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夏朝疆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夏人为炎、黄两大部落融合后共同的后裔,起源于西羌,先夏有多种称号,如西羌、西夏、九州之戎、共国等;大禹治水后,又有土方、朔方、驭方、九州、九有、禹迹、禹甸、禹域等称号。炎帝后裔与共工氏联姻为炎帝共工氏,夏鲧就是共工氏后裔,所以说“共工与鲧禹,源出陇山地区,而兴于黄河中游”。

    这说明在夏代以前就已经有了“四海”“九州”之说,唐、虞时代的地域范围就在四海之内,所以夏王朝的中原地域自然也是四海之内。

    《山海经·海内西经》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古黄河上游称赤水,远古昆仑就是现在的祁连山。这里说的很明确,赤水发源于远古昆仑山的东南,向东北流,然后又向西南流,在厌火国境内注入南海。这里的“河水”指的不是黄河,而是远古时代一条著名的大河,它发源于远古昆仑的东北角,先向北再向西南,流进渤海。渤海就是西海,也就是现在的青海湖。河水流出渤海,继而随着地势西流,然后向南,再向东,流经大禹治水的积石山,汇入赤水(黄河古道),流入南海。洋水和黑水发源于远古昆仑的西北,向东流,又向东北流,然后南流,在羽民国以南注入西北海。由此我们可知,古西海就是现在的青海湖,西汉时称西海、仙海、鲜水海、渤海、卑禾羌海,到北魏时才始称青海,到清代加了个“湖”字,成为现在的青海湖。

    夏王朝疆域远比商王朝大得多,因为夏代除了拥有虞舜原来的四海之内地域外,原来西羌的整个九州之戎也都属于夏的领地。九州之戎不等于九州,它是西羌各部落的总称,所指也并非是九个部落,而是多个。夏代的“九”常常用为虚数,是多的意思,九州之戎也就是众多西戎部落。它和传说中大禹治水后创建的九州是两码事。

    古之南海。有人认为古南海在今珠江三角洲,也有人认为在今江苏连云港以东的海州湾一带就是古南海。两种说法似乎都不正确。远古时代的南海当在今湘鄂之地,当时湘、鄂之间还没有长江,只有被众多水域连结在一起的两大泽泊——云梦泽和彭蠡泽。云梦泽包括今洞庭湖在内的广大水域,地跨长江两岸,方圆八百里;彭蠡泽是由一条水道连通了今长江以南的鄱阳湖和长江以北的龙感湖、大官湖、黄湖、泊湖和武昌湖在内的诸多湖泊群。在云梦泽和彭蠡泽之间则散播着多条大河,这就是九江。当时的云梦泽和彭蠡泽相连,方圆一千多里,被华夏人称作南海。蚩尤族被黄帝族战败后,一部分族人逃于南海之滨居住下来,称作三苗。尧、舜统治时期都曾派兵征讨过三苗,一直没能降服。直到禹征三苗,苦战三年才将其击败,三苗残部被迫迁于三危(今甘肃九泉敦煌市东南)。

    关于“禹定九州”和夏初的“四海”,历来一直是众说纷纭。

    夏的疆域。先夏时期主要是西域九州之戎,包括巴蜀、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及内蒙部分地区。建立夏王朝以后,拥有了四海之内的土地。

    古之西海。有人说古之西海是内蒙的居延海,居延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北部,汉代称“居延泽”,后也称“西海”,唐代以来一直称“居延海”。但是在尧舜禹时代,居延泽水域不是很大,似乎也并没有称作海。也有人说古西海是山东的巨野泽(即宋代的梁山泊,今山东巨野县,水泊已堙没,仅存东平湖),这种说法似乎也站不住脚。因为尧舜禹时代山东大部分低洼地段皆为水域,先夏族民主要活动于陕甘和晋南豫北,不可能把东夷境内的巨野泽称为西海,这是方位上的常识性错误。

    古之北海。有人认为北海就是今天的渤海,也有说是今河北沧州和天津市一带(古代为大海),还有说古北海就是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按照文献记载和古代地理考证,三种说法都不正确。因为尧舜禹时代的海内之地包括今陕甘宁和晋冀鲁豫大部,天津、河北和山东的部分低洼地带都被海水吞没,属于东海。古人的地理方位很明确,不可能把连成一片的海洋即称东海又称北海,更何况当时山东境内低洼处皆为海域,山东半岛已经被海洋分割成众多小岛,成了东夷群岛,居住在山东境内的东夷人有许多部落被迫西迁于西部高地。至于说古北海就是今贝加尔湖可能性就更小,因为尧舜禹时代海内之地尚未达到贝加尔湖。

    至于“土方”文献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