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金星上的人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重新扎根

    人类在金星上客居的时间比在地球上还要长。我们已经目睹他们度过了从猿人开始到最终离开原生星球的整个历程,其间他们经历了扑朔迷离的各种形态和环境的变化。在金星上,尽管人类在生物学方面跟之前相差不大,但文化却发生了巨大转变。

    要想讲述人类的金星岁月,再写一本书都不够,所以我只能浮光掠影地谈一谈。移民到异土上的人类起初像小树苗一样几乎彻底枯萎,但慢慢调整了自己,茁壮成长。他们一年年地成长,此刻已如同参天大树,茂密的叶子和花朵经历了人类发展的代代文明和文化。他们经历了无数昏睡的冬季和活力衰减期,但由于获得了永葆青春的体质和经历了长久的全盛期,最终避免了枯荣周期。接着,再次在“命运”的安排下,人类彻底地振作起精神,投入另一个世界的怀抱。

    首次定居在金星上的人类心里非常清楚,他们的生活将会痛苦而艰难。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改善金星环境,使之更加适合人类生存,但依然无法将金星建设成另一个地球。金星土地面积狭小,气候几乎令人无法忍受,漫长的白天与黑夜之间的巨大温差导致惊人的暴风雨,雨下得如同无数连续不断的瀑布,伴随着令人恐惧的电磁波干扰,有时浓雾竟会让人看不见自己的脚。更糟糕的是,氧气含量仅仅足够呼吸而已。另外,电解出的氢气并不总是能从大气中分离,有时会形成易爆的混合物引发空气爆燃。这种持续不断的灾难摧毁了许多岛屿上的建筑,导致居民死亡,氧气也更加匮乏。然而,增加的植被及时遏制了电解过程产生的危险。

    同时,大气中的爆炸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导致没有精力应对迁移后困扰他们的难题。一种莫名其妙的罕见新消化器官衰弱症首次出现,困扰了人类几个世纪,险些将他们置于死地。这场瘟疫固然对身体有影响,但比起它所带来的完全无法控制的心理伤害还是要小得多。由于月球异常活动的谜团和消灭金星人产生的难以言状的深层负罪感,人类的自信心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动摇。他们高度有序的心灵开始出现精神错乱的症状。人类最终发现瘟疫来自金星上的水,应该是由于某些分子聚合造成的。这种现象原来比较罕见,但后来由于地球有机物质进入金星海洋中而蔓延开来。人类没有发现治愈的方法。

    现在,另一场瘟疫也开始侵扰已经虚弱无力的人类。人类身体融入火星人的心灵感应单元,但两者从未真正达到和谐。现在,人类普遍的身体状况不佳促进了神经系统中一种“肿瘤”的形成,是由体内这种组织的疯狂扩散导致的。此处我们就不谈它的症状是多么可怕了。这场瘟疫传播了几个世纪,甚至没有感染这种疾病的人都持续生活在极度恐慌之中。

    毁灭性的酷热加剧了这些痛苦。人类本指望几代人之后就能适应酷热环境,但这种想法看来毫无根据。恰恰相反,在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曾经人口稠密的北极和南极岛屿变得几乎荒芜。一百座大厦里只有不到两座还有人居住,而且居民全都身体染病,心灵破碎。只剩下这些孤独的人将望远镜对准地球,关注着意外延迟的月球碎片对母星的撞击。

    人口数量仍在继续下降。每一代人的寿命都很短,而且比前辈身体更差。人类的智力水平也有所下降,教育水平低下,受教育的机会也有限,与过去的联系已不再可能。艺术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哲学也不再是人类心智的主宰。即使应用科学也开始变得举步维艰。拙劣的亚原子能掌控技术导致许多灾难的发生,引发了种种迷信:“干预自然”是邪恶的,一切古老智慧都不过是人类敌人的陷阱。于是,书籍、器械等人类文化的所有财富都被焚毁。只有不朽的建筑物逃脱了被毁坏的命运。第五代人类无与伦比的成就现在只剩下被海洋相互阻隔、深陷愚昧而与世隔绝的岛民。

    过了几千年之后,人类的习性开始适应金星的气候和有毒的水源。同时,新一代的第五代人类开始出现,他们体内没有火星人的组织。人类的心理状况终于重新稳定下来,但付出了失去“心灵感应”能力的代价,这种能力几乎直到人类的末日才重新获得。同时,尽管他们已经从陌生环境带来的影响中恢复了许多,但往日的荣耀已不复存在。现在让我们略过细节,直接去关注某些值得关注的大事。

    人类在金星生活的初期,在种植了植物的大面积漂浮岛屿上收割粮食,这些植物是在移民前已经人工培育好的。但是海洋中出现了大量的地球动物群的变体,人类的某些群体开始越来越依赖渔业。在海洋环境的影响下,人类的一个种族开始演化,并适应了水生生活。人类仍能进行自发变异,这或许令读者感到惊讶;但是,第五代人类本就是人工培育的物种,而且容易发生基因突变。人类经过了数百万年的变异和选择,最终演化出了一个非常成功的人种,似人又似海豹。他们的肺活量获得极大提高,脊柱被拉长,灵活性也更强。他们的双腿缩短并长在一起,平伸后如水平舵一般。他们的双臂变小且形状如鳍,但保留了食指和拇指。头已经与身体相连,游泳时面部朝前。他们有食肉用的牙齿,有明显的群居性。海豹人是全新的人种,极富追逐猎物的本领,成了海洋中的霸主。就这样,他们生存了几百万年,直到一个更具人性的人种出现。他们因海豹人把鱼吃掉而烦恼,最终用鱼叉将海豹人消灭了。

    另一个退化的第五代人类分支维持了在地球生活的习性和以往人类的体型。悲哀的是,他们的身材和大脑有所减小,这些不幸的人类与原来刚侵入金星时的样子极其不同,以至可以被视为新一代的人类,不妨称为第六代人类。他们一代代过着艰苦的生活,例如在森林覆盖的岛上挖植物的根,用罗网捕鸟,还用诱饵在潮汐通道捕鱼。他们与海豹人经常互相捕食。这些残存人类的生活环境极其有限,一成不变,所以他们在生物本性和文化方面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长达几百万年。

    然而,最终一些地质事件为人类习性的变化再次创造了条件。金星地壳发生了一次巨大扭曲,从而形成了一个面积和澳大利亚差不多的大岛。后来开始有人居住在这个岛上,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使一个拥有很多技能的新种群脱颖而出。从此人类又开始了有条不紊地耕作,并在各个领域施展他们的技艺,复杂的社会秩序得以建立,思想领域的探索也重新开始。

    2.飞翔的人类

    我们不必赘述他们循环往复的文化,但必须对第六代人类的最后发展期加以关注,以便了解他们培育出来的各个人种。

    在第六代人类的奋斗历程中,他们对飞行特别着迷。鸟儿多次成为他们最神圣的象征。第六代人类信仰的一神论崇拜神鸟而不是神人。神鸟时而被描绘成神圣的靠电力飞行的白尾海雕;时而被描绘成翱翔天际、巨大敏捷、面带慈悲的形象;时而被描绘成脱离肉体的空气之灵;时而被描绘成鸟神,然后变成人并赋予人类身体和精神上的飞行能力。

    金星上的人类不可避免地对飞行着迷,因为这个星球对陆地动物来说十分狭窄,而且鸟类自由翱翔的能力让在地上行走的人类不禁赞叹不已。没过多久,第六代人类就获得了堪比初人鼎盛时期水平的知识和能力,发明了各类飞行器。随着文明的衰落,机械飞行技术经历了多次复兴和衰落的轮回。但即使在飞行技术最发达的时候,它也不过是过渡产品。随着生物科学的进步,第六代人类终于有能力去改变人体,他们决定培育真正会飞的人。人类经历了几代朝这个目标奋斗的文明,但均以失败告终,这让他们有时失去兴趣,有时把希望寄托在对宗教的虔诚上。最终,第六代人类在文明发展到最持久最辉煌的阶段实现了这一梦想。

    第七代人类身材矮小,体重不超过地球上最重的飞鸟。他们经历了多次身体结构的调整以适合飞行。第七代人类长着用来飞行的皮质膜,从足部延展到瘦长有力的“中”指指尖。“外面”的三个手指也延展到相同的长度,支撑着飞行膜,食指和拇指极其灵活,可以独立活动。第七代人类的身体与鸟类一样是流线型的,皮肤被厚厚的羽毛覆盖。羽毛与光滑飞行膜的颜色和纹理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第七代人类在陆地上行走的样子几乎与其他人类一样,飞行膜被合拢起来紧贴双腿和身体,像夸张的衣袖从胳膊开始下垂。他们飞行的时候,双腿便会向后延展如同尾巴,双脚被硕大的脚趾合拢在一起。胸骨发育很大如同鸟类的龙骨,支撑着飞行所需的肌肉。其他骨骼都是中空的,这减少了身体重量。骨骼内面起到了辅助肺脏的作用,因为与鸟类一样,这些飞人必须保持极高的氧化速率。他们的正常体温放到其他人类身上就是发烧了。

    第七代人类的大脑为了飞行拥有丰富的神经束。实际上,他们身上具备在飞行中保持平衡的条件反射系统,真正的————虽然是人为植入的————飞行天赋,还有对飞行的兴趣。与他们的培育者相比,他们的脑容量必然要小,但整个神经系统被非常细致地组织起来。另外,第七代人类的大脑成熟很快,而且能迅速习得新的运动方式。这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因为每个人的自然寿命只有五十岁,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还会为了完成某些壮举而人为地缩减到四十岁,或者他们身体出现衰老迹象的时候,也会人为缩减寿命。

    在所有人种中,这些外形如蝙蝠的第七代“飞人”是最无忧无虑的。由于天生的协调体型和乐天性格,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完全与他们的天性相符合。他们没有理由将这个世界视为人生的大敌,或将自己视为本质上畸形的生物,而这些观念却困扰着其他的人种。第七代人类在日常私人事务和社会活动方面是很聪慧的,但并没有强烈的求知欲。这并不是说他们缺乏智慧,因为他们很快就系统地对积累的经验进行了非常明确的阐述。然而第七代人类清楚地认识到,完美的思想只是漂泊在混沌中的泡沫,虽然这泡沫是美丽的。他们乐于承认这个泡沫是虚假的,但也是真实的,在比喻的意义上是真实的,虽然并不是“真的”真实。有人不禁问,此时人类凭借其才智还能做些什么?青少年受到激励去主动研究一些古老的问题,他们这样做只是想充分明白超出正统思想体系以外的知识是毫无意义的。“只要刺破思想泡沫的任何一处”,他们说,“它就会整个破掉。由于思想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之一,所以它必须被加以保护。”

    第六代人类不许他们掌握自然科学知识,这是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必要手段,飞人们对此也不无感激。自然科学有一个实际功用,那就是可以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石。但随着黄金时期的向前发展,而且社会正接近那将要持续数百万年的完美稳定状态,科学创新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现在只有在幼儿园里会教授科学。历史学同样只在童年时期被笼统地教授,随后便会被无视。

    这种令人好奇的对知识的伪善行为归因于第七代人类主要关注具体事物而不关心抽象思想这一事实。因此,很难想象如何将这些“飞人”伟大的奋斗事业简略地介绍给初人。如果说他们的生活里只有飞行,这或许是正确的,但远远不及事情的真相。如果说他们在寻求一种冒险的、有生气的生活,力图将每一刻都尽可能多地填充进对生活的体验中,那又免不了夸大其词。从对身体影响的层面来讲,“飞行领域”及狂暴的气象环境所带来的危险和由此获得的必要技能是每个人自我表现的主要条件。然而让飞人们着迷的不是飞行本身,而是飞行带来的精神层面的享受。

    在空中和在陆地上,第七代人类的表现差别很大。他们训练飞行时,精神会明显发生变化。他们不得不在陆地上花费大量时间,因为文明发展所需要的工作是无法在空中完成的。另外,空中生活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压力,需要在地面恢复一段时间。第七代人类步行的时候,头脑清醒,有轻微的疲惫,但基本上是快乐的。他们用诙谐的方式对步行带来的乏味和烦恼表达不满,但有时对空中美妙生活的记忆和期待又会使他们精神舒畅。在经历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压力后,他们常常感到疲倦,但很少感到沮丧和无聊。实际上,在日常的农业和工业活动中,第七代人类就像工蚁一样勤劳。但他们以一种既专心又心不在焉的奇异心态在工作,因为他们把心思都放在空中。第七代人类只要能够经常上天,哪怕在地面也会保持性情温和。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如疾病————使他们长期被束缚在地面,他们便会感到痛苦,并患上急性忧郁症而死亡。按照培育者的设计,任何极度的痛苦和磨难都会使他们的心脏停止跳动。这样第七代人类就可以躲避所有的严重困境。但事实上,只有在地面上久留时,这一仁慈的设计才会发挥作用。在空中,他们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性格,要勇敢得多。第七代人类的培育者并未预料到这一点,但这确实是设计的一个自然结果。

    在空中,飞人的心脏跳动得更加有力,体温有所上升,感受刺激的机能变得更加强大和突出,思维也更加灵活和敏锐。他们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物中体验着强烈的愉悦和痛苦。如果说他们变得更加情绪化了,那是不正确的,事实恰恰相反————如果这里的“情绪化”指的是受情绪支配的话。实际上,在空中飞行最显著的特点是第七代人类拥有了感知能力增强的心平气和状态。每个人只要在空中,无论是孤身一人抗击风暴,还是与众多伙伴遮天蔽日地优美翱翔;无论是与配偶翩翩起舞,还是在高高的天空独自沉思盘旋;无论他的冒险精神是为他带来好运,还是他被暴风肢解并坠落而死,自己人快乐和悲惨的命运通常被他们用超然的审美情趣同等看待。即使最亲近的伙伴在空中事故里受伤或死去,他也会欢欣鼓舞,有时他也会奉献自己的生命去营救伙伴。但当他返回陆地后,很快却悲痛欲绝,精疲力竭。他会力图恢复视力,然而这会是徒劳的,他或许会由于心力衰竭而死去。

    由于狂暴的气候条件,金星上偶尔会发生一些全球性的大气紊乱现象,即使当所有的空中人被这样的气候侵袭时,受到伤害的少数幸存者只要能继续在空中飞行,都会欣喜若狂。实际上,最终当他们精疲力竭地回到陆地的时候,面对希望的幻灭和身体的死亡,他们会在内心用欢笑去应对。然而在他们飞落地面的一个小时后,身体便会发生变化,目不能视物。他们只记得灾难带来的恐惧,而这些记忆会导致他们死亡。

    第七代人类在地面上渡过的每一刻时光都很难过,这也不足为奇。他们在空中的时候,一想到还要在路上走,或者可能一辈子都再也不能上天,虽然不悦,但还是会昂扬地接受这个现实。但回到陆地上,他们就会因此而恼怒不已。在第七代人类奋斗早期,空中与地面所占时间的比例得到大大提高,这要归功于一项生物发明。一种微小的食用植物被培育出来,它整个冬天扎根陆地生长,夏季漂浮在阳光照耀的高空,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