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节 欧战结束和远征军回国(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中国的要求,成为巴黎和会最后几天的主要议题。

    英法现在不需要中国了,或许他们认为中国已经拿到了足够的好处。在他们眼里,中国仍是二流国家,不过是傍上了美国才得以进入七国集团而已。

    关于战争赔款是巴黎和会的另一个重大议题。赔款是必然的,但各国的开价令威尔逊感到目瞪口呆——总额高达1万亿法郎!其中绝大多数将由德国承担。德国拿得出这么多钱吗?他们用什么赔付?理论上讲,德国只有依靠出口贸易才能偿付赔款,但允许德国出口本身又侵犯了英法美意的利益。于是,最终形成的条约并未写明赔款的总数,留待将来设置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来决定。但会议还是做出了一些具体的决定,比如德国放弃所有私人海外存款,交出所有商船等,作为第一笔战争赔偿。

    龙谦在他所住的旅馆召开了记者会,全面阐述了中国关于战后秩序的主张,认为只有尊重历史和文化的传统,尊重人民的选择才能导致真正的和平。否则,巴黎和会带来的不是和平,不过是短期的停战而已。

    中国没有获得领土方面的任何好处——除了从旧俄国手里拿回了唐努乌梁海地区之外。中亚所谓的权益还是雾里看花,中国对西部的控制力还很薄弱的情况下,谁也不在意中国向中亚的渗透。

    首先是领土问题。

    跟中国一样心怀怨愤的还有意大利和俄国人,前者因没有获得任何领土方面的好处而大为愤怒。参加巴黎和会的意大利总理奥兰多学了龙谦的做法,不再出席关于德国领土的瓜分会议了。后者则不满波兰问题,高尔察克认为严重侵犯了俄国利益,损害了俄国人民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已经将首都迁至莫斯科的布党政权表示绝不承认巴黎会议关于东欧问题的决议,警告巴黎会议诸国必须尊重俄国人民的感情。这是两个俄国第一次在重大问题上发出近乎相同的声音。

    威尔逊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常设组织以解决各国争端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它的成立本身就表面在摆脱1914年之前的国际间无政府状态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如果国联真的按照威尔逊的设想发挥其作用,世界范围内的战争或许真的打不起来了。但国联并不为世界各强国所重视,德国已经战败,没有了发言权,战胜国中英法存了应付的念头,基本是在给美国面子。中国支持但力量有限,日本跟着英国跑,意大利则因在巴黎和会没有捞到好处而心怀不满。令人叹息的是发起国美国最终也出了岔子,因为巴黎和会的最终协定不为美国国会所满意,对于威尔逊带回去的东西,参议院不予批准。其原因既有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力量仍大,对欧洲事务深感厌恶,也有对巴黎和会的决议不满。美国除了发了一笔战争财外,并无实质性(领土方面)的任何好处,参议院顺带连美国加入国联也否决了。

    欧战摧毁了旧秩序,把欧洲几百年积累的财富化为乌有的同时,将一个恐怖的幽灵释放了出来,这个幽灵在俄国的精华区域已经站稳了脚跟,并且正在向世界范围扩散。德国已经乱了,共产主义势力在德国蔓延(本来就其是理论的发源地),难道要看着布尔什维克主义占领俄国,占领东欧,直至占领世界吗?难道要组织远征军去荒凉的俄罗斯原野去作战吗?那种结果,美国人民是绝不会同意的。

    巴黎会议被冠以和平的名义,计有27个国家参加,但实际决定者只有区区七国,其余不过是陪衬而已。巴黎和会最耀眼的政治家是四个人,威尔逊、乔治劳合、克里蒙梭和龙谦。记者们追逐着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独家新闻。在记者的眼中,曾经当过大学校长的威尔逊是严厉、固执但又是正直的,乔治劳合则是一个暴躁、多变的威尔士人,克里蒙梭的民族主义倾向最为严重,除了法国的利益,其他一概不关心。龙谦被记者们评价为最神秘的东方政治家,举止最军人,谈话最风趣,身世经历最神秘,其成就最令人瞠目。十年前,中国还是一个任人欺凌的国家,十年后,中国竟然可以和美英法等一流强国并列,仅此一点就令记者兴趣浓浓。除了对同盟国(主要是德国)的处置及他个人事务外,龙谦对记者几乎是有问必答,他的驻所完全对记者开放,晚上十点后的采访也不会拒绝。他的风趣坦率以及对世界局势发展的独特眼光成为巴黎上层传诵的热点。

    但美国坚决不同意这样做。威尔逊认为,俄国和中国是必须参加的,前者为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确实很大,连俄罗斯帝国都分裂了),后者为稳定东线以及遏制布党邪恶势力的扩张做出了巨大贡献,怎么能不让人家享受胜利的果实呢?特别是中国,现在仍承担着巨大的义务,在为世界和平和民主正义事业流血牺牲,没有中国,大俄罗斯早已完蛋了!

    这个预言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泰晤士报对此做了激烈的评论,认为中国危言耸听,混淆责任,挑拨是非。但德国激进的右翼组织却表示了对中国的感谢,认为只有中国采取了令人信服的公正立场。

    中国作为主要参战国之一,理所应当地成为“核心”成员国,所谓的核心国,最初是为了保密而确定。协约国不少,如果实行议会式议政,恐怕什么事也做不成。所以只有七个国家被列为核心成员国,即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中国、俄国(大俄罗斯国)和日本。连在后期出了大力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英联邦成员国也被排除在外了。不过不需担心,因为有英国这个老大罩着,该替他们说话时,还是会说话的。

    这些数字不包括负伤的1600万,不包括多达1000万的战俘,也不包括在大战中死于非命的平民,更不包括俄国的内战死伤及中国远征军对红色俄国的军事行动的死伤数字。在欧洲主要战场战火熄灭后,俄国内战仍在进行中,战争的惨烈程度不亚于西欧战场,据法国驻俄军事观察团估计,在1918年上半年,俄国内战(实际有中国的加入)就死了75万左右,这还仅是军人的死亡数字。

    威尔逊义正词严地驳斥了克里蒙梭和乔治劳合的建议。背后的理由却不可告人,那就是美国需要中俄两国的支持(现在高尔察克政府基本看中国的脸色办事)。意大利在欧战的表现极为蹩脚,实际上作用非常有限。日本更是扯淡,除了派海军抢占了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外没有什么贡献,美国人甚至指责1914年开战之初德国远东舰队成功脱困跑到太平洋搞起了破交作战是日本故意放水。所以将意大利和日本排除在外是可以的,但不能不要中俄两国。

    中国虽然声明了自己绝不图谋任何的海外领土——此点声明得到了威尔逊总统的高度赞赏。但并非没有要求,其一是战后赔款问题,这是中国的应由权益。将来的赔款委员会必须有中国参加。其二就是列强在新中国建立前强加于中国的各种不平等条约,虽然近几年收回了一部分,但仍存在着——租界问题、香港和澳门问题,以及英国人纠缠不止的西藏问题。唐绍仪副总理就此提出了一揽子要求,要求所有列强归还租界,英国和葡萄牙归还香港和澳门,日本归还旅顺(含南满铁路)、台湾、琉球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