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1章 最后之战(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开始谁也没料到这是敌机。当他们看清机翼上的权利之剑标记对,已经迟了。炸弹在“空中堡垒”机群之间爆炸开来。

    飞机上所有人的眼睛都向下注视着河流。在拐角的西面,有两座极为重要的桥梁。透过雾霭和硝烟烈火,他们发现了这两座桥梁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轰炸目标。

    2月19日晚,“第三联合战斗机集团”整理的战斗报告写道:在这一天内,中国共出动战斗机八百一十四架次,在麦迪逊地区共击落美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八十九架。

    于是,指挥官发出了投弹命令。

    十五点零五分,秦云率领的右路纵队飞至堪萨斯上空,到达了市郊。此刻,对于中口径高炮来说,这样高度的飞机是最理想的目标。况且,飞机又是直线飞行。

    没发任何警报。

    ……

    在第五十三战斗航空团第三大队击落敌机的统计表上首屈一指的是曹淳上尉。不久,他的名字便在中国家喻户晓了。

    “下面就是攻击目标,再不投弹就要飞过了!”领航员叫了起来。

    可是,只有航空团司令部用的电台频率和空中编队相同。因此,停止攻击的命令必须从特殊任务航空军转到第五十四轰炸航空团,这要耽误很长时间。

    “为什么最后还是按照我们的计划干了呢?”

    这时正好是十五点,也就是原定的轰炸时间。革强在他的日记中写道:“紧张已达到了极点。堪萨斯还未得及投降吗?”

    中国军队在芝加哥攻势中选择的重点,完全出乎美军的预料。杨林的装甲集团正向麦迪逊挺进。他的先头部队已于2月15日星期日傍晚,赶到了密歇根湖畔一带。

    但是,太迟了。飞机的自动投弹机构已经开始工作,炸弹落下去了。紧接着,三机编队的其它两架飞机也投了弹。

    虽然机长和领航员多次向下观察,但都没有发现红色信号弹。只见美国高炮喷出的团团火球向编队飞来。

    只见到处都是炸弹爆炸的闪光,浓烟吞没了房舍,火光冲天。前导机已投了炸弹,怎么我们就不能投?

    “更换目标!”

    仪表飞行训练教官周晓华中尉将他的中队准确地引导到目的地。第二轰炸航空团第四中队以几乎碰到炸弹碎片的高度超低空飞行。他们丝毫也没料到“空中堡垒”式飞机竟会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机场上。这可太幸运了。

    低空飞行正是要躲过芝加哥-皮亚里奥防线的防空炮火。没等对空炮火瞄准,这队轰炸机就闪电般地飞过芝加哥的要塞防线。突袭成功了。尽管有几挺高射机枪开了火,但这时“苍鹰”26式飞机早已消失在前方的一座小山后面了。

    第二天,第一、二、十装甲师在麦迪逊附近的一个狭窄区域内做好了出击准备。这时,美军的阻击炮火异常猛烈。萧远在前沿观察所里,非常紧张地等待着对敌区的空袭。这次战斗的成败,即使不说全部,也得说很大一部分将取决于这次空袭的效果。

    但是,从空中往下什么也看不见。地面发射的信号弹被燃烧着的房屋和炸毁的房屋所冒出的黑烟给吞没了。

    萧远不同意这个决定。他提出了和第二航空军协同作战的详细计划,他指出:几个月的陆空协同作战的结果证明,实施小规模的,不间断的攻击给敌人造成的空中威胁比一次大规模轰炸要大得多。

    这时,第一一四中队在艾文斯机场处于待战状态。突然,在与教堂塔尖差不多的高度上出现了陌生的双发飞机。

    革强接着写道:“对我们在前线的人来说,只希望能发出必要的命令,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统帅部能把握住事态。”

    忽然,无线电中传来了中队长周晓华中尉的呼叫:

    到2月19日,他的飞机尾翼上已经有了十五道杠,成了中国空军最出名的王牌飞行员。

    在这条作为芝加哥-皮亚里奥防线北翼的河岸上筑有无数座碉堡、炮兵和野战阵地。这些都是中国军队坦克前进的重大障碍。空军的任务是扫清这些障碍,用不间断的攻击把敌人压制在原地,直到工兵把密歇根湖上的桥梁架设好为止。关于攻击方法和时间,由萧远和司徒定倭两位将军经过长时间研究,制定出一整套详细计划。但是,后来又作了一次变动。

    一个中队的九架轰炸机以密集编队在低空飞行,它们几乎是机翼挨着机翼。晨雾从下面的田野里升起,能见度很坏。机长们全神贯注地驾驶着飞机。他们飞过森林、小山和圆形屋顶,向着攻击方向钻进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谷。

    在第二航空军的战斗日记上,2月18日被称为“战斗机日”。在芝加哥战线,敌我双方的几百架战斗机、轰炸机展开一场混战,这还是第一次。激烈的空战从下午一直持续到天黑。

    对于中国军队强大的空中攻势,美军无论如何勇敢,当时也是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空袭后,十七点整,美军城防司令斯哈罗上校亲自走过大桥,来到中国军队求降。这时,他已被彻底挫败了。

    1943年年2月26日清晨,中国最高统帅部筹划已久的“愤怒计划”开始!

    然而,这一切尝试都迟了,航空团已进入直接攻击状态。“雨鹰”式飞机的通信员们收回了伸到机外的无线,接收能力马上减弱,因为他们必须集中精力进行攻击。

    第二航空军共投入三百一十架轰炸机,二百架运输机。此外,西部的第八航空军第七十七俯冲轰炸航空团也参加了麦迪逊地区的轮番轰炸。

    接着,他们越过密歇根湖,沿着密歇根河道向西飞行。这时,离目标已经不远了。

    战局急转直下。2月16日,美国空军司令巴特逊命令他的已受重创的部队进行休整。正当芝加哥总参谋部死盯着中国军队装甲部队的进攻,并确信这里就是进攻重点的时候,中国空军却动员了第二、第八航空军的全部水平、俯冲轰炸机,攻击了另一个地点——麦迪逊。

    炸弹在敌炮兵阵地中爆炸。五百公斤重的炸弹把一座碉堡炸飞了,爆炸后的烟尘冲天而起。敌人的炮火明显地减弱了。

    但是,这时候的中国统帅部已经把握不住中国空军的疯狂轰炸了。半小时之前,第二航空队在接到萧远将军发来的“延期轰炸”的电报后,曾竭力设法招回已在进攻途中的航空团。

    萧远将军对于进行的轰炸表示歉意。一小时后,对方签署了投降书。

    第二“烈火”战斗航空团的马建上士在2月19日的激战中,首先击落了敌机。

    在星期日下午,萧远乘坐联络机去司徒定倭装甲集团司令部接受命令。命令定于2月17日16时开始密歇根湖渡河作战。

    迟了。第五十四轰炸航空团的右路纵队从目标上空隆隆飞过,投下了大量烈性炸弹。这些炸弹都准确地落在三角区以及旧城的中心。

    当天晚上,第一狙击步兵团迅速地渡过密歇根湖,成功地架设了通往麦迪逊的桥梁。在西面五公里的顿舍里附近,第二装甲师用铁舟和橡皮艇强行渡河。空中不间断的攻击任制住了敌人的炮火,阻止了敌人增援部队的调动。

    突然,第二批飞机出现在密歇根湖谷上空,这次是第二轰炸航空团的“苍鹰”26式水平轰炸机。他们把一排排炸弹投向岸边的敌阵地,不一会儿又飞来一个大队。

    接着司徒定倭将军的说明,首先是空军尽全力对敌人的各个阵地进行大规模集中轰炸,然后装甲部队出击。对于这个决定,萧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曹淳在麦迪逊空战中,击落了一架“眼镜蛇”飞机。他的机械员在“雨鹰”飞机的垂直尾翼上,又画上了一道杠。这是他击落的第十架飞机的标志。

    决定堪萨斯命运的时刻就在这最后几秒钟了。在这几秒钟的时间里,革强的部下们打出了好几打红色信号弹。

    轰炸机的侧面剪影是一个细长条,这是“苍鹰”26式飞机。它们迎着曙光,从机场起飞,向着目标芝加哥飞去。它们是第二轰炸航空团第二大队的第四中队。这一天,是1943年2月1日,亦即美军对芝加哥展开攻势的第二天。全团奉命袭击芝加哥北部的美军机场。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