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武陵寄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陶公见宋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义熙(晋安帝年号)以前,明书晋年号,自永初宋武帝年号以来,唯云甲子而已。此犹汉陈咸不臣王莽,仍用汉腊之意。忠臣节士,无可如何,乃用此以表志,夫亦大可怜矣。

    陶公所作《桃花源记》,当晋亡之后乎!不然,何其厌世之深也,文曰:

    晋太元中(太元晋武帝年号),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晋书》刘驎,字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俗本作亲)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庐山之秀,甲于人寰,避世之士,多匿迹焉。陶公栗里,既在兹山之麓,而同时复有刘遗民(名程之,彭城人)、周道祖(名续之,雁门广武人)者,并高不事之节。陶公亦时与诸人往还赠答,世称浔阳三隐。惠远者,庐山之僧,世称之曰远公,止于东林寺,立莲社,众至百二十有三人,刘遗民、周道祖皆入社,慕陶公高旷,欲罗致之,远公手书相招,陶公报曰:“许我饮酒则诺。”许之,遂造焉,无何,攒眉而去。

    六朝人尚老佛,高明之士,皆爱逃禅,举世不以为非也。独陶公则不尔,故不入远公之社,以酒而去者伪也。其生平理想,见之于《形影相赠诗》《神释诗》,大意以世情惑于惜生,故极陈形影之苦,而释以神之自然。形赠影曰:“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影答形曰:“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形累于养而欲饮,影役于名而求善,皆惜生之辞也,故神释之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所以辨养之累曰:“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所以解名之役,虽得之矣,然所致意者,仅在促龄与无誉,不知饮酒而得寿,为善而见知,则神亦将汲汲而从之乎,似未能尽了也。是以极其释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此乃不以死生祸福动其心,泰然委顺,乃得神之自然,此诚能达生而遗世者也。

    【批评】

    后代诗人以陶公有《桃花源记》,多赋桃源行,皆以桃源为仙境,而称赞仙家之乐。惟韩昌黎云:“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世俗那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亦不及陶公所以作记之意,今观桃源之事,以避秦为言,至云无论魏晋,乃寓意于刘裕,而托之秦耳。

    明乎此,则陶公作记之意,昭然若揭。后世注家,乃以桃源县(巢湖南)南十里之桃源山当之,谓其西北乃沅水曲流,南有障山,东带钞锣溪,周回三十二里,即桃花源。又谓渔人姓黄,名道真,太守即刘歆(晋有刘歆与汉时刘向之子同姓名),必求其地与人以实之,穿凿附会,抑何可笑。

    《宋书》《南史》《文选注》皆言陶公入宋所作,但题甲子。今考公详有题甲子者,始庚子距丙辰,凡十七年间事。只九首耳,皆晋安帝时所作也。中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作,此年秋,乃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而解印绶。后十六年庚申,晋禅,宋恭帝元熙二年也,岂容晋未禅宋前二十年,辄耻事二姓,所作诗但题甲子以自取异哉。沈约、李延寿、李善诸人,盖未深考也。周续之时称为高隐,然高祖北讨,世子居守,迎续之馆于安乐寺,讲礼月余。高祖践阼,召之,开馆东郭外,是犹未能谢绝势分也,安得云高?刘程之尝为柴桑令,陶公集中所称刘柴桑者是也。谢安、刘裕嘉其贤,相推荐之,皆力辞,裕以其不屈,乃旌其门曰遗民,人品固高于周,惜耽于佛耳。

    (虽然)陶渊明看见宋朝的霸业日渐兴盛,也不愿意再出来做官。他写的文章,在晋安帝在位以前,明确标注晋的年号,自从宋武帝在位开始,只是标注甲子干支来纪年。这就像汉代的陈咸不向王莽称臣,仍然沿用汉朝的历法一样。忠臣和有名节的人,不管怎么样,都是这样表明自己志向的,这也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

    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应该是在晋朝灭亡之后吧!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会这么悲观消极呢,文章写道:

    东晋太元年间(太元是晋武帝的年号),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花草十分美丽,地上落了很多的花。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山洞十分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眼前)一片平坦宽阔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