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佛光国师语录卷第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佛光圆满常照国师语录(七)。

    法语。

    答太守问道法语。

    夜来诠藏主言。和尚教太守抛却公案。世间杂念起时。将甚么截断。将甚么对治。野僧应他曰。此是自己杷柄未得入手。自己眼目未开。假借外料。将物遣物。虽去得一重。又添一重。悟则无咎。不悟则担阁。一生众中。兄弟多有此病。万事纷然之时。虽将公案换得念头。争奈妙明圆满。清净灵觉之体。如千日并照。竟被此样话头障却。不能得见。只管别求悟入。譬如欺楚投吴也。野僧奉劝太守。既于公案。不能一笑冰释。咬嚼既久。未得下落。所以教一切飏下。且听心水定狂火息。要眠便眠。要坐便坐。于三更半夜风前月下。或睡将熟时。或睡将觉时。或在梦中。东去西去时。或梦与宾朋往来交接时。或梦见胜妙境界时。试请自看。是甚么物恁么变现。又开却眼。便见山河大地草木丛林。一一分晓。展转又入梦中。再见觉时事体。又向觉中。再看梦中影像。此觉此梦。皆非他物。只是一个猢孙子。或出或入。或来或去。百千万样。直是无影无迹。虽然无影无迹。影迹遍满大千世界。在凡夫随一切声色名利死生恐怖。便随六道轮回。在佛祖不随声色名利死生恐怖。处处作用处处出没。处处游戏。入火不烧。入水不溺。在方同方。在圆同圆。与太虚同一相貌。谓之圆觉妙场。号为真如涅槃。众生目为无明烦恼。初无别法。譬一口之中。呵气则暖。吹气则冷。岂有两气耶。佛即众生之用。众生即佛之体。圣凡转换。只在翻覆手尔。释迦老子说尽一大藏教。末后拈起一枝华。迦叶微笑。为之付法眼藏。此即是凡夫日用中事也。亦非凡夫日用中事也。诸祖所传。或传偈或投针。或行棒或行喝。或将语言遮盖了。当面抛出。学者眼目明利。提起便知落处。若是眼目昏钝。便被宗师当面热谩。千山万水只管寻讨。讨得着只在掉臂咳嗽中。讨不着便有无限邪解杜撰凿说。德山和尚道。丝毫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初参禅人公案。不可不提。三五年既无悟入。须当放下。若不放下。此名无绳索枷锁也。古人方便妙门反为毒药苦哉。三祖云。止动归止。止更弥动。放之自然。体无去住。大率做工夫人。不可不紧。三年五年。一向紧去。逼紧成邪。有不可救药之病。每每见兄弟。丧心失志者多。古人又云。转急转迟。转求转远。所以山野教人放下。轻轻体究如猫捕鼠。讨寻不见。冷处蹲身。不知不觉。鼠子忽然撞入口来。便是得底时节。太守但放冷落。自家本命元辰。和公案自有撞来底时节。此等机境。山野亲曾历遍了。正所谓病多谙药性。方验始□传人。太守反覆细观。依样做去。自有失笑底时候也。如此说话。老婆禅也在里许。翳睛法也在里许。

    示盛福长老。

    山僧升堂入室之时。方丈每每过来。老拙抖擞破布衫袖。不知几回。公掩鼻亦不知几回。何必再出此轴。添一重形迹邪。虽然如此。仁义道中入泥入水。亦是落得边事。须知这一着事。千变万化。万别千差。横说竖说。紧要一事。不曾露形者。别无他物。只是临济一喝。德山一棒。要三千里外辨缁素也。老僧不曾记公案。不欲添葛藤。略动目前毬子。直下来也。长老长老如何回避。如何争交。咄。且置此事。

    示宫内平卫门赖连。

    金刚顶门眼万刃崖头现。拟议欲抬眸。太虚成两法。诸佛与诸祖。共用此一着。宫内要参禅。须参活祖意。汝虽弄滑头。毕竟缺炉韛。能就恶钳锤。黄金能绕指。汝看善射人。工不到不妙。汝看飞空鸟。非羽不能举。功极到无功。自然超群像。世出世间法。非有非不有。吾今作此说。有如谷答响。一语不曾该。万法无不备。汝自子细看。吾意在何处。

    武州太守求法语。

    贵人学佛难以戒定。贵要悟宗。何以为宗。昔日仰山参中邑。山问邑。如何得见性。邑云。譬如一室有六窗。内有一猕猴。外有一猕猴。六窗俱唤俱应。山云。上来譬喻无不了知。只如内猕猴睡着外猕猴欲相见时如何。邑把山手作舞云。猩猩与汝相见了也。山乃作礼。太守若根性猛利。向山僧机外。一咬咬断。便是到家。若未能如此。中邑仰山言外提取。更若未能。须对照中邑公案。向自己日用中间捉取猕猴子。一回入手之后。或纵或擒。或笼或系。亦不出这个时节。若养得熟了。中邑仰山福山皆隐身无路。太守勉力参究。

    示太宰少贰。

    承台喻问及野人教外别传之旨。此一着子。释迦老汉出母胎之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那时卦文已是破了。但声闻诸天。皆不领话。入山修道。出山说顿说渐。说权说实。四十九年。三百余会。皆是观机逗教。未免形于言语。大乘菩萨见之。却不在言语上。后来涅槃会上。诸天献华。遂接华拈起。示百万大众。独有迦叶。破颜微笑。复云。吾有正法眼藏。付嘱摩诃大迦叶。贵要递代相承毋令断绝。次第传之阿难。阿难传之商那和修。二十七祖至菩提达磨。达磨西来五传。而至六祖能大师。二十余传而至于先师无准。若经若律论。西天自有圣师弘持。所以谓之教外别传。

    承问。坐禅作何事业。坐禅实无事业可作。若有事业可作。即是外道之法。我宗门中只要悟自本心契。自本性契心达本名曰沙门。

    承问。坐禅如何用心要之。坐禅无用心处。众人日用具足。圆满与如来一般。只为众生自信不及。只得教他叠足跏趺端然而坐。复将自心。求觅自心。求之转远。便有多等差别异见。如今安抚大宰若欲做工夫。先对佛前炷香发大誓愿。断除欲漏。并去私心。正念而坐。或开目。或闭目。却不问。但思父母未生已前面目。即今在那里。忽然一朝命光迁谢。即今孤明历历底。又在何处。只就自己看。自己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眠也看。坐也看。行也看。应酬也看。看不得处。展转反覆看。看来看去。自有悟底时节。

    承问。杂念起时。如何对除。杂念亦有多种。若应酬公家。若婚男嫁女。若治生产业。如来云。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岂可断除。此正是法性应用。千差万别。妙觉出没。如来所谓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彼观幻者。非同幻故。皆是幻故。幻相永离。头头妙道。处处解脱。若是私心曲念。害物利己。此等杂念起时。却不可不打叠也。

    承问。杂念止时。在什么处用心。前所谓悟得本来。杂念便是本来自受用三昧。便就杂念中。轻轻冷看。亦不要着力。亦不要打并他。听他自起自灭。如空中华。本无实性。从空而生。从空而灭。久久便见般若智慧。触目全彰也。佛云。如汤消冰。无别有冰知冰消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承问。如何回光返照。前头说做工夫处。便是更不再说。承问。公案如何提撕。公案乃是诸佛诸祖运用法身。如风行水上。如电激长空。一挨一拶。自然成文。初无实法。初无实义。前辈诸祖见做工夫人。识马奔驰狂猿跳踯。无可奈何。只得将此影响语言塞在他口里。要他横咬竖咬磨捺胸中系他狂见。待他情销念释无可把缀。如含冰人冰消之后。全是自家津液。若不销时反乃作梗。古人与钝根人。作方便门。也安抚正不用提持公案。恐自己光明。返被闲言长语遮盖了。只要百不知。百不会。放教????淈淈颟颟顸顸。无知觉中。自有一种不思议境界发现。那时不妨抱子弄孙。着衣吃饭。谓之肉身菩萨了事凡夫也。

    示备前太郎。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建长老比丘虽无长处。也能借他老汉鼻孔出气。也松窗若是吾家种草。拈起便知下落。若未能如是。奉劝便将此句。作对头。参取此法华经中破题一句。诸大弟子及诸人天。皆如聋若哑。千千万万。万万千千。悉皆蹉过。便是大法不明底。尊宿十个有五双。皆作序事话会。不然作奇特商量。殊不知释迦老子。也只是个黄面老僧。亦不曾有佛法见管教人学。只是见人外边野走不肯归家。无可奈何。几番和盘掇出。几番细切薄批。只在自己身子上。抽拆出来止学者啼。松窗生于富贵。而能回头此道。亦是夙有种智也。须当透明释迦老子此一句。此句分晓。自己本来面目不着问人。自然分晓。如海一滴。千海万海。其水味则一般。所以道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除非一回亲见。方可握土成金。世出世间无可弃之法。写到无可写处记。腊八示众。因书满纸。老瞿昙无本据。当年打失主人翁。直至如今无觅处。是汝诸人(以拂子指口云)。这里验取。休嫌当滴帝都丁。几度曾经霜雪苦。草茅语言宜子细参究。

    示越后孙太郎。

    参禅无他事。只要明各人自己父母未生前一件事。此一件事人人皆有。个个圆成。不用安排。不用装点。头头显露。处处放光。日日夜夜。了无间隔。常在动用之中。千变万化。七出八没。得如此现成。得如此活落。得如此分晓。如此开阔。在诸佛分上。不增一丝头许。在凡夫分上。不减一丝头许。在越后太守分上。缺个甚么。今日将己事未明。扣老汉求法语。老僧拈起笔。守惘然。吾笑语之曰。此是三文买得。守不领奉劝太守。归第反覆详究。如何详究。只向应接事物。区别是非处。治生产业处。折旋俯仰处。拈碗举筋处。知暖知寒处。起坐困醒处。夜暗昼明处。上高下低处。着一只眼自看。如此变化者。是甚么物。此物从何而来。百年之后。又向何处去。只十二时中。如此做工夫。三年两年。五年七年。必得入手。旷劫可以受用。此名自己清净法身佛。今世若不参得分明。千劫万劫。行幽冥之中。可不惧哉。

    示藤长宗右金吾。

    无上妙觉体明于百千日。人人皆具足。人人皆不知。无圣亦无凡。无终亦无始。头头自合辙。更不用安排。诸佛无所增。众生亦无减。万法缘合故。处处现本真。本真无别道。不出动静里。一日十二时。妙用活鱍鱍。悟此即道本。更无第二法。请便承当去。犹是眼中翳。

    示诹访左卫门入道。

    世尊拈华。迦叶微笑。此是千佛出世。绳绳相继。祖祖相传底一着子。初无别法。不出众生终日动用中消息。若外众生日用。别有分付。别有玄妙。却是魔王眷属。外道邪解。此一着子。在眼耳鼻中。作用如大日轮。无一法可障得他。人人具有。个个圆成。自是世人不肯信。甘闭目坐在白日下。甚可怜也。诹访左卫门入道。其为道甚切。虽做工夫。未得入手。请益求法。老汉临纸之时。举笔问之。尚自未领。既是未晓。请公将世尊拈华迦叶微笑。老僧举笔。门下烧香。十二时中且反覆如此参详。又看参详之人。又是阿谁。蓦然心路绝伎你穷。元来鼻在口上。自然归家稳坐。那时方可与老僧说话。万万勉力。

    示信州景明居士。

    这一着子上至三世诸佛。下及六道四生。本有灵妙觉体。逼塞太虚。包裹天地。更无圣凡之分。亦无剩少之相。何谓而然。只缘根本妙圆体中无一法故也。圣也着不得。凡也着不得。空也着不得。有也着不得。于着不得处。圣凡空有。一切皆备。灵通变化。不假外来。不假修治。头头皆露。处处皆圆。此名总持王也。父母未生。父母生后。或出或没。七方八圆。无头无尾。无畔无岸。问你今在何处。又却沉吟。眼目定动。不能加答吁远矣。荣秀既远远垂访。持纸设供。其意甚勤敬。推此勤敬。何事不可。但未遇人鞭策。堕迷魂之乡耳。明上座当年自黄梅会中。赶老卢到大庾岭头。六祖掷下衣钵道。一任将去。此衣表法。可力争耶。明上座举之如山不动。六祖乃问明。你为法来。为衣来耶。明曰。我为法来。六祖便问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明上座。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明公当下大悟。乃作礼云。行者便是我师。祖云。于世礼不便。吾与汝同师黄梅。乃拜谢而回。回到岭下。向同趁伴侣云。此去杳无消息。同趁伴侣数十人。便卓庵岭下。至今诸刹相望。皆趁卢公。不及而建道场。古人信道之笃。不远八千里。一程趁到。这里好气急。吾适间问秀。如何是你本来面目。亦是拈出六祖遗下臭皮袋。亦要道人睹家认父睹赃收贼。你既未能瞥脱。奉劝道友。时时提起。反覆参详。四十年前何处来。百岁之后甚处去。即今作如此参者。又是阿谁。十二时中切切如此提撕。提撕来。提撕去。三年五年。断断摸着。鼻头在口上。在家出家菩萨今古甚多。日本更多。今改秀之名。名曰景明。景明便将明上座公案。贴在额上。[扌*棄]死[扌*棄]生参去。悟入之后。明即是你。你便是明。大庾岭头即是福山。一条古路踏着。更无两般。汝自体解。老僧无一法与人。

    示观一居士。

    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在于色空明暗之中。日日夜夜。变现百种千般。直是奇特。奈何众生昧而不觉。不能归家受用。逐日闹浩浩中辊将去。千劫万劫略不觉知。略不转头哀哉。观一居士知世幻空华不可凭据。却能回头在自己下工夫。甚称山野之怀。凡在自己分上。下工夫有多等。各随人之器质。当下工夫时。须是猛着精彩。三年五年。或有入。或未有入。须当从空放下如睡如醉。百不知百不会三年五年。水际山边。时时轻轻提起看。觉得辛苦。又放下。几时又提起。如是觑捕。如是消息。如是淘汰。蓦然一回到手。便是到家时节。着衣吃食。无非真常妙道。更不用外求也。观一千万。相信如是做去。非山僧杜撰。佛佛祖祖。皆如此做。吾别有一句。如金刚剑。如师子王。直是近傍不得。汝若眼开。更能亲近宗匠。自知下落。千万勉力。

    示观上座。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物。恁么会。不是了也。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物。恁么会。方始是。此事离言语相。离有无相。直是一番悟去。彻头彻尾。胸中无半点佛法。无半点知解。方于佛祖宗眼。有少分相应。岂不见南泉举似赵州。州问讯下去。有僧问州。州云。问取和尚。僧诣方丈问泉。泉云。他却会老僧意。此是古人提持即心即佛话头底样子。甚生见成。甚生精彩。上人云。何入阴界。思量造作。求合无上妙道。你既炷香勤恳。吾直拔为你说。老汉千言万言。实不在舌头上。上人勉之。

    示慧莲道人。

    参禅学道不忧昏沉散乱。只怕杷柄不入手。若得杷柄入手。昏沉散乱处。正是吾家不思议三昧。且道唤甚么作杷柄。夫人若也会得。向机外领旨。期未能如此朴实。向你道。只是夫人初生时。哇地一声。便是杷柄。长后知饥知渴底。便是杷柄。即今怕死贪生者。即是杷柄。你今要参禅出离生死底。即是杷柄。此杷柄只在你分上。日日夜夜。放光动地。与佛祖无二无别。虽然开眼合眼之中纷纷扰扰。你试拈出纷纷扰扰根源一些子看。必定是无根源可拈出。即此无根源即是你之涅槃正体也。坐禅之时。一切放下此身此心。要与太虚平等圆满而不见太虚之量。作用之时。而此法性与世相。不相违背。全机独脱。常露现前。如秉金刚王剑。一切魔事。悉皆退散。此是做工夫要径也。夫人二六时中。不舍不放。如此三五年不求灵验。灵验自生矣。老僧顶门句子。夫人工夫到时。大法明后方知。老僧无一字相赠。

    示观上座

    大底参禅兄弟多有病痛。若不堕在无知中。便堕义理中。若不堕在自满中。便堕在懒惰中。若不堕高傲中。便堕自卑中。若不堕杜撰中。便堕弄乔中。近日兄弟通途病痛相似。观兄吾乍见他眼目精彩。问他即心即佛。他沉吟久之。三五日下语。皆未契老拙意。此四个字。如倚天长剑。拟之则千里万里。南泉赵州提唱。极是妙绝。上人何不着他作用处。如何一向随言逐句。自己光明。盖天盖地。反置在蝼蚁穴中。别讨外物。应酬山僧。甚可念也。上人更加三五年工夫。自会透去。前头所言。许多病痛。须当断除。便可以作好衲子也。勉之勉之。又求语。着力参禅。吾已说了。头上安头。累你不少。

    示庆禅人。

    庆禅人问狗子无佛性。师云。狗子无佛性话作么生。庆拟开口。师栏胸一拳。庆炷香礼拜。求语。

    赵州一无。老僧一拳。甜如石蜜。苦似黄连。只恐上人错承当。只恐上人错领略。若不得一番透顶透底八面玲珑。终是傍人家舍。不济得事。须当昼三夜三[扌*棄]死[扌*棄]生更做三年五年。自有崖崩石裂之时。那时不着问人。自能通变。自能掀天扑地。擎戴出来。待老汉升堂入室之际。掀倒禅床。喝散大众。老僧也不虚到日本一遭。你若悠悠度日。泛泛众底。似有似无。不分不晓。出家何益。上人既真诚请益。不通上人言语。言语不通。正与吾宗相合。吾已八字打开。汝命未断者一刀子。汝自下手。千了百当。却来请竹篦吃。

    示慧超居士。

    学道无定形。何谓如此。道无定形故也。如何说个道无定形。如门下日间说话夜间睡梦千日千样话千夜千般梦。出世之道。无异此也。你能向你念中千化万变处。一觑觑透。一豁豁开。一段风光。甚生烜赫。无边无际。无尾无首。纵横变化。只在一毫头上。千佛万佛。亦奈何你不得。此名无尽藏陀罗尼门。亦曰总持王三昧。透此一着。千名万字。只是此一着。名虽有异。本体一般在凡夫不减。在诸圣不增。十地菩萨进修无漏。圣解现圆。处处有少不同。平等性智。无二致也。慧超吾授衣之子。虽不去巾。慕道甚切。前后与之说话。甚能确信。你既如此吾有一语如马前铁炮。你能向无情谓中。一提提得。一生参学事毕。未能如此。须当着力参究。

    示德璇典座。

    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是最道者。祖师如此提掇。抛蛇不离手。若是临济下儿孙。不向这里出手。璇上座为老汉作典座半年。甚有心力。室中出一言半句。亦有撞着时节。老僧亦爱之。今以母老。告假归省。举父母非亲之偈赠之。老僧寻常开口处。不曾嚼饭喂人。只要三千外领话。你若于此果不疑福山。便知二年同一春。不在别人分上也。秋风吹衣。荷叶翩翩。白头相见。彼此眉在眼上。掀眉一笑。岂不是到家时节。行矣早归。你自勉进。

    示云光入道。

    有一无位真人。常在汝面门。出出入入。或住千里之外万人之丛。或去青山之上。或穿墙透石。或入火渡水。或仰观天地。或观一室。只见方空。或睹大海。莹若琉璃。或睹一切恶境。或睹一切善境。触处俱往。触处不留。触处无迹。触处全彰。随一切境现一切形。强名无位真人。亦名金刚大士。亦名清净法身。亦名圆满妙觉。上至诸佛。下及含识。皆具此妙。佛祖证此。了一切法空一切性。能向此处。兴慈运悲。救拔一切众生。昧此不能于此作诸利益。惟有害人利己之心。所以处处轮回。无出期也。云光入道。念己事未明。扣参山僧。山僧直直示其本法。数月再来。问他。他言。心在虚空。虽未到地头。亦见心之蹊径。云光更向虚空。透得一关。进得一步摸着。鼻头元在口上。折旋俯仰。咳嗽掉臂。进退酬酢接朋送友。饮食起居。一切公案。一切经教。皆在八万四千毛孔中。请云光将老僧前头所写。一切境界六根门头看。也有如此变现否。也有如此出没否。也有如此种种形状否。若能如此体解。十数年间。孜孜不放。何患不成就大事也。云光勉力。

    偈示慧照。

    父母未生前。一着本具足。犹如大日轮升于九天上。人人皆如此。个个无欠缺。你虽是女人。此性更无别。映眼不相瞒。色空及明暗。映耳不相瞒。钟铃及螺鼓。映鼻不相瞒。沉檀及华果。映舌不相瞒。甘甜苦酸涩。映触不相瞒。冷暖与疼痛。如此觉法中。处处皆实义。于此实义中。内外无所寄。慧照汝参详。参详真慧照。三昧入手时。老僧助你喜。汝自勉力参。我无如是说。

    示小师慧常。

    人人有一段大事。脚跟下光明灿烂。如大日轮。出生入死。了无遮障。不论佛祖。不论凡夫。平等具足。平等圆满。更无剩法。更无少法。慧常老矣。投吾为师。乃以大事因缘需语。乞老汉指示入处。吁你现今坐在汝屋里。更要入何处去。有所入者。反是出门觅家舍。你既未能如此领略。吾向第二义中。指示于你。你是常州人。见年五十二岁。生死只在旦暮间。你心中恐怖否。答曰。有。如有恐怖。便将恐怖之心。如是照看。又看观之人又是何物。看得此物入手。手中更无他物。此手此物。此物此手。光明照耀。太虚包裹不及。一道清净。无坏无杂。于中着生死二字不得。既着生死二字不得。罪福也着不得。罪福既着不得。愚智亦着不得。汝虽钝拙。与智者无异。识得此理。便可涅槃堂中得力也。你放下做三五年。何生死心不破耶。勉力勉力。

    云小师慧照。

    僧问古德。如何是般若体。德云。蚌含明月。如何是般若用。德云。兔子怀胎。又问古德。般若以何为体。德应声云。般若以何为体。皆是古德出格超宗。弄出般若体用时节。直截处间不容发。慧照以攻苦之行。书般若六百卷。今复持纸讨法语。参禅。吾与之曰。六百卷黄面老汉堆山积岳。分付于你。你字字写过。何得蹉却返求吾法语乎。你既不能。今写古德机缘两则示你。你向直截处着眼。掀却义理。去却情解。未举笔时。未开卷时。得路便行。可以驱万象。入藕丝孔里作大佛事。佛祖异口同音。在你八万四千毛窍之内。日夜放光动地。助你发机演大般若。举足下足山岳动摇。开眼合眼。兔走乌飞。岂假外求有相法耶。慧照勉之。若专以纸墨上。求福利益者。非吾徒也。

    示道性大师。

    道性问。某甲修行多时。向时见声随声去。见色随色去。我如今却不随他去。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如此修行。是否。师曰。你也问得好。你只能向声色中把定。不能向声色中转变。不能向声色中出身。未能见道。岂不见达磨大师道。迷时色摄识。悟后识摄色。世间色空明暗皆是色。若无我识色亦不留。你须向色中辨识。一切森罗万象。皆是妄识中显现。不可不子细参究。再问这一点子。惟复常常照带。惟复由他。师曰。照带他却成两佛。不照带他。恐你力量未到。一向黑山下鬼窟里去。你如今一切放下如大死人。有时风前月下。拈起敲打一歇。抟弄一歇。才觉力倦。便掉了听他东去西去出出没没七颠八倒。由他自乱。由他自走。醒来又提撕。在髑髅前。又放将去。如此三年五年。做得惯了。弄得熟了。忘记时与记得时一般。记得时与忘记时相似。露迥迥地。虚豁豁地。尽虚空安着他不得。忘记与记得。安向甚处。更向这里。兴慈运悲如此做工夫。尼再问。见闻觉知不被移去。其后作甚么功德为妙耶。知之名曰佛。迷之名曰众生。众生与诸佛无二也。如此修行去。为不错否。师曰。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众生乃诸佛根本。诸佛乃众生父母。非众生不能成就诸佛之妙用。非诸佛不能破众生之迷执。你今修行上合一切诸佛悲愍之心。下合众生慈仰之智力。日用之中如此修行也。

    示院长老。

    古人云。蟭螟虫一切处可泊。独不能泊于烈焰之上。智慧人一切处可泊。独不能泊于般若之上。何谓如此。般若。无形无迹。无头无面。无方无所。无女无男。无圣无凡。无老无少。得之者亦无所得。失之者亦无所失。所以将有所得心参究。将有所得心承当。于般若转疏转远。非是般若离汝。而汝将有所得心。求合此道。转增辛苦。长老出于大贵之家。而能趣向此门。又是长乐之子。老僧到此日入夜。引众求请益。老僧将父母未生前一着子。拈出似之。长老机前非且蹉了。老僧亦乃蹉却自己。再三扣之。但只茫然。不知是藏锋耶。是真有碍耶。吾不可得而晓。适间因令尊丈问。及闻见觉知鉴觉应变处下工夫事。吾写圆觉经中一语似之。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就此推门入臼。本来面目。不用参扣。自然分晓。密密受用。处处方圆。那时方可与汝提向上事也。汝今向吾言中求。水中捉月。若向言语外求。接竹点月。毕竟那一句中。与吾相见。汝一番悟去。老汉为长老。说阿字法门。

    示绝照上人。

    上人名圆照。光明逾日月。日月有亏昃。此照无今古。日午见山河。夜半见黑暗。此照随所至。无有不照者。一任死与生。此照不曾坏。一任迷与悟。此照无增损。奇哉此照体。诸佛同一体。上人日用中。迥然自高挂。不用更揩磨。不用更对照。体用光洞然。万法皆无隐。汝能廓此照。诸佛皆影像。照破此照机。方是绝照者。

    示真净大师。

    真净明妙。虚彻灵通。人人具有。塞破太空。六相应用。任运西东。明得此理。法法圆融。见闻觉触。如空中风。

    示法云上人。

    祖师门下一着子。若英灵之士。风惊草动。悉辨来机。嗅土知机。千里万里。上人若是俊流。自能抟风云。而举摩霄之翅。既未能如是。须是二六时中扣己而参。如靠一座须弥山相似。当用心时竖起更竖起。放下更放下。如此十年二十年。生死路头自然分晓。生死自然奈何你不得。出入死生。千圣笼罩你不住。何谓如此。盖你工夫气力厚重。一切烦恼无明。皆吾妙用。老僧前头所云。祖师门下一着子。如水入水。自然吻合矣。上人勉旃。

    示显空上人。

    汝心如虚空。处处皆显现。色空明暗中。一一无不露。上至日月宫。下至大地土。万别与千差。皆属汝闻见。汝今自细观。空亦无所寄。了知三世法。非今亦非古。

    示僧尔大师。

    道本无言说。因迷强指注。吾道如焰幻。拟之了无得。上人要参禅。机先快着眼。着得眼正时。犹是金屑翳。透此万里网。出头天外看。老僧入草句。要汝横拖拽。汝不见妙总。亦是一女流。蹈透向上关。机锋不可触。妙喜筹室中旧威能返掷。玲珑目八面。犹如走盘珠。妙喜亦赏音。贵无可留影。千载下清风照耀。在方册。汝今入吾室。亦曾呈见解。老汉笑汝痴。不欲行棒喝。他年若知非。切莫骂老汉。

    偈示空明大师。

    天空日月明。海空波浪阔。山空能答响。心空能作佛。汝既号空明。名是实未称。汝能空此心。万像镜中现。历历照不差。死生如幻翳。诸佛同一体。各各互为用。虽则互为用。一体本空寂。空明自修行。诸法本如是。

    示空一上人。

    真性等空。包裹万象。于诸国土。平等随入。于诸物中。初无亲疏。亦无内外。随方随圆。随贵随贱。不用安排。本来如是。佛与众生。一体无别。汝了此理。可名空一。

    示智庆上人。

    汝心洞然明。昼夜无间隔。汝自坐暗中。犹如黑山下。过在汝参求。不干佛祖事。汝今自放下。虚明能自照。廓然万象中。不用受磨拭。

    示胜明上座。

    汝书中称。不管有无迷悟。不起取舍分别。向生佛未具天地未判已前究取。细详汝之来书。此错非小错也。古人示学家。或云。汝须向生佛未具天地未判已前领取汝错会古人方便处。别求一处。要有所得。此乃本色平江人也。非捕??羊之猎犬。只可大发一笑。将门下书一纸细看。古人一千五百则公案。一时作文字语言会。此病难医。汝若不从头飏了再新参禅。断然命根不断。只作个魍魉邪鬼倚草附木之精。佛祖门下远之远矣。汝见祖师信心铭中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便书中依样写出来。正唤作弄物不知名。譬如车粪虫紧紧把了一粪毬。东西不辨。南北不分。只管从臭边钻更不会出头天外也。呆子你试看。他第五第六句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只者六句。汝若参得透。父母未生前一着子。临济三玄三要四宾主话。历历分晓。汝既眼盲了。茫茫将古人金刚王宝剑。缚作一束。沈在粪坑里。苦哉屈哉。汝将此六句参看。参得透顶透底。古人公案。即汝妙用。不着问人。说出自然暗合佛祖。山僧亦非你不得。千万莫将前日见解参禅。禅之门户。不是如此。此样病痛。日本僧比比皆是。汝若打透一番。老汉穷性命却在汝手里。虽然如是。且道我要紧一句在那里。

    偈示海云比丘尼。

    海云比丘尼炷香来问道。且问生死事。急急要出离。老夫向他言。只汝肉身中。有不生死者。问他在何处。云曰。我不知老夫呼汝前。云乃持纸出。接纸再问云。是谁执纸出。一再如是问。云茫然无措。哀哉。此女人执珠不自了。汝能动静中。了此摩尼王。了此摩尼王。迥然出生死。日夜放宝光。日月不可比。汝自细参详。头头无障碍。诸法皆空寂。汝心无所寄。既是无所寄。只在汝用中。不用向外求。外求是魔说。

    示小师慧俊。

    祖师门下一着子。千人万人中。分付英灵俊汉。风惊草动。便一提提取。一程走三千里。更不回头。方为吾家种草。若是倚门傍户。魍魉邪神。岂可共语此事耶。小师慧俊。两年孜孜于道。出言吐气。亦非下愚。但欠下根本工夫。根本若实。日久月深自到不疑之地。汝自加功。不到不成辨己事也。己事入手。如轮王宝珠。光所照处。百种毒虫。自然消灭。汝自勉之。

    示小师慧云。

    佛法初无头面。亦无方所。为何如此。众生头面。人人不同。众生所见。处处各别。佛法不出众生心地。所以不同。即此不同之体。即虚空无边身菩萨也。即此无边身菩萨。迥然出于生死之外。汝自谛观。更非别物。即是慧云出入父母胞胎物也。祖师道。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汝向己躬。善自揣摩。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只在汝咳嗽掉臂中也。

    示修禅长老慧定。

    我宗门事。如雪山一般。一切处猕猴。皆可攀萝而上。只有一处险绝。猕猴望之皆泣。何谓如此。无著脚处。见则心酸。修禅有静定工夫。吾以要紧一着似之。未免平实处。与老僧相见。老僧不在平实处。吾问慧定。老僧不在平实处。毕竟在那里。汝自细观。不必生怖。此着入手。是吾家真种草也。或发言提唱向万刃崖头。七纵八横。方为从上爪牙。汝自勉力。大凡住山说法。且要退步。不要急急道行。日久月深。人天自然归敬。亦不可以人天归敬。心志放逸生大我慢。生大阐提。生大狂妄。说大妄语。未得为得不证为证。此不可也。汝工夫绵密却无此等病痛。虽无此等病痛。不可不时时觉察也。道行千古。亦在汝心上。贻笑天下。亦在汝心上。千般万样。只是真实为上。古人既得之后。或擎杈。或打地。或竖指。或竖拳。初不在言语之上。亦不离言语之上。只随你力量行之。若曰依师作解。却非佛祖不传之妙。自有路自行。只要顶门眼正。顶门眼不正。又不可也。适间所言雪山悬崖头一步。是吾的的为长老。提末后句。不可等闲看也。

    偈示则近三郎。

    佛法至广大。佛法至坚固。佛法至有力。佛法至无敌。若能空一念一切皆无恼。一切皆无怖。犹如着重甲入诸魔贼阵。魔贼虽众多。不被魔贼害。拈臂魔贼中。魔贼皆降伏。是名佛法广。不可得思议。汝能竖法旗。处处魔冤泣。诸佛大勇猛。得法王三界。凡夫初修行。便从此着力。一朝功用足。百战而百胜。大法震旗鼓。天魔皆脑裂。更有金刚箭。老僧为亲发。你若悟此时。是名那罗延。

    示清总居士。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此是七佛传法偈。我问官人。二十七年前面目。作何形段。若向此偈中子细参详。子细咬嚼。眼里耳里鼻里舌里。头头显露。处处全彰。一片风光。天地难载。廓然太虚。同一相貌。虚豁豁地。平坦坦地。清寥寥地。虽则无形。千变万化。尽由他出。此为无上觉王。为之宝印三昧。为之总持宝觉。得此入手。便是佛之妙用。不用别处求佛也。清总居士勉之。

    偈示如空道人。

    汝问正法眼。此是阿谁问。识得解问人。不离吾所答。你且细参究。悟则无别佛。常在日用中。出入无间断。只此无间断不着一切物。山河及大地。一法之所印。彻证此道时。太虚安不得。不要外边求。与你不相似。

    示觉心上人(分为二段请益。古人公案如何看。妄念起时。如何止遏闻见声色如何排遣)。

    父母未生前一着子。人人本具。个个圆成。达磨西来。初无一法与人。只是指出人人具有之物。后来俊快衲子便认了者些子。自谓千了百当。祖师从而将铁石木屑塞在他口中。令他横咬竖咬。忽然咬得。爆然破了。元来自是屋里家鬼作祟不干他人事。只是一笑自然百怪俱灭也。但应是祖师话头如黄叶止啼。系你识马。缚你狂猿。识马狂猿得入手了。祖师话头亦无用处。妄念起处。见色闻声。头头皆是无上妙觉。无弃底物色。祖师公案。一切妄念。若色若声。一切境界。化作一块。当此之时。佛也着在心头不得。有甚公案。妄念声色。与你为缘为对。而止遏排遣哉。汝既着袈裟。须着明佛祖向上事业。待你有所入却来。与汝点眼。

    示觉心上人再求语。

    元是你屋里人。盖为你不肯受用。宗师只得唤你出门再令汝入。虽有入名。其实无可入之地。亦无能出之所。此入之一字。为钝根人。妄指路头实际理地无许事也。你若能如西天广额旃陀罗放下屠刀。我是千佛一数。入字如何着得。你若放得下来。参老汉三五年。你世间重处。一切如浮云。便可作衲僧也。汝既再问老汉。忍不得。不觉又叨叨一上。你能向叨叨之外荐得。一生参学事毕。莫作等闲。上人勉之。

    示小师觉一。

    父母未生前一着。吃粥了也洗钵盂。吾欲与汝子细说。太守催发。无工夫。千里之外便领得。不枉踏雨来见吾。吾今更有末后句。夜来明月上珊瑚。

    示息念道人。

    辨道之人不能见自本法。徒然息念。徒然除妄。悟得本元之体。一切念一切妄。皆是真如解脱正体。十二处十八界。更无一毫头佛法。且如何识取本法。只是汝从父母胞胎迸出来。哇地一声也。汝今年几如许。老大如许。知香别臭。识好识恶。只是此哇地一声也。三世诸佛度生。六代祖师出世。亦不出哇地一声。汝自返观。百草头边。天也该他不得。地也该他不得。佛也该他不得。奇哉妙哉。汝如是恢廓将去。灼然尘劳之中。清洁圆满之体。不减诸佛也。

    示长崎左金吾。

    参禅学道只要见自本法。自法不识。枉着心力。止遏妄想。转止遏转纷纷。转压捺转狂奔。何谓如此。此法本无形骸。亦无住处。倏起忽灭。如空中云。如水中影。百种变现。百种出没。本体如是。安可捕捉耶。只要辨道之人。向无知无觉处。一觑觑透。一把把住。根源在手中。即时不用管带。不用压捺。妄想杂念。自然轻微。虽有动静。如微风吹水自然成纹正是法身妙用也。汝今未知根本。一切处纷纷扰扰。无术可以禁制他。只缘工夫未熟气力不充。妄想力粗。道力微弱。自然敌他不去。你今不要敌他。只要识他。识他如何识。从甚处起。从甚处灭。识得起灭本空。便将本空之理。运作大解脱门。头头是妙。物物全真。如此做工夫始得。若一向压捺妄想。只添辛苦。断无得道之期。佛云。十方国土。一切众生。从妄想颠倒凝结。以成法界。云何你要压捺别求佛道耶。汝细参详。不可不信老夫之言。

    示景清上人(两段)。

    父母未生已前本来面目。此公案如学写上大人相似。千字万字。皆从此字发生。若的的参得。分分晓晓一大藏教。五千四十八卷。一齐透脱。如月印千江。无些子泥滓。出生入死。更不用问人。头头得妙。处处无拘。身后身前。更无糸糁。何谓如此。诸佛及众生。皆如梦幻影。况复于中。着得玄妙道理乎。着得生死乎。着得凡圣乎。着得公案乎。上人于此瞥转机轮。便知老汉无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