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群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十二月三日,一夜之间,风向变了。冬天来了。在此之前,秋日柔软,金红色的叶子在树梢上来回晃动,绿意仍停留在树篱间。犁过的田里,土壤肥沃。

    纳特·霍肯在战争中落下了残疾。他有抚恤金,不用在农场里全职工作,一周工作三天就好,工作内容也相对轻松:搭篱笆、盖茅屋顶、修补农舍。

    虽然已经结婚生子,他仍是独来独往的性子,最喜欢一个人工作。安排他去远在半岛的另一端建堤岸,或者修铁门,他会很高兴。在那儿,农田的两侧都被海水包围着。到了中午,他便会稍作休息,吃着妻子为他烤的馅儿饼,坐在悬崖边观鸟。秋日最适合观鸟了,甚至更胜春天。春天,群鸟会从海面飞向陆地。它们很清楚自己的方向,目标明确,坚定不移,生命的节奏与仪式刻不容缓。秋天,那些没有跨海迁徙,而是留下来过冬的鸟也会陷入相同的飞行冲动之中,但因为不能迁徙,它们的飞行自成一格。它们成群飞来半岛,不安、焦虑、一刻不停;一会儿在空中盘旋、打转,一会儿在刚松好的沃土上觅食。但即便如此,它们看起来似乎并不饥饿,并不渴望食物。不安让它们再次腾空。

    寒鸦与海鸥,黑白相间,随意结伴,寻求着某种解放,永不满足,永不停歇。成群的椋鸟也因这种飞行冲动而扇动翅膀,发出像丝绸摩擦时的沙沙声响,飞向清新的牧场。麻雀和云雀这些体形稍小的鸟儿则如同被迫一般,飞散在树丛与树篱间。

    纳特看着它们,也看着海鸟。海鸟们在海湾边等待着潮汐,显得更有耐心。蛎鹬、红脚鹬、三趾滨鹬、麻鹬守在岸边,待海水缓缓吞没海岸,再缓缓退去,留下海草和砾石,便一窝蜂地扎向海滩。然后,同样的飞行冲动让它们掠过平静的海面,呐喊着、呼啸着、叫唤着,离开了海岸。如此着急地离开,是要飞往何方、为何而飞?秋天不安的冲动,带着不满与悲伤,给它们施了咒,让它们必须成群结队、盘旋呐喊;必须赶在冬天来临之前,振翅飞翔。

    纳特坐在崖边,咀嚼着馅儿饼,心想:或许秋天向群鸟释放了一个信号,像是一种警告————冬天就要到来。许多鸟在冬天死去。人若担心死亡,便会拼命工作或干脆及时行乐。人且如此,群鸟亦然。

    今年秋天,群鸟的焦躁更甚从前。一成不变的日子越发加深了这种不安。西边山坡上,拖拉机沿着车辙上上下下,驾驶座上现出农夫的侧影。在盘旋呐喊的群鸟的笼罩下,整台拖拉机和座上的农夫时隐时现。纳特确信今年的鸟比往年都多。每年秋天,它们都跟在耕犁后头,但从不像今年这般众多、这般喧闹。

    那天,搭好篱笆后,纳特说起了这件事。“是啊,”农夫说,“今年的鸟确实比往年多。我也注意到了。而且其中有一些简直胆大包天,完全没把拖拉机放眼里。今天下午有一两只海鸥几乎飞到了我头上,我都怕它们把我的帽子掀了!它们在我头顶飞着,阳光又直射我眼睛,害我几乎看不见路。我感觉要变天了。今年冬天不会好过,所以群鸟才会这么不安。”

    踏过田间,顺着小路,纳特回到自家木屋中。在最后一抹夕阳余晖中,他望见仍环绕于西边山坡上的群鸟。四下无风,大海满盈,泛着灰调,一片平静。树篱间的剪秋萝仍在绽放,空气温和。但是农夫没说错,就在那天晚上,变天了。纳特的房间朝东,刚过凌晨两点他就被风灌进烟囱的声音吵醒。那不是会带来雨水的暴风或西南阵风,而是干冷的东风。烟囱里的声音听起来很沉闷,屋顶上一片松动的石板瓦被吹得啪啪作响。纳特听着声响。他可以听到海湾那儿的海水在咆哮。连这间小房间的空气都变冷了:冷空气从门缝钻进来,吹向床边。纳特裹紧了被子,靠近背对自己熟睡的妻子。他警醒着,一种没来由的不安爬上心头。

    接着,他听到敲打窗户的声音,但木屋的墙上并没有爬藤植物要挣脱束缚爬向窗玻璃。他继续听着,终于被这声音搅得心烦意乱,于是起身走到窗边。但他刚打开窗户,就感觉有东西掠过他的手,猛戳他的指节,擦破他的皮肤。接着他看到了扑扇着的翅膀,飞上屋顶,飞向木屋后方,不见了。

    是只鸟。他看不清是什么鸟。一定是因为狂风大作,鸟只好躲到窗沿上来。

    他关上窗户回到床上,感觉指节处有点儿湿润,便用嘴含了含。是血。他猜想这只鸟应该是受了惊,不知所措,想要找一处避风,才在黑暗中伤到了他。于是,他再一次睡着。

    不一会儿,敲打声又出现了。这一次声音更响更急。他的妻子被这声音吵醒,转身说:“去窗户那边看看,纳特,有声响。”

    “我已经去看过了,”他说,“有只鸟在那儿,想要进来。你听不见风声吗?从东边刮来的,鸟只好找地方躲着。”

    “赶走吧,”她说,“吵得我睡不着。”

    他再次起身走向窗户。他打开了窗户。这一次,窗沿上不止一只鸟,而是有六七只。它们齐齐冲向他的脸,猛烈攻击。

    他大声叫喊着,挥动手臂,把鸟打散开去。和第一只鸟一样,它们飞上屋顶,消失了。他马上关上窗户,闩住勾锁。

    “你听到了吗?”他说,“它们冲着我来了,要啄我眼睛。”他站在窗边,凝视着黑暗,什么也看不见。妻子在熟睡中咕哝了两声。

    “我没胡说,”他对妻子的反应很不满,“我和你说了,有鸟在窗沿上,想要进屋。”

    突然,走廊对面孩子们睡的房间里传出惊恐的哭喊声。

    “是吉尔,”听到声音,妻子马上从床上坐起来,“去看看怎么回事。”

    纳特点了支蜡烛,但是刚打开门往走廊走,蜡烛就被一阵冷风吹灭。

    惊恐的哭喊声再次传来,这次是两个孩子的声音。摸黑走进孩子们的房间,纳特感觉黑暗中好多翅膀劈头盖脸地打来。窗户大开着,闯进来的群鸟先是撞向天花板和墙,再掉头俯身冲向床上的孩子们。

    “没事没事,我在这儿。”纳特喊着,孩子们尖叫着跑向他。黑暗中的鸟又腾起,俯冲,再次冲向他。

    “怎么了,纳特,什么情况?”妻子从远处的房间里叫道。纳特一把将孩子们推出房间,迅速关起了门。现在,房间里只剩下他,以及这群鸟。

    他从最近的床边抄起毯子来当进攻的武器,在空中用力地左右甩。他感觉到鸟被甩落在地,听到翅膀急促扇动的声音,但群鸟尚未败下阵来,它们一次次地发起进攻,用叉子一样锐利的鸟喙猛戳他的手和头。他只得把毯子缠在头上以作防御,然后在一片更深的黑暗中徒手反击。他不敢跌跌撞撞跑去开门,怕鸟会跟着他冲出去。

    他不知道自己在黑暗中抗争了多久,但进攻的鸟逐渐减少,最后完全撤退。晨光透进盖在头上的毯子,他知道天要亮了。他等着、听着,除了远处房间里孩子们焦躁的哭声,别无其他。翅膀扇动呼呼作响的声音消停了。

    他把毯子从头上拿下来,四下巡视着。清晨灰冷的光照亮了房间。黎明透过敞开着的窗户唤回了活着的鸟,死去的则留在了房间地板上。纳特震惊恐慌地盯着这些尸体。无一例外,都是小型鸟。地上准有五十只鸟的尸体:知更鸟、黄雀、麻雀、蓝山雀、云雀、燕雀。若是按照自然法则,这些鸟本应跟随自己的鸟群、留在自己的领地中,但现在它们混杂在一起,带着难以抑制的打斗冲动,或是撞向这间房间的墙壁,或是与他激斗,最终殒命。其中一些鸟因打斗而羽翼不全,一些鸟喙中还残留着血,纳特的血。

    纳特感到恶心,走向窗边。他的视线越过院子,凝望着田野。

    天气苦寒,地上的霜又硬又黑。不是在晨曦中闪闪发光的白霜,而是东风带来的黑霜。转向的浪潮使大海显得更加凶猛,掀起白沫,惊涛拍岸。此刻,群鸟去无踪。院子外的树篱间不见一只麻雀,草丛里也没有槲鸫和乌鸫来觅食。除了东风和海水的呼啸声,什么也听不见。

    纳特关上窗户和小房间的门,穿过走廊,回到自己房间。妻子在床上坐着,大的孩子睡在她身边,小的孩子脸上缠着绷带,睡在她怀里。窗帘被紧紧地拉起。在屋里烛光的照耀下,她的脸光彩夺目。她摇摇头,示意纳特小点儿声。

    “他睡着了,”她轻声说,“不过才刚睡着。肯定有什么东西割伤他了,我看到他眼角有血迹。吉尔说是鸟。她说她醒来时看到房间里有鸟。”

    妻子抬头看着纳特,希望从他脸上得到肯定的答复。她看起来吓坏了,一脸茫然。他不愿让她知道,其实过去几小时发生的事也让他惊惶到几乎恍惚了。

    “那个房间里有鸟,”他说,“死了,将近五十只。有知更鸟,有鹪鹩,全是这一带的小型鸟。东风好像让它们发狂成魔了。”他挨着妻子坐下,握着她的手。“是因为天气,”他说,“肯定是。天气这么恶劣。这些鸟也可能不是这一带的,是从北边南下的。”

    “但是,纳特,”妻子轻声道,“晚上才刚刚变天。之前也没有下雪,这些鸟也没有挨饿。它们在田野里就能找到吃的。”

    “是因为天气,”纳特重复道,“跟你说了,就是因为天气。”

    和她一样,他的脸看起来也疲惫不堪。他们互相注视着对方,一言不发。

    “我下楼去泡杯茶。”他过了一会儿说。

    厨房里的场景让他稍微舒了口气。杯盘整齐地叠放在碗柜中,桌椅井然有序,妻子的毛线放在柳条椅上,孩子们的玩具收拾在壁角橱里。

    他跪下身去,铲出灰烬,重新点起了火。火光让房子里的一切重回正常。冒着热气的烧水壶和褐色的茶壶,让人心里暖暖的,充满安全感。喝完茶,他带了一杯上楼给妻子。洗完杯碟,他便穿上靴子,打开了后门。

    天色像灌了铅一般阴沉,昨天还在阳光中发亮的山,今天看起来又暗又秃。东风像剃刀一样剃光了树。叶子被风吹得发干,噼啪作响,颤抖着散落在风中。纳特用靴子跺了跺土。土已冻住,变得很硬。他从来不知道变化可以如此迅速、突然。短短一夜之间,黑色的冬天就已降临。

    孩子们已经醒来。吉尔在楼上叽叽喳喳,小约翰尼又哭了。纳特听到妻子柔和的安慰声。现在他们下楼来了。他已经准备好早餐,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你把鸟都赶走了吗?”吉尔问道。厨房壁炉的火、晨光和早餐,让她恢复了平静。

    “是的,现在它们都走了,”纳特说,“是东风把它们吹来的。它们吓坏了、迷路了,想要找个地方避避。”

    “它们想啄我们,”吉尔说,“它们扑向约翰尼的眼睛。”

    “因为它们太害怕了,”纳特说,“在那个漆黑的房间里,它们不知道自己在哪儿。”

    “希望它们别来了,”吉尔说,“如果我们在窗沿上给它们放点儿面包,或许它们吃完就会飞走。”

    吃完早餐,她拿上了外套、兜帽、书和小书包。纳特什么也没说,但是妻子坐在桌子对面看着他。两人心照不宣。

    “我送她去车站,”他说,“今天我不去农场了。”

    趁着孩子在洗手台时,他和妻子说:“把所有的窗户都关好,门也都关上。小心一点儿总是好的。我一会儿去趟农场,看看其他人昨晚有没有听到什么。”然后他和女儿一起走了出去。她似乎已经把昨晚的事抛到了脑后,在他前面跳着,追着叶子,尖尖的兜帽下露出冻得粉红的小脸蛋。

    “爸爸,会不会下雪?”她说,“已经好冷了。”

    他抬头看着死寂的天空,感受着风从肩膀疾驰而过。

    “不会,”他说,“不会下雪。今年的冬天是黑色的,不是白色的。”

    他一直在寻找鸟的踪迹。他的目光落在树篱间,又越过树篱望向远处的田野,看向农场的树梢,那是之前白嘴鸦和寒鸦聚集的地方。但是,一只鸟也没有。

    车站里有其他孩子在等着。他们戴着口罩,和吉尔一样也戴着兜帽,脸色发白,冻得发抖。

    吉尔挥着手跑过去。“我爸爸说不会下雪,”她喊着,“今年的冬天是黑色的。”

    她没提关于鸟的事,开始和一个小女孩推推扯扯地玩闹。巴士缓缓地开上山坡,纳特看着她上了车,转身往农场方向走。今天他本来不用工作,但他想确认是否一切无恙。放牛工吉姆正在院子里干活。

    “老板来了吗?”纳特问道。

    “去市场了,”吉姆回答,“今天不是周二吗?”

    说完他就绕到木棚的角落去了。他不喜欢纳特,觉得他平时总是看书之类的,显得很清高。纳特忘了这天是周二,足见昨晚的事情把他吓得不轻。他走到农舍后门,听到特里格夫人在厨房里伴着收音机的音乐唱歌。

    “你在里面吗,夫人?”纳特喊道。

    她走到门边,眉开眼笑的,是位好脾气的女人。

    “嘿,霍肯先生,”她说,“能不能告诉我这冷空气打哪儿来的,苏联吗?我从来没有见过变天变得这么快的。而且广播说这种天气还要持续下去,和北极圈有关系。”

    “我们今天早上没有听广播,”纳特说,“老实说,昨晚我们遇上了麻烦。”

    “孩子闹腾吗?”

    “不是……”他几乎不知该怎么解释。大白天的,说什么和鸟打斗,也太荒谬了。

    他试着和特里格夫人讲述昨晚的情况,但她的眼神告诉他,她觉得这个故事只是他做的一个噩梦罢了。

    “你确定是真的鸟?”她笑着说,“羽毛什么的都有吗?不是周六晚上喝到打烊的人会看到的那种奇形怪状的东西?”

    “特里格夫人,”他说,“有五十只鸟的尸体,知更鸟、鹪鹩之类的,现在还躺在孩子们房间的地上。它们扑向我,还要去啄小约翰尼的眼睛。”

    特里格夫人怀疑地看着他。

    “好吧,”她回答,“我猜是因为天气的关系。那些鸟飞进房间之后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可能是外国来的,从那个北极圈来的。”

    “不是,”纳特说,“那些鸟你在这里到处都能见到。”

    “有意思,”特里格夫人说,“真的太古怪了。你应该写下来去问问《卫报》。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好了,我得接着干活了。”

    她笑着颔首,回到厨房里去了。

    纳特不太满意,转身走向农场大门。要不是房间地板上还有尸体等着他去捡起来埋掉,他也会觉得自己的故事太离谱了。

    吉姆站在大门边。

    “有没有遇上鸟?”纳特说。

    “鸟?什么鸟?”

    “昨晚鸟飞到我家里。好几十只,飞到孩子们的房间。非常残暴。”

    “哦?”吉姆的脑袋要理解消化什么事都得费一阵工夫。“从没听过鸟会很残暴,”半晌后他说,“它们挺温驯的。有时候我看到鸟会飞到窗沿要面包屑吃。”

    “昨晚的那些鸟可不温驯。”

    “是吗?可能是因为又冷又饿吧。你给它们点儿面包屑。”

    吉姆对这件事的兴趣一点儿也不比特里格夫人浓厚。纳特心想,这就像是战争中的空袭。国家这一头的人哪能知道普利茅斯人民的水深火热。眼下只能自己默默忍受。

    他沿着小路往回走,跨过台阶,回到家里。妻子和小约翰尼在厨房里。

    “见到什么人了吗?”她问道。

    “特里格夫人,还有吉姆,”他答道,“我觉得他们不相信我的话。总之,他们那边没什么事。”

    “你可以把那些鸟都清理出去了,”她说,“不然我都不敢进去整理床铺。我好害怕。”

    “现在没什么好怕的了,”纳特说,“都死了。”

    他拿着一个麻袋上楼,把已经僵直的鸟一只只丢进去。没错,总共五十只,都是树篱间寻常可见的小鸟,连一只画眉体形的都没有。昨晚它们肯定是因为害怕才那么做的。真的难以想象蓝山雀、鹪鹩这样的鸟,喙居然这么有力,可以像昨晚那样刺破他的脸和手。他带着这个麻袋来到院子,却遇上了一个新难题————土硬得挖不动。现在并没有下雪,土却被冻得硬邦邦的。过去几小时里,除了东风刮来,别的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切都太不自然、太古怪了。天气预报员说得肯定没错,这变天和北极圈有关系。

    寒风刺骨,他拿着麻袋不知如何是好。他瞧见泛着白浪的大海拍向海湾,于是决定把鸟带去海岸边埋葬。

    到达海岬下的海滩,东风强劲,他几乎站不住,连呼吸都觉得刺痛,双手也冻得发青。他有记忆以来,从未经历过这般严寒。大海正处于低潮,他踩着咯吱作响的石头,走到沙子较为松软的地方,背对着寒风,用脚后跟在沙子上挖出一个坑。他本想把鸟从麻袋倒进坑里,但是刚一打开,狂风就把鸟尸吹起。这五十具鸟尸仿佛再度飞翔,像羽毛般,被吹向沙滩,凌乱散落。眼前的画面不堪入目,他不喜欢。风把死去的鸟从他身边吹走。

    “涨潮时,浪会把它们带走的。”他喃喃自语。

    他望着大海,看着此起彼伏泛着绿调的浪潮。浪潮高高涨起,卷曲,再一次拍向岸边。因为是退潮时分,海水在远处翻腾,不似涨潮时那般声势浩大。

    然后,他看到了它们————海鸥。就在那里,乘着海浪。

    原来他一开始看到的并非海浪上溅起的白沫,而是海鸥。成百,上千,上万只……它们在海浪的低处起起落落,直面狂风,像一支停泊的强大舰队,在浪潮中等待着。向东望去,向西望去,都有海鸥的身影,横跨他视野之所及。它们保持着密集队形,一队挨着一队。如果没有刮风,紧紧挨在一起的它们会仿若白云一般遮住整片海湾。只是东风掀起层层浪,让人在岸边无法看清它们。

    纳特转身离开了海滩,爬上陡峭的小路回家。应该得让什么人知道,应该得告诉什么人,告诉他们东风和天气造成了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状况。他不知道该不该去车站的电话亭报警。但是,警察能做什么呢?其他人能做什么呢?如果告诉警察有上千只海鸥因为暴风,因为饥饿,在海上驰骋,他们要么觉得他疯了,要么觉得他醉了,要么就是淡定地听完他的说辞,然后说:“谢谢。是的,已经有人反映过这个情况了。恶劣的天气把大量群鸟吹来陆地上。”纳特四下看了看,仍然不见任何鸟的踪迹。可能是严寒把它们从北面带来了?快走到家门口时,妻子出来迎他,激动地喊着。“纳特,”她说,“广播报道了。他们刚刚读了一则特别报道。我写下来了。”

    “广播报道了什么?”他问。

    “群鸟,”她说,“不只是这儿,到处都有。伦敦也是,全国都是。群鸟确实受到了什么影响。”

    他俩一起走进厨房。他拿起桌上的纸读了起来。

    “内政部今日上午十一点发布消息。过去几小时,全国各地陆续反映城镇、乡村、远郊出现大量群鸟,造成堵塞、破坏,甚至有群鸟袭人事件发生。据推测是目前笼罩在不列颠群岛的北极气流导致大量群鸟南迁,或许是由于极度饥饿,群鸟出现袭人行为。居民要注意检查门窗烟囱,确保孩童安全。稍后将发布进一步消息。”

    纳特兴奋不已,他带着胜利的表情看向妻子。

    “太好了,”他说,“但愿农场的人也会听到这则消息,特里格夫人就知道我没有胡说八道了。真有这样的事,全国都有。整个早上我都不停地告诉自己肯定有什么问题。就在刚刚,我在海滩上看到海上有成千上万只海鸥,密密麻麻的,连根针都插不进去。它们都在那里,乘着海浪等待着。”

    “它们在等待什么,纳特?”她问。

    他盯着她,然后目光又朝下看了看那张纸。

    “我不知道,”他缓缓地说,“上面说群鸟很饥饿。”

    他走向收着铁锤等工具的抽屉。

    “你要做什么,纳特?”

    “按报道里说的,去检查窗户和烟囱。”

    “窗户都紧闭,它们还会闯进来?那些麻雀、知更鸟之类的?为什么?它们怎么可能进得来?”

    他没有回答。他想的不是知更鸟和麻雀,而是海鸥……

    他走上楼去,上午剩下的时间他都在那儿忙活。他用木板钉住了房间窗户,还填满了烟囱底座。还好今天不用去农场工作。他回忆起了旧时光。那是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没结婚,在母亲位于普利茅斯的家里,所有的遮光板都是他做的。他还搭了避难处,以防万一。他好奇农场那边是否会采取这些防御措施。他有点儿怀疑他们什么也不会做,因为哈利·特里格和他太太都太随性了,他们可能会一笑而过,然后去跳舞或者打牌。

    “午餐准备好了。”妻子在厨房叫他。

    “好嘞!这就来。”

    做好的边框完美地嵌套在窗玻璃和烟囱底座上,他对自己的手工活儿很满意。

    午餐后,妻子在洗碗,纳特把广播调到一点钟新闻,这会儿正在重复早上妻子写下来的新闻,但做了进一步阐述。“群鸟在全国各地都引起了混乱,”广播员说,“今天上午十点,伦敦上空群鸟密布,整座城市仿佛笼罩在乌云之下。”

    “群鸟会逗留在房顶、窗沿、烟囱上,其中包括乌鸫、画眉、常见的家麻雀,也有大城市中会见到的成群的鸽子和椋鸟,以及伦敦河的红嘴鸥。这种现象实在太不寻常,许多大道交通堵塞,商店无法正常营业,公司员工无法上班,街上和人行道上站满了看鸟的人。”

    广播播报了许多相关事件,重申原因可能是群鸟饥寒交迫,并再次提醒居民做好防御措施。广播员声音柔和舒缓。纳特觉得这个人对待整件事的态度就像对待一个精心设计的玩笑。可能还有成百个像他这样的人,全然不知在黑暗中和群鸟抗争是什么感觉。今晚伦敦可能还会开派对,就像选举夜的那种派对。大家凑在一起,喧闹狂笑,喝得酩酊大醉,叫着:“来啊,来观鸟啊!”

    纳特关掉收音机,起身开始倒腾厨房的窗户。妻子在一旁看着他,小约翰尼跟在她身后。

    “什么?楼下的窗户也要钉木条吗?”她说,“为什么?这样不到三点就得点蜡烛了。我觉得没必要。”

    “小心点儿总没错,”纳特说,“我要确保万无一失。”

    “他们应该派出军队扫射,”她说,“这样群鸟很快就会被吓走。”

    “如果他们真这么做,”纳特说,“要从哪里入手呢?”

    “码头就有军队,”她回答道,“码头工人罢工时,士兵就下到船里卸货。”

    “是的,”纳特说,“可伦敦有八百多万人口,想想那儿得有多少大楼、公寓、房子。你觉得士兵有多到可以到每栋楼上去扫射吗?”

    “我不知道。但是肯定要做点什么吧。他们应该要做点什么。”

    纳特心想,“他们”此时此刻肯定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无论“他们”决定在伦敦和大城市里怎么处理这个问题,都无法帮到三百英里[1]外的这个地方。这里的居民只能自求多福了。

    “家里的食物还够吗?”他说。

    “为什么问这个,纳特,又怎么了?”

    “没什么。食品柜里还剩下什么?”

    “明天就要采购了,你知道的。我不会囤很多生食,容易变质。肉贩后天才会来。不过明天我可以先去镇上买点儿东西回来。”

    纳特不想吓着她。他觉得她明天可能去不成镇上。他自己去食品柜里和她放罐头的橱柜里翻了翻。里头的东西够撑个两三天。面包剩得不多。

    “面包师傅呢?”

    “他明天也会来。”

    他看到还有面粉。如果面包师傅明天不来,这些面粉也够她烤出一条面包了。

    “还是以前好啊,”他说,“以前主妇每周烤两次面包,也做盐渍沙丁鱼,如果遇上特殊时期,也够一家人吃上好几个月了。”

    “我给孩子们尝过鱼罐头,他们不喜欢。”她说。

    纳特继续给厨房窗户钉木条。蜡烛也没剩多少了。她肯定打算明天去买蜡烛的。没办法,今晚必须早点儿上床睡觉。前提是,如果……

    他起身从后门出去,站在院子里,从坡上向下望着大海。今天一天都没有出太阳,现在才刚下午三点,周围就已经暗下来了。天空阴沉沉的,暗淡无光。他能听到海水猛烈撞击岩石的声音。他走下小道,往海滩方向走去。走到半路,他停了下来。涨潮了。上午十点左右还能看到的岩石,此刻已被海水吞没。但是,让他出神的并非海水,而是海上的海鸥。成百上千只海鸥盘旋在海上,逆风振翅。是海鸥遮住了天光。它们沉默着,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只是翱翔盘旋、起起落落,不断与风较量着。

    纳特转过身,跑上小道,跑回屋子里。

    “我要去接吉尔,”他说,“我要去车站等她。”

    “怎么了?”妻子问,“你脸色好惨白。”

    “让约翰尼待在家里,”他说,“把门关好,点起蜡烛,拉上窗帘。”

    “才刚过三点啊。”她说。

    “不要紧。按我说的做。”

    他到后门外的工具房里看了看。没有什么能用的。铲子太重,叉子用不上。他拿上了锄头。只有这个可能派得上用场,而且扛着也不重。

    他走向车站,时不时回头看。

    海鸥现在飞得更高了,队形更大更广,横跨长空。

    他加快了脚步。虽然知道四点前巴士不会开到坡顶,他依然不自觉地疾步前行。路上一个人也没有,正合他意,因为他无暇停下来闲聊。

    他在坡顶等着。他到得太早了,还要等半小时。高地上刮来的东风抽打着田野。他跺着脚,向手心哈气。从这个距离,他可以看到土坡在沉重苍白的天空下,光秃秃、白晃晃地立着。土坡后头腾起一团漆黑,开始像是大片污渍。污渍慢慢蔓延开来,颜色越来越深,化作一片云。这片云又散成四片,向着东、南、西、北延伸。不,不是云,是群鸟。他看着它们在空中穿行,从他头顶两三百英尺[2]的高度飞过。他从飞行速度判断出是向北边陆地飞的群鸟,和这个半岛没有半点儿关系,有白嘴鸦、乌鸦、寒鸦、喜鹊、松鸦。通常它们会捕食比自己体形更小的动物,但这个下午,它们坚定地奔赴另一种使命。

    “城镇才是它们的地盘,”纳特心想,“它们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我们这里对它们来说无关紧要。这里是海鸥的地盘,其他鸟群都去城镇。”

    他走进电话亭,拿起了听筒。只要有接线员就行,他们会帮忙传递消息的。

    “我是从公路这边打来的,”他说,“在这边的车站这里。我想汇报一下这里有大量群鸟飞往北边。海湾这里也聚集了大量海鸥。”

    “好的。”对面疲惫的声音简短地回答道。

    “你会把这个消息转达给有关部门吧?”

    “会的……会的……”现在声音中充满了不耐烦和厌倦,随后便传来电话挂掉的忙音。

    “又一个,”纳特想,“又一个不在乎的。可能她整天都得接听电话,心里却希望今晚能去看电影。她要牵住某个小伙子的手,指着天空说:‘看啊,都是鸟!’她才不在乎。”

    巴士笨重地爬上了山坡。吉尔和三四个孩子下了车,巴士便继续开向镇子。

    “为什么带锄头呀,爸爸?”

    孩子们围在他身边,指着锄头笑起来。

    “顺便带着罢了,”他说,“来吧,回家吧。天冷,不要在外逗留了。来,你们几个,我看着你们跑过田野,看看你们可以跑多快。”

    他是在对吉尔的朋友们说话。这些孩子来自不同家庭,都住在政府廉租房里,可以从田野抄近路回家。

    “我们想在小路上玩一会儿。”其中一个说。

    “不行,你得回家去,不然我告诉你妈妈。”

    他们几个眼睛睁得圆圆的,交头接耳,然后便一溜烟地跑过了田野。吉尔盯着爸爸,撇着嘴不高兴。

    “我们每天都会在小路上玩的。”她说。

    “今晚不行,”他说,“走吧,别磨蹭了。”

    他看到海鸥在田野上盘旋,要向着陆地来了。依旧沉默,依旧无声。

    “看,爸爸,看那边,全是海鸥。”

    “是。走快点儿,赶紧。”

    “它们要飞到哪里去?要去哪里?”

    “我猜是往北边去,那边暖和点儿。”

    他抓紧她的手,一路在前面拉着她走。

    “别走这么快。我要跟不上啦。”

    成千上万只海鸥正学着白嘴鸦、乌鸦,在空中铺开队形,分别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飞去。

    “爸爸,这是什么?海鸥在干吗?”

    它们不像乌鸦和寒鸦那样有自己的飞行目的,也不像它们飞得那般高。海鸥仍在上空盘旋,似乎在等待某种信号,而指令仿佛悬而未决、尚不清晰。

    “要不要我来背你,吉尔?来,上来。”

    他以为这样可以加快速度。然而他错了。吉尔很重,一直从他背上滑下去。而且她哭了起来。他释放出的紧迫感、恐惧感,已经传递到了孩子的身上。

    “我希望海鸥可以离开。我不喜欢它们。它们靠小路越来越近了。”

    他把她从背上放下,跑了起来,吉尔跟在后头。他们跑到农场的路口时,看到农夫正在倒车出库。纳特喊住了他。

    “可不可以带我们一程?”他说。

    “怎么了?”

    特里格先生从驾驶座里盯着他俩,笑意浮现在他红润愉快的脸上。

    “感觉事情变得很有意思,”他说,“你看到海鸥了吗?吉姆和我准备去练练手。大家现在的话题只有一个,都在说群鸟发狂了。听说昨晚你也碰上麻烦了。要不要枪?”

    纳特摇了摇头。

    小车上堆满了东西,只够再塞进一个吉尔,而且前提是她得蜷坐在后座的汽油罐上。

    “我不要枪,”纳特说,“但是如果你可以送吉尔回家,我会感激不尽。她害怕这些鸟。”

    他言简意赅,因为不想在吉尔面前说得太多。

    “行,”农夫说道,“我送她回家。你要不要留下来加入射击比赛?一块儿去闹一闹。”

    吉尔爬上车,车子加速,转弯上了小路。纳特跟在后面走着,心想,特里格准是疯了,漫天的鸟,光有枪有什么用?

    现在吉尔不在身边了,纳特可以细细地环顾四周。群鸟仍在田野上空盘旋。大多数都是银鸥,不过也有红嘴鸥。通常这两种海鸥会分开行动,但现在某种纽带将它们聚了起来。他听说过红嘴鸥攻击小型鸟,甚至攻击刚出生的小羊崽。他没有亲眼见过,但现在看着天空,突然就想起了这件事。它们向着农场的方向飞来,在低空盘旋着。红嘴鸥飞在前头领航,农场是它们的目标。它们要飞向农场。

    纳特加快步伐往家里赶。他看到农夫的车拐过弯,顺着路开了过来,然后急刹车停在他身边。

    “孩子跑进屋里了,”农夫说,“你老婆照看着呢。好了,你怎么看?镇上的人说是苏联人动的手脚,他们给鸟下了毒。”

    “他们怎么能这么做?”纳特问。

    “你可别问我。反正你知道事情总是传来传去的。要不要加入我们的射击比赛?”

    “不了,我要回家了。不然我老婆要担心了。”

    “我家那口子说我要是不吃海鸥,光打下来有什么用?”特里格说,“到时候我们要吃烤海鸥、烘海鸥,还要腌海鸥。你就等着我给这些畜生来点儿子弹吧。准吓得着它们。”

    “你给窗户钉木条了吗?”纳特问。

    “没有。这都瞎扯淡。广播就喜欢唬人。我今天忙得很,才没空钉什么木条哩。”

    “我是你的话,现在就回去钉。”

    “嗬。我看你是被吓得不轻。今晚要不要到我家来睡?”

    “不用了,不过还是谢谢。”

    “好吧。明早见。给你准备海鸥早餐。”

    农夫咧着嘴笑,开着车子拐进了农场大门。

    纳特脚步匆匆。穿过小树林,穿过旧谷仓,再翻过梯凳,就能走上最后一段田野。

    他正在翻越梯凳,就听见翅膀呼呼扇动的声音。一只红嘴鸥朝着他俯冲下来,没击中,转身腾空,再次俯冲下来。其他红嘴鸥也瞬间聚拢来,六只、七只、十几只,其中还掺杂着大黑背鸥和银鸥。纳特丢开了没用的锄头,忙用手臂抱头跑向自家木屋。群鸟不依不饶,继续从空中向他扑来。周围一片死寂,只听得到振动翅膀的声音————那可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