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Ⅳ 最终妥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天终破晓。夜里没死的人,早上还是得起来再次面对生活。

    播种和收割的时期就像岁月一般不等人。无论老罗身体是好是坏,他都得起来在田里干活。他现在咳得不那么多了,话就更少了,总是沉默地埋头干活。

    铁民没有那么担心时事的变化了,他更担心父母,但他那年轻的心还是焦虑不安。除了有人问他关于田里农活的事,他几乎不说话。这对一个年轻的头脑是不好的,但有太多事儿要做,日子一天天地飞逝。

    老罗媳妇仍然急切期盼着长期杳无音信的闺女的消息。一天晚上她在床上辗转反侧,嘴里一直反复念叨着信快来,可能明天就来了,就像这会起到作用似的。她睡意渐浓。然后,她非常惊喜地看到闺女从两座山交会的那条路,也就是钢民跟铁民道别的那条路朝她走来。开始她觉得一定是眼睛欺骗了她,但之后她注意到有人跟在闺女身后。肯定是她丈夫。啊!他抱着一个孩子————她外孙。他们慢慢往上朝屋子走,老母亲在屋前笑着等待迎接他们。不一会儿他们就快到屋门了。这老妇人喜极而泣地往前跑,但脚被一块小石头磕了一下,脸重重地摔到了地上,这力道摔坏了两颗还没掉的牙齿,剧痛难忍。这疼痛让她醒了过来,她坐起来,面对这梦醒后空虚的悲伤现实。

    微弱的月光悄无声息地从小屋的小窗子照了进来。这老妇人泪湿了脸庞,不仅因为疼,还因为梦。她不会告诉她丈夫她梦见了啥,因为照传统观念,梦被打断意味着闺女要么死了,要么就是很危险。在梦里她丢了一片骨质,一颗牙齿,因为在中国,父母和孩子骨肉紧紧相连,她猜她的“骨质”,她闺女,已经永远丢了。但她不让自己迷信,继续期盼着闺女姑爷和小娃娃随时会回来。

    老妇人每天都斜靠在门框上等着信。有一两次邮递员走过来了,但却又走远了,只跟她简单打了个招呼。

    终于,一天下午,一封厚厚的信交到了老罗媳妇的手里,但不是她闺女写的。好吧,她想着,有一封她儿子钢民的信总比什么都没有好。她急切地想知道这个大信封里装的内容。

    这天晚上,老罗和铁民从田里回来。他们先得要吃饭。现在白天日子短了,晚上外面很冷,所以老母亲点上了家里唯一的一盏小油灯,然后拿出那封信让铁民读。

    信的开头是平常的打招呼,问候父母身体健康,然后钢民描述了他不得不继续的长途行军。他在路途中见到了许多陌生的东西和城市,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人。他们都很友善,都热情地欢迎士兵。他说他吃得很好,已经准备好打败敌人了。他所在的军团本来计划着应该去南京,但在汉口停了下来,因为南京已经落到日本人手中了。但他有妹妹、妹夫和小娃娃的消息了。战争在上海激烈进行时,他的妹夫参加了“敢死”团,然后“敢死”团英勇地保卫了这个城市最后的要塞。当总部下令全面撤退时,“敢死”团继续掩护撤退。钢民的妹夫不幸被杀。他妹妹没有带娃娃去上海;她和娃娃留在了南京,她在那儿不知道丈夫的消息。不久南京也受到威胁。日本飞机不停地在城市上空大量投炸弹,数不清的老百姓丢了命。最后这座城市被占领了。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大部分人被困在了南京城里,钢民的妹妹和她的娃娃也在其中。幸运的是,她住得离城北的一座美国教堂近。敌人进城时,教堂允许他们搬到教堂里避难,但是日本士兵对谁都不尊重,甚至不尊重他们的指挥官。他们凶残野蛮,一看见年轻人就开枪,就好像杀戮是一个游戏。他们强奸妇女,无论老少。一天晚上,大约五十个日本兵冲进美国教堂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要女人。神父没权制止他们。但感谢神明,钢民说道,我妹妹没有落入虎口,没有给我们家抹黑。她把娃娃交到美国神父手里,从教堂的后门逃走,自溺在了玄武湖里。钢民说,他听说一夜之间有大约一百个年轻妇女自溺在那个湖里。几天之后,一个大炸弹落到了教堂的屋顶上,所有人,包括那个娃娃,都被杀了……“日本人对我们做出了这种事,我们必须和他们战斗……”

    铁民还没读完,他的母亲就痛哭流涕。没什么能止住她的悲痛;铁民自己也觉得十分悲痛,所以他只能擦去母亲的眼泪。老罗没说话,但他一直在深深地叹气。他这一生中已经有太多的麻烦了,现在他对悲伤已再熟悉不过,都流不出眼泪了。在昏暗而微弱的灯光下,这屋子看起来比以往更加阴沉,三个人呆呆坐着,就好像在等什么事来改变他们的坏消息,摇曳的灯火逐渐熄灭了。

    天终破晓。夜里没死的人,早上还是得起来再次面对生活。老罗和铁民没吃东西就去了地里。老母亲的心太沉重,起不来做饭。她还坐在听铁民读信的地方。她为闺女的命运感到悲痛,这悲痛不仅渗透进了她脑中,也渗透到她全身,她没力气动了。不管怎样,她告诉自己,得准备好饭然后给丈夫和儿子送到田里去。她慢慢站起来,喃喃自语地祈求大儿子能平安回家。她还期盼能收到别的信。

    政府扣押老罗和其他不肯交地农民财产的计划推迟了,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情绪。日本人已经扰乱了全中国,虽然战斗只在北方进行。其他有地的人来和老罗说这事儿,但他总是给出相同的回答:已经打定了主意,没人能改变得了。他们不知道他打定了什么主意,但他们猜应该是他在那个会上说的话。所以他们对自己坚持拒绝政府提议感到很安心。

    从修路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来看,政府可以诉诸武力,但政府更想再试着得到人们心甘情愿的赞成。政府宣布要派另一个代表来开一个新会。与这事儿相关的人中谣言四散,他们来见老罗,问应该做些什么。但老罗回答说他没什么好说了,继续在田里干活。老罗媳妇无意中听到这些人和老罗说的话,害怕惹更多麻烦,劝老罗尽量改变想法,但却徒劳无功。

    一天晚上,老罗和铁民就快要回家了,一个政府职员来到了老罗家。他很有礼貌地找老罗,但老罗媳妇以前从没和政府职员打过交道,她以为是来找麻烦的,就对老罗在不在家的事避而不谈。当然,她没办法阻止老罗从田里回来,不一会儿,老罗就和铁民出现在了门口。老罗猜这个职员来是为了土地的问题,朝他点了点头。这个老妇人,因为挂心而屏住了呼吸,知道这个职员完全不是为田而来后,就舒了口气。职员带来了一道中央政府颁给罗家的命令,是补偿他们儿子的命令。打开卷轴,他大声读道:

    “罗钢民,二十二岁,云南省本地人,第七军士兵,在保卫九江附近的德安时英勇作战。冲破敌人封锁线的命令一下达,他就带领战友向前冲,此举大败敌军。他身处前线,身受重伤,战死沙场。政府感谢他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体现出的英勇及爱国精神,授予他宝星(意为宝贵的星星)勋章用以感谢他为中国做出的牺牲。他将名垂青史。政府也感谢罗钢民父母在这次前所未有的战争中无私地把深爱的儿子送给国家。国库给他们总数为三千的美元,不是用以弥补他们的损失,而是用以表彰他们与国合作的功绩……”

    没人说话,也没有人回应。屋子一下子阴暗了许多,甚至连这个职员都忍不住想要分担一点这个家庭的苦痛,他不知不觉叹了口气。他把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