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一 科举制度及政治党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述进士·上》篇云:

    进士之科甲于贞观。

    同书同卷散序“进士条”云:

    进士科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通典》卷一五《选举典》卷三载“沈既济之言”略云:

    初,国家自显庆以来,高宗圣躬多不康,而武太后任事,参决大政,与天子并。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选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以成风。至于开元、天宝之中,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仕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其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而桀奸无良者或有焉。故是非相陵,毁称相腾,或扇结钩党,私为盟歃,以取科第,而声名动天下,或钩摭隐匿,嘲为篇咏,以列于道路,迭为谈訾,无所不至焉。

    《旧唐书》卷一一九《常衮传》云:

    尤排摈非辞赋登科者。

    同书同卷《崔佑甫传》云:

    常衮当国,非以辞赋登科者,莫得进用。

    同书卷四三《职官志》“翰林院”条略云:

    玄宗即位,张说、张九龄等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诏。四方进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诏从中出。宸翰所挥,亦资其检讨,谓之视草,故尝简当代士人,以备顾问。至德以后,天下用兵,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尤择名士,翰林学士得充选者,文士为荣。亦如中书舍人例置学士六人,内择年深德重者一人为承旨,所以独承密命故也。德宗好文,尤难其选。贞元以后为学士承旨者,多至宰相焉。

    《元氏长庆集》卷五一《翰林承旨学士记》略云:

    宪宗章武孝皇帝以永贞元年即大位,始命郑公(郑絪)为承旨学士,位在诸学士上。十七年间由郑至杜(杜元颖)十一人,而九参大政。

    《白氏长庆集》卷五九《李留守相公(李绛)见过,池上泛舟举酒,话及翰林旧事,因成四韵以献》之诗(参考《容斋续笔》卷二“元和六学士”条)云:

    同时六学士,五相一渔翁。

    《唐语林》卷三“识鉴”类(参考《南部新书》丁卷)云:

    陈夷行、郑覃请经术孤立者进用,珏与嗣复论地胄词采者居先,每延英议政多异同,卒无成效,但寄之颊舌而已。

    《白氏文集》卷六一《唐故虢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并序》略云:

    公讳玄亮,字晦叔。汉初始分为清河、博陵二祖,故其后称博陵人。公济源有田,洛下有宅,劝诲子弟,招邀宾朋,以山水琴酒自娱,有终焉之志。无何,又除虢州刺史。大和七年七月十一日,遇疾薨于虢州廨舍。公之将终也,遗诫诸子,其书大略云:“自天宝已还,山东士人,皆改葬两京,利于便近。唯吾一族,至今不迁。我殁,宜归全于滏阳先茔,正首丘之义也。”夫人范阳卢氏先公而殁,以九年四月二十八日用大葬之礼,归窆于磁州昭义县磁邑乡北原,迁卢夫人而合袝焉。遵理命也。铭曰:

    滏水之阳,鼓山之下。吉日吉土,载封载树。乌乎!博陵崔君之墓。

    《国史补·中》所载《李德裕祖宗事迹》云:

    李载者,燕代豪杰。常臂鹰携妓以猎,旁若无人。方伯为之前席,终不肯任(寅恪按:“任”疑当作“仕”)。载生栖筠,为御史大夫,磊落可观,然其器不及父。栖筠生吉甫,任相国八年,柔而多智。公惭卿,卿惭长,近之矣。吉甫生德裕,为相十年,正拜太尉,清直无党。

    《新唐书》卷一四六《李栖筠传》略云:

    李栖筠世为赵人,始居汲共城山下。华固请举进士,俄擢高第,引拜栖筠为大夫。比比欲召相,惮载辄止。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卒,年五十八。

    李德裕自撰其妾《徐氏墓志(洛阳出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