禁咒术工巧诸伎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有如是等无量方便利益。非谓要须供佛请法听受传持。故云不依文字也。

    本曰。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或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

    论曰。此随根近。但无数方便等者。此结前不依文字也。

    本曰。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

    论曰。此实行不殊。谓六种性三品根三种发心所证十如。此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下结时等也。

    本曰。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有所见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

    论曰。此应机缘用众生者。谓六道也。世界谓净秽不同上中下。根欲谓乐广略。性谓三乘种性。随如此等。应见何身。应闻何法。故示所行有差别耳。

    本曰。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心微细之相。云何为三。一者真心。无分别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众生故。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

    论曰。此明发心相。于中有二。一还源始觉。谓前二心二下转本觉。则后一心由此二觉内外熏力。速超自分。故标三心为发心相耳。明此本始行相难知。故云微细之相也。次散说三心。谓一真见道。名为真心。即根本智体会一如离。于二取名无分别也。后得智中施设权巧名方便心。既先自利法尔利他故。名自然也。大悲普济名为遍行。所言业者。即是业相。所言识者。谓转等诸识。所言心者。即业等诸识内本觉净心。故名业识心。谓真妄和合为诸识体。即是净分为发心德。如上文云。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前文言意即十一末那。此云业识。义亦具矣。由诸识内本觉净分其力转盛。是故能令菩萨速起胜进趣于果位。非谓无明痴分。故云微细起灭也。复次本觉力转胜。无明用渐渐微也。

    本曰。又是菩萨功德成满。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论曰。此别显功德成满色究竟处者。是第四禅第□也。楞伽经云。欲界及无色佛不彼成道。色界中天□欲中得道。即是报佛他受用身。示离欲贪故。故不居欲界。现无边相好故。不居无色界。为离二过故。依色界上天成等正觉也。谓始觉智一刹那顷。会大觉时。名一念相应慧也。即于此时无明尽故。领照一切众生之心。名一切种智。月去重云。俱现千器。无思而应。□糸一方。故云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等。此是化身业用。良以从报化故也。

    本曰。问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齐。难知难解。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

    论曰。此问答释疑门有二。一难问门。二答说门。此初门也。问意云。世界众生心行。如是境界皆依一无明妄心而得住持。若无明断。即自空无。所了之境既无。云何得有能了之智名一切种耶。复次占察经云。一切境界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若无明断即无心相。心相既无。谁为能了。名一切智耶。复次若一行者断无明时。能了一切有情心行。名一切种智者。此亦尔。岂一室之明灯。能破十室之夜闇。能了十室之境哉。

    本曰。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

    论曰。此答初问。一切境界从本已来。唯依一种无明心有。以无明灭故。境界亦灭。以境界灭故。即无能断始觉之智。以此境智无有俱故。如大总持经云。悟四相品云。始觉般若有四相位中。有无四相时。始觉随无。即是其义。云离于想念者。正显离相境智。即是离于四相妄想。及离始觉正念。唯有本觉独存。等照总机。是故得名一切种智。如上文云。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即此义也。

    本曰。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了。

    论曰。此答第二问。等觉以还未离无始无明念故。名为众生见有染净断证境智者。皆是无明识梦所见。故云妄见境界心有分齐也。以起想念等者。以起境想觉念即即不称法性。故不能了。今妙觉位如眠梦觉。始智见有惑智所有修证。皆是梦中所见。无有真实故。圆觉经云。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如是了时。故名一切种智。

    本曰。诸佛如来离于见想。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论曰。此答第三问。明诸佛如来已断无明。故离二见妄想也。智周法界。故无所不遍。体会心源。名为真实。缘起永息。是法实性。本非他成。曰自众德。所依名体。其如尘镜垢尽。万像中显。夜过日出。圆光普照。故云自体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乃至得名一切种智也。

    本曰。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睹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云何世间多不能见。

    论曰。此因论生论也。因前自然有不思议及业。有无量方便等。生起此文。于中有二。一问。二答。初门可智也。

    本曰。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

    论曰。此答释中云。平等遍一切处者。明此法身量等十方化遍六道有感必应。故云但依众生心现也。有垢不现者。喻无感佛之机也。如水中月质影俱月。众生心现化名法也。

    释摩诃衍论疏下本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