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唐以前之西游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玄奘之前二百年,乘危履险径行印度,增吾国历史之光者,有沙门法显焉。法显姓龚,平阳武阳人也。出家于江陵寺,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以晋安帝隆安三年(西历三九九年,民国前一五一三年,《佛国记》作弘始二年,岁在己亥。弘始是后秦姚兴年号,即当隆安三年。显发迹长安,长安,今陕西西安府,时为后秦所据,故以弘始纪年也),与同学慧景、道真、慧应、慧嵬等,发自长安。

    法显尝撰《佛国记》一卷,以纪行程。盖初发迹长安,度陇(陇山,在秦州,时乞伏乾归在陇西称西秦王),至乾归国。前至耨檀国(即南凉王秃发耨檀,时降秦为凉州刺史,镇姑臧,今凉州府),至张掖镇(今甘州。《十门国春秋》是年,沮渠、男成等叛吕光,推段业为主,攻张掖,克之,段业为张掖王),复进到敦煌(在嘉峪关外,今为县)。敦煌太守李浩,供给度沙河(即党河,以河在沙碛中,故名)。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惟以死人枯骨为标帜。从此西行向北天竺,在道一月,得度葱岭。山中冬夏积雪,有毒龙吐毒风雨,沙砾山路艰险,壁立千仞。昔有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余所,又蹑悬絙(谓绳桥也。今云南等处尚有之)过河,如此者历数十余处。

    既越雪山(今名喜马拉亚山),度新都河(即印度河),便入北天竺界。俗人衣服饮食亦与中国同。次度小雪山,寒风景起,同行者多道死。法显自力孤行,遂过山险,出恒水(即恒河,印度中部诸水总称,其源有五,显所度者为乾吉思河也)之岸,游中印度,又寄附商船,到狮子国(即锡兰岛,又名僧伽罗,以昔有僧伽罗者,能制伏狮子故,又称执狮子国)。

    显同旅者十余,或留或亡,顾影惟己,常怀归想。即载商人大船,可有二百余人,后系一小舶,海行艰险,以备大船毁坏。得好信风,东下三日,便值大风,舶漏水入。商人欲趣小舶,小舶上人恐人来多,即砍絙断。商人大怖,命在须臾。如是大风十三昼夜,到一岛边,补船复前。海中多有抄贼,遇辄无全。大海弥漫无边,不识东西,唯望日月星宿而进。若阴雨时,为风逐去,亦无所准。当夜暗时,大浪相搏,但见怪鱼,海深无底,又无下住处,至天晴已,乃知东西。

    如是九十许日,乃到一国,名耶婆提(即爪哇)。

    复随他商人,附舶东行,赉五十日粮,东北行趣广州。一月余日,夜鼓二时,遇黑风暴雨。商人贾客,皆悉惶怖,加以天多连阴,海师相望僻误。遂经七十余日,粮食水浆欲尽,取海盐水作食,分好水,人可得两升,遂便欲尽。商人议言:常行时正可五十日,便到广州。今已过期多日,将无僻耶。即便西北行求岸,昼夜十二日,到长广郡界(长广,晋郡,治不其县。今山东即墨县地),牢山(即劳山县,即墨县南)南岸,便得好水菜。但经历险难,忧惧积日,忽得至此岸,见藜藿菜依然,知是汉地,然不见人民及行迹,未知是何许。或言未至广州,或言已过,莫知所定。即乘小舟,入浦觅人,欲问其处,乃是青州长广郡界(今山东益都县),牢山南岸,统属晋家。

    法显自发长安,六年到中印度,停经六年,还经三年,达青州。凡所游履,共三十国。还时,岁在甲寅,晋安帝义熙十二年矣(民国前四百十六年)。自云:“顾寻所径,不觉心动汗流,所以乘危履险,不惜此形者,盖是志有所存,专其愚直,故投命于必死之地,以达万一之冀。”自古以来未有冒险如显之比(显至荆州寺,卒年八十六),然后知诚之所感,无穷否而不通;志之所好,无功业而不成。显之后,又有魏僧慧生。

    《魏书》:熙平中,明帝遣王子伏子统、宋云、沙门法力等,往西域访求佛经。时有沙门慧生者与偕行,三年而还。所著游记,今已不传。唐高宗咸亨二年(民国前一二四二年),沙门义净亦发中国。航南海,入印度,游历三十余国,携归经典四百部,则又在玄奘之后矣。

    【批评】

    唐以前吾国僧人之西游者,仅达葱岭之东,至于于阗而止。惟法显竟达印度,而昙无竭、智严、宋云、康法朗、惠生、玄奘、又须、不空等继之。诸人著述存于今者,仅法显《佛国记》、玄奘《西域记》。其《宋云家记》及《道药传》均佚,赖《洛阳伽蓝记》摘录大概而已。义净之《南海传》,闻日本尚有之。

    法显《佛国记》,英国牛津大学中文掌教(James Legge)有译本,名《A Rccord of Buddhistic Kingdoms》,于地名辨证颇详。

    法显之书,仅止一卷,所叙可分三节,一叙由长安西行出塞,渡沙河,逾葱岭,抵北印度及西印度边界各国事;二叙游历中印度,自摩显罗至摩竭提诸国事;三叙游王舍城诸地,及自多摩梨帝航海,还至青州事。

    我国游记之最古者,莫如《山海经》、《穆天子传》二书,但按诸今地,多不可考。惟法显、惠生、玄奘之书,皆得之亲历,不同凿空,非但吾国之瑰宝,抑亦印度之信史也。

    西人皆不信有龙,然吾国最古之书,莫如《易》,而《易》之言龙,彰彰也。《春秋左氏传》言,夏时有豢龙之官,其事当非诬。法显玄奘之西游也,亦往往言有毒龙,则不但出没于亚洲之东,且为害于亚洲之西矣。

    在玄奘之前二百年左右,有一位叫法显的出家人,冒着千难万险游历印度,在我国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法显俗家姓龚,是平阳武阳人。他在江陵寺出家,常慨叹经文的错误残缺,便立志要去寻求完整的经律。于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三九九年,民国前一五一三年,《佛国记》作弘始二年,岁在己亥。弘始是后秦姚兴的年号,即隆安三年。法显从长安启程,长安便是现在的陕西西安,那时被后秦占据,所以《佛国记》以弘始纪年),和同学慧景、道真、慧应、慧嵬等,从长安出发。

    法显曾著《佛国记》一卷,记载他到西方的行程。他们从长安出发,越过陇山(陇山,在秦州,当时乞伏乾归在陇西称西秦王)到达乾归国。又前行到达耨檀国(即南凉王秃发耨檀,当时降秦做了凉州刺史,镇守姑臧,今凉州府),再到达张掖镇(现在的甘州,《十门国春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