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毗尼关要卷第十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释。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制。事及烦恼如上。此戒二缘合结。

    缘起处。

    佛在给孤独园。阿黎吒恶见。众僧呵谏而不舍。诸比丘白佛。佛呵责已。听僧与阿吒黎作恶见不舍举白四羯磨。作羯磨已。

    起缘人。

    六群共给所须。共同羯磨。止宿言语。诸比丘白佛。诃责结戒。诸比丘不知有如是语。不如是语。后乃知有如是语。或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疑者。佛言。不知者无犯。当如是说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知如是语人。未作法。如是邪是而不舍。供给所须。共同羯磨。止宿言语者。波逸提。

    释义 知如是语人者。我闻世尊说法。行淫欲者非障道法。未作法者。若被举未为解(谓未解羯磨也)。不舍者。众僧诃谏而不舍恶见。

    供给所须者。有二种。若法若财。法者。教修习增上戒。增上意。增上智。学问诵经。财者。供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

    共同羯磨者(萨婆多云。作白白二白四羯磨。布萨说戒自恣。差十四人羯磨也)。止宿者。屋有四壁一切覆。或一切覆不一切障。或一切障不一切覆。或不尽覆不尽障。

    言语者(谓评论一切善恶法事也)。

    犯缘 此戒具足三缘。方成本罪。一知如是语人。二为僧所举。三胁卧着地。

    定罪 此中犯者。若知是语人先入。比丘后来。比丘先入。如是语人后至。若二人俱入。随胁着地转侧。一切波逸提。

    五分云。共语。语语波逸提。

    共坐。坐坐波逸提。

    共宿。宿宿波逸提。

    共事。事事波逸提。

    虽舍恶见。僧未解羯磨。亦波逸提。

    若作恶见。僧未羯磨。突吉罗。

    十诵云。若教他法。若从他受法。若与他财。若取他财。若共宿。一切突吉罗。

    萨婆多云。起已还卧。随起还卧。一一波逸提。

    若通夜坐不卧。突吉罗。

    僧祇云。若有比丘。为和尚阿阇黎所嫌。比丘不得诱引。言我与汝衣钵疾病医药床褥卧具。汝当在我边住。受经诵经。若观彼比丘因缘。必当舍戒就俗者。得诱取已。当教言。汝当知和尚阇梨其恩甚重难报。汝应还彼目下住。无罪。

    举不举想。共住共食。无罪。

    不举举想。共住共食。越毗尼罪。

    举举想。波夜提。

    不举不举想。无罪。

    比丘尼波逸提。三小众突吉罗。是谓为犯。

    开缘 不犯者(共女人同室宿不异。故不重出)。根本云。若彼身病看侍。无犯。或共同居。令舍恶见。亦无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会详 萨婆多云。为灭恶法故。为佛法清净故。而结此戒。

    ○第七十畜被摈沙弥戒

    总释。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制。

    律摄云。与共住事畜养烦恼。制斯学处。此戒二缘合结。

    缘起处。

    佛在给孤独园。?难陀有二沙弥。一名羯那。二名摩睺迦。自相谓言。我从佛闻法。其有行淫欲。非障道法。诸比丘闻白佛。佛诃责此二沙弥已。听僧与作诃谏白四羯磨。立二沙弥眼见耳不闻处。彼二沙弥众僧呵谏。而故不舍。听僧与此二沙弥作恶见不舍灭摈白四羯磨。

    起缘人。

    六群便诱将畜养共止宿。诸比丘闻白佛。呵责结戒。彼二沙弥城中摈出。便往外邨。城外摈出。还入城中。诸比丘不知是灭摈不灭摈。后乃知是灭摈。或有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疑者。佛言不知不犯。当如是说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知沙弥作如是言。我从佛闻法。行淫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沙弥。如是言。汝莫诽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沙弥。世尊无数方便。说淫欲是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沙弥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乃再三诃谏。令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而舍者善。不舍者。彼比丘应语彼沙弥言。汝自今已去。不得言佛是我世尊。不得随逐余比丘。如诸沙弥得与余比丘二三宿。汝今无是事。汝出去灭去不应住此。若比丘知如是众中被摈沙弥。而诱将畜养共止宿者。波逸提。

    释义 知沙弥作如是言乃至三谏而舍者善(并如前释)。彼比丘应语彼沙弥言汝自今已去不得言佛是我世尊(披缁离俗。称佛为师。恶见深沉。诽谤佛法。非佛弟子。故不得言佛是我世尊)。不得随逐余比丘(谓沙弥二利悉皆随僧法。凭僧受食从僧分。既摈之后。一切无分故也)。如诸沙弥得与余比丘二三宿汝今无是事(不舍恶见。摈出僧坊。不得效诸如法沙弥二三宿共住)。汝出去灭去不应住此(谓绝其踪迹。不容与清众同居。搅乱佛法)。诱者。若自诱将。若教人诱(诱者以言语相劝。引动其心也)。畜者。若自畜。若与人。

    共止宿者(释在前文)。

    犯缘 此戒具足三缘。方成本罪。一知僧已摈。二有心畜养。三共同止宿。

    定罪 此中犯者。若比丘先入宿。灭摈者后至。若灭摈者先入。比丘后至。或二人俱至。随胁着地转侧。波逸提。

    萨婆多云。若教摈沙弥经法若偈说。偈偈波逸提。

    若经说。事事波逸提。

    若别句说。句句波逸提。

    若与衣钵乃至终身药。皆波逸提。

    若通夜坐不卧。亦波逸提。

    与灭摈羯磨。若还俗作白衣。后还作沙弥。即先羯磨。若受具戒。亦即先羯磨。若根变作沙弥尼。亦即先羯磨。

    僧祇云。若沙弥为二师所嫌。比丘不得诱呼共住。我当与汝衣钵医药。教汝经。若比丘知是沙弥因此还俗者。得软语诱取已。语言。和尚阿阇黎恩重难报。汝当还彼目下住。

    若驱不驱想。无罪。

    不驱驱想。越毗尼罪。

    驱驱想。波逸提。

    不驱不驱想。无罪。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众突吉罗。是谓为犯。

    开缘 不犯者。同女人共宿戒。此不重出。

    ○第七十一拒谏难问戒

    总释。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制。

    梵网经云。若佛子应学十二部经诵戒。日日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等。

    律摄云。由遮止事嫉妒烦恼。制斯学处。

    缘起人。

    佛在拘睒弥国瞿师罗园中。

    起缘人。

    阐陀比丘。余比丘如法谏时。作是言。我不学此戒。当问余智慧持律比丘。诸比丘闻白佛。呵责结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余比丘如法谏时。如是语。我今不学此戒。当难问余智慧持律比丘者波逸提。若为知为学故应难问。

    释义 如法者。如法如律如佛所教。

    我今不学此戒(此乃拒谏之言。我不用汝语。而学毗尼)。当难问余智慧持律比丘者(难问者。谓以巧言语问 智慧持律者。谓严净毗尼。轻重开遮。通达无碍。此乃反叱能谏之人。况汝愚痴。自无智慧。而不闲法律。欲谏我耶)。为知为学故应难问者(知者欲知毗尼差别义理。学者博学开遮成坏二持通晓故听)。

    犯缘 此戒具足三缘。方成本罪。一如法谏劝。二违拒不纳。三说而了了。

    定罪 此中犯者。说而了了。波逸提。

    不了了。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众突吉罗。是谓为犯。

    开缘 不犯者。彼比丘痴不解故。语言。汝还问汝和尚阿阇黎。汝可更学问诵经。或戏笑语。疾疾语。独语。梦中语。欲说此错说彼。无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会详 律摄云。有五种人。不应为说毗柰耶藏。谓性无所知。强生异问。或不为除疑而问。或试弄故问。或恼他故问。或求过失故问。

    ○第七十二轻呵戒

    总释。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制。

    菩萨戒本经云。若菩萨如是见。如是说言。菩萨不应听声闻经法。不应受。不应学。菩萨何用声闻法为。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此是性罪。

    律摄云。因轻毁事心不忍可。制斯学处。

    缘起处。

    佛在给孤独园。众多比丘集一处诵毗尼。

    起缘人。

    六群恐彼诵律通利。必当数数举我罪。往语言。长老。何用此杂碎戒为。若欲诵者。当诵四事十三事。余者不应诵。若诵者使人怀疑忧恼。余比丘观察六群。欲灭法故作是语耳。白佛诃责结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说戒时。作是语。大德。何用说是杂碎戒为。说是戒时。令人恼愧怀疑。轻诃戒故。波逸提。

    释义 说戒时者。若自说戒。若他说戒时。若诵时。

    杂碎戒者(萨婆多云。以十二年前佛常说一偈。今说五篇。名为杂碎 僧祇云。除四事十三事。余者是也)。令人恼愧怀疑(此乃具述实情。由多犯众戒。闻诵说时。其心不喜曰恼。忆所犯罪。愧于他人。隐恶在心。情怀忧感。罪愆未曾露悔。犹豫在心曰疑。故云恼愧怀疑也)。轻诃下(结成所犯)。

    犯缘 此戒具足三缘。方成本罪。一欲令他废学毗尼。二所诃是具足戒。三言说了了。

    定罪 此中犯者。说而了了。波逸提。

    不了了。突吉罗。

    毁呰毗尼。波逸提。

    毁呰阿毗昙及余契经。突吉罗。

    僧祇云。未说时诃。越毗尼罪。

    说时诃。波逸提。

    说已呵。越毗尼心悔。

    五分云。若欲令人远离毗尼。不读不诵而毁呰者。波逸提。

    若欲令波罗提木叉不得久住。而毁呰者。偷兰遮。

    毁呰经亦如是(若欲令经法不久住。亦得偷兰)。毁呰余四众及在家二众戒。突吉罗。

    比丘尼毁呰二部戒。波逸提。

    毁余五众戒。突吉罗。

    新受戒人生疑废退心。教未可诵戒。不犯。

    萨婆多云。凡经中有随律经。说时呵者。尽波逸提。除随律经。说余经时。随多随少呵者。尽突吉罗。何以诃戒经罪重。余经罪轻。戒是佛法平地。万善由之而生。又佛弟子皆依而住。若无戒则无所依。又入佛法之初门。若无戒者。无由入泥洹城。又是佛法璎珞。庄严佛法。是故呵毁罪重。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众突吉罗。是谓为犯。

    开缘 不犯者。若语言先诵阿毗昙。然后诵律。先诵余契经。后诵律。若有病者须差。然后诵律。当勤求方便。于佛法中得沙门果。然后诵律。不欲灭法。故作是语。或戏笑语。疾疾语。梦中语。独语。欲说此错说彼。无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会详 善见云。学毗尼有五德。一身自护戒。二能断他疑。三入众无畏。四能伏怨家。五令正法久住。云何身自护戒。持戒清净无有缺漏。云何能断他疑。有比丘犯罪。狐疑不能决判。若来咨问。依律为判。云何入众无畏。以知律故。随事能作。云何能伏怨家。如离车子起十非法。能依律除灭。云何令正法久住。一身自随法。二令他得法。因法故正心持律。因持律故得入禅定。因禅定故而得道果。我灭度后毗尼即是汝大师。下至五人解律在。能令正法久住。若中天竺佛法灭。边地有五人受戒。满十人。住中天竺。得与人受具足戒。是名令正法久住。乃至二十人得出罪。是名令正法久住。以律师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

    五百问云。佛言。吾灭度后。若有比丘比丘尼。诽谤如是毗尼者。当知是人是魔朋侣。非吾弟子。如是人辈世世学道不成。不出三界。

    萨婆多云。为尊重波罗提木叉故。为长养戒故。为灭恶法故。而结此戒。

    ○第七十三无知戒

    总释。

    此是共戒。尼亦同犯。大乘同制。

    律摄云。由不敬事乱心烦恼。制斯学处。

    缘起处。

    佛在给孤独园。

    起缘人。

    六群中一人当说戒时。自知罪障。恐清净比丘发举。便先诣清净比丘所语言。我今始知是法戒经所载。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诸比丘察知白佛。呵责结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说戒时。作如是语。我今始知此法戒经所载。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余比丘知是比丘。若二若三说戒中坐。何况多。彼比丘无知无解。若犯罪。应如法治。更重增无知罪。语言。长老。汝无利不善得。汝说戒时。不用心念。不一心摄耳听法。彼无知故。波逸提。

    释义 说戒时者。若自说戒时。若他说戒时。若诵戒时。

    作如是语。我今始知此法戒经所载(我一向谓长老等集诵戒律。乃臆说耳。今日始知戒经中来。谓我不闲戒律。或当无过咎也 萨婆多云。实先知。言始知。犯妄语堕罪。此中正结不专心听罪也)。余比丘知是比丘若二若三说戒中坐。何况多(余比丘乃清净者是。察知其人已曾经二三次布萨。应知持犯。何况多经布萨。而不知也)。若犯罪应如法治。更重增无知罪(不以不知故无罪。随其所犯。如法如毗尼治。复更增无知解。波逸提也)。汝无利不善得(此句总呵。毗尼不谙。于佛法中出家近圆。不善得其中利益故也)。不用心念不一心摄耳听法(余觉余思也 律摄云。有六过失。谓无信心失。无敬心失。无乐欲失。缘外境失。心惛沉失。生劳倦失)。彼无知故(由不听学故尔无知。由不知故。多犯众戒。结成所犯)。

    犯缘 此戒具足三缘。方成本罪。一心不敬教。二布萨曾经。三无所知解。

    定罪 此中犯者。若说戒不善用意思惟。一心听法。无知故。重与波逸提。

    若不与者。突吉罗。

    僧祇云。受具足已。应诵二部毗尼。若不能者。当诵一部。乃至若复不能者。当诵五众戒。乃至四三二一众戒及偈。

    布萨时。当广诵五众戒。若复不能。乃至四众三二一众戒及偈。余者僧常闻。不诵者。越毗尼罪。

    僧中应使利者说。余人专心听。不得坐禅。及作余业。若于四事。乃至七灭诤法。中间随不听。随得越毗尼罪。

    一切不听。波逸提。

    此罪不得趋向人悔。当众中持戒有威德人所敬难者。于前悔。前人应诃言。长老。汝失善利。半月说波罗提木叉时。汝不尊重。不一心念。不摄耳听法。诃已波夜提悔过。

    律摄云。若闻苾刍尼不共学处。作如是语。得恶作罪。

    若共学处。便得本罪。

    若老耄无所识知。依实说者。无犯(耄音帽。惛忘也。八十九十曰耄)。比丘尼波逸提。小三众突吉罗。是谓为犯。

    开缘 不犯者。未曾闻说戒。今始闻。若未曾闻广说。今始闻。若戏笑语。疾疾语。独语。梦中语。欲说此错说彼。无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第七十四谤回僧物戒

    总释。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学。

    律摄云。因斗乱事不忍烦恼。制斯学处。

    缘起处。

    佛在耆阇崛山。沓婆摩罗子典僧床座卧具。及分饮食。彼以僧事塔事故。外人有为初立寺初立房作池井。而设会布施。不得往。衣服破坏。垢腻不净。异时有人。施僧贵价衣。僧共议。以此衣与之。白二羯磨与。

    起缘人。

    六群亦在中。既与衣已。作是语。诸比丘随所亲。以众僧衣与之。诸比丘闻白佛。呵责结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共同羯磨已。后如是言。诸比丘随亲厚。以众僧物与者。波逸提。

    释义 共同羯磨者(谓同集情和秉法已)。亲厚者。同和尚同阿阇黎坐起言语亲厚者是。

    物者。衣钵针筒尼师坛。下至饮水器。

    犯缘 此戒具足三缘。方成本罪。一同和秉法。二谤随亲与物。三说而了了。

    定罪 此中犯者。说而了了。波逸提。

    不了了。突吉罗。

    萨婆多云。此戒体。若僧和合作羯磨。不作羯磨。与知事执劳苦人。若僧祇物。若自恣物。和合已。后便诃言随亲厚与。波逸提。

    凡众僧中。若为僧执劳苦人。若大德及贫匮者。若僧和合与。尽得与之。若与欲和合后呵者。波逸提。

    若在外来诃者。突吉罗。

    此戒不必言随亲厚与。但言不应与。尽犯。

    僧祇云。遮有三种。与已遮。波夜提。

    与时遮。越毗尼罪。

    未与时遮。越毗尼心悔。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众突吉罗。是谓为犯。

    开缘 不犯者。其事实尔。随亲厚以众僧物与之。或戏笑语。疾疾语。独语。梦中语。欲说此错说彼。一切无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会详 萨婆多云。为灭斗诤故。为灭苦恼故。为得安乐行道故。而结此戒。

    法苑珠林云。无义语有二种报。一者谓因前世语言无义。即是虚妄。故感今生虽有言说。人亦不信用也。二者不能明了。谓因前世语言无义。皆因暗昧。故感今生有所言说。而亦不明了也。

    ○第七十五不与欲戒

    总释。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学。

    律摄云。由评论事不寂静烦恼。制斯学处。此戒二缘合结。

    缘起处。

    佛在给孤独园。众多比丘集一处。共论法毗尼。

    起缘人。

    六群恐为我等作羯磨。即从坐而去。诸比丘白佛。呵责结戒。诸比丘或营僧事塔事及瞻病事疑。佛言听与欲。当如是说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众僧断事未竟。不与欲而起去者。波逸提。

    释义 僧者。一说戒一羯磨。事者。十八破僧事。法非法乃至说不说等(是名事。断事者。谓断当评论 僧祇云。断事有二种。一者说法毗尼。二者作折伏羯磨。乃至别住羯磨事也)。不与欲者(身既来集。有缘听白僧与欲而去。故不与欲。令僧不成办事)。

    犯缘 此戒具足三缘。方成本罪。一同僧法事。二不与他欲。三两脚出户。

    定罪 此中犯者。僧断事未竟。不与欲而起去。动足出户外。波逸提。

    一足在户外。一足在户内。方便欲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罗。

    僧祇云。若欲大小便。须臾还不废僧事。无罪。

    若说法毗尼。应白去。不白去者。越毗尼罪。

    若众多比丘听诵经。应白去。不白去者。越毗尼罪。

    若诵经止者作余语。去者无犯。

    五分云。若屋下羯磨。随几过出。一一波逸提。

    若露地羯磨出去。僧面一寻。波逸提。

    若神通人离地四指。波逸提。

    若僧不羯磨。断事出去。突吉罗。

    若私房断事来而去者。突吉罗。

    若僧不羯磨断事。及私房断事。沙弥得在其中。起去突吉罗。

    式叉摩那沙弥尼亦如是。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众突吉罗。是谓为犯。

    开缘 不犯者。有僧事塔事瞻病事与欲。若口噤不能与欲。若非法非毗尼羯磨。或为僧为塔寺为二师亲厚知识。方便作损减无利。作无住处羯磨。如是不与欲去。一切无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第七十六与欲后悔戒

    总释。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学。

    律摄云。由悔恨烦恼制斯学处。

    缘起处。

    佛在给孤独园。

    起缘人。

    六群中有犯事者。恐众僧弹举。六人共相随不相离。使诸比丘无由得与作羯磨。异时六群作衣。众僧得便。遣使唤来。众僧有事。六群言。我等作衣。不得往。僧报言。不得来者。可令一人持欲来。六群即令一人受欲来。僧即与此一人作羯磨。六群悔言。羯磨不成。我以彼事故与欲。不以此事。诸比丘闻白佛。呵责结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与欲已后悔者。波逸提。

    释义 与欲已(欲有通局。局者。半月布萨与清净欲。自恣言与自恣欲。不通余法。通者。但言与欲羯磨。则通一切法尽得作。唯除说戒自恣)。后悔者(谓欲令彼羯磨不成作辨 律摄云。此戒与前学处有差别者。前望羯磨事已先知。此据不知。但遮其欲)。

    犯缘 此戒具足三缘。方成本罪。一如法羯磨。二与欲后悔。三说而了了。

    定罪 此中犯者。与欲已后悔。作如是言。汝等羯磨不成。我以彼事故与欲。不以此事。说而了了。波逸提。

    不了了。突吉罗。

    五分云。僧不作羯磨断事后呵。突吉罗。

    萨婆多云。若僧如法作一切羯磨事已。后呵言不可。波逸提。

    若僧作一切羯磨事。作不如法。当时力不能有所转易故。默然不呵。后言不可。无罪。

    除僧羯磨。一切非羯磨事。众僧和合。共断决之。后更呵者。若顺法顺毗尼者。波逸提。

    若是王制僧制不顺法毗尼。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众突吉罗。是谓为犯。

    开缘 不犯者。其事实尔。非法羯磨不成。若戏笑语。疾疾语。独语。梦中语。欲说此错说彼。一切无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第七十七屏听斗诤戒

    总释。

    此是共戒。尼亦同犯。大乘同制。斗遘两头。此是性罪。

    律摄云。由斗诤事不忍烦恼。制斯学处。

    缘起处。

    佛在给孤独园。

    起缘人。

    六群听诸比丘斗诤言语。向彼人说。未有诤事而有诤。已有诤事而不灭。诸比丘察知白佛。呵责结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比丘共斗诤已。听此语。向彼说。波逸提。

    释义 斗诤者有四种。言诤。觅诤。犯诤。事诤。

    听此语向彼说者(听者。屏听他语。耳根发识。亦用意识分别好恶言词。若隔壁隔篱。若户边。若隔幔。若隔石。若隔草默然而听。语者。评论彼人好恶。而相传彼此)。萨婆多云。以能破佛法。令僧为二部。是故制。

    犯缘 此戒具足三缘。方成本罪。一知是斗诤。二故往屏听。三至闻其声。

    定罪 此中犯者。往听他诤比丘语。往而闻。波逸提。

    不闻。突吉罗。

    若方便欲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罗。

    若二人在闇地语。若隐处语。当弹指。若謦欬惊之。若不尔者。突吉罗。

    若道行有二人在前共语。亦当弹指謦欬。若不。突吉罗。

    律摄云。若情无向背。若忽遇闻。若听其言。欲令消殄。无犯。

    萨婆多云。此中诤人及余不诤来听。及向人说不说。皆犯。

    五分云。默听余四众语。突吉罗。

    善见云。往步步突吉罗。

    至闻处。波逸提。

    为欲自改往听。不犯。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众突吉罗。是谓为犯。

    开缘 不犯者。若二人在闇处共语。弹指謦欬。二人在屏处语。弹指謦欬。在道行。二人在前行共语。若后来。謦欬弹指。若欲作非法非毗尼羯磨。若为僧为塔寺。为二师亲友知识。欲作损减无利无住处等羯磨。欲得知之而往听。无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会详 僧祗云。若比丘共余比丘。斗诤结恨。作是骂詈。我要当杀此恶人。然后舍去。比丘闻已。得语彼人。长老。好自警备。我闻有恶声。有诸客比丘来。知事比丘闻客比丘作是言。我等当盗某库藏某塔物某僧净厨某比丘衣钵。闻是语已。默然应还。应众僧中唱言。诸大德。某库藏某塔物某僧净厨某比丘衣钵当警备。我闻恶声。应使前人知。

    若比丘多有弟子。日暮案行诸房。知如法不。若闻说世俗语。不得便入诃责。待自来已。然后诲责曰。汝等信心出家。食人信施。应坐禅诵经。云何论说世俗非法事。此非出家随顺善法。若闻论经说义问难答对。不得便入赞叹。待自来已。然后赞美。汝等能共论经说义。讲佛法事。如世尊说。比丘集时。当行二法。一者贤圣默然。二者讲论法义。

    毗尼关要卷第十三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