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进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元丰八年(神宗在位之第十八年),公居洛已十五年,春秋六十七矣。三月,神宗崩,哲宗立。年幼,太皇太后高氏同听政。公闻孙固(字和父,郑州管城人)、韩维(字持国,开封雍丘人)皆集阙下。时程颢在洛,亦劝公行。乃赴阙,卫士见公入,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民遮道呼曰:“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所在数千人聚观之。

    太皇太后遣使劳公,问所当先者。公言:“近岁士大夫以言为讳,闾阎愁苦于下而上不知,明主忧勤于上而下无所诉,此罪在群臣而愚民无知,归怨先帝,宜下诏首开言路。”

    公元丰末来京师,都人叠足聚观,即以相公目之,马至不能行。谒时相于私第,市人登树骑屋窥瞰。人或止之,曰:“吾非望而君,所愿识者司马公之丰采耳。”呵叱不退,屋瓦为之碎,树枝为之折,其得人心如此。

    公上疏言新法之害,曰:“先帝励精求治,以致太平。不幸所委之人,不足仰副圣志,多以己意轻改旧章,谓之新法。边鄙之臣,行险侥幸,轻动干戈,深入敌境。又有生事之臣,建议置保甲、户马、保马,以资武备,变茶监铁冶等法,增家业,侵街商税钱,以供军糈,皆非先帝本意也。先帝升遐,奔丧至京,蒙太皇太后陛下特降中使,访以得失。既而闻有旨,罢修城役夫,撤诇逻之卒,止御前造作,斥退近习之无状者。戒饬有司,奉法失当,过为烦扰者,罢货物等场及民所养户马,又宽保马年限,四方之人,无不鼓舞圣德。新法之弊,天下之人,无贵贱愚智知之,是以陛下微有所改,而远近皆相贺也。然尚有病民伤国,有害无益者,如保甲、免役钱、将官之事,皆当今之急务,厘革所宜先者。”

    哲宗起公知陈州(今河南淮阳县),帝冲幼,太皇太后临政,锐意用公。御前札子催赴阙廷,使者劳问,相望于道。公至京,拜门下侍郎。公固辞不拜,兄旦引大义语之曰:

    “生平诵尧舜之道,思致其君,今时可而违,非进退之正也。”公乃幡然就位。

    时苏轼自登州(今山东登县)召还,所过处,人相聚呼号曰:“寄谢司马相公,毋去朝廷,厚自爱以活我。”如是者,千余里不绝。

    时公有书与侄云:“近蒙圣恩,除门下侍郎,举朝忌者甚众,而以愚直处其间,如黄叶在烈风中,几何不坠?是以受命以来,有惧无喜,汝辈当识此意。”

    时有诏求直言,而大臣有不以此为便者,设六语云:“若阴有所怀,犯非其分,或扇摇机事之重,或迎合已行之令,上以邀宠希进,下以眩惑流俗。若此者罚无赦。”公曰:“此非求谏,乃拒谏也。人臣惟不言,言则入六事矣。”诏乃改行之,于是上封事者以千数起。

    是时天下之民,引领拭目,以观新政,而议者犹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但毛举细事,稍塞人言。公曰:“先帝之法,其善者,虽百世不变,可也。若安石、惠卿所建,为天下患者,改之当如救焚拯溺,况太皇太后以母改子非子改父。”众议遂定。

    公既改新法,或谓公曰:“元丰旧臣,如章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人,《宋史》入《奸臣传》)、吕惠卿辈,皆小人。他日有以父子之意间上,则朋党之祸起矣,不可不惧。”公正色曰:“天若祚宋,必无此事。”

    【批评】

    温公对客之语,张南轩尝论之曰:“使他人答之,必曰:‘苟利社稷,遑恤其他。’只如此说已是好。温公乃曰:‘天若祚宋,必无此事。’更不论一己利害,想其平日所养,故临事发言能如是中理,虽圣人不过如此说,近于终条理者矣。”

    专制之朝,病在壅塞,言路通则壅塞去矣。民主之国,万机决于公谕,议院之外,又有报纸,为民口之机关,壅塞之病,似可绝矣。然而人图其私,是非难断。昔之以断绝言路为壅塞者,今又以大开言路为壅塞也,言者愈多而听者愈难矣。

    神宗末年,王安石虽罢,而其徒党如蔡确、章惇、韩缜、张璪等,尚把持朝纲。温公初进,周旋于群小之中,不顾一切,毅然请开言路,罢新法。如旭日朝升,云雾俱消,此何等快意事。然毁城掘社,本非与狐鼠为仇,而狐鼠以失其凭依之故,恨之刺骨矣。非公之名望,不能奏扩清之功,亦非公之忠勇,不能有坚决之心也。

    元丰八年(宋神宗在位的第十八年),司马光住在洛阳已经十五年了,时年他已六十七岁。这年三月,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登基。宋哲宗当时年纪很小,太皇太后高氏和他一起主持朝政。司马光听说孙固(字和父,郑州管城人)、韩维(字持国,开封雍丘人)都在朝廷做官。当时程颢在洛阳,也劝说司马光去做官。于是司马光便去了京城,卫兵们看见司马光回到朝廷都非常高兴,说:“这是司马宰相。”百姓拦路高喊:“您不要再回洛阳了,留下来帮助皇上拯救百姓吧。”当时有几千人在迎接司马光的归来。

    太皇太后派人来慰问司马光,问他现在首先应该做什么。司马光说:“近年来士大夫们说话都十分小心,民间生活非常困苦但朝廷却不知,圣明的君主在朝廷辛勤工作但民间百姓的苦难却没有地方申诉,之所以这样都是大臣的过错,但是百姓却不知道,因此就把怨恨都归到了刚刚去世的皇帝身上,现在应该下旨首先扩大向朝廷进言的途径。”

    司马光在元丰末年来到京城,京城里的人都出来围观,想看看司马宰相是什么样子,导致司马光的车队不能正常前进。别人来司马光的住处拜见他的时候,市民们就爬在树上或蹲在房顶上来观看。有人制止他们,他们则说:“我不是看你的,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