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黃履翁曰:將相名臣表以六事爲主,所以觀君臣之職分。

    〔高祖六年〕〔相位〕封爲酇侯。張蒼爲計相。〇索隱曰:計相,主天下省計及計吏。〇按孚遠曰:計相,司計之官,不當載入將相表中。

    〔高祖十一年〕〔大事記〕誅淮陰、彭越。黥布反。〇按孚遠曰:韓、彭一名一否,亦條例未詳也。

    〔高后八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蒼。〇張蒼。

    〔孝文四年〕〔御史大夫位〕關中侯申屠嘉爲御史大夫。〇按漢書御史大夫圍。

    〔孝文九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敬。〇馮敬。

    〔孝文十六年〕〔御史大夫位〕按漢書,申屠嘉爲御史大夫。

    〔孝文後元二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靑。〇陶靑。

    〔孝景二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錯。〇鼂錯。

    〔孝景四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蚡。〇田蚡。按漢書御史大夫介。

    〔孝景六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陽陵侯岑邁。〇按漢書無此人。

    〔孝景七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舍。〇劉舍。

    〔孝景中元三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綰。〇衞綰。

    〔孝景後元元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不疑。〇直不疑。

    〔孝武建元元年〕索臛曰:年之有號始自武帝,自建元至後元典十一號。〇按孝武字後人所加。

    〔孝武建元二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趙绾。〇漢書,有罪自殺。

    〔孝武建元六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安國。〇韓安國。

    〔孝武元光四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歐。〇張歐。

    〔孝武元光五年〕〔大事記〕十月族灌夫家,棄魏其侯市。〇按在四年十月,此誤。

    〔孝武元朔三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弘。〇公孫弘。

    〔萃武元朔五年〕〔御史大夫位〕按漢書百官表,是年番係爲御史大夫。

    〔孝武元狩元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蔡。〇李蔡。

    〔孝武元狩二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湯。〇張湯。

    〔孝武元鼎二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慶。〇石慶。

    〔孝武元封元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寬。〇兒寬。

    〔孝武太始三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勝之。〇暴勝之。

    〔孝武征和二年〕御史大夫成。〇商丘成。

    〔孝武後元二年〕〔將位〕七月己巳,光祿大夫霍光爲大將軍,博陸侯。都尉金日磾爲車騎將軍,秺侯。太僕安陽侯上官桀爲大將軍。〇按孚遠曰:桀爲左將軍,非大將軍也。

    〔孝武後元二年〕〔御史大夫位〕按漢書,桑弘羊爲御史大夫,七年,坐謀反誅。

    〔孝昭元鳳元年〕〔御史大夫位〕御史大夫訢。〇王訢。

    〔孝昭元鳳六年〕〔御史大夫位〕按漢書,蔡義爲御史大夫。

    〔孝元建昭三年〕〔御史大夫位〕衞尉李延壽爲御史大夫。〇按一本姓繁。

    讀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

    此表年經而人緯,冠年于上,以元起數者,高祖、、孝惠、高后、孝文、孝景、孝武卽位之年也。列年于中,以一二起數者,則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諸人爲相及將在官之年也。相必記年,將則有年者,有不年者,御史大夫皆不年。

    讀將相名臣年表以大事爲主。

    大事記。〇索隱云:謂誅伐、封建、薨、叛。

    大事者,天子之事也,而見於將相名臣表者何?將相代天子而行之者也。觀其事,可察人君治忽之機,卽可定人臣賢不肖之分。非極有關繋者不屑屑書,故曰大事記。

    大事首誅伐,以漢用兵取天下,入秦破楚,臣同列,諸侯功臣,異姓王者,俱征滅之。至景帝時,定吳、楚七國。匈奴世爲漢患,武帝屢出師是也。次封建,則同姓諸侯王及推恩封王子侯是也。首表劉仲爲代王,表楚元王、齊悼惠王來朝,表諸侯皆至長安,明親親之恩,上下無猜也。諸侯王薨則表,如齊悼惠王、淮陽王、梁孝王,言其宜後也。叛則表,魏豹反,韓信反,陳豨反代地,彭越、黥布反,高帝諸功臣也。同姓諸侯王反,者濟北王興居,吳楚、七國,淮南,衡山也。表匈奴凡十,平城一也,攻代王二也,入上郡三也,入蕭關四也,入上郡、雲中五也,敗代守六也,入襄、代、上郡七也,敗代都尉八也,入雁門、代郡九也,入右北平、定襄十也。索隱之説當矣,然不止此也。如高祖二年立太子,五年入都關中,皆冠于上。如破項籍,春踐皇帝位,如尊太公爲太上皇,其後如城長安,赦無所復作,赦齊除諸侯丞相爲相,置孝弟力田,行八銖錢,除收孥相罪律,除謗誹律,除肉刑,郊見上帝,見渭陽五帝,地動,河決,改曆,以夏正月爲歲首,皆索隱所未該。至於表太公自楚歸,表未央宫奉太上皇壽,表爲高祖立廟沛,爲立孝文皇帝廟,郡國爲太宗廟,表置諸陵,此何等事,而可忽諸。若夫高后立少帝,廢少帝更立弘,王吕産、吕禄,其後大臣誅諸吕,迎代王卽帝位,漢不絶如帶,僅而復興,表于此者正以明後之誅亂定策不爲無功,則前之阿吕后,亂漢約,惡得無罪也!不然帝紀外戚世家已詳矣,平、勃諸人列傳又言之矣,而復挈於表何哉?

    漢書百官公卿表詳一代之官制,史記但表相與將、御史大夫,意在論世知人,以備勸懲,故舉其大者,不在備官。若曰于此得賢任職,斯可也。

    建元以來武功侯者七十二國,而衛、霍功最高。然北討胡,南誅越,又以通大宛、烏孫、龜兹諸國及西南夷,海内虛耗,幾田輪臺。太史公不敢斥言,惟表曰南夷始置郵亭,其微旨與?

    表新垣平詐言方士,覺,誅之,此諷武帝也。以孝文而有玉杯改元之失,况後之王者乎!黄龍見成紀,寶鼎出汾陰,皆不爲瑞,况於求神仙,冀黄金成,而河決可塞乎!封禪書大旨卽此具矣。

    大事記附表丞相薨卒、免及自殺者何?重相也。相得其人則書,惜之也。相非其人則亦書,幸之也。不于相位書,而表于大事記,正以見相之重也。

    凡表相薨卒、免、自殺于大事記,皆變文倒置者何?古之人未嘗言及此也。竊臆揣之,此記中表太上皇崩,表高帝曰上崩,孝文皇后崩,孝文太后崩,孝景太后崩,及諸王薨,而丞相薨卒亦書如故,是無别也。雖輟朝臨祭大臣有異數,而書之遂同國卹可乎?然則太尉置罷,表于相位而倒置,御史大夫死抵罪自殺,表于將位而亦倒置何也?恐此或便觀覽,未必有深義也,存以質史學淹通之君子。

    相位。〇索隱云:置立丞相、太、尉三公。

    漢書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掌承天子助理萬幾。〈應劭曰:丞者,承也。相者,助也。〉秦有左右。高帝卽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國。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許應元曰:漢右丞相在左丞相上。〉文帝二年,復置一丞相。後哀帝元壽元年,更名大司徒。

    太尉,秦官,掌武事。〈應劭曰:自上安下曰尉。〉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以冠將軍之號。後成帝時大司馬禄比丞相。

    太傅,古官,高后元年初置。〈王陵、審食其皆嘗爲之,尋罷。〉

    太師、太保皆古官。茅坤曰:漢三公並虛額。

    將相。〇索隱云:命將興師。

    漢百官表,前後左右將軍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漢不常置,或有前後,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

    茅坤曰:大約漢制太尉,卽今之本兵,而前後左右,卽今之五府也。

    林駰曰:高祖二年,拜曹參爲假左丞相。蓋漢初以丞相征伐而借名,未嘗居位,如韓信以左丞相撃魏,樊噲以定韓王信遷左丞相,酈商以破臧荼遷左丞相。按高帝十一年,周勃爲太尉,主攻伐。武帝後元元年,以光禄大夫霍光爲大將軍。元狩四年,大將軍衛青爲大司馬大將軍,驃騎將軍霍去病爲大司馬驃騎將軍。索隱以命將興師釋將相者,殆此類,非凡將軍皆可謂之爲將相也。

    御史大夫位。〇索隱云:亞相。

    漢百官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應劭曰:侍御史之率,故稱大夫云。〉後成帝綏和元年更名大司空。

    大書丞相蕭何守漢中、守關中,褒元功也。相曹參,何所舉以自代,將薨,帝臨視問之而舉參也。孝惠六年,相王陵、陳平,遵高帝臨崩之命也。周勃亦以遺命爲太尉,遂安劉氏。漢初之相蓋如此。

    有自太尉而爲丞相者,綘侯周勃、潁陽侯灌嬰、條侯周亞夫、武安侯田蚡四人。建元元年,上議置丞相、太尉,籍福説武安曰:卽上以將軍爲丞相,必讓魏其,將軍必爲太尉。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讓賢名。是漢制太尉與丞相等也。

    有自御史大夫爲丞相者,張蒼、申屠嘉、陶青、劉舍、衛綰、公孫弘、李蔡、莊青翟、石慶,自太初後凡九人。漢稱制詔丞相御史、制詔御史,是御史大夫亞于丞相,貴於諸卿也。

    大書御史大夫周苛守滎陽者,嘉死節也。漢以關中爲根本,而與楚相持,滎陽其重地,睢水敗,敖倉數被侵奪,諸侯背漢,紀信誑楚脫高帝,苛守滎陽,陷,爲羽所烹。時天下未定,漢未嘗定官制,則御史大夫者,不過假秦官以授之權而已。太史公表御史大夫必首苛,以志官所由始,實重其人也。書太尉盧綰,例雖似同,但綰後九月卽封燕王,無事可表,卒以叛亡匈奴,非苛倫也。

    凡命將興師,有大將軍,有前後左右將軍,而將軍有屬大將軍者,有不屬大將軍者,其爲將軍有侯者,有不侯者,丞相不言長史司直,太尉亦不言官屬,御史大夫不言侍御史員,而列將軍則備書之,邊事所倚以辦,雖偏禆不敢畧也,且以責戰守之實功焉。

    御史大夫周昌以貴彊徙爲趙王如意相,吕后酖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