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我又一次当学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又一次当学生。而且是专人教授,单独一个人学。教师是精通日文而又尽心诚意、不遗余力地罄其所知以教的鲁迅先生,作为一个有幸在他旁边学习的学生,我共学了一年零五个月的日文。

    起因是在1926年的12月2日“厦门通信”谈起的:“你大约世故没有我这么深,所以思想虽较简单,却也较为明快,研究一种东西,不会困难的,不过那粗心要纠正。还有一个吃亏之处是不能看别国书,我想较为便利的是来学日本文,从明年起我当勒令学习,反抗就打手心。”(《两地书》第八十五)

    从厦门到广州,鲁迅无日不忙于学校的业务上,没有机会履行他给我教日文的许约,到了4月“清党”以后,虽则是大家都辞职了,该可以学习了吧,然而,川流不息的“客人”来侦察,心胸中被大时代塞满了一肚子的愤懑,静不下来,我也没有心思要求鲁迅实现他的心愿。

    到了1927年的10月里,我们到了上海,经过两个月的人事往来,生活也稍稍安定了,从12月起,我就开始读书。先是教单字,但并不是照日文教学所排列的字母教起,而是鲁迅自己编出讲义就教的;教时在话语中加ノ(的、野、之)デ(以),ミル=見ル(即见的意思),キク=聴ク。但闻与听意思就有不同,如キクエル=聞エル。举例如下:

    第一课

    上面突出的指出,カ、キ相连与原来的解释不相同而另外产生植物名:柿;而キノコ不是照原来木的子的解释,而是菌。但菌确多是从木而生。似这样的教法,又生动,又有趣,易记。鲁迅又以为:教外文无须专教文法课本,只需从语句上随时指出,予以解释。如小孩学语,何曾须教文法,但到习用惯了,自然纳入规范。他教书时由浅入深,由简至繁,进度是比较迅速的。

    第二课

    学到第二课加教了些动词,到第五课加了些形容词,语句也比较长了。

    第五课

    以上第五课和下面第七课,兼教些文法的常用语,如:

    第七课

    学习到了第十一课,就总结一下学过的字和句,成为语言的简单应用了。例如下:

    第十一课

    御茶ヲ拵ヘテ下サイ(御,敬词,大抵加于名、动词上)

    御茶ヲ御飲ミナサイ

    町ニ行ツテ御茶ヲ買ツテ来テ下サイ

    アノ子贡ハアソコデ何ヲ読ンデ居リマスカ、行ツテ見テ下サイ

    秋ニ成リマシタ、ケレドモ天気ハ暖イデス

    町ニ行キマシタ、ケレドモ御茶ヲ買ヒマセン

    花見ニ行キマシタ、ケレドモ花ハ見エマセン

    花ハ咲キマシタ、ケレドモ花見ニ行マセン

    鳥ガ啼キマシタ、ケレドモアノ人ハ聞エマセン

    ト(代括号)

    コレハ何ト云ヒマスカ?

    コレハ筆ト云ヒマスカ?

    女ノ名ハ何ト云ヒマスカ?

    私(ワタハシ)ハ許(キヨ)ト云ヒマス

    アノ人ハ御茶ヲ買ヒマセント云ヒマシタ

    如上的举例子,逐步深入,而又灵活的每天这样地学习。一共自编自教了廿七课,大约是从1926年12月共学了一个月,就换了课本。每天都是晚上授课,非常严肃认真地教着,除非晚上有人邀请,回来太迟了,才在这一天休息。到1928年1——10月,改换了课本《ニ——ル河乃草》,即尼罗河之草的一本浅明谈论艺术的书,内容从原始讲起,包括埃及的人首狮身及罗马的维纳斯至中世的十字军及文艺复兴以至新时代的小方块石砌像以及偶像破坏;后来的美术又包括雕刻与绘画;至十五世纪油绘的发明,十六世纪礼拜堂的建筑;到近古的欧洲各国的艺术,及宗教改革时代等的艺术与近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