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唐宋以来设馆修史之始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纪,各史书法,准《史记》、《汉书》、《新唐书》,各国称号,准《南、北史》;二、各史所载,取其重者作志;三、表与志同;四、列传(后妃,宗室,外戚,群臣,杂传),人臣有大功者,虽父子各传,余以类相从,或数人共一传,三国所书事,有与本朝相关涉者当禀,金宋死节之臣,皆合立传,不须避忌,其余该载不尽,从总裁官,与修史官临文详议;五、疑事传疑,信事传信,准《春秋》(百衲本《辽史》卷首)。以上五例,即三史义例所据以画一者也。先是王祎著《正统论》,谓金虽据有中原,不可谓居天下之正;宋既南渡,不可谓合天下于一,其事适类于魏、蜀、吴、东晋、后魏之际,是非难明,而正于是又绝矣。自辽并手金,金并于元,元并南宋,然后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而后正其统(《王忠文公集》)。此说即为脱脱所本,盖如王祎所论,则宋与辽金,实同于南北朝时之分据,而脱脱定议以三史分修,实以《宋史》为“南史”,辽、金二史为“北史”,亦取端修以《南》、《北史》为例之说也。考脱脱修三史时,脱脱自为都总裁,铁睦尔达世、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吕思诚、揭侯斯、李好文、杨宗瑞、王沂等为总裁官,而纂修官则三史各异。迨至至正四年三月,《辽史》先成,由脱脱表上。同年十一月《金史》继成,五年十月《宋史》亦成。时脱脱已罢相,由继任右丞相阿鲁图表上 ,未几即镂版行世,得以流传。至其成书所以如斯之速者,则以三史各有底本在,据而编次之,则大略可睹矣。或以三史成书太速为病,固由昧于当代之实况,抑知顺帝至正八年方国珍起兵浙江,十一年郭子兴起兵安徽,十三年张士诚起兵江苏,渐次以及中原北方,全国成动荡之势,时上距书成不及十年,设再荏苒岁月,旧本散亡,三史恐难成书,藉令成于明人之手,亦必为残阙不完之作矣。后贤又病《宋史》冗杂,《辽史》简略,而极称《金史》之详核老洁者(见《二十二史箚记》二十七),不悟《宋史》于北宋九朝,据王偁《东都事略》及李焘《续通鉴长编》,叙述详而有体,皆由底本之善,南宋高、孝、光、宁四朝之史亦略备。且《宋史》之佳处,正在详而不在简,后来改撰之《宋史》,皆不能满人意者,非谓其不能剪裁,正以其详不如旧史耳。至其一人重复立传,编次前后失当,如钱大昕、赵翼之所纠举者,悉出元人补订未善仓卒成书之失,非宋国史旧本之咎也。《辽史》所纪契丹上世之事,当出于《辽实录》,由耶律俨、萧永祺相沿而删定之者。今考《辽史》本纪、志、传中,屡称耶律俨、陈大任,又称旧史,旧史即指陈氏之作。此外间取材于《魏书》、《周书》、《隋书》、《北史》、《新唐书》、《新、旧五代史》、《通鉴》,而于天祚天庆二年以后事,多采自叶隆礼之《契丹国志》。盖撰《辽史》时,苦于史料缺乏,杂采诸书,多录原文,勉强联缀,捉襟见肘,随处可见。然宋人之名著,若江少虞《皇宋事实类苑》,李焘《续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及《朝野杂记》,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马端临《文献通考》,乃竟未见采取,岂以有所忌讳而然,抑由时日迫促,无暇以及此乎  元人王恽《玉堂嘉话》,载王鹗所拟《金史大纲》,备有《太祖》、《太宗》、《熙宗》、《海陵庶人》、《世宗》、《章宗》、《卫绍王》(实录阙)、《宣宗》、《哀宗》(实录阙) 九帝纪,《天文》、《地理》、《礼乐》、《刑法》、《食货》、《百官》、《兵卫》七志,《诸王》、《后妃》、《开国功臣》、《忠义》、《隐逸》、《儒行》,《文艺》,《列女》、《方技》、《逆臣》诸列传,恽又谓鹗亲笔作史,大略付恽,如帝纪、列传、志书,卷帙皆有定体,此皆王鹗尽瘁于《金史》之证。当鹗之世,金源文献,既有实录可徵,益以刘祁、元好问所纪,既不同《宋史》之冗杂,亦不似《辽史》之简略,其以详核老洁见称,非无故也(施国祁《金史详校序》:金源一代,年祀不及契丹,舆地不及蒙古,文采风流不及南宋,然考其史裁大体,文笔甚简,非《宋史》之繁芜,载述稍备,非《辽史》之阙略,叙次得实,非《元史》之讹谬)。再就三史之体例言之,各有纪、传、志、表,本属一致,而《宋史》杂世家六卷于列传,或谓乖于史体,此亦不然。《宋史》以南唐李氏、西蜀孟氏、吴越钱氏、南汉、北汉两刘氏、荆南周氏、高氏、漳泉留氏、陈氏为世家,序称仿自欧史,而次于诸汇传之后者,其意若曰,彼云道学、儒林、文苑,此云世家,等量齐观,有何不可 然则所谓世家者,乃冠于列传之一词耳,非《史记》以世家与本纪、列传并列之旨也。以此论次三史,亦可以得其大略矣。

    其五则为《元史》。元初之国史,以蒙古文字纪载,题曰《脱必赤颜》(译音),记太祖成吉思汗以往之史事綦详,元仁宗时,察罕初译为汉文,名曰《圣武开天记》(见《元史》本传)。明太祖洪武十五年有重译本,称曰《元朝秘史》 。又有《圣武亲征录》,亦自《脱必赤颜》译出,记太祖初起及太宗时书。今所传《秘史》译本,出于《永乐大典》,清乾隆中,钱大昕钞得之,而未著录于《四库》(外间尚有原刊残本)。元文宗至顺二年,奎章阁学士虞集等,以纂修《经世大典》,请从翰林国史院取《脱必赤颜》(必一作卜)一书,以记太祖以来事迹,翰林学士承旨某言,《脱必赤颜》事关秘禁,非可令外人传写,遂止(见《元史》本纪及《虞集传》),此是书所以有秘史之名也。此外则太祖以来之事迹,悉具于累朝实录。明初徐一夔言,元不置日历,不记起居注,独中书置时政科,遣一文学掾掌之,以事付史馆,及易一朝,则国史院据所付修实录 。据此所说,元代无起居注及日历,然考《元史 百官志》,以给事中兼修起居注,左右侍仪奉御兼同修起居注,又秘书监置著作郎佐郎,如宋、辽、金制。前代著作郎,即掌修日历,元英宗时,御史孛端,曾有朝廷设起居注所录皆臣下闻奏事目之语(见《元史》本纪)。王恽修《世祖实录》,亦尝参取起居注(见《秋涧集 进实录表》)。而徐氏谓元代无起居注及日历者,岂以元之末世,虚置其官而不事其事之谓欤。故其后可据者,只有实录。明太祖洪武元年,徐达率军入北京,始得元十三朝实录,据钱氏《元史 艺文志》所考,元有十五帝之实录,此称十三朝者,睿宗、顺宗,皆由追谥,身未为帝,故置而不数也。元英宗时(至治元年),诏修《仁宗实录》及《后妃功臣传》,顺帝时(至元元年),又诏修累朝实录及后妃功臣传(见《元史》本纪)。又谢端曾预修文宗、明宗、宁宗三朝实录及累朝功臣列传(见本传),凡此所谓累朝后妃功臣列传,必亦为明人所得,故得据之以修《元史》。元人所撰之《经世大典》、《大一统志》,于一代之典章及舆地,纪载綦详,明初其书具在,又得据之以撰诸志,《元史》成功之易,亦由于此。徐一夔谓《元史》自太祖至宁宗十三朝,悉据实录修成,又有《经世大典》,可以参稽(《明史》本传及朱彝尊《徐一夔传》),此《元史》依据实录、大典之证也。明修《元史》凡二次:第一次,洪武二年二月开局,八月成书;第二次三年二月开局,七月成书,总裁官为宋濂、王祎。据宋濂序,第一次,凡成纪三十七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传六十三卷,顺帝时无实录可徵,未得为完书,复诏有司,徵采史事,以续成之,故第二次,又成纪十卷、志五卷、表二卷、传三十六卷。今考《元史》目录,本纪四十七卷,其卷三十八以下,则续成之《顺帝纪》也;志

    表之次第不动,续成之志五卷,列入志第三下为五行二,第十七下为河渠三,第二十七下为祭祀六,第四十一下为百官八,第四十五下为食货五;续成之表二卷,列入第五下为三公二,第六下为宰相二;而卷次之总数,仍照增,此可考而知者也。或谓列传第三十三,始以开国时之耶律楚材、张柔、史天倪等,次于元末死事诸臣泰不花之后,是为续修之证(《二十二史箚记》有此说)。然楚材等为开国勋臣,初次不容漏载,盖列传次序,以蒙古贵臣及色目人居前,而汉人、南人 次之。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诸传之后,各插入续修之传,而又次于儒学诸合传之前,故其孰为初修,孰为续修,不可遽寻。且初修之列传凡六十三,续修之列传凡三十六,合之为九十九卷,而本书列传凡九十七卷,缺少二卷,若非于合编时有并卷,则《宋序》所记续修列传三十六卷,必为三十四卷之误,是尚有待于刊定者耳。明修《元史》时,亦仿元修三史,定有凡例,本纪准两汉史,志准《宋史》,表准辽、金史,列传准历代史而参酌之,纪、传、志、表皆不作论、赞,据事直书,具文见意(见《元史》卷首)。惟以其成书太速,故其芜杂缺略,视诸史为尤甚,良由修史诸氏,不解蒙古文字,蒙人之参与者,亦复数典忘祖,以致一人两传,讹误百出,且有于附传之外,别立专传者。又如《元朝秘史》、《圣武亲征实录》之贵重史料,亦不知采取,且元时疆域极广,而所详者仅于中国境内,未足以餍学者之望。此所以有待于补订重修也。至其成书之速,盖亦有故:明太祖驭下至严,诸臣之所重惮,成书稍迟,谴责将至,一也;元以蒙族入主,为明人夷视,于其蒙古旧史,亦不之贵,二也。其后王洙撰《宋史质》,于恭帝降元之后,每岁书帝在某地,而削去元之年号。成化中,商辂等奉敕修《续纲目》,亦不甚留心元事,藉令宋王诸氏尚在,以应采《秘史》、《亲征录》之议,陈于其前,亦必以为无足轻重,一笑置之,盖以古今之异势,而议论亦不同焉。此明修《元史》之大略也。

    其六则为《明史》。明代诸帝,除惠帝思宗外,皆有实录(景帝事附入英宗实录),实录中例载诸臣传,而典章制度,又有会典可据,此《明史》之基本史料也。惟于实录之外,曾有官修之国史。万历中,阁臣陈于陛疏谓本朝纪、表、志、传之正史,二百余年来踵袭因循,阙略不讲,请力为整辑,勒成钜编,于是开馆分局,集累朝之实录,采朝野之见闻,纪、传、书志,颇有成绪,忽毁于火(据《春明梦余录》十三及三十二),后则未闻续作,诚可惜也。明代中叶以后,士大夫喜谈本朝掌故,私家作史之风亦盛,如朱国桢之《明史概》、邓元锡之《明书》、陈建之《皇明通纪》、王世贞之《贪州史料》、谈迁之《国榷》,皆撰于明亡之前,虽未尽满人意,然亦具体而微。至明末黄宗羲因之,而作《明史案》二百四十四卷,其立例有三:一曰国史取详年月,二曰野史当取是非,三曰家史备官爵世系 ,清修《明史》之规模,实基于此。清既灭明,尽得其国史,乃于康熙十八年诏修《明史》,以大学士徐元文为总裁,元文延宗羲之弟子万斯同,主于其家,委以编纂之事,元文去职,继之者为张玉书、陈廷敬、王鸿绪,皆以万氏主其事,万氏承宗羲之学,熟于明代掌故,能闇诵实录,既以布衣参史局,史馆诸纂修所撰稿,皆由万氏覆审。时鸿绪任列传,至康熙五十三年传稿成,表上之。雍正元年又表上本纪、志、表稿。时万氏虽前卒(卒于康熙四十一年壬午),而世人咸谓王氏稿泰半出万氏手,后乃汇刊为《明史稿》五百卷。雍正中,张廷玉受诏为总裁,遂因鸿绪本以成书。乾隆四年廷玉《进明史表》云:“聚官私之纪载,核新旧之见闻,签帙虽多,抵牾互见,惟旧臣王鸿绪之史稿,经名人三十载之用心,进在彤闱,颁来秘阁,首尾略具,事实颇详。在昔《汉书》取裁于马迁,《唐书》起本于刘昫,苟是非之不谬,讵因袭之为嫌,爰即成编,用为初稿。”是则廷玉等进呈之《明史》,多本于鸿绪之史稿,而鸿绪之史稿,又多出自斯同之手笔,所谓经名人三十载之用心,非谓鸿绪,实暗指斯同,《明史》在诸正史中,称为佳史,亦以此也。考乾隆刊行之《明史》,开列在事诸臣,总裁以张廷玉领衔,而无徐元文、王鸿绪,盖以当日在史馆者为限;万氏不与纂修之列者,盖以布衣主于总裁之家,而不受其职名,且已病殁在前故也。迨乾隆四十二年,高宗以《明史》本纪,所载事实,尚多疏略,特派大臣考核添修,并谕以亲阅鉴定,重刊颁行。其后乃以改订之本,刊成本纪二十四卷,顾外间觅者绝少,后自清宮觅得底本,由故宮博物院景印行世,校其所增补者,仅涉文辞之细,于史事殊少出入,受命诸臣,敷衍塞责,于此可见。惟乾隆间又尝为《明史》撰考证,光绪中长洲王颂蔚直军机日,于方略馆搜得考证正本、稿本、进呈本三种,皆限于列传,因据以撰《明史考证搪逸》四十二卷,是当日所拟修改者,原不限于本纪,观于考证可知也 。《明史》之佳,本非一端,如排纂之得当,附传之得宜,前人论之已详(如《二十二史箚记》)。前史有志而无图,《明史 历志》则增图以明历数;前史艺文志皆无断限,而《明史》艺文,惟载当代著述,此皆以古今异宜,而深得体要者。至其不满人意之处,厥惟易代之际,忌讳太多,有若辽东一隅建州三卫故事,明人记载甚多,而《明史》则讳莫如深,不著一字;记南明遗事之书,亦不下数十种,而《明史》以事涉易代,亦复语焉不详。近人治清初史者,宁取《明实录》及朝鲜人之记载,治南明史者盛道清代禁毁诸书,而以《明史》为不足观,是则于此二事,均有待于补苴,且视清代之重刊本纪为尤要,世有贤者,理而董之,是所望也。

    最后则为清史,清初设国史院,以大学士领之,其后改设国史馆于禁城内,置总裁、纂修、协修诸官,皆以翰林院官所谓词臣者兼之。其所修之国史,体例如前代之正史,有本纪,有列传,有表,有志,当有清之季,已将太祖迄穆宗之十一朝本纪修竣,其后更续修德宗本纪(凡一百三十七卷)。清制,内外臣二品以上及特旨宣付、臣僚奏请,乃得立传,今坊间印行之《清史列传》八十册,即用清国史馆之底本,为历朝词臣所修者也。表、志二类,亦略具梗概。而不如本纪、列传之有成书,故无考也 。清代有起居注官,例由任其事之翰林官更番撰记,每半月为一番,其如何取材则未详,亦不同前代之有日历及时政记,惟每帝崩殂,新君嗣位,则依前代例,设实录馆,纂修先君“实录”,以为记注之总汇,又别纂“圣训”。故是时于国史馆外,别设实录馆,置总裁、提调、总纂、纂修等官,亦以词臣兼之,事毕则撤馆,而非常设,实录、圣训亦修国史者之所取资也。实录、国史两馆,皆设于禁城东华门内,蒋、王二氏自实录钞出之史料,别为《东华录》,其得名之故以此。清代实录之例,不以大臣传附入实录书卒之下,与前代异,即以国史已别为之立传也。洎清室退位,北京政府乃设置清史馆,以赵尔巽为馆长,下设总纂、提调、纂修、协修等官,任总纂者为柯劭态、王树枬、吴廷燮诸氏,皆一时绩学知名之士,至一九二八年始成书,计本纪二十五、志一百四十二、表五十三、列传三百十六,凡五百三十六卷,又目录五卷。时主其事者,鉴于北京政局动摇,力主付印,以防散佚,并仿王鸿绪《明史稿》之前例,命为《清史稿》,以示未为成书之意。刊成未几,当政禁止发行,故流传甚少。平心论之,是书积十余年之岁月,经数十学者之用心,又有国史原本可据,而历朝所修之实录、圣训及《宣统政纪》,并蒋、王、潘、朱四氏之《东华录》,采摭甚富,史实略备,囊括以成一代之典,差足继轨前代正史之后,而资览者取资矣。第其书令人不满者,亦有多端:其一,则诸志实未备作(如氏族志),列传多有阙遗(如《麟庆传》云,子崇实、崇厚自有传,而崇实无传,又朱筠亦无传);其二,则仓卒付印,错讹太多,而于原稿亦刊削未当(如本纪、地理志皆经刊削而后付印);其三,则书中时流露遗臣遗民口吻,与往代修史之例不合。最后一端,即为禁此发行之理据。

    右述诸史,皆属设馆官修,不出一人之手,然如《新唐书》由欧、宋二氏,殚精而成,《明史》出于万斯同私修之稿本,名为官修,准于私撰,斯为上选。次如《旧唐书》,《旧五代史》,宋、辽、金、元、清诸史,皆资实录、起居注、日录、时政记以成书,虽事有详略,文有工拙,阙误尚多,诸待订补,然亦为一代必备之典,不得以其出于官修,而薄之明矣。

    (三)典礼

    典礼之书,其别有二:一曰经礼,典章制度属之,实始于周之《官礼》,后世之通典、通考、会典、会要诸书,皆其流也;一曰曲礼,节文仪注属之,实始于周之《仪礼》,后世之通礼、集礼诸书,皆其流也。《礼记》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各有分际,自古已然。往者秦蕙田撰《五礼通考》,以属典章制度之经礼,杂于嘉礼之中,分际不明,为余杭章氏所讥 ,是则纪典章制度之书,与言节文仪注者有别,又可知矣。《隋志》史部以职官仪注,分为二类,实合古人以经礼、曲礼分列之法。清代《四库书目》,职官自为一类,而以仪注合于政书,古人成法,因之而淆。实则职官一类,应入政书,合称政典;而言礼制之书,别为一类,仍名仪注,是为得耳。兹本此说分别次之。

    自唐以来,官撰政典之书,首推唐玄宗时官撰之《唐六典》,盖以拟《周官经》而作者也。其后与此相类者,有长孙无忌等所撰之《唐律疏义》,而元代之《大元圣政典章附新集》、《至治条例》,亦其比也。然此类之书所以立一代之经制,而非以明其因革损益,犹不得被以史称。官撰之书,专详一代典制,而又以明因革损益者,其会要、会典之书乎。唐苏冕始次高祖至德宗九朝之事,为《会要》四十卷。宣宗时,又诏杨绍复次德宗以来事,为《续会要》四十卷,以崔铉监修。惟宣宗以后,记载尚阙。至宋初王溥,又为续至唐末,合前所辑为《新编唐会要》一百卷,分目五百十有四,于唐代沿革损益之制,颇能详核 。溥复取五代之典章制度,撰《五代会要》三十卷。二书所载,略如正史之诸志,与杜佑《通典》之体例相近,然所载史实,往往出正史外,故研史者极重视之。宋代官撰之会要,视唐尤为详备:有《庆历国朝会要》、《元丰增修五朝会要》、《政和重修会要》、《乾道续修四朝会要》、《乾道中兴会要》、《淳熙会要》、《嘉泰孝宗会要》、《庆元光宗会要》、《嘉泰宁宗会要》、《嘉定国朝会要》,其间重修续修,无虑十余次。明时其书尚存,曾以分隶《永乐大典》之各韵。清嘉庆十四年,徐松入全唐文馆,始自《大典》中录出约得五百卷,虽非完璧,而大略可睹矣。徐氏卒后。书归缪荃孙,欲由广雅书局刊行,未果,乃为提调王秉恩所窃,王氏卒后,遗书散出,为吴兴刘承干所得,凡四百七十余册,整理数年未就,最后乃由北京图书馆以原稿印行,共订二百册,不分卷。又有刘氏编订之本,凡四百六十卷虽与原稿重复,而较有条理可寻,尚未及付印。兹考其分类凡十六:一帝系、二礼、三乐、四舆服、五仪制、六崇儒、七运历、八瑞异、九职官、十选举、十一道释、十二食货 、十三刑法、十四兵、十五方域、十六蕃夷。其所载者,不限典章制度,一代之要政,往往随文附见,固《宋史》诸志所资以成书,而《宋史》所不能悉举者,又约十之七八,此严可均所以叹为天壤间绝无仅有之书也 。元人无会要,而有《经世大典》,文宗天历二年九月,敕翰林国史院与奎章阁学士,采辑本朝典故,仿唐宋会要,纂为一编,及其书成,赐名《皇朝经世大典》,盖即“大元会要”之异名也。时纂书之总裁为赵世延、虞集,纂修为马祖常、杨宗瑞、谢端、苏天爵、李好文、陈祚、宋襞、王士点,皆一时知名之士(见《元史 虞集传》)。其后欧阳玄继为总裁,李泂、揭徯斯、王守诚继为编纂,至顺二年五月书成,三年三月进呈,书凡八百八十卷,目录十二卷(又附《公牍》一卷,《纂修通议》一卷),其目凡十:为帝号、帝训、帝制、帝系、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六典略仿《周官》及《唐六典》。今原书已亡,仅《永乐大典》残本中,窥见厓略,近人自其中辑得数种刊行之。而《元史》各志,多依据《经世大典》而成,如《食货志》,已有明文无论矣,而《兵志》之言站赤一节,更与《永乐大典》所载之《经世大典》相同,亦其证也 。今读《元文类》卷四十至四十二三卷所载《经世大典序录》全文,更可考见其厓略,盖其美富,应与《宋会要》等,惜其亡也。元代之“圣政典章”,专详章制,为会要之别一体,盖近于明清二代之会典。明清二代皆无会要,乃改纂“会典”,以详典章制度。《明会典》初纂成于孝宗弘治十五年,凡一百八十卷,刊印行世。其后武宗正德四年,续有增辑,未及印行。神宗万历四年,再事增纂,十五年成书,厘为二百二十八卷,亦付刊印,故今传有简繁两本,皆明刊也 。书中以文职、武职两衙门分列,文职六部、都察院、九卿及诸司,武职五军都督府、锦衣卫,皆附以南京之官,典礼章制,皆以类相从。《清会典》一仿明体,始以内阁、军机处,继以六部、都察院、九卿、翰詹,而八旗内务府亦具载焉。初修于康熙,续修于雍正,至乾隆二十九年,厘为一百卷,附则例一百八十卷。嘉庆十八年重纂《会典》八十卷,《事例》九百二十卷,《图》四十六卷。光绪二十五年又增纂成书,《会典》仍为一百卷,事例则增为一千二百二十卷,图二百七十卷,故以最后勒定之本为详博。其与《明会典》异者,明以事例,并载书中,清则以事例,别于《会典》之外也(清初修本亦如明例)。考“会典”之体,以六部分叙,上仿《周礼》,次仿《唐六典》,下亦如《元典章》,所重在章制法令,与唐宋之《会要》、元之《经世大典》之兼详故事者微异,故近人有欲为明清二代别撰会要者。要而言之,二者同源异流,必兼览之而后备也。宋人徐天麟撰西汉、东汉两《会要》,辽人有《契丹会要》,(书亡,见尤袤《遂初堂书目》)。元人孟梦恂有《汉唐会要》(书亡,见《补元史艺文志》)。清人杨晨更撰《三国会要》(二十二卷),

    孙楷撰《秦会要》(二十六卷),龙文彬撰《明会要》(八十卷),金、元、清三代会要亦有待于补撰。往者钱仪吉撰《三国会要》(五册),稿成未刊,又撰《晋会要》,《南北朝会要》,皆未成书。泰兴朱铭盘(曼君)纂《两晋会要》八十卷、《宋会要》五十卷、《齐会要》四十卷、、《梁会要》四十卷、《陈会要》三十卷,稿具而未能付刊(《清史稿 文苑传》载铭盘《晋会要》一百卷,尚语焉未详),又拟纂北朝魏、齐、周、隋四朝会要,合称《两晋南北朝会要》,未竟厥功,亦可惜也。(见朱氏桂之《萼轩遗集》所载《曼君先生记年录》)。自徐氏而下,皆为私家之作,本无与于官修之史,以其不可无述,故连类及之。杜氏《通典》、马氏《文献通考》,皆为私修,别详于后;宋人宋白《续通典》二百卷,则于真宗咸平四年奉诏撰成,惜原书久亡,略有逸文可考;清代之《续通典》、《皇朝通典》、《续通考》、《皇朝通考》,皆奉敕纂修,为官书之一,理宜并述。此唐宋以来官修政典之大略也。

    唐开元中,始命学士萧嵩、王仲邱等撰《大唐开元礼》一百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三为序例、卷四至七十八为吉礼、卷七十九至八十为宾礼、卷八十一至九十为军礼、卷九十一至一百三十为嘉礼、卷一百三十一至一百五十为凶礼,于是唐之五礼略备,新旧《唐书》礼志皆取材是书。而杜佑《通典》于礼典中,节载《开元礼》为三十五卷,大体略备,而原书尚有传本,清代以之著录于《四库》,而外间复有新刊本。此《仪礼》、《礼记》以后,唯一言礼之书也。宋徽宗曾命郑居中等撰《政和五礼新仪》,凡序例二十四卷、吉礼一百十一卷、宾礼二十一卷、军礼八卷、嘉礼四十二卷、凶礼十四卷,总为二百二十卷,又目录六卷、格式十卷,宋代言礼之书,莫备于此,今著录于《四库》,略有残阙。其后淳熙中,礼部、太常寺合撰《中兴礼书》行世,而《政和礼》遂格不行。金有《大金集礼》四十卷,张玮等撰,为《金史礼志》所本。明有《明集礼》五十三卷,清有《清通礼》五十卷,皆由敕撰,为两代礼制之所本 。凡仪注之书,犹政典中之有法令,故亦得备史之一体。抑吾谓典礼之有关于史,以其能明因革损益也’欲考历代之节文仪注,应取《仪礼》、《曲礼》、《开元礼》、《政和五礼》、《金明集礼》、《清通礼》合而观之,而因革损益之迹乃得以大明。昔贤之当此而无愧者,首推杜氏《通典》之《礼典》,次则秦氏之《五礼通考》,而徐乾学之《读礼通考》专详凶礼者,亦备其一体,盖此二书,实合历代之言节文仪注者,次为一编,以观其会通,盖必如是,始足以当史称。此又因唐宋官修仪注之书而附论及之也。

    (四)方志

    章学诚谓后世之方志,专详一方之事,如古之列国史,应无所不载,与专详疆域山川之图经异,其说允矣。然撢究前代记地之书,二者漫无经画,区分甚难:方志为一方之史,世人已无异议,而图经亦详建置沿革人物古迹,以备史之一体,且为宋以后郡县志书所本,故述方志,不能置图经而不数。隋炀帝大业五年,始命崔廓与诸儒撰《区宇图志》二百五十卷,帝不善之,更令虞世基、许善心衍为六百卷,或又曰八百卷,曰《图志》,而《隋志》著录为一百二十九卷,《唐志》少一卷,而题曰《虞茂区宇图》,此为官撰方志图经之所始,亦古

    今之钜制也 。唐太宗之子魏王泰,命其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苏勗,撰《括地志》五百五十卷,又《序略》五卷,略如吕不韦之广集门客,以撰《吕览》,亦为官撰地纪之一,其内容亦极美备,惜与《区宇图志》,同归散亡,今可见者,逸文而已。唐李吉甫之《元和郡县图志》、宋乐史之《太平寰宇记》、王象之之《舆地纪胜》,皆属私撰,别于下章述之,而是数书所引之《隋图经》,多为《区宇图志》之逸文,正自可宝。宋神宗熙宁八年,诏王存等修《元丰九域志》,元丰三年书成,凡得十卷,所载为路二十三、京府四、次府十、州二百四十二、军三十七、监四、县一千二百三十五,专详宋代所治之方域,其陷于辽之燕云十六州,及平、滦、辽东,以及西夏边陲之区,皆所不详,不如《太平寰宇记》之美备,然考有宋一代方舆者,必以是书为依据焉。辽、金人自撰记地之书,史所不详。迨至元代遂有《大一统志》之辑。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始命集贤大学士行秘书监事札马刺丁、祕书少监虞应龙等,搜辑为志,以明一统,初未有名,至元三十一年十月书成,凡得七百五十五卷,命名《大一统志》。成宗元贞二年三月得《云南图志》,大德二年二月又得《甘肃图志》,三年七月又得《辽阳图志》,复命秘书监增修,至大德七年二次成书,凡得一千三百卷,由集贤大学士同知宣徽院事孛兰盻上进,存于秘府,至顺帝至正二年始付出刊行之,定名为《大元大一统志》。钱大昕《元史 艺文志》,据焦竑《国史 经籍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大元大一统志》一千卷,实则为一千三百卷,元人所撰秘书监志言之详矣。是书大别为一中书省,十行中书省,每省分路或府,路府下有属州,大抵以一州为一卷,其事迹多者,或分为二卷、三卷。每州之分目凡十:曰建置沿革、曰坊郭乡镇、曰里至、曰山川、曰土产,曰风俗形势、曰古迹、曰宦迹、曰人物、曰仙释,亦不必各目皆备。所纪各事,较后来之明、清两一统志,详至数倍,故分卷至干三百之多,盖为隋《区宇图志》以后,方志图经之总汇。惜已亡于明代,仅存残本若干卷,而佚文之见于《永乐大典》残本、《明一统志》、《满洲源流考》、《热河志》等书,近有辑本,可供考证,而明初人所撰《大明清类分野书》,几全钞《大一统志》以成书,其内蕴宏博可知。至其所用资料,多出《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及宋元所修地方志乘,而明初修《元史 地理志》,多依据是书,其后修一统志,更以是书为蓝本,翦裁原文,旧痕犹在,而不及其美富远矣 。明初洪武三年,曾敕修《大明志书》,今已无考。其后景泰中,始敕修《寰宇通志》,凡得一百十九卷,至英宗复辟,恶其书成于景帝,乃命李贤等改修《大明一统志》,至天顺八年成书,凡得九十卷,而万历中尚有增修。考其体例,以京师南京及各布政使司所统之府,为分卷之标准,每府之分目,略如《元一统志》,而增郡名、公署、学校、书院、宫室、关梁、寺观、陵墓、祠庙诸目,而无坊郭乡镇及里至,盖有所分合省并,而小有异同者也。《大明一统志》,今颇易得,而《寰宇通志》亦未亡 。清代更因之,以修《大清一统志》。是书凡修三次:初成于乾隆八年,凡三百四十二卷,次成于乾隆四十九年,凡四百二十四卷(并子卷计之则为五百卷),最后成于道光二十二年,凡五百六十卷。最后之本经始于嘉庆十六年,而所增辑之事迹,亦迄于嘉庆二十五年,故命名曰《嘉庆重修一统志》。其书之例,于京师后次以盛京、各直省、蒙古藩部及朝贡各国,每省先冠图表,次以统部,总叙一省大要,次以各府、厅、直隶州,为分卷之标准,凡所属之州县入焉。蒙古各藩部,统部分卷,悉照各省体例,其各府、厅、直隶州之分目,视《明统志》为详,计分表图、疆域、分野、建置、沿革、形势、风俗、城池、学校、户口、田赋、税课、职官、山川、古迹、关隘、津梁、堤堰、陵墓、祠庙、寺观、名宦、人物、流寓、列女、仙释、土产二十七目。所谓《明统志》、《清统志》,皆衍“大一统志”之余绪以成书,而仍不及其宏博者也。然方志、图经之书,以近世编纂者,为最有用,故元、明、清三代之一统志,足供治史地学者之采伐,远非元和、元丰诸志可比,且其中兼叙人物风土,一方之要删略具,盖以图经而兼方志之体矣。

    州郡之有志书,以括举一方之事,盖防于《吴越春秋》,《华阳国志》,隋唐五代以前,撰者盖鲜。宋人宋敏求始撰《长安志》二十卷,附图三卷,《河南志》二十卷。《河南志》已佚,而《长安志》有传本。其次则为朱长文之《吴郡图经续记》,成书于神宗元丰七年,分门二十有八,中有封域、城邑、山水、户口、物产、风俗、学校、牧守、人物、碑碣、杂录,备有后来之志书之各目。其后则徐淙、潜说友之乾道、咸淳两《临安志》,范成大之《吴郡志》、施宿、张溴之《嘉泰会稽志》、《宝庆续志》、陈耆卿之《嘉定赤城志》,罗濬之《宝庆四明志》、《开庆续志》,周应合之《景定建康志》,郑瑶、方仁荣之《景定严州续志》,皆宋代所修,尚有存本,而著录于《四库》者。至如著录《宋史 艺文志》之各州郡志,多就亡佚,骤数之而不能终其物,亦非本编所能尽举也。考此诸志之撰者,或以官于是郡,如周淙、施宿、周应合、郑瑶、方仁荣、潜说友是;或以生于是乡,如朱长文、范成大、陈耆卿是;或以游于是地,如张溴、罗濬是;官于是郡者、倡修志书,手创条例,授之幕友,或延乡绅为之,而不必手自钞纂,正可与唐宋以来之官修诸史,等量齐观,故今曰所流传之州郡志书,十九皆出于官撰也。元人所修之志书,见今存者,如徐硕之《至元嘉禾志》,冯复京、郭荐等之《大德昌国州图志》,张铉之《至大金陵新志》,皆为官于其地时所纂,纂者亦非一人。明代则所纂益多,省、府、州、县无不有志。明代于南北两直隶外设十三承宣布政使司,以代元代之行中书省。地方之称,本无省名,然若称为布政使司,实嫌辞费,故其时之官私文字,仍沿元代而称省 ,其总一省而为志书,多名“通志”。通志滥觞于宋人所撰之《闽中记》  (程世程撰)及广东、广西两《会要》(王靖撰,俱见《宋[史] 艺文志》), 是皆合数州郡而为一书者。元人因修《大一统志》,而先由各行省撰送图志,尤为省志之先例。惟此体之书,至明始盛,其名为通志者,如《弘治八闽通志》,《嘉靖江西、广西、山东、贵州通志》,《万历广东通志》是也;亦名总志,如《万历湖广、四川总志》是也;或只名志,如《成化陕西志》是也;或又易称为书,如何乔远之《闽书》是也;更有名图经者,如《嘉靖贵州图经新志》是也。盖创始于弘治,而大盛于嘉靖以后。洎乎清代,以迄今兹,各直、省、藩部,无不有志,而皆名为通志。盖通志者,合全省之府、厅、州、县而通志之,非贯通古今之谓也。然明清二代不名为省志者,盖亦有故,明以南北两京之地,直隶中央,称为直隶,其他地方,则称布政使司;清代亦以畿辅之地为直隶,又未尝明定其他地方为省。清代诏旨奏牍中尝概称曰各直省,直指直隶之畿辅,省指其他各地方,其后亦称畿辅曰直隶省,此实不辞之甚,然亦莫由正之,是则此后所修各省之总志,宜摒通志之称不用,正其名曰省志,乃使人易晓耳。考近代所修之通志,其体例大别为二:一沿用旧日图经统志之体,分一地方为若干目,如清雍正中所修之《河南通志》,分为四十二目,是也;一用章学诚之说,视方志如列国史,立纪、志、表、传、略、录,以王言为纪,人物为传,官绩为录,舆地艺文为志,辅之以略,其他细碎之事,以表明之,始于谢启昆之《广西通志》,而光绪中李鸿章主修之《畿辅通志》,亦其类也。是类之书,悉由官修,其与正史典礼异者,一则主之中央,一则发动于地方耳。清代之方志,不惟府、厅、州、县有之,而著名之乡镇亦有之,如吴兴县所属之南浔镇,有刘承幹所修之《南浔志》,是也。又近代人喜作志,于名山、名水、名寺观,莫不有志,多至不可胜数,然半属私撰,且已有人撰专书以综考之,可以勿论。惟唐宋以来,各官署亦皆有志,如唐代之《翰林志》(李肇撰)、宋代之《续翰林志》(苏易简、苏耆编)、元代之《秘书监志》(王士点、商企翁同撰)即其显例。明代所撰尤多,今可考者,有《礼部志稿》、《太仆寺志》、《南京吏部、工部、都察院、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诸志》,及《南雍志》,而清代亦有《国子监志》、《宫史》、《续宫史》,以其为官撰志书之一类,故附述之。此又唐宋以来官修方志之大略也。

    总括上述四类,已将本期设馆官修之史,撷举大略,容有未尽,姑付阙如。或谓本章所述,悉为史籍,而作者是否为史家,且其史学何若,亦应一为衡量,否则仍不能使读者踌躇满志也。则应之曰,官修之史,与私家作史异,私史之作者,多为著名之史家,如上章所述魏晋南北朝诸史之作者是也。若乃唐宋以来官修之史,胥成于众人之手,其中即有史家,亦无由自见,子玄不乐,即其一例。矧历代撰实录者,多由总领其事者,署名上进,且其书属于记注一体,不足以言史学。正史作者如宋代之欧阳修、宋祁,元代之王鹗、欧阳玄,明代之宋濂,清代之万斯同,诚卓卓可称矣。然欧、宋《新唐书》,已不尽满人意;《金史》仅由王鹗创作,而未成于其手;欧阳玄则因成继前,绝少改作,《元史》之芜杂缺略,重为后人所讥;宋濂徒长辞翰,疏于史学,虽领其事,未尝究心;万斯同有功于《明史》,既未肯居馆职,实同于私家作史,又不得与欧、宋、王、宋四人同论。至官修之典礼方志,作者不名一家,校其成绩,又下于实录一等,更不得与正史比伦。惟私家所作之《通典》,竭一人精力所撰之《通鉴》,乃能博大精深,高视百代,取校官修诸作,无有能及之者。是则本期之史家,及其史学之何若,正有待于更端论次,而非本章之所能尽矣。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