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楞伽阿?多罗宝经参订疏卷第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刘宋天竺沙门求那?陀罗 译

    皇明吴兴后学沙门广莫 参订

    夏官大夫携李袁黄 阅正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二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

    (大慧蹑前一切修多罗皆应说空无二离自性等而发难也。如大下。举喻以明众生身中藏性常住。如来下。法合可解。此引据。下正难)。

    云何世尊。同外道说我。言有如来藏耶。世尊。外道亦说有常作者。离于求那。周遍不灭。世尊。彼说有我。

    (求那。辅行译云依谛。新说云。此难。如来若说有如来藏义。是违上一切修多罗皆应说空。即同外道说有神我。然彼计我。其义有三。一者体常。名为作者。二者虽在五阴。而离于求那。三者遍历诸趣。实非生灭。今说藏义。岂非同于外道我耶)。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

    (我说下。世尊自谓应机说法。方便不一。不同外道所说之我也。有时下。明应机不一之意。谓有时说空。乃至自性涅槃。以如是等句。显示如来藏已。如来又恐愚夫闻此空无相等。则无有我。复生怖畏。为断此疑。复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中。有如来藏性。即此无所有。为入藏性之门。不令堕于无见也。是故行者。莫以如来藏。作我见计着)。

    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

    (譬如下。喻也。如来下。法合。陶音摇。陶家。喻如来。泥聚。喻藏性。人工木轮等。喻种种智慧善巧方便。作种种器。喻或说藏性。或说无我等名也。以是下。结不同外道之意。是名下。结世尊善巧方便之意。三解脱者。即空。无相。无愿。此三能脱心意识等故。门喻也。取出入义。杨彦国纂云。华严谓菩萨观缘起而知自性空。得空解脱。观十二有支自性灭。得无相解脱。入空无愿求。唯为教化众生故。得无愿解脱。故曰三解脱)。

    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希望。约佛边说。谓佛希望众生。疾得阿耨菩提。故说种种藏性之门也)。

    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是故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初是故下。结前意。以明如来随顺说法。无外见之咎也。次是故下。勉诸菩萨。当离外见。而依此无我之藏性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人相续阴。缘与微尘。胜自在作。心量妄想。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一计时。二计方。三计微尘。四计空。五计大种。六计神我。七计胜妙。八计自在天。九计大梵天。今初云人者。即我之异名。言神我也。阴是所生。人与微尘胜自在等。是能生。作谓作者。谓人等作诸阴界入法。故得相续而住。以显外道九种作者。是妄想心量)。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观未来众生。复请世尊。惟愿为说修行无间。如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者大方便。

    (大慧前以如来藏性为难。而世尊既释其疑。则知藏性为修行所证之体。故今复问修行之次。令未来学者得其门故。言修行无间者。谓行有浅深。道原平等。如百川归海。同一咸味。故云无间。又与前经五性无间义同。如诸下。大慧所问。虽兼顿渐。而其本意。的在大乘。故举菩萨方便为辞耳)。

    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云何为四。谓善分别自心现。观外性非性。离生住灭见。得自觉圣智善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

    (成就下。示法。云何下。标名。下文释义)。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谓如是观三界唯心分齐。离我我所。无动摇。离去来。无始虚伪习气所熏。三界种种色行系缚。身财建立。妄想随入现。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

    (云何下。徴名。谓如下。正释义也。观三界唯心者。谓心外无法。唯识变现。以唯识故。于一切法。离我我所。无有作者。离去来相也。以无始虚伪所熏故。则有种种色相。种种心行之所系缚。身。根身也。财。资生之物也。若依若正。悉是妄想所现。是名下结)。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谓??梦等一切性。无始虚伪妄想习因。观一切性自性。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善观外性非性。是名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

    (云何下。徴名。谓焰下。正释义也。外性非性者。外性。指离识有法也。其性非真。故云非性。如阳焰幻梦等。非实有故。从无始妄想习因所起。菩萨能观此因。故知外性非性也。是名下结)。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离生住灭见。谓如幻梦一切性。自他俱性不生。随入自心分齐。故见外性非性。见识不生。及缘不积聚。见妄想缘生。于三界内外一切法不可得。见离自性。生见悉灭。知如幻等诸法自性。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已。离生住灭见。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离生住灭见。

    (云何下。徴名。谓如下。正释义也。言善观如幻梦等一切性非性故。自性他性俱性不生。以诸性不生故。随所证。入自心境界。所谓三界唯心也。分齐。即境界义。因见外性非性故。则内识不起。因内识不起故。则外缘不聚。因见妄想缘生故。求于三界内外诸法。悉不可得。见离自性者。谓能观之见。亦离自性也。生见悉灭者。谓外之缘生。内之能见。二俱灭故。以知诸性如幻故。随得无生法忍。得是忍故。则能远离一切生住灭见。是名下。结)。

    云何菩萨摩诃萨。得自觉圣智善乐。谓得无生法忍。住第八菩萨地。得离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得意生身。

    (云何下。徴名。谓得下。正释义也。得无生法忍。住第八地者。华严第八地经云。菩萨于七地中。善修习方便慧。乃至入一切法。本来无生。无起。无相。无成。无坏。无尽。无转。无性为性。离一切心意识分别想。无所取着。犹如虚空。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是名得无生法忍。忍者。言默会无生。忍可于心。欲罢而不能者。谓之忍。菩萨成就此忍。即时得入第八不动地。与今经同也。得意生身者。华严又云。此菩萨随诸众生身心信解。种种差别。于彼佛土众会之中。而现其身。乃至应以声闻身。辟支佛身。菩萨身。如来身得度者。即皆现之。是名意生身也。如意念生。无障碍故)。

    世尊。意生身者何因缘。佛告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疾无碍。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无碍。于彼异方无量由延。因先所见。忆念不忘。自心流注不绝。于身无障碍生。大慧。如是意生身。得一时俱。菩萨摩诃萨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妙相庄严。圣种类身。一时俱生。犹如意生。无有障碍。随所忆念本愿境界。为成就众生。得自觉圣智善乐。

    (大慧因闻意生之名。而未知名下之义云何。故有此问也。佛告下。举喻略释。次譬如下。广释喻义。大慧下。法合。以明三种意生俱时得现。三种身者。一三昧乐正受意生身。二觉法自性性意生身。三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今文虽略。义必俱收。会文可解犹如下。重蹑上喻合显。得自下。结)。

    如是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住第八菩萨地。转舍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身。及得意生身。得自觉圣智善乐。

    (如是下。明意生之位也。转舍下。示离有行之妄也。及得下。明证无作之真也。得自下。重结第四法名。然此四法。初约内观。故云分别自心。二约外观。故云观外性非性。三约能所。故云见外性及见不生。四约无功用。以息前三之法。故云得无生忍。离心意识也。四法次第深入。为修行者大方便)。

    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当如是学。

    (总结四法。勉诸当学)。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世尊。惟愿为说一切诸法缘因之相。以觉缘因相故。我及诸菩萨。离一切性有无妄见。无妄想见渐次俱生。

    (缘因。魏唐二译作因缘。○大慧问意。从前内外性中发起。内外诸性。是因缘法。由是今问何者为因。何者为缘。以觉缘因相故。能离一切性有无妄见。离妄见故。则无渐次俱生也)。

    佛告大慧。一切法二种缘相。谓外及内。外缘者。谓泥团柱轮绳。水木人工。诸方便缘。有瓶生。如泥瓶。缕?。草席。种芽。酪酥等。方便缘生。亦复如是。是名外缘。前后转生。

    (一切下。先标缘数。谓外下。次列内外。外缘者下。三别释外缘义。外缘者。外。指因外之助也。泥团轮等。举喻例明一切法方便缘生也。前后转生者。前。谓前方便。如造瓶器。先具轮绳等。后。谓后方便。如薪火力用等。以前前转生后后故。新说云。言泥团为因。水杖等为缘。而成于瓶为果。如泥瓶因果既尔。例余缕?等四。亦复如是皆以缕草种酪为因。?席芽酥为果。缘义可知。是名缘生之法。必先因后果展转而生。谓亲起者为因。疏助者为缘也)。

    云何内缘。谓无明爱业等法。得缘名。从彼生阴界入法。得缘所起名。彼无差别。而愚夫妄想。是名内缘法。

    (此别释内缘义也。无明爱业者。举十二因缘之二也。无明者。谓无始烦恼之惑。一念不觉。明转为昏。真转成妄。覆于本性。无妙觉明。故曰无明。是过去之因也爱者。谓贪于种种胜妙资具。及淫欲等境。此名为爱。是现在之因也。略举过现之因。影带未来。故知十二缘起。名内缘法也。既是过现之因。今文何以缘名。谓十二展转为因。亦展转为缘。故得缘名也。阴界入为缘所起者。谓阴等诸法。悉依十二而得起故。然又十二缘中。无明与爱。为生之本。由是双举此二。以显缘生本体故也。彼无差别者。彼。指无明爱等。及缘所起。二皆无性。故无差别。而差别者。愚妄所计耳。此释缘竟。下文释因)。

    大慧。彼因者。有六种。谓当有因。相续因。相因。作因。显示因。待因。

    (此标名。下释义)。

    当有因者。作因已。内外法生。

    (当有因者。谓现在作因。当来成果。现无当有。名当有因也)。

    相续因者。作攀缘已。内外法生。阴种子等。

    (相续因者。由识攀缘内外阴等。种现不断。名相续因也。内是心法。外是色法)。

    相因者。作无间相。相续生。

    (相。即无间相也。无间者。谓前念灭已。后念续生。前后无间。名无间相。此上二因。盖属四缘中之次第缘也。次第不断。即相续故。成唯识。以次第。名等无间缘。论云。谓八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名等无间也。八识颂注云。等无间者。乃各识前念已灭。即开辟处所引后念令生。中间无隔者。是其相也。今文无间。正是此义)。

    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转轮王。

    (作。谓作用。诸识转变。有增上力。令诸法生时。无有障碍。名为作因。此属四缘中之增上缘也。成唯识云。增上缘者。谓有法。有胜势用。能于余法。显缘差别。名增上缘。今云事者。彼谓生住成得等事也。如转轮王者喻也。转轮王。于人中最胜。有增上力用。此缘。于四缘中。亦有胜势力用。法喻相应。故取喻耳)。

    显示因者。妄想事生已。相现作所作。如灯照色等。

    (显示者。谓能所相现。目可见而有对。名显示也。妄想事者。谓由妄想故。所作事生。事既生已。能作所作相现。能作如灯。所作如色。能作。即诸心心所。所作。即色等六尘。心能照境。如灯之照色也。以能显所。故云作所作。此属四缘中之所缘缘也。已上四缘。详如彼论中说。按成唯识及观所缘缘论。皆以内色为所缘缘。不取外质。故观所缘缘云。内色如外现。为识所缘缘。许彼相在识。及能生识故。今云作所作者。正取内色之意。但经文太简。人难解了。详如彼论)。

    待因者。灭时作。相续断。不妄想性生。

    (待因。魏译作观待因。○此待因。应连显示因。并属所缘缘也。何者。以作所作相现。则相待之因。含摄其中。如云。灭时还作。作时还灭。非待而何。今经三译。于此六因。文虽稍异。其义颇同诸解不详。纵解之无据。学者曷从。愚故按论补释。来者幸寻思之。集注云。言诸法灭时还作。作时还灭。妄想相续性断。不妄想性复生。递互相待。故曰待因)。

    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渐次生。不俱生。

    (魏译云。大慧。如是诸法。凡夫自心虚妄分别。大慧。是诸法。非次第生。非一时生。○此明上文诸因缘相。是愚夫妄想所有。本无实体。渐次俱生。求不可得。故皆云不也)。

    所以者何。若复俱生者。作所作无分别。不得因相故。若渐次生者。不得相我故。渐次生不生。如不生子。无父名。

    (相我。魏译作身相。唐译作体相。按此谓因相之体也。○此微明渐次俱生二非也。若复下。谓俱生者。能所不异。无可分别。则因相不得。非俱生矣。若渐下。谓不得因相自体。渐次何生。故云渐次生不生也。复引喻例明。谓因相是因。渐生是果。果若不生。因无以名。如不生子。父名何出)。

    大慧。渐次生相续方便不然。但妄想耳。因攀缘次第增上缘等。生所生故。

    (唐译云。诸计度人言。以因缘缘缘无间缘增上缘等。所生能生。互相系属。○愚夫妄计相续方便。有渐次生。佛破云不然。但妄想耳。因攀下。重明渐次生因也。谓诸愚夫。因四缘故。生所生也)。

    大慧。渐次生不生。妄想自性计著相故。

    (唐译云次第生者理不得成。皆是妄情执著相故。○渐次不生者。谓了知是妄想计着而有。以了知故不生也)。

    渐次俱不生。自心现受用故。自相共相。外性非性。

    (唐译云。渐次与顿。皆悉不生。但自心现身资等故。○渐次俱不生者。亦谓了知身及资生。由自心现。以了知故。二皆不生。受用。即资生也。了知自心现。则自共相等。性即非性也)。

    大慧。渐次俱不生。除自心现不觉妄想。故相生。

    (渐次俱不生者。以能了知二生之妄。故不生也。除不觉自心现故。见有相生)。

    是故因缘作事方便相。当离渐次俱见。

    (此结上文四缘方便。皆不觉妄想相。勉诸行者。当离渐次俱见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一切都无生。亦无因缘灭。于彼生灭中。而起因缘想。

    (谓诸法本无生灭何有。诸凡愚人。于妄生灭中。而起四缘之想)。

    非遮灭复生。相续因缘起。唯为断凡愚。痴惑妄想缘。

    (唐译云。非遮诸缘会。如是灭复生。但止于凡愚妄想之所著。○佛谓非遮生灭相续诸缘起法。何以故。了知诸法。当体虚寂。由诸凡愚。妄生取着。但断取心。诸法何有)。

    有无缘起法。是悉无有生。习气所迷转。从是三有现。真实无生缘。亦复无有灭。观一切有为。犹如虚空华。

    (颂义可知)。

    摄受及所摄。舍离惑乱见。非已生当生。亦复无因缘。一切无所有。斯皆是言说。

    (摄受是识。所摄是境。惑乱诸见。智者当离。诸法本寂。不堕三世故云非已生当生也。三世既非。因缘何有。故云一切无所有。若能若所。其因其缘。堕三世论者。皆言说妄想耳)。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言说妄想相心经。

    (心经。魏唐二译作心法门。○此问。从前偈言说妄想二意中发起)。

    世尊。我及余菩萨摩诃萨。若善知言说妄想相心经。则能通达言说所说二种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言说所说二种趣。净一切众生。

    (言说。唐译作能说。○此大慧自陈问意。谓有如是利益。故应问也)。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四种言说妄想相。谓相言说。梦言说。过妄想计着言说。无始妄想言说。

    (此标名。下释义)。

    相言说者。从自妄想色相计着生。

    (色。谓青黄赤白等。相。谓高低曲直等。相本非相由自妄想计着生。此明相言说之所由生也)。

    梦言说者先所经境界。随忆念生。从觉已。境界无性生。

    (境界无性生。魏译作虚妄境界不实而生。○先所经境界者。谓昔曾经历之境。随忆生梦。梦既觉。则梦中言说。或随梦起言说。皆妄也。出梦言说生之所以云。本从无性境界生也。无性谓梦中境界。无性而有相故)。

    过妄想计着言说者。先怨所作业。随忆念生。

    (过。即过恶。诸狠戾言说是也。由先时怨所作业。今随忆念。生诸过恶言说)。

    无始妄想言说者。无始虚伪计着。过自种习气生。

    (魏译云无始言说者。从无始来。执着戏论烦恼种子熏习而生。○过自种者。谓过之自种子也。过有贪瞋痴慢之不同。各有种现。交相熏习。而起言说)。

    是名四种言说妄想相。

    (结名可知)。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以此义。劝请世尊。惟愿更说言说妄想所现境界。

    (前问言说所起之因。此问言说所现之境)。

    世尊。何处。何故。云何。何因。众生妄想言说生。

    (魏译云。惟愿为我。重说四种虚妄执着言语之相。众生言语。何处出。云何出。何因出。○今文四何。皆能问之辞也。以言说一句贯之。谓何处言说生。何故言说生等。如魏译可知)。

    佛告大慧。头胸喉鼻唇舌龂齿。和合出音声。

    (此明言说所起之处也。龂鱼巾切。齿根肉也。唐译作腭。傍牙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言说妄想。为异为不异。佛告大慧。言说妄想。非异非不异。所以者何。谓彼因生相故。

    (所以下。魏译云。何以故。因彼虚妄法相。生言说故。○因。即妄想也。从因所生之相。言说也。不即不离。二无实体。故云非异非不异。双遣。如下文说)。

    大慧。若言说妄想异者。妄想不应是因。若不异者。语不显义。而有显示。是故非异非不异。

    (此承上文。以言说对妄想。辨异不异也。古注云。若言说与妄想异者。不应因妄想起言说。若言说与妄想不异者。则言说不能显示其义。非不异也)。

    大慧复白佛言。世尊。为言说即是第一义。为所说者是第一义。佛告大慧。非言说是第一义。亦非所说是第一义。

    (若以言说为第一义者指非月故。若以所说为第一义者。法亦成缘。因待有故。此双遣能所二过也)。

    所以者何。谓第一义圣乐。言说所入。是第一义。非言说是第一义。

    (言说如门。行者依言说之门而入。升堂入室处。是第一义。非门即堂之与室也)。

    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

    (自觉所得者。谓心境一如。理智双寂为得。非言说知解可通。故云非言说妄想境界)。

    是故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言说者。生灭动摇。展转因缘起。若展转因缘起者。彼不显示第一义。大慧。自他相无性。故言说相。不显示第一义。

    (盖第一义。无声无臭。寂然无朕。言说则是生灭动摇。从展转因缘起。是故言说不能显示第一义也。自他相无性者。谓能说为自相。所说为他相自他俱妄。故言说不能显示第一义也)。

    复次大慧。随人自心现量。故种种相。外性非性。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是故大慧。当离言说诸妄想相。

    (唐译云。第一义者。但唯自心。种种外相。悉皆无有。言语分别。不能显示。是故大慧。应当远离言语分别。○谓随入一切。皆是自心现量。则知外种种相。性非性矣。唯心境界。言说莫及。是故不能显示第一义。是故下。勉诸菩萨。当离言既妄想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性无自性。亦复无言说。甚深空空义。愚夫不能了。

    (诸性。诸妄想性也。性既无性。言说何有。故云亦复无言说。空空者。承上二句。谓诸性空。及言说空也。空空境界。即第一义。是故愚夫不能了)。

    一切性自性。言说法如影。自觉圣智子。实际我所说。

    (前二句。举喻类明。诸性言说。二皆如影。谓不实也。后二句。承上二句。出所说意。言世尊为得自觉圣智之子。说诸性言说之实际耳)。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离有。无。一。异。俱。不俱。非有。非无。常。无常。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觉圣智所行。离妄想自相共相。入于第一真实之义。诸地相续。渐次上上增进清净之相。随入如来地相。无开发本愿。譬如众色摩尼境界无边相行。自心现趣部分之相。一切诸法。

    (从惟愿为说至此。皆请说之义也。以为说二字。直贯末句。谓惟愿为说离有无等相。外道所不行。圣智所行者。又为说离自共相。入第一义者。又为说诸地相续。乃至如来地。无边相行。唯心所现分部之相一切诸法。大慧因闻第一义离言说境界。故发此问。意欲重显一切外道所计诸见。不能行于第一义中。所行者。唯自觉圣智耳)。

    我及余菩萨摩诃萨。离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相见。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一切众生。一切安乐。具足充满。

    (此大慧自陈问意也。谓若得闻上诸义。则能远离如是妄想自共相见。疾得阿耨菩提也。自利既尔。亦能令诸众生。具足充满一切安乐)。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能问我如是之义。多所安乐多所饶益。哀愍一切诸天世人。

    (世尊将酬问义且先叹其所问。具足自利利他之益)。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不知心量愚痴凡夫。取内外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自性习因。计着妄想。

    (此世尊将酬其问。先显妄因。以定凡愚所计之本也。新说云。言凡夫愚痴。不知自心现量。妄习为因之所变现。执内外法。为有为无。起四句等见。以十二喻。况此有无一异等法。皆不真实。是应远离)。

    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

    (喻也)。

    如是愚夫。无始虚伪妄想所熏习。三毒烧心。乐色境界。见生住灭。取内外性。堕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妄见摄受。

    (法也。群鹿。喻愚夫。为渴所逼。喻无始妄习所熏。阳焰。喻阴界入等。而作水想。喻外道计着。迷乱驰趣。喻堕一异等见。不知非水。喻妄见摄受)。

    如揵闼婆城。凡愚无智。而起城想。无始习气。计著相现。彼非有城非无城。

    (喻也。彼非有城非无城者。谓虽见似城。海气所现。实非城也。幻相不无。因缘故现)。

    如是外道。无始虚伪习气计着。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不能了知自心现量。

    (法也。揵城。喻阴界入等。而起城想。喻外道计着习气。计著相现。喻依妄习起一异等见。非有城非无城。喻不能了知自心现量。妄起分别有无等也)。

    譬如有人。梦见男女象马车步城邑园林山河浴池种种庄严。自身入中。觉已忆念。大慧。于意云何。如是士夫。于前所梦。忆念不舍。为黠慧不。大慧白佛言。不也。世尊。

    (喻也)。

    佛告大慧。如是凡夫。恶见所噬。外道智慧。不知如梦自心现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

    (法也。梦非外来。由自心现。阴等如梦。复何分别一异等耶。由诸外道。不知自心现量。计着诸见。与彼忆念梦境不舍者。同也)。

    譬如画像。不高不下。而彼凡愚。作高下想。

    (喻也)。

    如是未来外道。恶见习气充满。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自坏坏他。余离有无无生之论。亦说言无。

    (法也。画非高下。高下由心。如彼诸法。本然平等。而未来外道。充满世间。妄见一异等也。余离有无无生之论者。谓如来正论。观法无生。离于有无。外道亦计言无。自坏坏他。为过甚矣)。

    谤因果见。拔善根本。坏清净因。胜求者。当远离去。作如是说。彼堕自他俱见有无妄想已。堕建立诽谤。以是恶见。当堕地狱。

    (谤因下。出拨无之过。胜求下。勉正行者。当离此恶。作如下。对治众恶。是远离法)。

    譬如翳目见有垂发。谓众人言。汝等观此。而是垂发。毕竟非性非无性。见不见故。

    (垂发。魏唐二译作毛轮。○喻也。毛轮。是灯上所见圆影。垂发。是翳目所见覆面之发。而是下。出垂发之妄。谓翳目妄见垂发。而不知垂发。非有非无。以翳目妄见。故非无性。净眼不见。故非有性。有性无性。二皆妄见)。

    如是外道。妄见希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诽谤正法。自陷陷他。

    (法也。翳见垂发。喻诸外道妄见阴界入等。诽谤下。出其恶见之咎)。

    譬如火轮非轮。愚夫轮想。非有智者。

    (喻也。火轮。旋火也。本无有轮。愚夫妄作轮想。非智者之见也)。

    如是外道。恶见希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一切性生。

    (法也。火轮无性。妄计为有。喻如诸法本空。外作一异等想。故有一切性生)。

    譬如水泡似摩尼珠。愚小无智。作摩尼想。计着追逐。而彼水泡。非摩尼。非非摩尼。取不取故。

    (喻也。智者不取。故非摩尼。愚小追逐。故非非摩尼)。

    如是外道。恶见妄想习气所熏。于无所有。说有生缘。有者言灭。

    (法也。喻中言愚小者。愚。指外道。小。指二乘。法中言无有说有。谓计异性能生法也。有者言灭。指外道计断灭论者)。

    复次大慧。有三种量五分论。各建立已。得圣智自觉。离二自性事。而作有性妄想计着。

    (新说云。言三种量者。一现量。二比量。三圣言量。量者。楷定义。譬夫升斗量物也。现量者。现即显现。谓分明证境。不带名言。无筹度心。亲得法体。离妄分别。而非错谬。比量者。比即比类。谓以因由譬喻。比类量度而得知故。圣言量者。谓以如来圣教。为准绳故。五分论者。一宗。二因。三喻。四合。五结。宗因喻三。亦云三支比量。合结但成之。且如外道。妄计执声为常。于声明中立量云。声是有法。定常为宗。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虚空。然而虚空。非所作性。则因上不转。引喻不齐。立声为常不成。若佛法中。声是无常。故立量云。声是有法。定无常为宗。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盆。如首楞严云。音声杂语言。但依名句味。岂常也哉。外道何由去执。集注云。如来建立三种量。五分论。拣辩邪正已。令离缘起妄想二种自性事。得自觉圣智。而愚夫犹计作有性。起妄想分别)。

    大慧。心意意识。身心转变。自心现摄所摄诸妄想断。如来地自觉圣智修行者。不于彼作性非性想。

    (谓正修行者。断心意识能所诸妄想故。于自身心。得胜转依。不于摄所摄阴界入等。作有无想)。

    若复修行者。如是境界性非性摄取想生者。彼即取长养。及取我人。

    (谓修行者。不正计着。于如是摄所摄境。计著有性无性。生摄取相。彼即堕于长养我人等见。失于正受)。

    大慧。若说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说。非法佛说。

    (谓性自性等。是化佛权说。非法佛第一义之说也)。

    又诸言说。悉由愚夫希望见生。不为别建立趣自性法。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者。分别显示。

    (谓化佛言说。悉由随顺愚夫希望见生。而不为别立趣自性第一义之法。何以故。盖自性法。乃为得自觉圣智三昧乐住者。分别显示故)。

    譬如水中。有树影现。彼非影非非影。非树形非非树形。

    (喻也)。

    如是外道。见习所熏。妄想计着。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而不能知自心现量。

    (法也。非影非形二句。谓离树无影。影实在树。故非影也。所现唯水。因树成影。故非非影也。水本无树。唯水所现。故非树也。离树无影。全影即树。故非非树也。以况自心现量。离是非是。外道无知。妄计一异等)。

    譬如明镜。随缘显现一切色像。而无妄想。彼非像非非像。而见像非像。妄想愚夫。而作像想。

    (喻也。镜随外缘。显现众像。镜无忻厌。离是非是也。非像非非像者。同前树影。诸愚夫辈。妄见是像非像。而作像想)。

    如是外道恶见。自心像现。妄想计着。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

    (法也镜喻自心现量。像喻阴界入法。谓阴界入法。离自心现量。无别有性。如像离镜。非别有故。而诸外道。不知自心妄计一异俱不俱等)。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