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筹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宋当仁宗之世,燕云之间,虽无入寇之事,而西夏常为边患。嘉祐二年,公在并州,亲往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四十里)察看形势,见屈野河西一带田土,积年以来,为夏人所侵。谕之以理,则不肯退缩;逼之以兵,则动成战斗;召之重定界至,则偃蹇不来。本处官吏,遂置之不问,民间则甚苦之。

    公察麟州西临大河曰屈野。自河以西,直抵界首五六十里,并无保障斥堠。以此夏人得恣耕其田,游骑往往直至城下,突过城东,而州人尚未知。

    公与经略司庞籍,谓当于州西二十里,增置二堡。此堡为之,不过十日。从此以后,州兵出入,有所宿顿,藉为麟州耳目藩蔽,利国利民,莫善于此。籍用公言,即牒麟州守将为之。

    牒到未及兴作,而夏人之兵,已复大集。州将引一千许人,夜开城门,径往屈野河西,前无探候,后无策应,但赍酒食,期战胜后痛饮耳。恃勇轻敌,临事无备如此焉,往而不败哉?兵败,议者以庞籍擅修堡寨,引起边衅,遂致迁谪。公状其事于朝,引为已过,愿代籍等受罪,不报。复上第二状,略谓:

    “臣伏自惟念,若朝廷不以修堡为非,庞籍等必不受责。若以为非,则庞籍先已指挥麟州罢修此堡,因臣至彼见虏骑退散,方议再修。武戡、夏倚等虽建此策,因臣至彼,传道其言,方得达于庞籍。由是言之,修堡之事皆臣所致,若治其罪,臣当为首。今庞籍等先受其责,而臣未蒙谴罚,臣实内惭,无以自处。况臣在并州日,受经略司牒管勾本司要重公事。庞籍凡处置边事,未尝不询及于臣,采用其说。臣亦夙夜竭尽愚虑,知无不言,庶几协心裨补国家有万一之益。今乃以智识浅短,思虑不精,上为朝廷之忧,下为庞籍之累。若复苟求自脱,不即大诛,是臣以蕞尔之躯,亏国家至平之法,罪衅愈重,不容于死。”

    后籍卒,公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盖所以报其知己,又代己受过也。

    初,西夏边使致祭,延州(今陕西肤施县)指使高宜押伴,傲其使者,侮其国主,使者诉于朝。公与吕诲乞加宜罪,不从。治平(英宗年号)初,夏人犯边,杀掠吏士。赵滋为雄州(今直隶雄县),专以猛悍治边,公论其不可。

    契丹者,宋之北寇也。至是契丹人捕鱼界河,伐柳白沟(河名,在直隶涿县、新城雄县一带)之南。廷议以知雄州李中祜为不材,将代之。公谓国家当戎夷附顺时,好与之计较末节,及其桀骜,又从而姑息之。此数语足隐括吾国历来对外之失。

    韩琦当国,刺陕西义勇二十万。民情惊挠,而纪律疏略不可用。公白琦,琦曰:“兵贵先声,谅祚(夏主名)方桀骜,使骤闻益兵二十万,岂不震慑?”公曰:“兵之贵先声,谓无其实也,独可欺之于一夕之间耳。今吾虽益兵,实不可用,不过十日,彼将知其详,尚何惧?”琦不能从。

    其后元祐(哲宗年号)时,公为相。朝廷谓西人势已衰弱,心实内附。来则不拒,去则不追,置之度外,不以为意。然昔年宋兵大举深入时,将士所过,劫掠甚惨,此吾国官兵之积习,古今如一者也。夏人怨毒欲仇报之心,窥逾欲乘衅之意,日夜不忘,若渴者不忘饮,盲者不忘视也。而中国不以为念,譬如有虎狼在屋侧,垂头熟寝,人见其不动,狎而侮之,循其头,蹑其尾,岂不危哉?

    公谓一宜返其侵疆,二宜禁其私市。返其侵疆,所以释其宿恨;禁其私市,所以断其供给。恩威并用,亦彼时安边之至计也,惜神宗不能用耳。

    【批评】

    温公,书生也,外交似非其长。顾从前中国对付外国,皆无诚意。事缓则忘,事急则乱。公之主张,则反乎是。其言曰:“国家当戎夷抚顺时,好与之计较末节,及其桀骜,又从而姑息之。”清时,中国失去诸藩属。通商之初,与欧美诸国,结不利之条约。贻误至今者,皆坐此而败。孔子言忠信笃敬,行于蛮貊,圣人之言,岂有诬哉?

    格兰斯顿,英之名相也,以忠心公道,辅佐女王维多利亚。人谓格公短于外交,然英国海外事业最盛,其基皆植于五十年前,格公为相之时。是则外交之过,岂尽恃诡谲耶?

    屈野河西筑堡之事,温公初不言功,其事为麟州官吏所坏。朝廷归咎于庞籍。而不及公。以恒情言之,公亦乐得便宜,乃心中终不自安,累疏救籍,愿以自代。世之龌龊丈夫,读此将何以自处哉?

    温公遇事,一念决定,虽对于君父,必获伸而后已,故常有一事而抗论三四次者,其文皆载集中,凡此皆所谓诚也。

    宋朝仁宗在位时,幽州和云州之间的地方,虽然没有外敌入侵进犯,但常常有西夏人侵扰。嘉祐二年的时候,司马光在并州做官,亲自去了麟州(现在的陕西省神木县北四十里)察看地形,他看见屈野河西边一带的土地,多年来被西夏人侵占。和西夏人讲道理,他们不肯退让;用武力来驱逐他们,就会出现战斗;召集他们来重新确定边界,但西夏人又迟迟不来。本地的官员便将这件事放置在一边,不加理睬,民间百姓便遭受了很多苦难。

    司马光察看了麟州西面一条叫屈野的大河。从屈野河向西,一直到界首的五六十里的地方,并没有瞭望敌情的堡垒。因此,西夏人才能够放肆地耕种这些土地,而且西夏流动的骑兵往往能够一直达到城下,冲过城东,麟州人竟然察觉不到。

    司马光和经略司庞籍说应该在麟州西面二十里的地方,增建两个堡垒。这两个堡垒不超过十天就能建好。从此以后,来往的麟州军队,就有了安顿的地方,这也可以成为麟州的防御保障,对国家和百姓都有利的事情,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庞籍采用了司马光的建议,随即发出文书让麟州的守将去增建堡垒。

    文书到了之后,还没还得及增建堡垒,西夏人的军队已经又重新集结在屈野河了。麟州守将带领一千多人,在夜里打开城门,一直向屈野河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