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宗通卷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魏陈唐三译重菩萨二字)。

    傅大士颂曰。人与法相待。二相本来如。法空人是妄。人空法亦祛。人法两俱实。授记可非虚。一切皆如幻。谁言得有无。

    通曰。前说菩萨发菩提心。尚有菩提可得。至此则实无有法发心者。发心且无。而况于菩提乎。前说菩萨不见有众生可度。尚有菩萨可得。至此则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菩萨且无。而况于众生乎。故知前所断者俱生我执。此所断者俱生法执。盖微乎其微矣。傅大士云。人法两俱实。授记可非虚。唯人法俱虚。故授记非实也。通前三疑。一口道尽。

    功德施论曰。上所说因清净相。义未圆满。为满足故。再申前意。故谓如来于然灯佛所无少法可得。修因清净。不但如来为然。诸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见我为能度。众生为所度。心境未忘。即是颠倒。不得名为菩萨也。

    何故一作是念。便不名菩萨耶。真如性中。毫末不存。实无少法可得。名为菩萨。若举心动念。即乖法体。是故佛说一切法即是佛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第一义中。无菩萨。无凡夫。真界平等。不宜自生分别故。违之则见有四相。即是众生。顺之则不见四相。即是菩萨。毕竟无一法可得也。

    若菩萨作是言。所修六度万行。为欲庄严佛土。不有净因。安得净果。是于色等聚所成佛土染着因故。亦不名为菩萨也。何故庄严亦不名为菩萨耶。如来所说庄严佛土者。第一义中。不见有能严所严。实义无生故。即非庄严也。本既无生。何为复有是名。但依俗谛言说。故以是非庄严者。严与不严。等无有二。是名真庄严也。

    弥勒菩萨偈曰。不达真法界。起度众生意。及清净国土。生心即是倒。

    夫上严佛土。是为大智。下度众生。是为大悲。此皆菩萨分内事。一作于念。便非菩萨。然则起何等心。方名为菩萨耶。若有众生及菩萨。通达无我法者。无我法有二种。一是众生所有法。一是菩萨所有法。若能自智信者。若世间智。若出世间智。信解一切法无性。一切法无性。不但离于人我。抑且离于法我。终日庄严而未尝庄严。终日度生而未尝度生。是真无相。是真无住。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重说菩萨。一是摄世谛菩萨。一是出世谛菩萨。真可授记作佛者也。

    弥勒菩萨偈曰。生众及菩萨。知诸法无我。非圣自智信。及圣以有智。

    虽非菩萨。而自智能信。即是菩萨。以有智慧故也。

    黄檗云。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不可以心更求于心。不可以佛更求于佛。不可以法更求于法。故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以心传心。此为正见。慎勿向外逐境。认境为心。为有贪瞋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用菩提。

    故祖师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本源清净佛上。更不着一物。譬如虚空。虽无量珍宝庄严。终不能住。佛性同虚空。虽无量功德智慧庄严。终不能住。但迷本性。转不见耳。所谓心地法门。万物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无境即无。不可于净土上转作境解。所言定慧。鉴用历历。寂寂惺惺。见闻觉知。并是境上作解。暂为中下根人说即得。若欲亲证。皆不可作如此见解。尽是境法。有没处。没于有地。但于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黄檗直从贴体法见上刮并殆尽。真所谓通达无我法者。

    ○十五断诸佛不见诸法疑

    此疑从上菩萨不见众生可度。佛土可净而来。若菩萨不见彼是众生。不见我为菩萨。斯则不见自他等相矣。若如是。诸佛不见诸法。都无智眼。为有境可得耶。无境可得耶。此中说无境界。故经云。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傅大士颂曰。天眼通非阂。肉眼阂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直缘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圆明法界内。无处不含容。

    日月殊光如来解曰。言肉眼者。照见胎卵湿化色身起灭因缘也。言天眼者。照见诸天宫殿云雨明暗五星二曜旋伏因缘也。言慧眼者。照见众生慧性浅深上品下生轮回托荫因缘也。言法眼者。照见法身遍充三界。无形无相。尽虚空遍法界因缘也。言佛眼者。照见佛身世界无比。放光普照破诸黑暗。无障无碍圆满十方。寻光见体知有涅槃国土也。此五眼如来。其中若有上根上智之人。能识此五种因缘。即名为大乘菩萨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傅大士颂曰。依他一念起。俱为妄所行。便分六十二。九百乱纵横。过去灭无灭。当来生不生。常能作此观。真妄坦然平。

    通曰。前云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所重在佛眼也。佛眼者。四皆殊胜。佛眼之外。无别四眼。如来知见无二。故前说五眼。后说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以众生心皆真心所现少分之法。如来证真实心。岂有诸妄而不睹耶。故能通达无我法者。正与如来真心相应。所以能悉知悉见也。

    刊定记曰。诸佛菩萨。远离能所分别。不见一法可得。岂都无所见耶。然真实智眼。照了前境。略有五种。一者肉团中有净色根。见障内色。名为肉眼。佛具诸根故有肉眼。二者于肉眼边。引净天眼。见障外色。名为天眼。三者以根本智。洞析真理。名为慧眼。四者以后得智。说法度人。名为法眼。前四在佛。迥异二乘.菩萨所得。总名佛眼。如来具足五眼。无所不瞩。此约能见五眼以名见净。下约所知诸心以明智净。

    弥勒菩萨偈曰。虽不见诸法。非无了境眼。诸佛五种实。以见彼颠倒。欲明如来之智微妙能知。故约所知之境广多以显。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数。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此约一个恒河以数沙也。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此约一河中沙以数河也。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是约诸恒河中沙以数界也。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约尔所界中众生心量若是其多也。若干种心。不出于染净二种。而如来悉能知之者。则何以故。彼等诸心。取着妄境。皆是六识颠倒。为心流转。种种差别。何故如来说名非心。由无持故。心即流散。以彼住于虚妄。不住于真实。非心所住也。

    弥勒菩萨偈曰。种种颠倒识。以离于实念。不住彼实智。是故说颠倒。

    若如是不住者。远离彼四念处。既无执持。随缘常转。即是相续颠倒。名虚妄性。所以说诸心为颠倒识者。何谓也。以于过现未来求不得故。过去心已灭故。未来心未生故。即过去未来以验现在。其现在虚妄分别。即是遍计所执。自性非有。故此流转之心。皆是妄识所缘。无有三世性故。故如来悉知悉见。说名非心。所贵佛眼者。不取其能知众生之妄心。取其知妄心皆不可得也。妄心既不可得。即是真心。真心不灭。是名为心。此之谓正知正见。岂彼肉眼比智可及乎。

    昔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通。肃宗命忠国师试验。三藏才见师。便礼拜立于右边。师问曰。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师曰。汝道老僧即今在甚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去西川看竞渡。良久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甚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在天津桥上看弄猢狲。师良久复问。汝道老僧只今在甚么处。藏罔测。师叱云。这野狐精。他心通在甚么处。藏无对。后僧问仰山曰。大耳三藏第三度为甚么不见国师。仰曰。前两度是涉境心。后入自受用三昧。所以不见。又有僧问玄沙。沙曰。汝道前两度还见么。玄觉云。前两度见。后来为甚么不见。且道利害在甚么处。又僧问赵州。大耳三藏第三度不见国师。未审国师在甚么处。州云。在三藏鼻孔上。后僧问玄沙。既在鼻孔上。为甚么不见。沙云。只为太近。天童拈云。三藏不见国师则且置。你道国师自知下落处么。若谓自知。则百鸟衔华。诸天供养。未有休日。且道正当恁么时。落在什么处。

    昔德山至澧阳。路上见一婆子卖饼。因息肩买饼点心。婆指担曰。这个是甚么文字。山曰。青龙疏钞。婆曰。讲何经。山曰。金刚经。婆曰。我有一问。你若答得。施与点心。若答不得。且别处去。金刚经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未审上座点那个心。山无语。遂往龙潭。发明己事。将疏钞堆法堂前。举火炬曰。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遂焚之。故了知不可得心。若忠国师.德山者。可谓具佛眼矣。

    ○十六断福德例心颠倒疑

    此疑从上心住颠倒而来。如来悉知众生若干种心。又悉知成就无量福德。心既流转。是虚妄性。所有福聚。亦并成虚。此既是妄。即同颠倒。何名善法。然则修行诸善法。不落于空乎。为遣此疑。故经云。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自在力王如来解曰。此虽如是布施。只是有碍之宝。不是无为清净功德。是故如来不说多也。若有菩萨。以卢舍那身中七觉菩提。持斋礼赞。从其心灯。化生功德。不生不灭。坚如金刚。乘香华云。入无边界。起光明台。供养十方一切诸佛。此是无为功德见性之施。化为菩萨。颂曰。广将七宝持为施。如来不说福田多。若用心灯充供养。威光遍照满娑婆。

    通曰。前须菩提说。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以福德性不堕诸数。故非多寡可论。说福德多者。但指世福言也。须菩提以真谛较俗谛。故以世福之多不如其无。世尊则以真谛即俗谛。惟以福德之无故言其多。且福德有性。即是福德有实。今并其性而无之。不住于真。不住于俗。正以显中道谛也。

    刊定记曰。流转之心。可是于妄。所言福聚。体不是虚。如以布施为因。以七宝为缘。施遍于大千世界。则福亦遍于大千世界。岂不甚多。然无正觉智慧所持。成有漏因。得福虽多。有福德实性可得。如来不谓之多也。以住相布施。是其颠倒故。若不住相而行布施。由是正觉智慧所持。成无漏因。虽无福德可得。以无福德实性。故其多不可量也。是故如来说得福德多。以第一义中。本无取蕴。故无有实。以依俗谛。但有言说。故言其多。是即智之所持。非颠倒也。前众生心住于相。是名颠倒。以其违于本来空寂之体故。此布施不住于相。非是颠倒。以其顺于本来空寂之体故。

    弥勒菩萨偈曰。佛智慧根本。非颠倒功德。以是福德相。故重说譬喻。

    如是五眼所见。都无所得。是佛境界。以是应知离相净因。无境可得。故通达无我法者。无知而无乎不知。无见而无乎不见也。

    德山上堂。若也于己无事。则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于事无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若毛端许。言之本末者。皆为自欺。何故。毫厘系念。三涂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圣名凡号。尽是虚声。殊相劣形。皆为幻色。汝欲求之。得无累乎。及其厌之。又成大患。终而无益。德山故熟于金刚之旨。不觉缕缕而出。如上名言。一一得无惑去。方可名般若智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宗通卷五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