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们在一开始就提到《狂人日记》,我们现在再来谈一谈《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小说,也是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创作,于一九一八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新青年》杂志在当时是以陈独秀为首在北京的几个进步的知识分子办的,是“文学革命”的发难者。就文学创作说,《狂人日记》是第一篇,在这以前有白话诗,所谓白话诗就是旧诗词的自由体,很难算是新文学,决不能吓倒旧文学。作这种白话诗的人自己信不过自己,其中成绩最好的马上又改做旧诗。不过当时的进步人士大家一致认识外国文学有力量。同时也一致承认中国历史上的章回小说是文学。到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一出现,大家耳目一新了,相信中国新文学的前途了,因为婴儿已经诞生了。《狂人日记》以新的内容跟新的形式出现,才是真正的新文学作品。它的内容是强烈地反封建,形式则采取俄国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和中国艺术不用背景的描写手法。最重要的它对旧的东西能起革命的作用、摧毁的作用。《狂人日记》实在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中国新文学的基础,同时是中国革命的内容之一————反封建的先行军。这是鲁迅自己也承认了的,我们现在比鲁迅更有进一步的认识。

    不错,鲁迅所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是在五四运动前一年开始的,但是不是因为《新青年》杂志的创办立刻就〈长〉成功了呢?从我们在以前所讲的许多事实看来,当然不是的。这是长期封建压迫的呼声,革命爱国精神蕴积已久的表现,早在他留学日本时期,就已经不满于一般革命知识分子种族革命的浅见,进而深入到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的探索里,因而产生的一往直前的追求。鲁迅到这时才可以说是英雄有用武之地了。他自己当然是明白的,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序里说:

    在这里(《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是鲁迅。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然而这激动,却是向来怠慢了绍介欧洲大陆文学的缘故。一八三四年顷,俄国的果戈里就已经写了《狂人日记》……

    他说中国人怠慢了绍介欧洲大陆文学,而他的革命力量就是从他在日本弃医学文学时准备起来的。到了一九一八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小说,中间经过了十二年,经过了辛亥革命了。

    我们现在应该将这一篇短篇小说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研究一下。

    简单地说,《狂人日记》是要推翻旧道德。所以要推翻的原故又正是反封建的深心。《狂人日记》这么写着:“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久〔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这位“古久先生”就是封建中国。“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大伙都说说这话的人是“疯子”。“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对这伙人说,‘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看着中国的封建社会,他深忧中国要亡国灭种,因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在小说的收束喊着“救救孩子”。所以《狂人日记》的主题是救中国,是反封建。

    这篇小说,在短篇小说里也不算长的,以短短的篇幅放进这么大的主题,收了这么大的效果,一定是它的艺术性强。所以单从这个体裁便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日记的体裁可以用第一人称自叙,易于收抒情诗的效果。因为是日记,不是诗,可以容小说的描写。因为是狂人日记,则可以格外直接,可以一刀杀进你的心了,可以把悠长悠长的封建历史当作一叶烂纸撕了。我们来看下面两段罢:

    我也不动,研究他们如何摆布我;知道他们一定不肯放松。果然!我大哥引了一个老头子,慢慢走来;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大哥说:“今天你仿佛很好。”我说:“是的。”大哥说:“今天请何先生来,给你诊一诊。”我说:“可以!”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我也不怕;虽然不吃人,胆子却比他们还壮。伸出两个拳头,看他如何下手。老头子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便张开他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

    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捷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

    这真是最好的狂人日记。里面有抒情诗的抒情,有小说的形象。鲁迅在这里很经过选择,选择了一个中医的形象,通过这个形象把狂人的“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思想写得非常逼真,完全把读者吸引住了。在旧日社会里,这样的中医对人们是很熟悉的,他走进人家屋来是被引着慢慢走,他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人。他替病人看脉时,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然后张开眼睛说话。狂人听他说着“静静的养几天”,就想到“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狂人的日记真是不容易写,容易写得不真实,鲁迅则通过艺术形象充分表达了他的小说的目的。写病人伸手给医生看脉的情景,这样表现狂人:“我也不怕;虽然不吃人,胆子却比他们还壮。伸出两个拳头,看他如何下手。”这是多么强的个性!鲁迅的忧愤,鲁迅的革命勇敢的精神,其积弥久其发弥光,他好久好久就想说话而没有说,今天借狂人的口说出来了。“他们这群人,……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这是鲁迅的抒情诗。鲁迅最初是以小说做了他的诗的最好的形式的。后来则又采用了杂文。

    我们再抄下面的文章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