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8章 刘家竖子初长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刘长点了点头,“等他回来后,也该让他前往代国正式为王了……安这边如何啊?”

    “当初我阿母说,莫要说人的坏话,若是说了谁的坏话,孩子便会像了谁……现在想想,当初我大概是说了赐很多的坏话吧!”

    夏侯赐一愣,随即说道:“若是大王非要出征安息,我倒是有一个计策!”

    不同学派的三观是不同的,有学派觉得能爱惜百姓,不折腾百姓的是好官,有学派觉得能多做点事情,开水渠抓盗贼除豪强的是好官,有学派觉得能恪守自己的道德,以身作则,教化一方,将德行传播到乡野里的算是好官……甚至还有墨家这样觉得能跟百姓们一同耕作,自食其力的算是好官……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忽然有一个门客激动的闯了进来。

    刘章回答道:“主要是天下的贤才都聚集在北,南边有名的贤人都是些官员,又在忙着水利的事情,代王在南边没有什么收获……”

    一巴掌拍在了刘安的肩膀。

    父子俩走出了内屋,刘安无奈的说道:“这竖子实在是太顽劣了……真不知该如何管教他。”

    “你就是董仲舒是吧?!”

    “仲舒啊,可有什么办法,让我夏国也能得些好处?”

    “唉……”

    刘安急忙晃起了脑袋,“阿父……莫要如此吓唬我。”

    刘安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方案,刘安跟自己的亲信们搞出了一套“调均法”,这个法令是建立在黄老主张的基础上的,主张调均社会的贫富差距,限制私人的购田数目,取缔私人对奴婢生杀权,也就是所谓的杀奴犯死罪,反对官员经商等等……刘安作为学术大家,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套东西的,过去的州刺史制度,以及不在故乡为官等制度,都是刘安所捣鼓出来的。

    “阿父莫要再说笑了……我自认能力不如四仲父,故而就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召集门客,商谈要事……”

    “都差不多,往后就不必再来禀告这些了,除非是说了朕的坏话!”

    面对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刘安不敢附和,只是低着头。

    既然想不明白,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亲自上门。

    两人说着话,走到了前院,刘安的门客们急忙行礼拜见,刘长只是点头回礼,刘长认真的问道:“听闻你这些时日里干脆就住在了御史府?”

    刘长笑了起来,“无碍!无碍!”

    刘长最近前往刘安府邸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倒不是因为刘安这个竖子,而是因为嫡长孙刘迁的缘故。

    “那这套法令怎么跟董仲舒说的有些相似呢?”

    董仲舒却没有再继续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他们不认可我的主张而已,说了大王也听不懂……”

    夏侯赐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当董仲舒刚刚走到太学门口的时候,迎面就遇到了七八个学子,直接将他围在了中间。

    就在这死一般的寂静里,刘长忽然咧嘴笑了起来。

    说完,刘安又急忙解释了起来,“阿父,跟晁错是为了出政策,我的诸多政策都是询问过他的意见,至于刘敬,这也是为了限制豪强,豪强做大,对百姓……”

    刘安苦笑了起来,“阿父,我才能不足,只能寻求他人的相助啊,论出策,这天下没有人能比得过晁公的,因此我才将自己编订的政策送到了他那边,让他帮我看看,进行修订,并非是有意瞒着阿父……”

    刘安茫然的看着他,随即又看向了刘长,“阿父……我刚才险些忘了,其实我还帮着刘公治理豪强来着……”

    “她让我在御史府内的政绩超过四仲父……”

    刘长瞥了面前的刘章一眼,随即翻出他们的辩论,翻看了几眼,就很是无奈的丢在了一旁。

    刘赐很是无奈的说道:“西北三王会盟,狩猎安息,西庭王出谋划策,河西王统筹后勤,北庭王更是身先士卒,皆立下不世之功勋,这兵学之内,连祭酒们对他们都是赞不绝口,贤王的名声被天下人所得知……可恨我夏国空有铁骑百万,却只能看着他们三王建功立业,我胸怀壮志,却屈居与长安兵学,无能为力,为之奈何?”

    “你到底做了什么啊?还惊动了我大哥?”

    “太子还在大张旗鼓的整顿吏治,庙堂大多大臣都被太子找上了门……”

    为首那人脸色甚是难看。

    此刻听到刘安的这些话,刘长瞥了他一眼,“你是不是借阅了别人的主张啊?”

    刘长瞥了一眼身边的刘安。

    刘长板着脸,冷酷的说道:“你才是深藏不漏啊……刘章都没有查出你的这些事情来,私下里这些大臣的交往如此密切,还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不为人所知,连我都被你蒙在鼓里,看来你确实是长大了啊。”

    刘安有些不悦,“阿父,若是说抄,那也是董仲舒来抄袭我的主张,是我最先讲述以黄老兼并百家,以黄老的争执主张为纲,以百家之能来辅佐,也是我最先讲述了调均之事,还写了专门的文章,他的理论在我之后,怎么就成了我去效仿他呢?”

    刘迁总是会表现出对这位大父的极大好奇心,面对这位巨人,他是一点都不害怕,格外的亲近,抓住了刘长就不会放手。

    董仲舒摇晃着脑袋,“这争功的心思也太明显了,怕是引起几位诸侯王的不满啊……”

    夏侯赐忍不住开口道:“大王何不问策与群贤呢?”

    做完了这件事,刘赐方才松了一口气,神色好看了不少。

    很快,刘赐等人再次返回了兵学,而董仲舒也启程前往太学里继续自己的学业。

    刘赐得意的说道:“作为君王,就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长安里的事情,有什么能瞒得住我的?若是我愿意,厚德殿内的早上的言论,下午就能送到我这里来……”

    董仲舒脸色平静,“正是如此。”

    董仲舒有些惊讶,“大王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又吵起来了?”

    “这竖子到底想干什么啊?”

    “当今天下大一统,而郡国多纷争,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只因各国受杂学之困,彼此不通罢了,主张不同,想法不同,便是众人想建盛世,可这众人心中盛世不同,所得多相反,我苦读多年,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大一统并非是狭隘的领地之大一统,最重要的是,乃是人心之大一统,朝中不同主张的大臣彼此争锋,心不同力不齐,地方上的官吏各有想法,上下不一。百姓不知用什么学派的道理来教导自己的孩子,庙堂的政策总是因为持着不同主张的贤人上位而更改……”

    “你说!”

    董仲舒缓缓眯起了双眼,盯着刘赐的脸,刘赐被他盯的心里有些发毛,说道:“是大哥告诉我的,大哥说你在太学里引起了动乱,让我劝你克制点,别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

    “大王何故叹息?”

    “这家伙倒是比赐还能闹腾,闹腾些好,活泼有力!”

    董仲舒轻轻摇着头,风轻云淡的说道:“也没什么大事,只是与百家起了些小小的争执而已。”

    在这里所发生的事情,自然很快就出现在了厚德殿之中。

    刘赐看向了自己面前的群贤,左侧坐着董仲舒,右侧坐着贡多罗,比起他阿父的群贤来说,是要寒酸了些。

    “干得好!竖子!”

    刘赐低着头,长叹了一声。

    最初他还对这些人的争吵很有兴趣,可是架不住这些人不说人话啊,说的话那叫一个绕,浮丘伯又不在身边,刘长也就懒得再去看了。

    刘长皱起了眉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