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卷第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隆兴府百福院 宗镜禅师  述

    曹洞正宗嗣祖沙门 觉连 重集

    依法出生。法法皆真。元从一法生。四生六道。情与无情。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经文为依法出生分第八。盖一切诸佛。及阿耨菩提。皆从般若经。大智理中出生。故云。依法出生也。法法皆真者。既从真如理中。流出佛果菩提。则一切有情无情。法法具真理。言诸法揽理而成。故法法皆是真理。可谓。出真理之外。无片事可得也。元从一法生者。言诸佛法身。及所证菩提。无不从此般若一理而生。故般若称为诸佛之母。皆依般若而修。乃得成佛也。四生六道者。此释上文。法法皆真。从一法而生之义。言四生六道。即六凡也。四圣含于其间。情与无情。即三世间也。

    山河大地。体露分明。泥牛吸水。黄河彻底清。

    山河大地体露分明者。呈前法法皆真之义即总含四法界也。可谓。若人欲识真空理。心内真如还遍外。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也。泥牛吸水者。前文依教而说。此中教外别谈。宗门以泥牛木马表正位中事。此言泥牛吸水。显正中有偏。从体起用。以无说中。而有说也。黄河彻底清者。此水本浑。却言能清。表偏中有正。摄用归体。以有语中而无语。妙在体前。可谓。海底泥牛衔月走。岩前石虎抱儿眠。

    山河如掌平  无坏亦无成  千差与万别

    金刚界内生

    此四句。言经中一切诸佛。及阿耨菩提法。皆从此经流出所以。初二句。言无情世界。虽有山高河下之异。于般若理上无一无别。故云。如掌平也。纵山有崩裂。水有枯竭。于般若理上。亦无成坏也。后二句。呈前之义。总言十法界之相。虽有千差万别不同。其实从一法界真心建立。故云。金刚界内生。可谓。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此言金刚界内。无有成坏之相也。

    ○依法出生分第八。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注曰。此分名依法出生分。然依般若法。出生佛果菩提也。如来于此。招告当机。须菩提于意云何。佛意欲显无为之福。先将有漏之福。问于善现。若人以满三千世界。尽是七宝以用布施所作得之福德。其福德宁为多不。下文须菩提乃答云。甚多世尊。善现谓。大千七宝。宝多福胜。故曰甚多也。何以故者。自徴问甚多之义。是福德者。即事福也。即非福德性者。非般若福德种性。不能成就菩提。此但住相布施。唯成有漏之因。只得人天福报也。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者。于世间事福。乃云多也。佛又招告须菩提言。若复有人。于此经中。此经者。指此般若人人俱有。个个周圆。上至诸佛。下及蝼蚁。亦具此经。即妙圆觉心是也。无物堪比。有人于此经中。受持四句偈等。受者。直下承受。持者。时时行持。更为他人分别解说。其福胜彼。七宝布施之福。只得人天有漏之报。此言四句之偈。以少况多。四句功德既云无边。况一经功德岂可思议者哉。言其因经悟性。四句现前。福等太虚。历劫不坏。只至成佛。永无退转。故云其福胜彼。可谓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是也。古今论四句偈者不一。各执己见。初无定论。但依铜碑记云。天亲菩萨升兜率宫。请益弥勒。如何是四句偈。弥勒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也。何以故者。佛意自徴自释。招告善现。何故于此经。受持四句。为人。讲说。所得福德胜于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也。佛乃自答云。一切诸佛。及所证菩提等法。皆从此经出。言此经之功。极大无穷非指此一经文字语言。乃指实相般若之心也。所谓佛法者。佛于此再呼须菩提。而告之。所谓佛法者。乃指上文。所谓阿耨菩提法也。佛恐人泥着。此佛法。故云。即非佛法也。非是真实有此佛法。乃假名为佛法而已。盖谓佛法本来无有。唯假此法。以开悟众生耳。如来所说佛者。令人觉也所说法者令人悟也。若不觉不悟执取心外佛法者即非佛法也。傅大士颂曰。宝满三千界。赍持作福田。唯成有漏业。终不离人天。持经取四句。与圣作良缘。欲入无为海。须乘般若船。

    宝满三千。财施有尽。偈宣四句。法施无穷。发生智慧光明。流出真如妙道。

    宝满三千者言财施润众生之身。无饥寒苦。得欢喜乐。只是人间天上之福。为有漏之果福尽堕落。依旧沉沦。故云。有尽可谓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也。偈宣四句者。言法施润众生之心。令闻法者。心生欢喜见性明心。超凡入圣得证菩提。听者既证菩提。说者岂不成道。故云法施无穷也。发生智慧光明者。此释呈上文。法施无穷所以。言闻法之人。发生本有智慧光明。又能向自性中流出真如妙道。故经云。一切诸佛及阿耨菩提。皆从此经出也。

    所以称扬德胜。了达性空。彻诸佛之本源。豁一经之眼目。还见四句亲切么处。

    所以称扬者言佛告须菩提。称扬能持四句功德。胜彼七宝布施之福。言持经得见自性。闻法乃证菩提。发生智慧光明。流出真如妙道。又能了达自性本空真心清净。尔得洞彻十方诸佛根本之源。豁开一经之眼目。即指经中般若智为眼目也。还见四句者。此是科家徴问之辞。发明四句亲切之义。此中自问。下文自答也。

    真性洞明依般若  不劳弹指证菩提

    此是科家。答上亲切之义也。言真性洞明者。行人果能洞达明了真性。必依般若大智修持。速证菩提。此言不劳弹指者。般若即一心也。岂心外又有菩提可证。故云。不劳弹指证菩提。可谓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祗劫。

    徒将七宝施三千  四句亲闻了上根

    无量劫来诸佛祖  从兹超出涅槃门

    初句。颂财施有尽以七宝布施人天受福。还有堕落也。次句。颂法施无穷。上根之人闻四句义。心离四相证我空理。直至成佛永无退转。故云。四句亲闻了上根也。后二句。呈前法施无穷。从上佛佛祖祖。见性得道。皆因法施证入涅槃。可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慧灯不灭魔难入  智镜常明梦不侵

    堪叹浮生瞌睡汉  从他万劫恣昏沉

    前二句。警行人以智慧。破内外惑也。言慧灯不灭者以法相宗中。因位名慧。言慧能拣择。故于地位中。善能拣择。大小性相邪正真妄诸法一一拣择分明。以慧治内惑。以灯能破外暗。使外魔不能入。内魔不能侵。可谓慧灯不灭也。智镜常明者。法相宗中果位名智。以智能决定。故法身本智。如大圆镜。内外洞明。无不照彻。故云。智镜常明。幻妄之梦不侵也。后二句。赞叹一切众生。不悟本有智慧。被无明烦恼盖。覆。终日冥冥不觉不知。故云瞌睡汉也从他万劫者既不明此智慧。从劫至劫。生死永沉。往来六道。流转无穷。何止万劫而已哉。故云。从他万劫恣昏沉也。

    头发焦然干竹钗  两肩担水又担柴

    一生贫贱多辛苦  厌恶女身归去来

    此四句。行容女人身为苦器。盖有三监。五障。不得自在。又有如此。贫穷下贱。逼迫身心。何不早念弥陀。舍此贫穷困苦之身生于净土极乐之界。此娑婆世界不但女人有如此苦。尽三界二十五有六道众生天有五衰之苦。人有八苦交煎。何啻两肩担水担柴之苦耶。若生西方永离八苦。无诸恶道。但受诸乐。直至成佛。永无退转者矣。

    一相无相。本自如然。不在口宣传。五果四向。谁后谁先。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经文。名为一相无相分第九。盖四果人。虽有差别不同。同证一实相之理。实相者。无相也。本自如然者。本来自具真如妙理也。不在口宣传者。其实此真如妙理。口欲谈而词丧。心欲缘而虑忘。理圆言偏言生理丧也。五果四向者。即五不还果也。是第三果阿那含人。居五净居天。断惑有五种那含果也。四向者。即第四果人。离四向证四果也。谁后谁先者。言五果四向人。有利钝不同断惑出三界。利根者。先断先证。钝根者。后断后证也。

    丝毫不挂。万法周圆。圆明弥满。无心照大千。

    此论前来五果四句。有先后。有利钝。断惑出三界证四果差别不同也。今言丝毫不挂。似最上顿宗。了万法本空。真心本净。无惑可断无果可证。故云万法周圆。似真如遍于万法故法法周备。圆满具足也。圆明弥满者。此喻本有真心灵光独耀。如中秋月。普照十方。可谓。一点灵明通宇宙。那分西竺与曹溪。

    五果并四向  本体元无相  两目不相似

    鼻孔都一样

    五果者。即五种那含果也。四向者。即四果阿罗汉向。向者。往也。将往四果出三界也。本体元无相者。虽五果四向差别不同。以真如本体理上。元来无相也。两目不相似者。呈前五果四向。从凡至圣。修证阶级各各不同。如人两目。左右必不相似。一般也。鼻孔一样者。言所悟真理。实然不异。故云。鼻孔都一样也。

    ○一相无相分第九。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注曰。此分之义。叙得果之疑因也。从上无为法。不可取说而来论云。向说无为法不可取说。云何声闻各取自果。如证而说也。此下显断疑之义。盖四果虽差别不同。同证一实相理。故云。一相无相也。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佛于此招告当机。须菩提。于意云何。佛恐四种罗汉。不知以无念为宗。尚萌所得之念。故设问告之云。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意云。汝能作。得果得道之念不。须菩提答之云。不也。言不作。得果之念也。须菩提复向佛说。须陀洹人所得之实。故称世尊。何以故者。乃徴问之辞。以何意故。名须陀洹。此人名为入流。言得入圣人之流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离四趣生。证初果位。故云入流也。而无所入者。言此人。心无所得之念。不入六尘境界。断除人我执着之相。以无取心。契无得理。故名须陀洹也。傅大士颂曰。舍凡初入圣烦恼渐轻微。断除人我执。创始证无为。缘尘及身见。今者乃知非。七返人天后。趣寂不知归。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梵语斯陀含。此云一来。即第二果阿罗汉也。佛于此招告当机。须菩提于意云何。佛恐于所得果上心有所得之念。故设问告之于汝心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佛意云。汝能作。得果得道之念不。须菩提答之云。不也。言我不作。得果之念。须菩提复向佛说。斯陀含人所得之实。故再称世尊。何以故者。徴问义。以何意。故名斯陀含。此斯陀含者。名一往来。盖以欲界有九品思惑。前六品已断。后三品未断。更须于欲界。一往天上受生。一来人间受生。不复再来人间也。而实无往来者此人证无为果时。而心无所得。不见有往来之相。故名斯陀含也。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梵语阿那含。此云不来。即第三果阿罗汉也。佛于此招告当机。须菩提于意云何。佛恐此人。于所得所证。心有执取之念。故设问告之云。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佛意云。汝能作得果得道之念不。须菩提答之云。不也。意云。我不作所得之念。须菩提得向佛言。阿那含人。所得之实。故称世尊。何以故者。自徴问义。以何意。故名阿那含。此阿那含名为不来。盖此人。于欲界思惑已断。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也。而实无不来者。此人已悟人法俱空。心无所得。而实无不来之相。故名阿那含也。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梵语阿罗汉华言杀贼。名含三义。其一杀烦恼惑使。其二后报不来。其三应受人天供养。又名无学。以三界内见思烦恼已尽。究竟真理。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即第四果阿罗汉也。佛于此招告当机须菩提于意云何。此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佛恐此人。心有所得之念。故问云。汝能作。得道得果之念不。须菩提答之云。不也。意云我不作得道之念。须菩提复向世尊说。无所得之实。故再称世尊。何以故者。自徴问义。以何意故名阿罗汉。此阿罗汉。实无有法。名阿罗汉。此人自初果。至四果。皆因证此无为之体。实无有法可取可舍。既无取舍。境智俱亡。岂有得果之心。我心既空。无得道念。故名阿罗汉。须菩提又称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意云。若阿罗汉。于道有得。于法有取。作得道之念。有所得之心。即我相未除。是凡夫。行则着我人众生寿者也。

    【经】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至)我是离欲阿罗汉。

    此言须菩提。再称世尊云。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者。乃是善现明佛先许。我得无诤三昧。言无诤者。一念不生。诸法无诤也。梵语三昧。此云正定。离诸邪定故也。人中第一者。言得此无诤。精妙之处。于诸弟子中。最为第一也。然善现所证之果。不过无学。而世尊独称第一者。以无诤故也。第一离欲者。以三界烦恼贪心。即名为欲。以善现微细四相。皆以灭尽。爱染不生。故云。离欲阿罗汉也。世尊我不作是念者。须菩提复向佛说。无所得之念。故再称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得道果者。以须菩提。外不取离欲之名。内不执所得之果也。

    【经】世尊我若作是念(至)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此明须菩提恐大众不知去所得心。是以启咨世尊。至于再四。我者。即须菩提自称也。我若作是念。我是得道得果阿罗汉。世尊则不说我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梵语阿兰那。此云无诤。我若作是念。世尊则不应。记我无诤之行。最为第一。以我须菩提实无所行。盖以心无所得。离三界欲。证四果法。得无诤三昧。方受须菩提名。所以佛许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傅大士颂曰。无生即无灭。无我复无人。永除烦恼障。长辞后有身。境亡心亦灭。无复起贪瞋。无悲空有智。翛然独任真。

    人天往返。诸漏未除。道果双忘。无诤第一。超凡入圣。从头勘证将来。转位回机。透底尽令彻去。委悉么。

    人天往返者。言初果人。七生天上。七生人间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尽方证初果。言二果人。一生天上。一生人间。断欲界五趣杂居地中。前六品思惑尽。方证二果。言三果人。一往天上。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方出欲界再不来欲界受生。方证三果。居五不还天。断后八地中。七十二品思惑尽。方出三界。故云。人天往返也。诸漏未除者。言六根发识。六尘牵引。皆为漏也。凡夫漏于有为。二乘漏于无为菩萨漏于中道。今正言初果。二果三果及四果。阿罗汉。虽断三界内。见思二惑得出三界。已是漏在界外。尚滞偏空。堕于无为。故云。诸漏未除也道果双忘者。言阿罗汉。已断见思二惑。证无为理。遣去得道得果之执。方称无诤第一之行。故云。道果双忘。无诤第一也。可谓。迷悟到头俱莫恋。眼中金屑无难留。超凡入圣者。言初果至于四果。无诤三昧。阿兰那行。谓之从头勘验次第。皆是断惑证果而来也。转位回机者。此科家拈情意云阿罗汉虽是从凡入圣得证无为。住在二乘。灰心泯智。舍有趣无。精进研穷。灭受想定。须要转去二乘之位。回滞小乘之机。于此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谓之转位回机。将前滞小之意尽令透底彻去纤毫不存可谓。眼中拨尽黄余屑。触处纵横鸟道玄。还委悉么者。乃科家审问之辞。要人着眼也。似我如上所说。汝诸人会么。下文伸答是也。

    勿谓无心云是道  无心犹隔一重关

    此二句。是同安察禅师。颂心印偈中。末后两句。科家引来比无心之义。言初果不入六尘。不着圣流无心也。二果不着往来之相。无心也。三果不着不来之相。无心也。四果不著有无之相。无心也。涅槃经云。阿罗汉已离子缚。以因中为子。即八十一品思惑。故得无心也。无心犹隔者。此阿罗汉果缚犹存。执涅槃果。有苦依身在。有说涅槃之苦。依着法身故隔一重关也。故大论云。二乘虽破三毒烦恼。不了了尽。如香在器中。香虽去而余气犹存。若乳母衣。久故垢着。以淳灰水洗净。虽无有垢。而垢气犹存。此喻二乘。既有余习。故谓之隔关也。

    果位声闻独善身  寂然常定本非真

    回心顿入如来海  倒驾慈航逆渡人

    前二句。行容二乘行相。如獐独跳。不顾本群。唯能自利。不能利人。所以独善其身也。虽是寂然常在定中。非是大乘真实之道。无余涅槃。故云非真也。后二句。指示大乘真实之道。谓二乘人。回小向大。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回二乘人趣寂之心。顿入如来妙觉果海也。从妙觉海。倒驾慈航逆流而出。即返入尘劳。分身九界。兴慈运悲。广利有情。故云。逆渡人也。

    楼头画鼓五更阑  争柰众生被眼瞒

    不见性天光灿灿  但于夜后黑漫漫

    此四句。明大地众生从昼至夜。只贪世事。不明真性。眼被色牵。耳随声转。鼻舌身意亦复如是。阑者尽也。言五更之阑。谓五更将尽而天明也。众生被眼瞒者。言众生。尽此一夜。只贪睡眠。及至日间。又被色转。不知日用见闻。皆是当人自性。所以被眼瞒也。后二句。谓被眼瞒之义。不见性天者。言世人。只知贪眠见色。被物所迷。不知见色即是见心。闻声即是闻性。所以不见性天之道也。但于夜后者。既不明性天之道。只管向外驰求。迷头认影。如处长夜梦寐莫晓。故云。夜后黑漫漫者矣。

    极乐国中真快乐  永无八难及三灾

    常闻天乐空中响  敢劝众生归去来

    此四句。叹西方境胜。令人归向也。初句。言生西方人。莲华化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无生死苦。无忧悲苦。故曰快乐。可谓称身璎珞随心现。盈器酥酡逐念来也。次句。言彼国众生。无诸众苦。即八难三灾也。八难者。一地狱难。二饿鬼难。三傍生难。四盲聋喑哑难。五世智辩聦难。六佛前佛后难。七北拘卢洲难。八无想天难。故云八难也。三灾者。大三灾。即水火风也。小三灾。即刀兵疫病饥馑也。净土无有此苦。故云。永无八难三灾也。三句。言彼佛国土常作天乐。又云。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故云。天乐空中响也。四句结颂。乃是科家慈心太切。既是净土如此之乐。娑婆如此之苦。我今普劝汝等众生。急早念佛。同归净土。优昙颂曰。老来死至怎生医。乐土风光谁得知。到者同名无量寿。因从此界念阿弥。故云。敢劝众生归去来也。

    庄严净土。锦上添花。徒劳任算沙。然灯昔日。授记无差。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经文。为庄严净土分第十。盖菩萨以清净心。不住六尘。均修万行。庄严法身净土。故名庄严净土也。锦上添花者。言此法身净土。人人本有。如锦相似。菩萨复假万行庄严。如锦上添花。乃是称性庄严净土也。徒劳任算沙者。此是科家。与人拈情。恐人向庄严处认着。既是法性本有净土。何假庄严。故云。徒劳任算沙也。然灯昔日者。如佛问须菩提。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须菩提答云。于法实无所得。佛言。如是如是。以实无有法可得。是故然灯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科家意谓。似此实无有法可得。方是于理。无有差错也。可谓。分明不受然灯记。自有灵光耀古今。

    因风吹火。末后拈华。谁人会得。迦叶便笑他。

    此科因然灯授记。而言无法可得。故云因风吹火。所以世尊末后拈华。仿效成风也。谁人会得者。此言世尊。既因然灯授记。无法可得。所以末后拈华。谁人会得。唯有迦叶破颜微笑。会得无说无传。本有之道。所以便笑他也。

    庄严生净土  金粟眼中沙  初生全泄漏

    末后又拈华

    前二句。拈情也。庄严生净土者。前来有为教中。菩萨以六度万行。为庄严法身净土。佛恐须菩提。执着实有庄严。故问云。菩萨庄严佛土不。此须菩提。即以大乘理答之云。庄严净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此明自性之土。不在庄严。自性无相。量等虚空。如何庄严也。佛又云。菩萨生清净心。不着六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方是庄严净土。科家意云。须菩提。虽然称理庄严。还有此庄严之念。所以云。金屑虽贵。落眼成尘。故云。金粟眼中沙也。初生全泄漏者。此是科家。把住世尊之义。言真净界中。本无诸佛出世。今生梵宫。已是漏泄真机。谓初生时。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古德云。指天指地语朗朗。送语传言出画堂。使者尚能多意气。主人应是不寻常。此贬传言送语。漏泄真机。故云。初生泄漏也。末后拈华者。言佛住世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即是应机而说。至理本来无言。所以末后拈华。迦叶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嘱迦叶。汝善流布。勿令断绝。此明拈华。虽显无言之道。争柰付嘱。已落第二门头。岂非漏泄也。

    ○庄严净土分第十。

    【经】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至)于法实无所得。

    注曰。此分之名。为庄严净土分者。以菩萨修六度万行。布施戒定慧等。一切善法。皆名庄严。外不染六尘。内无我人相。不着断灭。故名净土也。时佛于此招告当机。须菩提于意云何。于汝心意如何。又云。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此乃佛恐须菩提。疑佛因中。昔受然灯之记。于法实有佛果菩提所得。故兴此问也。须菩提向佛答云。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意云。于般若真空理上。实无所得之法也。傅大士颂曰。昔时成善慧。今日号能仁。看缘缘是妄。识体体非真。法性非因果。如理不从因。谓得然灯记。宁知是旧身。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佛于此招告当机。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佛意。恐须菩提起疑。前来既言法不可取。云何诸菩萨。以修六度万行。取庄严净土耶。故佛问之。汝谓菩萨修行六度庄严。欲取佛净土不。须菩提自答云。不也世尊。意云。不取相庄严。佛土。故称世尊也。何以故者。乃是自徴之义。以何意故。菩萨不取相庄严佛土。又答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意云。此庄严佛土者。谓菩萨修六度万行。造寺写经。布施供养。此是著相有为庄严。故云。即非庄严也。若菩萨。心常清净。不向外求。任运随缘。一无所得。行住坐卧。于道相应。故云。是名庄严佛土也。傅大士颂曰。扫除心意地。名为净土因。无论福与智。先且离贪瞋。庄严绝能所。无我亦无人。断常俱不染。颖脱出嚣尘。

    【经】是故须菩提诸菩萨(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故者。乃结上起下之辞也。以前文云。菩萨于法实无所得。又不取相庄严佛土。以是之故。佛再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佛意劝勉菩萨。应当如是。生真如无染清净之心也。下文。显生清净心。所以不应住色者。即不住六尘境。是生清净心也。应无所住者。即不住六尘。不住善恶。不住凡圣。不住生死涅槃等也。而生其心者。即是诸佛清净心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尽十方世界。独露此一个真心也。

    【经】须菩提譬如有人(至)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梵语须弥卢。此云妙高。以此山四宝所成。曰妙。独出众山。曰高。又名山王者。谓在众山之中。故称王也。佛以此为喻。故招告须菩提言。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佛意。以人身高大。如须弥山。实无此理。谓之非喻而喻。比况真性无相。色褁太虚。虽须弥山。不足比其高大。故托大身。所以为问。故云。是身为大不。须菩提答之云甚大。以须菩提。深悟佛义。遂有甚大之对。故再称世尊也。何以故者。乃自徴之义。以何意故。名之为大。又恐大众未晓。重为辩之曰。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言非身者。即法身也。真心也。以谓法身。心量广大。等虚空界。无形无相无可比类。方名大身。傅大士颂曰。须弥高且大。将喻法王身。七宝齐围绕。六度次相邻。四色成山相。慈悲作佛因。有形终不大。无相乃为真。

    如来续焰然灯。实无可得之法。菩萨庄严佛土。应无所住之心。诸妄消亡。一真清净。

    如来续。焰者。即释迦因中为善慧仙人。献华于然灯佛。证无所得法。然灯佛授记云。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曰释迦。故云。续焰然灯。实无所得之法也。菩萨庄严者。菩萨以无所住心。不住六尘。生清净心。庄严法身净土也。诸妄消亡者。即不染六尘。诸妄消亡。唯显一真清净无染之道也。

    昔究法华妙旨。亲感普贤诲言。清净身心。安居求实。冥符奥义。豁悟前因。直得心法两忘。根尘俱泯。且道庄严个什么。

    此是科家。举自证验他也。言我昔究法华妙旨。至八百身功德处经云。得清净身。如净琉璃。众生喜见。其身净故。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生时死时。上下好丑。生善处恶处。悉于中现。于此有疑。然后作观思惟。亲感普贤菩萨诲语云。汝有身心在。未得身根清净。科主于是。清净身心。安居静室。复起观智以求实相。忽然有省。冥符经中奥义也。豁悟前因者。即科主自悟前世之因也。心法两忘者。此明豁悟前因所以也。直得心忘四相。法忘二执。内根不生。外尘自泯也。可谓。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也。且道庄严者。乃科主徴问之义。竟云。既是心法两忘。又庄严个什么。可谓。虚空无面目。何用巧妆眉也。

    弹指圆成八万门  刹那灭却三祇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