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受记品第七

    佛告。善男子,复有三菩萨摩诃萨。从东方来住大乘道。持曼陀罗华百千万叶。如日初出。阿难见已,一切众会亦皆同见。生未曾有想。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是三族姓子从何处来。佛言:从东方过恒河沙须弥莲华世界。有佛名雲上功德如来。今现在彼。此中有三善男子,初闻法时於彼国来。尔时三菩萨住世尊前。以曼陀莲华散於佛上。散已作如是言:我於此法深生信解。无有疑惑。何以故?如来世尊,已於此法得无疑滞。是故我今亦无疑滞。尔时是三菩萨其第一者白佛言:世尊,若有人说如来我即如来。於此法中都无疑惑。第二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称说世尊我即世尊,亦於此法悉无疑惑。第三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称说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我即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於此法悉无疑惑。尔时大众无量百千亿众生。悉皆战动心不喜乐。我从昔来。初不闻说於一世界而有二佛。云何今者,是三大士各称为佛。於世尊前互相指言:唯佛如来天人中尊。於一切法皆得自在。明达三世悉无罣碍。是三菩萨何故今日俱作是说。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是三菩萨名字何等。能於佛前作师子吼。佛时答言:其第一者,名乐欲如来声正住。第二者,名乐欲世尊声正住。第三者,名乐欲佛声正住。阿难。以是因缘故。此三大士作如是说。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百千万亿众生。心皆惊骇。以此事故。是诸菩萨更作是说。复有闻者,心不惊疑增长净善。譬如年少好自严饰。形体净洁。加复洗浴。香油涂身。以赤栴檀香汁洒体。复倍香洁。其身光泽。若闻此法信受不疑。亦复如是,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作如是说。佛言:此三菩萨。善解假名。故作是说。阿难言:如是如是,此菩萨等。善说假名。惟愿世尊,重为我说。亦令大众蒙法照明。尔时世尊,便为如是百千万亿众生。解其疑悔决定善根。即於尔时,而说偈言:

    若能见过去,未来亦复然。如实知诸法,是名为如来。现在亦如是,去来悉同等。非一亦非异,究竟寂灭相。

    譬如过去佛,行施不思议。彼施亦如是,是故说假名。譬如过去佛,住无碍菩提。彼住亦复尔,是名为如来。

    一切法不住,菩提亦寂灭。不得菩提相,是名为如来。若说过去戒,未来亦如是,现在皆同等,是名为如来。

    过去世行忍,菩萨截手足。彼忍亦如是,是名住於忍。若发大精进,本求於菩提。得是精进已,是名为如来。

    一切法平等,获彼如实证。亦不取我相,是名为如来。不取於诸法,一切悉平等。知彼平等已,无相无所有。

    如是等三昧,不取诸法相。安住於禅定,是名为如来。一切法性相,及所说诸法。知其性相已,如实无所有。

    当知诸法空,智慧非福田。知彼非智已,得到智彼岸。若到於彼岸,智慧不思议。而不得此智,到寂灭彼岸。

    如相非到智,无有此彼岸。不得如是智,是名为如来。菩提非如得,凡愚所不思。一切法无碍,是名为如来。

    若得於无碍,而到大智处。一切法无利,证无碍菩提。如本所修道,救世者济度。得彼无依道,能知於体相。

    如是修习已,获於最胜道。调伏此道已,知一切皆空。知其初中後,皆与诸法同。此法平等已,是名为如来。

    道若如菩提,是名住菩提。犹如虚空相,是名为如来。如是说法已,如悉平等相。若於此无疑,是名住菩提。

    阿难知假名,言说为如来。言说亦如是,智者所行处。菩萨无所畏,明智不退转。一切所行处,作如是显说。

    阿难是次第,如来之所说,为诸菩萨等,令得於无碍。尔时阿难。作如是言:而说偈言:以何因缘故,能知诸法相。

    是菩萨无碍,亦名为世尊,世尊答曰:於百千万亿,无量无数劫。尔乃成菩提,佛道难思议。

    成就菩提已,为众生住世。处处实无生,是名为世尊,久超轮回趣,不受於生死。救度众生故,是名为世尊,

    不处轮回趣,亦不入生死。云何拔众苦,号世无上尊。不念於诸法,亦不怀危脆。不得众生相,能度诸苦恼。

    无生死轮转,亦不住生死。令众如是住,是名为世尊,得诸法无畏,於佛亦复然。无量无有际,说法若干种。

    诸法究竟空,佛法之体性。如是成就已,而不见诸法。若能专修行,空空之体性。心得於无畏,是名知空法。

    如实知诸法,一切皆妄想。显现无所畏,如是实法相。已过怖畏处,亦离於净居。无恐亦无畏,超度诸恶道。

    勉济亿众生,生死之大畏。不得於生死,而能度众生。安置於众生,寂灭涅槃岸。亦无众生相,是名为世尊,

    诸法犹虚空,显示现众生。於彼亦无畏,是名为世尊,一切法平等,显现若干种。菩提无分别,不得菩提相。

    众生如是学,得成於菩提。如说如修行,则无恐怖想。分别菩提想,犹如众生想。超过一切想,是名为世尊,

    灭除一切想,菩萨则无垢。不得名字相,是名为世尊,能知一切法,同於尽灭离。过去不可得,是名为世尊,

    不重名字故,是以不求名。离著名字者,而为广说法。菩提离名字,如彼之所住。众生重名字,远离於菩提。

    名如呼声响,分别则多种。声亦无分别,而恃空名称。不著一切声,名亦无所依。菩提无戏论,是名为世尊,

    如是等诸法,世尊之所说,非菩萨所得,是名为世尊,若解於修道,无有能知者,安住於菩提,除碍名无漏。

    阿难是假名,但以言语说。是以我今称,自号为世尊,阿难复说偈言:以何因缘故,菩萨作是说。

    复以何因缘,自号称为佛。佛答言:阿难是佛子,一切法无碍。觉悟无碍法,自号称为佛。

    佛知烦恼过,不使得自在。已离於结使,自号称为佛。但以空为佛,亦无有身相。此中无真实,云何身可得。

    不坚生坚想,凡愚计为身。如实觉悟已,自号称为佛。觉愚痴无智,体性无所有。明智之所得,自号称为佛。

    本有过去想,觉已得无想。知想及无想,不令想自在。觉了於色阴,本自无生住。凡愚妄分别,非色非成就。

    觉知无根本,本来无有性。是故无所受,一切法无依。想如热时焰,因缘无所有。是故灭除想,一切法亦然。

    不得是身行,身相不坚固。若知身行空,是故不著身。是身及行相,皆悉如芭蕉。如是觉真实,自号称为佛。

    求识真实相,不在於身内。亦复不在外,云何有生处。是识若无生,一切法亦然。悉无其处所,有为不可得。

    如是知识已,毕竟无所有。体性犹如幻,亦无有生者,若不能见识,众生亦复然。实无有众生,云何能知识。

    是识无有实,诸法毕竟空。法及於众生,一切无成就。一切法无相,彼已决定觉。寂灭无戏论,自号称为佛。

    证知於佛法,正觉之所住。一切法皆无,自号称为佛。如来犹菩提,正觉之所住。佛及菩提相,究竟不可得。

    若生於心处,亦如住菩提。心同菩提已,佛犹如幻化。阿难是假名,但以言语说。以如名为佛,我是救世者,

    如是相似生,同佛音声说。若得此法音,安住於菩提。不著於菩提,当作如是知。不应起疑意,一切法无求。

    於诸法无疑,众生中最上。如是相似法,当知真实相。

    作如是说。如来世尊佛等三号。於是百千亿数众生白佛言:世尊,我等实蒙光明得除疑悔。菩萨摩诃萨。能作如是种种假名。说为如来世尊及佛。我今如是知已如是解已,於一切法逮得忍力。如来世尊,作大利益,犹如父母。以佛神力及智慧手。挽出我等。令不迷乱而无所扰,犹如一切不动。世尊,譬如虚空无能动者,如是世尊,於一切法心不动。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切诸法皆同虚空。如佛觉了无有动相。尔时百千亿大众绕佛三匝。去佛不远卻坐一面。说是如来世尊佛名品时。常照净根菩萨。从坐而起。更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持种种华散於佛上。各以偈颂。赞叹世尊,

    众生贪著果,悉令得解脱。成就离果想,故我礼智者,能说於诸果,令知平等想。正觉证平等,归命礼最上。

    众生多贪著,行处种种果。佛以解脱故,我今礼智者,显现於诸法,安住平等处。得觉平等已,敬礼牟尼尊。

    众生多系缚,种种诸果报。佛悉令解脱,归命礼最上。成就寂灭道,不住种种果。善知假名相,顶礼世智者,

    尔时照明净根菩萨摩诃萨。说是偈已,绕佛三匝。去佛不远。瞻仰尊颜目不暂舍。是时莲华胜藏菩萨摩诃萨。从坐而起。整其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以种种华而散佛上。复以偈颂。赞叹於佛。

    众生多取想,能令悉除灭。离畏得欢喜,敬礼牟尼尊。寂灭离诸有,无畏而说法。是名世雄猛,敬礼牟尼尊。

    知有本空寂,其体不可得。诸有中最妙,敬礼牟尼尊。永离於三有,灭除诸结使。离畏得无畏,敬礼牟尼尊。

    无畏亦无惧,施中得最上。出过一切施,敬礼牟尼尊。离畏得无畏,拔除忧毒箭。解脱於诸法,敬礼牟尼尊。

    尔时莲华功德藏菩萨。说如是偈赞世尊已,而白佛言:若有众生。於後末世得闻是经。心不惊畏。我当礼敬。尔时离垢意菩萨。於世尊前。复说偈言:

    常应散众华,智者所修行。得闻是经已,当令得解脱。尔时离垢意菩萨摩诃萨。於世尊前。复说偈曰:佛法甚深广,显说如是经。

    当有少众生,信受不疑惑。贪著於我见,於身取身想。不信於此经,是名无智者,尔时莲华眼菩萨摩诃萨。於世尊前。复说偈言:

    实为诸众生,开示眼目导。如是之经法,唯善者不疑。尔时不思议解脱菩萨摩诃萨。於世尊前。复说偈言:世号人中尊,众生不思议。

    说如是等经,闻则无疑悔。尔时常忆念菩萨摩诃萨。於世尊前。复说偈言:若不忆念者,数数生死中。不著於诸法,修行则无疑。

    尔时宝衣解脱菩萨摩诃萨。於世尊前。复说偈言:多衣满一亿,净洁而细緻。初摩而缠覆,修行则无疑。尔时施食菩萨摩诃萨。於世尊前。复说偈言:

    所设众饮食,具足诸餚膳。日日应常施,修行无有疑。尔时悲行菩萨摩诃萨。於世尊前。复说偈言:应悲诸众生,数数而号哭。

    此经甚深妙,厌恶不修学。若从地狱来,则乐处地狱。虽似修功德,须臾寻生疑。亲近恶知识,不信甚深法。

    愚痴网自蔽,如是生疑惑。诸有破戒者,恶心见其过。闻经不信受,诽谤於此行。懈怠少精进,不住於菩提。

    无智心下劣,不解如是行。众生多乐著,我见心自在。常处於三界,无能修行者,愚痴起恶心,无智染诸欲。

    乐处於愦闹,作是诽谤行。愚痴少智人,饕餮嗜饮食。不修清净法,故作诽谤行。众生多贪著,偏执取妄想。

    不识於假名,唯救世能度。尔时能远离解脱菩萨摩诃萨。於世尊前。而说偈言:远离诸众生,如弃於粪秽。虚伪犹泥钱,解脱著果想。

    譬如坏死尸,其恶甚可厌。若谤如是行,应疾速远离。如贼劫村落,处於旷崄路。闻者悉远避,愿莫值是恶。

    若见坏烂者,厌恶如贼害。有诽谤此经,如是恶莫见。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菩萨摩诃萨。甚为希有。其意明了。为是自定力耶。为是佛神力乎。佛言:皆是乘佛神力能作是说。亦是此经功德威力。逮得无碍。何以故?如是族姓子。以於六十亿佛所。从於佛口常闻此法不增不减。亦如从我得闻不异。是故亿念过去一切诸禅定力及佛神力。阿难言:如是如是,信如所说,此诸菩萨。现可证知。

    △现见品第八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闻是法。次第信解不生疑惑。如是族姓男女。得成就几所福。佛告阿难。若族姓男女。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以阎浮提满中七宝供养者,是人功德。不如得闻此经次第句义信解不疑其福甚多。置阎浮提满中七宝供养诸佛。假设恒河沙世界满中珍宝供养诸佛。复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是经次第句义。信解不疑心亦不悔。是人功德复倍於彼。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假使三千界,满中诸珍宝。供养於如来,救度於世间。若佛说此经,有能谛听者,智慧得解脱,其福倍过彼。

    譬如恒河沙,於此诸世界。七宝悉充满,尽施一切智。於佛之所说,信受是经典。是为解脱智,其福亦倍彼。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有族姓男女。信解是经受持读诵复为人说。得几所福。佛告阿难。如是族姓男女。住无上道。於百劫中修行布施。供养如来。远离此经。百劫持戒百劫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复於百劫得五神通。修世间智具足戒身。若有远离此经典者,是则不名尊重供养於诸如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解是经。受持读诵复为他说。其所得福倍多於上。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假使满百劫,一切诸餚膳。供养救世者,不名尊重供。若欲供养者,当受持是经。舍除福报想,修行法供养。

    如是供养者,是名真供养。以法为供养,如来法身故。假使满百劫,以衣服供养。救世之世尊,多诸衣服施。

    不名为供养,有能持经者,是名真供养,最上之第一。假使满百劫,常散诸天华。奉上诸世尊,不名为供养。

    若作第一供,救世能度者,应受持此经,能除果报相。若造七宝塔,为救世建立。一切如须弥,不名供养佛。

    此为最大供,众供养中上。能持此经者,不见我身相。假使满百劫,修持於禁戒。而不持此经,不名为最胜。

    听经而持戒,於戒为最上。亦於持经中,而无持经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