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节 欧战结束和远征军回国(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潘兴将军指出,“……这样德国不会承认失败……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你们看吧,有人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美方对中国代表团的来访非常重视,白宫本来是给龙谦发出邀请函的,但龙谦以国事繁忙推辞了。在欧战面临胜利曙光,俄国内战越来越呈现长期相持的局面下,中国派出如此高级别的代表团出访美国显然有着异乎寻常的意味。在外交部例行吹风会上公布了代表团组成名单后,世界舆论立即作出反应,认为中国全面“倒向”美国,将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同为协约国主要成员国,中国舍弃英法而专顾美洲,其中当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10月28日,协约国军事指挥官会聚一堂,研究给予德国的和平条件,中国没有参加。英法美三国的意见无法统一,会议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中国高级代表团访美的一些消息开始流传,英法已经感到美国在得到中国支持后越来越具有支配力,害怕和平最终由美国人决定,特别是英国人担心更甚。涉及到战后的贸易规则,海洋自由的准则,德国海外殖民地的归属问题,英法开始转变态度了。

    白宫会谈重点谈了战后秩序的建立。在中国代表团抵达美国的前一天,威尔逊给德国发去了第三份外交照会,照会是回应德国王室马克斯亲王的,这位亲王是在战事愈发对德国不利的情况下通过中立国找上了美国,连德国人也认为美国是决定性的力量了。威尔逊的外交照会说,“如果与美国打交道的是德国的战争操纵者和帝王独裁者,美国则不准备进行任何的和平谈判,而要求德国投降。”威尔逊的苛刻条件促使鲁登道夫向德军发出一个新的指令,“我们的敌人用虚假的语言欺骗我们,为的是突破我们的防御。士兵们,威尔逊只能迫使我们把抵抗了力发挥到极致。”身处前线指挥部的鲁登道夫回到柏林,目的是结束马克斯亲王与美国的对话。但鲁登道夫刚到柏林,就发现柏林各界对他的军事指令愤怒不已,柏林上空弥漫着和平的空气,忍受了巨大伤亡和饥饿的德国民众不愿意再打下去了。舆论如此,议会的绝大多数议员反对鲁登道夫,认为他正在将德意志退向毁灭。更为严重的是,军队也开始反对他,许多集团军司令官致电德皇,如果德皇继续信任鲁登道夫而使和平不能实现,德皇就应该对此负责。言外之意就是逼迫德皇表态,要么撤换主战的鲁登道夫,要么退位。

    且不说英法等国的解读。美国各大新闻媒体闻风而动,想尽办法搞一张海伦娜号的船票,以期及早获得对中国代表团的采访机会。

    美国对于战后国际秩序的思考就是组建国际联盟,以协调解决世界范围矛盾以避免大规模流血冲突,其取代大英帝国世界领导权的目的昭然若揭。中国支持成立国联并主张将国联总部设在美国,美国当然深表感谢,投桃报李,威尔逊表示完全支持中国的对俄政策,希望中国在俄国事务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时间拖到11月1日,德皇迫于内部的压力正式宣告退位,跨越国境跑到了荷兰。德国天主教中央党的厄兹伯格率领德国代表团去了协约国军事总部贡比涅,跟协约国主要国家商谈投降事宜。英法背着美中意日等国正式向德国提出了投降条件,包括必须交出的武器数量和废除布列斯特条约在内。英法给了德国三天的时间,德国答应了这个条件,停战将在1918年11月4日零时正式生效。

    美国对此表示严重不满,特别是远征军指挥官潘兴将军,认为必须攻入柏林,投降书应当在那里签署而不是在贡比涅。但大势所趋,形势已经不可逆转了。

    应美国国会的邀请,洪粤诚议长在国会山做了关于世界和平与中国发展的主题演讲,受到了美国国会议员们礼貌的掌声。美国参议院主席小罗伯特先生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中国经济及民主建设的成就,对美国历史上歧视华人的政策和行为向中国人民道歉。《排华法案》虽早已废止,但阴影犹在。新中国成立后,大批华侨返回祖国,这次华侨联合会等民间团体在旧金山等地公开号召华侨归国参加祖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华侨团体的热烈响应。从孙文举起反清大旗起,美国华侨便踊跃响应,出人出力,贡献尤巨。蒙山军意外崛起,摧枯拉朽地摧毁了满清,却将孙文一系排除在外,至公堂等华侨组织一度时间对龙谦政府表示敌视之意,但随着新中国地位的大幅提高,敌视不再,逐渐投向了新政府。而龙谦政府对归国华侨的重视和优待也令在美华侨组织感动,代表团访美第一站在旧金山,便有上百名华侨青年报名回国。美国政府大概也感到了压力,不得不为历史作出正式的道歉了。

    根据龙谦的提议和外交方面的成功磋商,10月初,访美代表团正式组建,这个代表团规格很高,以总理方声远为团长、参议院议长洪粤诚、总参谋长司徒均上将为副团长,成员有海军总司令方时俊上将、空军总司令商凤春上将、外交部、兵工总署、重、轻工业部、化工部、电力部、电子工业部、农业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部长,中华妇女联合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及华侨联合会等社会团体负责人亦名列其中,乘坐美国邮轮海伦娜号自上海启程,开启了中美军事、经济、文化及民间团体全方位合作的新时代。

    秋瑾女士为首的民间团体大肆造势的同时,方声远率领的政府代表团也取得预想的成果。此次访华,除了在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上全力支持美国以进一步加强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外,龙谦还交给了方声远具体的任务。简单地讲,就是做两件事,一是继续扩大美资入华的工作,除了兵工总署的个别领域外,全面对美资开放并给与美方企业以特别的优惠。第二就是购买美国成熟的工业技术。波士顿协议和次年签订的北京协定解决了中国现阶段工业化的主要技术瓶颈,但在冶金、电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钢铁是工业的主要指标,但仅看刚产量一条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钢材成品主要以粗钢为主,兵器特别是军用舰只所需的特种合金钢技术一直制约着需求,目前最可靠的来源就是美国了,美国冶炼技术已经不差英法德了,从美国获得相关技术比从英法购买容易的多。另外就是大型水电设施的技术也需要解决,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电力需求将成为长期制约因素,为此,在1916年夏,政务院组建了电力工业部专门抓电力问题。建国以来,虽然发电能力与满清时代比有了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增长,主要是建了一批装机容量小的火电厂。中国地形落差大,江河纵横,有着天然的水电条件,目前只在汉江和新安江建了两座水电站,电力部希望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将发电量提高1.5倍,除了投资兴建一批大型火电站外,还计划在西部建设一批水电站,前期的勘探论证都邀请了美国专家介入,美方对此也毫无封锁保留之意,但资金需求过大,依靠发行国债难以解决。所以方声远此行还要在获得美国技术支持下再获得美国电力债券1.5亿美元。好在两个目的全部达到了。

    代表团在10月下旬抵达美国旧金山市,受到专程前来迎接的蓝辛国务卿的接待,旋即按照预定的方案分头活动。方声远将率领政府成员与美国洽谈经贸方面的合作,洪粤诚将访问国会山并作主题演讲,司徒均等军方重将将与美国军方进行军事方面的交流,出任妇女联合会主席的秋瑾女士将率民间团体访问华侨云集的旧金山等城市,宣传新中国民生改善的成就,动员更多的华侨回国效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