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Ⅲ 不可思议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除非我们不想守土地,否则没人能拿走我们的土地……

    铁民到家刚好是午饭时间。他母亲不停地问小娃娃的问题:小娃娃有多大?他的头发是黑的吗?他母亲会自己喂娃娃吗?铁民对这些问题都不感兴趣,他在李家时只看了那娃娃一两眼。他给了母亲一盒子新下的鸡蛋,这是老李和他媳妇的回礼。这个老妇人把鸡蛋好好地放在厨房一张小桌子的抽屉里。她突然对铁民叫道:“哎呀!我都忘了。儿子,走了那么长的路,你一定饿了吧。这有些吃的。你吃完再多跟我说说那个小娃娃。”铁民觉得他得彻底结束这个话题,所以他无精打采地说道:“小娃娃好着呢。但是,妈————”

    “他怎么样?”他妈妈笑着追问道,“他知道怎么笑了吗?他对你笑了吗?”

    “妈,我从没在城里见过这么多人。他们都是从北平来的……”

    “哦,我知道。那是皇帝住的地方……噢!”她突然压低了声音,看看房间四周,“但是我们不应该谈论皇帝……”

    “妈,我们现在没皇帝了……”

    “哦,哎呀,我们再也没有皇帝了。邮递员跟我这么讲的。”

    “妈,那么多人在城里。他们说他们是从北方逃过来的。日本人攻击了他们,烧了他们的房子,还杀了……”

    “是的,邮递员跟我说那些日本人在北方惹麻烦。我就不懂为啥人们想要找别人的麻烦,他们明明可以自己过太平日子,努力地干活。儿子啊,你一定要记得做人就得像我们的孔圣人说的那样诚实、正直、仁慈。你还年轻,但是你就快要成人了。我希望你做个好人,不给别人惹麻烦。儿子,要记住啊。”

    “妈,那些日本人不只想在北方惹麻烦,他们想要占领我们全国。他们想要我们的土地!我听很多当官的都这么说。他们让我们帮助国家。小梅带我去示威游行————”

    “儿子,别那么憨,别信这种事。北京离这儿远着呢————比你姐在的南京还要靠北。日本人怎么会想要我们的土地?我们跟他们又没什么关系。别憨了,儿子。现在准备午饭,给你爸送地里去。”老妇人不明白铁民的话,也不感兴趣。

    “但是,妈,我们必须得做点什么。爸和我必须准备保卫我们的土地,以防日本人打过来。小梅和我去了文庙的那个会,我们听当官的还有发言人说,如果我们现在不帮自己,就太迟了……”

    铁民继续说着,老妇人却在想着事情。她突然骂起来:“你别在你爸面前老说城里的生活。他不喜欢。现在,过来,准备好把篮子送给他。赶紧!别告诉你爸你在城里都看到了什么。他会觉得你对城里的生活太感兴趣了,就不会让你再去那儿了。”

    铁民很不高兴,但他还是得去。

    老罗很高兴地看见他的小儿子又回来了。这儿有别的活儿要干,因为那把旧耙坏了。在高杆水稻的秧苗可以插之前,其他田得用手来弄平。料到父亲会对他急着说的事情不屑一顾,铁民决定用不同的说法来跟父亲说这事儿,不用对母亲的那种说法了。一开始老罗好像不怎么在意,虽然铁民压低了嗓音,但他一直在说,因为他脑中有这些新想法。吃完午饭,老罗拿出他的竹烟斗,像往常一样抽烟。突然他轻轻笑着说道:“不要相信这些,儿子。我都想象不来日本人想要我们的土地。除非我们不想守土地,否则没人能拿走我们的土地……现在,接着干活吧。去田里干活。”

    铁民的父母都误解了“我们的土地”的意思。当然,铁民的意思是整个中国广阔的土地,不仅仅只是他们自家在昆明附近的小农田。这个小伙子没法再多做解释了,因为下午的活计开始了。他在地面上拖着坏了的耙来弄平土地。时近盛夏、阳光曝晒,老罗不停地伸展弯着的身体,擦去前额的汗水。铁民也觉得热,但他没有表现出来。他还在深思,苦苦思索着如何让父母听他说话。他偶尔停下活计,但父亲马上就催他接着干。只有不停歇的蝉鸣会打破乡下的宁静,虽然蝉鸣声似乎不会打扰这份沉默,但铁民觉得这蝉鸣让他更加觉得城里示威的喧嚣与乡下的安静形成鲜明对比。父子俩一直不停地干活,直到天色变暗。然后他们回家去吃晚饭。

    村邮递员现在经常带信给老罗家,但他每次来,铁民的妈妈都很失望,她很希望有闺女的信,然而邮递员带来的所有信都是小梅写给铁民的。小伙子得大声把信读出来。今天的信,在习惯性地问好之后,总结了最近的新闻。小梅写了中国军队是如何不得不从北平撤退,之后从济南撤退,然后从上海撤退。她随信附上了一份剪报,上面简短地报道了“敢死队”是如何在上海与敌人背水一战的。她接着说了日本士兵攻陷了南京,抢掠财物,杀人,还用兽行对待妇女。信的结尾,就像之前的每一封信一样,引用了这样一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然后让铁民告诉父母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

    老罗的媳妇听说南京的事之后,很担心闺女和姑爷,都没注意信的最后几句话。老罗自己一开始不反对铁民收小梅的信,还读出来。他只是不理会他们说的话。但老罗看见媳妇为信的内容而担心,就不准铁民再收这种会影响他的信了。幸运的是,邮递员总是在白天老罗在地里干活时来,铁民的妈妈能瞒着老罗为铁民收小梅的信。老罗很爱媳妇,尽量让她不要想闺女,但这老妇人再也不温顺、温和地笑了。

    稻田周围小山丘的宁静未曾改变。在这工作的农民们一如既往地努力干活。老罗和他儿子也不例外。但不知怎的,老罗不像往常一般平静坚定。一方面,他和媳妇一样担心闺女和大儿子;另一方面,他担心他的田。最近他看见很多穿得像政府里当官的年轻人走过他的田,拉长了绳子好像在测量什么。他不知道“调查”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有一次他问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干什么,但得到的回答他不懂。最近这些人太过频繁地出现在邻居家,老罗想着他们,好多晚上都夜不成眠。

    有一天有人让他去开村里的一个会。本村人听说政府计划着修一条去缅甸的公路1,他们想要讨论出抵抗政府收购土地的方法。这让老罗相当震惊。想着会失去土地,老罗就变得心烦意乱,他恼恨政府。一般中国的普通农民从不会想着做抵抗政府的事,但老罗极为珍视这块土地,他宁愿死也不要失去它,所以他什么都不怕。老罗的眼睛因为失眠和担心变得通红,他媳妇虽然完全了解他的脾气,也从没见他这么烦心过。但她还是像往常一般麻利地操持家务,也没有想着去问他问题。开会那天,老罗去了村里,铁民留在地里继续干活。

    这个会在某一家人的大祠堂里开。老罗等不及知道事情的始末,就立刻表态宁愿被枪毙,也不要交出土地。他补充说,他的儿子已经听到有传言说是日本人想要土地,但现在好像是他们自己的政府想要土地。有人打断了老罗,指出正是因为日本人进攻了我们国家,政府才想要修这条始于昆明的滇缅公路,从美国英国运送战争物资,因为几乎所有的中国海岸线都在日本人手里了。如果中国没有朋友和盟友的供给,就没有足够的武器来继续做抵抗。这些话对老罗没什么作用,他继续说这块地是一代一代传到他手上的,他必须像他父亲和祖父一样守住它。老罗还说孔子教人们要孝顺,要顺从父母的心愿,如果他放弃土地,就是不听他父亲的话,就是不孝子。政府会希望他当一个不孝子吗?他问道。他确信回答不会是否定的。“我在这儿表态:政府可以要我的脑袋,不可以要我的地!”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