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火星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火星人的第一次入侵

    兴都库什山变得更宏伟了,山麓小丘上建设了许多度假中心,来自亚洲的青年男女经常来到这里,寻找像攀登阿尔卑斯山那样危险刺激和艰苦磨炼的机会,实现灵魂的升华。兴都库什山进入初夏的时候,人类首次发现了火星人。早起散步的人们注意到天空中有奇异的浅绿色彩,还发现晴朗天空中升起的太阳黯淡无光。观察者们惊讶地发现那团淡绿色竟是无数朵小云,云朵之间是湛蓝的天空。他们用望远镜观察,发现每个绿色斑点的核心都有淡淡的浅红色,还观察到了连成串初人看不到的移动的红外线光束。这些离奇的云朵尺寸基本一样,最大的看上去比月轮小,但形状不断变化,变化速度比云卷云舒快得多。实际上,尽管他们的形状和移动方式像云彩,但他们在外部特征和行为表现方面有着明显的生物特征,让人联想起显微镜下的原始变形虫。

    整个天空都被云朵填满,有的地方密密麻麻,有的地方稀疏一些。人们观察到他们在移动,都朝着一处高耸山峰而去。最早抵达的已经用缓慢的速度、变形虫似的姿态滑落到岩壁上。

    此时,几架电动飞机升空去近距离查看这奇怪的现象,从漂浮的云朵间穿过,途中并未受阻,飞机上人的视野也始终清晰。

    山上一大群云朵汇聚到一起,从峭壁和雪地滑落入高耸的冰河峡谷。云朵沿着冰河垂直下落到某个高度后,先头部队放慢速度,停了下来,许多同伙纷纷落在上面。过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整个天空再次变得晴朗,只有自然的云彩。但是,冰河上方仿佛形成了一团凝固的雷雨云,颜色异常黯淡,只有表面的淡绿色斑点和气泡还在活动。过了几分钟,这怪异的物体开始凝缩成一个较小的团块,颜色更暗了,继续向下移动,越过陡峭的冰河末端,落入松树覆盖的峡谷。此时,山脊挡住了首批观察者们的视线。

    峡谷下游有一个村庄,许多居民看到怪异浓密的云团向他们移动时,慌忙爬上机械车辆逃走了,个别人因为好奇待在原地。他们被朦胧的黄褐色大雾吞没,同时被奇特的浅红色闪光击中,纷纷倒在地上。现在天空完全暗了。灯光几乎只能照到胳膊那么远。村民呼吸困难,感到喉咙和肺部疼痛。所有人都剧烈地打喷嚏和咳嗽。云团流经了整个村庄,一切物体都受到了巨大压力。云团并非沿着某个固定的方向运动,有时还会反向运动,好像碰到人体或墙壁,要用胳膊撞开似的。不出几分钟,云团缩小,很快离开了村庄,只留下少数烟雾似的物体流进小巷。这些烟雾也很快消散,迅速地追赶上了云团主体。

    当气喘吁吁的村民身体稍微恢复时,他们给峡谷下游的一个小镇发出信息,催促他们暂时疏散。这条信息不是通过无线电发送的,而是通过细细的光束。光束恰巧穿过了那些有毒的物质。在信息发送的过程中,云团停止了前进,轮廓也变得模糊参差、支离破碎,分解开的雾气随风消散。几乎就在信息刚发送后,云团的轮廓又开始变得清晰,静止了长达十五分钟的时间。下游小镇的十几个大胆男青年出于好奇靠近云团。云团就在峡谷转弯处,他们刚靠近,它便迅速收缩,变成了一间房子大小。云团现在看上去既像一团不透明的浓烟,又像水母。那伙年轻人冒险走到离云团几米远的地方之前,它都没有动。这时人们看到,年轻人已失去了勇气,转身返回。但是他们还没退出三步,长长的鼻状物迅速从云团中伸出,速度之快如同变色龙的长舌伸出捕猎,把他们包裹住。鼻状物慢慢缩回,年轻人已经被粘在里面。胶状的云团剧烈翻滚了几秒钟,然后将咀嚼过的尸体一下喷射出来。

    杀人云团现在沿着大道向小镇挺进。它靠在第一间房子上,瞬间将其压碎,然后继续前行,四处徘徊。杀人云团如同熔岩流一般将面前的所有东西推倒。居民逃之夭夭,但有的人被吞噬。

    此刻人们用附近的装置发射出强力光柱,光柱射入云团内部。云团的破坏力随之削弱,开始解体,膨胀。它像巨大的烟柱开始上升,在离地面很高的位置,又分散为一大群先前那样的绿色云朵,但数量明显减少了。最后云朵变成均一的浅绿色,逐渐消散了。

    火星人首次入侵地球就这样告终了。

    2.火星上的生命

    本书的主旨是人类,涉及火星人只是因为他们与人类产生了关系。但是为了解地球与火星悲剧性的交往过程,我们还是有必要看看火星上的情况,认识一下当时与地球人外表差异巨大、本质却相差不多,而且想要占据地球的火星人。

    在区区几页里详细介绍人类世界的生理、心理特征与历史是极端困难的,反过来介绍火星人也一样。完成这两项任务需要百科全书和图书馆才行。然而,我不得不通过某种方式来努力说明这些外星人的痛苦与快乐,他们经历了漫长的奋斗历程才造就了奇异的地外智慧。他们在某些方面不及人类,但有些方面又超过了人类。

    火星的质量相当于地球的十分之一,所以引力也弱得多。引力微弱,加上大气层稀薄,所以火星的气压比地球低得多。而且,火星上缺乏空气和水资源。火星上没有海洋或河流,只有浅湖和沼泽,而且到了夏季就会干涸,气候总体上干燥寒冷。由于火星上没有云彩,所以总是天气晴朗,沐浴在遥远太阳发出的微光下。

    火星历史的初期,空气和水是充足的,地热使气温保持在较高水平,所以在沿海地区出现了生命,进化历程与地球类似。原始生命分化为初级动物和初级植物两种类型。后来多细胞的生物出现了,并开始以不同的方式适应环境。多种植物遍布火星表面,比如高大纤细、顶部长着冠毛的植物就覆盖了大片火星表面。软体动物和昆虫在陆地上爬行或在水中游荡,还有的善于跳跃,行动迅速。有一类细长足的蜘蛛类动物,样子与甲壳类动物或体型巨大的草蜢有几分相像。它们跳跃着捕猎,逐渐掌握了各种技能,智慧也发展起来,于是像早期人类控制地球一样控制了火星,但要晚于人类。

    但与此同时,生命所需的物质快速消失了,比如空气,特别是水蒸气。火星因此发生了巨变,令动植物难以适应。此外,一种特殊的致命生物开始利用这种变化进行扩张。火星与地球一样,生命都是从众多“准生命”中发展出来的。火星上的新生命就是从这样一种准生命单元中演化而来的。这些单元之前并未充分演化,给其他生物带来的影响一直很微弱,但偶尔会作为罕见的病毒出现在动物的呼吸系统中。这些准生命单元极其微小,比地球上的细菌甚至病毒还小许多。他们最早出现在沼泽池塘里,这些池塘每到春季就干涸,成为干裂泥土连成的洼地。这些准生命单元有一些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上,形成了在非常干燥的环境下生存的习性。准生命单元靠吸收风吹来的尘土上的化学物质和空气中的少量水分维持生命。他们还可以通过几乎与植物相同的光合作用来从阳光中获取能量。

    从这方面来说,这些准生命单元与其他生物是相似的,但还具有其他生物在进化之初就失去的能力。地球上的生命体和火星上的类地生命体,通过神经系统或其他形式的器官间物质接触,将自身保持为统一体。进化程度最高的生命体拥有高度复杂的中枢:大脑。神经就像电话一样把身体各部分与大脑连在一起。所以,地球上的生命体都拥有连贯的物质系统,且保持着形态上的一致性。但是,火星上的准生命单元最终进化成了一种非常与众不同的复杂生物,其行为的协调和意识的统一不必通过身体各个部分的物质接触来实现,而是依靠与地球生命体完全不同的身体基础。这些极微小的准生命单元对一切轻微震动都很敏感,这是地球生命所无法感觉到的直接敏感性。这些单元自己也能发出震动。在此基础上,火星生命终于进化出了不必进行物质接触也可维持自身组织的有意识个体。所以典型的火星生物形式是云朵,即受群体意识控制的若干自由活动的生命体。但是为了某种目的,原本各自独立的小云朵可以汇成流动的巨型云团。入侵地球的火星生物就是如此。

    我们不妨说火星生物依赖的不是“电话”线,而是数目庞大的移动“无线电台”,他们会根据各自的目的发送、接收不同波长的信号。单一个体发出的信号肯定很微弱,但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庞大群体在互相联系时,远距离的通讯便可以实现。

    另一个重要特征也使火星上这处于主宰地位的生命与众不同。地球生命体内的细胞常有改变其外形的能力(从而改变肌肉活动的整体机制)。火星生命体也有类似的特性,体内自由运动的微小单元会特化,在周围产生一个磁场,排斥或吸引周围的生物体单元。这样,在由实际分离的单元个体组成的系统内部就形成了一种内聚力。内聚力的稳定性表现在烟雾形态与稀薄胶状物形态之间的转换上。这些生物体单元的表面边界明确但不停地变化,而且存在张力。通过单元间集聚的互相排斥力,这些单元可以对其周围的物体施加压力。火星“云团-胶状物”收缩到最小时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而且可以进行精确控制。云团整体在地面像软体动物一样蠕动时,这种磁力会发挥作用,并且也是云团内各部分之间输送无生命物质和有生命单元的动力来源。

    一个准生命单元所产生的磁场比“无线电”联络场的范围要小。由单元组成的有序群体之间的情况也如此。所以,第二代人类在空中看到的每个云朵都是独立的运动单元,但云朵之间也进行着“心灵感应”式的沟通。火星生物在执行所有公共任务————比如入侵地球————时,其庞大的磁场内几乎自始至终保持着完全统一的意识。但是成员只有在汇集成相对稠密的小型“云团-胶状物”时,才会互相吸附成为单一的行动单元。我们应当注意到火星人有三种形态:首先是“散开队形”————独立稀薄的云朵,通过心灵感应沟通,往往有统一的集体意志;第二种是“团体联合云”,集中度更高,防御力也更强;第三种就是密度极高、威力极大的“云团-胶状物”。

    除了这些非常明显的特征外,火星生命与地球生命之间没有根本差异。前者体内的化学物质比后者稍微复杂了一点,比如硒在火星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地球生物体内则没有该物质。另外,火星人同时保持着动物和植物两种生物特性,这点是非常独特的。但除此之外,两种生命从生物化学角度来说是完全相同的。两者都需要从地表获取营养物,都需要阳光。两者都要经历自身“血肉”内的化学变化。当然,两者都将自己视为有机整体。在繁衍后代方面,两者确实存在一个差异:火星人的准生命单元拥有生长、分裂的能力。所以,火星云团式生命是由亲本体内无数单元的分裂,然后将新个体排出体外产生的。由于这些单元高度分化,各司其职,所以新云团中会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单元。

    在火星早期进化阶段,火星生命繁殖结束后,亲子便相互分离,毫无联系。但是,之前无用而初级的射线发射能力现在进入特化的轨道,使繁殖产生的个体间保持着联系,相互协调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再后来,这些有组织的群体自身也通过射线与后代保持联系,于是形成了更多、更大的特化群落。随着群体复杂性的提高,其放射能力也变强了。到了火星进化的全盛时期,星球上的所有生物(除了幸存下来的进化失败的其他动植物)有时会形成单一的、兼具生物学与心理学特征的超级个体。但一般来说,这只有在遇到事关整个种族的事务时才会发生。通常火星人个体以云朵形式存在,例如那些使第二代人类感到惊讶的云朵。但在集体陷入危机时,每个云朵都会突然被唤醒,将自己视为整体的一员,感觉到许多个体的存在,并根据整个群体以往的经历去理解其感觉到的事物。

    综上所述,主宰火星的生命群体介于由高度分化单元组成的严明军队与受大脑控制的身体之间。与军队一样,火星生命的群体可以在不损伤有机统一的情况下变换队形;有时会分散成自由行动的个体,有时又会组成阵型执行专门任务;生命群体由自由的、富有经验的成员组成,这些成员全都自愿服从命令。另一方面,这个群体又不像一支军队,因为它只在成员的意识偶尔统一的时候才会形成。

    统一与分离之间的不断转化不光是整体物种的特征,每个云朵也有这一特性。每个云朵有时是个体,有时又是群体的成员。但是当整个物种罕见地融为一体时,个别的云朵是几乎不会脱离出去的。每个云朵都是由许多高度分化的群体构成的组织,而这些群体则是由更小的分化群体构成,以此类推。每个由自由流动单元构成的自由流动群体都是一个特殊“器官”,发挥某些特定职能。有的负责吸引和排斥;有的负责化学变化;有的负责储存太阳能;有的负责发出放射线;有的负责吸收和储存水分;有的负责特殊的刺激反应力,如察觉机械压力和振动、温度的变化和光线。此外,有的分化为发挥类似人脑功能的单位,但它工作的方式有些特殊。不同“器官”会发出波长各异的大量“无线”信息,所有云朵都会对这些信息产生共鸣。“大脑”单元的功能就是按照以往的经验接受、联系和理解这些信息,并用与相关器官一致的波长做出回应。

    所有这些准生命单元,除了高度分化的单元以外,就如同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一样能够独立存活。这些单元与整个群体发出的射线失去联系的时候仍能作为单体生存,直到重新被群体控制住。他们都是自由飘动的个体,但正常情况下也会在云朵电磁场的影响下,被指引到各处完成各自任务。在这种影响下,部分个体可能会被严格限制在互相协调的位置,例如视觉器官内的组成单元。在进化初期,有些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