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海王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鸟瞰

    有关人类的故事,我已经讲述了从起源至灭绝的一半内容。这漫长的时期包括人类在地球和金星上的生活经历,同时也介绍了他们在愚昧无知和启蒙开化之间跌宕起伏的悲怆历史。人类即将进入的海王星时期同样漫长,或许同样悲怆,但经历的生活内容却多姿多彩,特别是其最后阶段更是无比灿烂辉煌。如果按照先前的结构叙述人类在海王星上的生活,恐怕效果不会很好,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无法被地球人理解,还有不少则只是重复地球和金星上的主题,只不过具体情境换到了海王星。为了能全面领会这部伟大生命史诗的丰富内容和精巧结构,我们本应该毫不迟疑地用忠实和谨慎的心态详述每一个乐章,但任何人都无法做到。所以,我们只能关注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阶段,并希望抓住某些零散的线索去理解庞大复杂结构的整体轮廓。另外,本书的读者还处在这部恢宏乐章的开篇,所以我主要会谈与他们生活相近的事情,哪怕这样做会略掉许多实际上更了不起的事迹。

    在继续我们的长途飞行以前,让我们环顾下四周。迄今为止,我们在时间中的跨越都是近景式的,包含大量细节描述。现在我们要来到高处,用一种新的方式加速前行。为此我们必须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更宽的视域中,还必须从天体而非人类的视角去考虑事物。我说过,我们已经来到人类整体发展的中途。回顾遥远的发展初期,我们意识到涵盖从猿人到巴塔哥尼亚灾难的初人阶段只是一个不可分解的点。即使之前的早期哺乳动物和初人之间更漫长的时期————大约两千五百万年————现在都显得微不足道。这段时期加上初人时代,或许只能说是位于太阳系行星二十亿年前形成与二十亿年后消亡之间的中点。用更加广阔的视野观察,我们发现,这漫长的四十亿年与太阳的寿命相比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在太阳诞生以前,构成银河的星云已存在了更久的时间。然而即使这些极漫长的时期,与无数巨大星云(即后来的星系)由弥漫的雾气到凝结前所历经的时间相比,也显得极其短暂。所以,人类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哪怕有那么多代人种,每一代人种又有那么多代人,那也只是宇宙生命中的一瞬间。从空间上说,人类也是渺小得不可思议。如果我们把银河系想象成一个远古地球的王国,那么太空中就有数百万个类似的王国,每个王国之间的距离都极其遥远。在相同的比例下,包罗万象的宇宙会像一个巨大的球体,其直径大约比月球轨道大二十倍。在这个漂浮在太空里的小王国(即银河系)里,太阳系会是一个极微小的点,里面最大的行星就更不知道小成什么样子了。

    我们已经观察了连续八代人类长达十亿年的沧桑,此时人类已经走完了整个发展期的半程。现在又相继有十代人类在海王星的平原上生活,他们属于同一个时代。我们末人是第十八代人类。我们已经看到,在海王星之前时期的八代人类中,有的一直保持着原始状态,也有几个实现了文明————哪怕纠结而又短暂,而耀眼的第五代人类的人性更是充分觉醒,直到灾难使之崩溃。生活在海王星上的十代人类呈现了更强烈的多样性,从天生不通理性的野蛮人一直到从未有过的思想深刻的民族。野蛮颓废的人类类型主要是那些生活在海王星上前六亿年的人类。在海王星时期的前半程,人类在做一些准备性工作,虽然几乎被恶劣的环境吞噬,但逐渐地定居在广袤的北半球。此时人类是凶残的野兽,而不是文明人,因为文明人已经不存在了。在六亿年准备期的后半程,人类精神才得以逐步地再次被唤醒,并开始经历具有海王星之前时期特点的进步、衰落交替的过程。但随后人类在海王星上奋斗的最后四亿年中,在走向完全心灵成熟的道路上几乎取得了稳步的发展。

    现在,让我们更近距离地观察人类历史中这三个重要的时代。

    2.重生

    在金星生活的最后一群人类在绝望的匆忙中设计、培育出了全新的人种,用于海王星的移民活动。由于距离遥远,人类不能对海王星的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与了解,所以新人类的身体组织只是部分地适应了未来的环境。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被设计成身材矮小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身材才可抵御过大的重力。新人类大脑容量很小,除了人体必需的组织外都被删除了。正因如此,第九代人类的身体纤弱无比,无法抗击海王星上凶猛的自然力量。设计者严重低估了环境的险恶,所以只是满足于把自己同比例缩小罢了。他们设计出的人类应该具备的特点是:强壮粗犷,生殖能力强,在生存搏击中足智多谋。最重要的是性格坚韧,富于创造力,对外界事件不敏感,就此而论这种被设计出的人类简直算不得人类了。第八代人类应该相信,一旦这粒原始的种子生根,自然的力量迟早会从这粒种子身上唤起更具人性的品质。不幸的是,他们培育出的人种遭受着体型矮小带来的必然的脆弱之苦,并且设计完全只是为了迎合文明的环境,殊不知虚弱无能的人根本无法在狂暴的世界里生存下去。碰巧,依然年轻的巨大海王星正在进入地壳收缩期,所以时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于是脆弱的移民者发现,自己越发陷入被突然喷发的火山吞噬并被埋在火山灰下的危险之中。另外,他们低矮的建筑物即使没有被熔岩流毁坏,或者被错位的地面扭曲破碎,也容易被凶猛狂暴的大气摧毁。进一步说,空气中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会使一个即使在有利的环境中都注定会神经过敏的人种失去快乐和勇气。

    幸运的是,这一极大的痛苦没有无限期地持续下去。逐渐地,文明崩溃并倒退到原始状态,对更加美好事物的不切实际的憧憬彻底消失,人们的意识受到约束,变得粗俗,进而失去了一切人类的情感。野蛮人侥幸地逃脱厄运,勉强地存活了下来。

    第九代人类在失去人性之后许久,大自然以其自身缓慢和笨拙的方式在人类失败的地方恢复了生机。这一代人类的野蛮后代最终很好地适应了他们的世界。后来,在海王星陆地和海洋呈现的各类环境中出现了许多人类物种。但没有一个物种来到接近赤道的地方,因为膨胀的太阳此时已经使热带地区变得非常炎热,导致任何生命都无法生存。即使在北极,持久的夏季也使所有的生命都处于紧张状态,唯有最顽强的生物得以存活。

    此时,海王星上的一年大约相当于原来地球上的一百六十五倍。漫长的季节变化对生命自身的节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除了生命最短暂的生物以外,所有生物至少会存活一整年,高级哺乳动物生存的时间更长一些。在生长后期,这种自然的长寿命会对人类活力的恢复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个体生长速度越发缓慢,每一代人成熟所需的时间随之延长。这就妨碍了在海王星上的自然进化过程,所以与在地球和金星上的成长期相比,此时生物进化的历程要缓慢许多。

    第九代人类衰落后的“亚人”全部采用四足行走,这样较好地应对了重力问题。起初他们只是偶尔用手指撑地,但最后许多真正用四足行走的物种出现了。许多擅长奔跑的物种,其手指变成了脚趾,最终进化成蹄,但蹄不是长在原来的手指指尖上并折弯萎缩,而是长在指关节上。

    太阳撞击后的两亿年,无数亚人类食草动物竞相出现在北极大陆。它们的鼻子嘴巴很长,像绵羊一样,臼齿宽大。这些亚人类几乎演化出了反刍系统。捕食这些猎物的亚人食肉动物,有的在追猎时奔跑速度快,有的善于围捕和突然跳跃。但是由于在海王星上跳跃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猫形物种都个头小巧。它们捕食长得如同兔鼠一般的人类后裔,如兔子和鼠,或以大型哺乳动物的腐肉为食,或吃健壮的蠕虫和甲壳虫。这些虫子源于意外从金星带过去的害虫,在古老的金星动物群中,只有人类、少数昆虫、其他无脊椎动物和多种微生物成功在海王星上幸存下来。植物中有许多种类是专为新世界培育的,从这些植物中又分化出许多草类、开花植物、粗壮的灌木和新种海藻。一些高度进化的海洋蠕虫便以海洋植物群为食,它们中有的最终进化成了脊椎动物或食肉动物,或动作敏捷,或性情冷淡。人类后来演化出了若干水生物种,有的类似海豹,有的类似高度特化的海豚,它们便以这些海洋生物为食。人类后裔中最不同寻常的一类先是变成以昆虫为食、滑翔飞行的蝙蝠人,最后演化为多种真正拥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它们的大小还比不上蜂鸟,但有时如燕子一样敏捷。

    典型的人形物种已经完全消失了。这里只有野兽,身体结构和本能使它们适应了广阔无垠世界的某个生态位。

    人类心智的痕迹依然残存于各处,就像大部分亚人物种的前肢依然留有灵巧手指的痕迹一样。一些食草动物在遭受危险时会聚在一起狂吠,发出不和谐的声音;或者坐在地上,前肢紧贴在一起,聆听首领的呼叫,并用呻吟声和呜咽声断续地做出反应,最后陷入狂躁状态。还有一些食肉类动物在发春的时候会突然停止求爱、争斗、每日的狩猎,独自坐在高处,日复一日,夜复一夜,观望等待,直至最后饥饿迫使其行动起来。

    时机已经到来,在太阳撞击后的大约三亿地球年后,体型小巧、无毛似兔的生物奔跑在北极的草地上,它们经常被来自南方的敏捷猎犬骚扰。这种生物是人类的后裔,身体上没有特殊的本领,亦无有效的防御方法和飞行能力。它们的种族几乎要被消灭掉了。于是,一些兔子进入茂密粗壮的灌木丛逃生,或者去猎犬无法跟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