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武穆郾城之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高宗十年(绍兴十年),金人叛盟。先是,金宋议和,仍以河南还宋。此事盖秦桧主之(秦桧初从徽、钦至金,后忽与其妻王氏归国。自言杀金人监己者夺舟而来,大言曰:“如欲天下无事,须南自南,北自北。”高宗常曰:“桧朴忠过人,朕得之喜而不寐。”遂拜为相。先是,朝廷虽数遣使于金,恒且守且和,而专意与金解仇息兵,则自桧始。盖金人阴纵之归,使为汉奸者也),武穆争之,表中有云:“臣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即黄河南北也),唾手燕云(即燕云十六州),终欲复仇而保国,誓心天地,尚令稽首以称藩。”由此大为秦桧所忌。武穆虽处南北平和之日,而教练士卒,屯钱粮,未尝一日而忘复仇也。

    金人又来伐宋,刘锜告急。高宗命武穆驰援,并赐札云:“设施之方,一以委卿。”武穆乃遣王贵、牛皋、董先、杨再兴、孟邦杰、李实等,颁布要隘,以经略西京、汝、郑、颍昌、陈、曹、光、蔡、诸郡(皆在今河南境)。又命梁兴渡河,纠合忠义社,取河东北州县,又遣兵东援刘锜,西援郭浩,自以其军长驱以窥中原,驻于颍昌(今河南许州)。颍昌地势坦平,汝颖二水,左右回环,洵一片好战场也。兵势甚锐,乌珠大惧。会龙虎大王议,以为诸帅易与,独岳家军不可当,欲诱致其师,并力一战。中外闻之大惧,武穆夷然,若不以为意者。盖其胸中早有成算,故能临大事而不惧也。

    高宗赐武穆之手札

    武穆方略既定,乃日出一军挑战,且詈之。乌珠怒,约期七月初八日(绍兴十年)会战,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伪昭武大将军韩常之兵逼郾城。盖武穆分军驻颍昌,而自以轻骑屯郾城也。乃遣子云领背嵬(武穆所练之军名)马军,直贯虏阵,谓之曰:“必胜而后还,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矣。”云,武穆长子也(武穆五子,云、雷、霖、震、霆。云死年二十三,而武穆此时年三十九,十六岁而已生子。一云:云是养子),年十二,即从军,军中呼为赢官人。每战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郾城之战,出入虏阵,甲裳为赤,敌尸布野。杨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乌珠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初,乌珠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凡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又号铁浮图,每进一步,即以拒马木拥之,故可进不可退,皆女真人(女真,金部藩名也。)为之,号长胜军。宋军不能当,所至屡胜。是战也,以万五千骑来,诸将惧。武穆笑曰:“易耳。”乃令步军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但斫马足。拐子马本相联合,一马偾,二马皆不能行,坐而待斃。宋军奋击,僵尸如山。乌珠大恸曰:“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拐子马由是遂废。事后,武穆语人曰:“某之士卒真可用矣。郾城之战,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无一人肯回顾者,复中原有日矣。”此诚有史以来吾族与他族之大战役也。

    乌珠又益兵至郾。初十日,背嵬部将王纲以五十骑出觇虏。遇之,奋身先入,斩其大将。武穆时出视战地,望见黄尘蔽天,众欲少却。武穆曰:“不可,汝等封侯取赏之机正在此举,岂可后时。”自以四十骑驰出。都训练宁坚者,扣马谏曰:“相公为国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轻敌。”武穆鞭坚手,而挥之曰:“非尔所知。”乃突入贼阵,左右驰射,士气增倍,无不一以当百,呼声震地,金人大败。

    郾城方再捷,武穆谓岳云:“敌犯郾城,屡失利,必回锋以攻昌,汝宜速以背嵬援王贵军。”既而乌珠果以十万骑来,于是贵将游奕(亦武穆所练军名)。云将背嵬,战于城西,虏骑列阵十余里,金鼓震天,城堞为摇,其势极盛。云令诸军勿牵马执俘,视梆而发,以骑兵八百,挺前决战,步军张左右翼而进。自辰至午,战方酣,董先、胡清继之。虏大败,死者五千余人,擒获无数。乌珠狼狈遁去,自胡人入寇以来,曾未闻以孤军抗劲敌如此次之大胜者。武穆之名遂震于中外。

    【批评】

    行军使马,要以控纵便捷为主。三马联络,马力既有参差,势必此前彼却。而三人相联,或勇怯不齐,勇者皆为怯者所累,此理之易明者。拐子马之说,金史绝无记载,惟见于《宋史》中的岳飞、刘锜传中,言之凿凿,又若实有其事者。蒙今度之,或当时金人列队齐发所向披靡,宋人见其势不可当,遂从而附会之耳。马被重铠,亦徒束缚而不能逞其腾骧之力。西洋古时虽有行之者,以理论之,实非行军之利。秦桧久陷虏中,独得安然反国,论史者皆谓桧必与金虏有约,故阴纵之。其约维何,则不外宋人如以权利许金,永相和好,则金人不令徽、钦南还,高宗得长为皇帝。以蒙思之,此皆非事实。《宣和遗事》记徽、钦在北,备受惨遇,苟得生还,于愿已足,岂复有帝王之癖存于胸中,而招高宗之忌耶?且颍昌、郾城之战,皆当秦桧秉政之时,初不闻桧发班师之令。后人初因秦桧生还,后又陷害武穆,故作此说,以甚其罪。夫以桧之巧猾,何难设计逃归。武穆以忠直贾祸,即张俊亦欲杀之矣,特其事成于桧手耳。

    颍昌、郾城之战,实为金宋间之大战事也。将士一气,百折不回,加以布置有方,始能得此效果。李心传《朝野杂记》云:“乾道二年,蒋子礼执政,遂以明州城下、和尚原、杀金平、大仪镇、顺昌、皁角林、胥浦桥、唐岛、采石、蔡州、茨胡、確山、琼州,为十三处战功,命参政眉山李壁季章撰《中兴十三处战功录》以记此事(其书久逸,今从永乐大典中辑存),独遗武穆颍昌、郾城、朱仙镇之战,何欤?”

    人以血肉之躯,效命疆场,所以鼓其敢死之气者,不外二因,一则保卫国家,一则争回自由。若为封侯取赏之故,始不惜以生命博之,则亦可鄙甚矣。当时军人程度幼稚,非以此为鹄则不能得其欢心,是非武穆之不知大义也。

    颍昌之战,杨再兴以三百骑遇虏于小高桥(在许州临颖县南,下临小溵河),骤与之战,杀二千人,及万户萨巴、千户百人,再兴亦阵亡。获死尸焚焉,于骨中得箭镞二升,真勇将也。岳云战功亦甚著,武穆悉以让他将,故不著闻。

    高宗绍兴十年,金国人背叛盟约。起初,金国和宋人议和,仍然将河南还给宋国。这结盟之事由秦桧主持(秦桧最初跟随徽宗、钦宗被掳到金国,后来忽然跟妻子王氏逃回宋国,自己解释说将看守自己的金国人杀掉,抢了一条船逃回来。而且夸口说:“想让天下太平,一定要让南朝就是南朝,北朝就是北朝。”高宗常说:“秦桧质朴忠厚,远过他人,我得到他以后兴奋地睡不着。”因此任命他为宰相。在此之前,南宋朝廷虽然多次派使臣去金国,往往是边战守边议和。自从秦桧秉政,才专心跟金国一味求和。大约金国人暗地放他回国,是要他做汉奸卧底的)。岳飞上奏表示反对,奏折中说:“臣愿意谋划全面的战争胜利,预期将黄河南北的国土都收复,轻松的取回燕云十六州。最终复我国仇,保卫国土,让金国对天地发誓,对我国俯首称臣。”因此被秦桧极为忌惮。岳飞虽然处在南北暂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