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第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化(十二)。优波鞠多(廿一)。僧迦那舍(二)。教说常住(三)。商那和修(四)。达磨波罗(五)。迦那迦叶(六)。定果得业(七)。庄严无忧(八)。忆恃因缘(九)。迦那提婆(十三)。破邪神通(卅一)。坚持三字(二)。阿[少/兔]楼陀(三)。鸠摩罗多(四)。毒龙皈依(五)。同声稽首(六)。毗罗胝子(七)。伐苏密多(八)。阇提首那(九)。僧伽耶舍(十四)。慈愍世间(一)。献花提记(二)。眼光定力(三)。伽耶舍那(四)。莎底苾刍(五)。婆阇提婆(六)。解空无垢(七)。伏陀密多(八)。富那夜舍(九)。伽耶天眼(十五)。不着世间(一)。解空第一(二)。罗度无尽(三)。金刚破魔(四)。愿护世间(五)。无忧禅定(六)。无作惠善(七)。十劫惠善(八)。栴檀得香(九)。金山觉意(十六)。无业索净(一)。摩呵剎利(二)。无量本行(三)。一念解空(四)。观身无常(五)。千劫悲愿(六)。瞿罗那舍(七)。解空定空(八)。成就因缘(九)。坚通精进(十七)。萨陀波仑(一)。乾陀诃利(二)。解空自在(三)。摩诃注那(四)。见人飞腾(五)。不空不有(六)。周利盘特(七)。瞿沙比丘(八)。师子比丘(九)。修行不着(十八)。毕陵伽蹉(一)。摩利不动(二)。三昧甘露(三)。解空无名(四)。七佛难提(五)。金刚精进(六)。方便法藏(七)。观行轮月(八)。阿那邠提(九)。拂尘三昧(十九)。摩诃俱絺(一)。辟支转智(二)。山顶龙众(三)。罗网思维(四)。劫宾覆藏(五)。神通亿旦(六)。具寿俱提(七)。法王菩提(八)。法藏永劫(九)。善往(一百)。

    第二百起

    一心顶礼。除忧尊者。(一百一位)。大忍(二)。无边自在(三)。妙惧(四)。严土(五)。金髻(六)。雷德(七)。雷音(八)。香像(九)。马头(十)。明首(十一)。金首(一)。敬首(三)。众首(四)。辨德(五)。孱提(六)。悟达(七)。法灯(八)。离垢(九)。境界(十二)。马胜(一)。天王(二)。无胜(三)。月净(四)。不动(五)。休息(六)。调达(七)。普光(八)。智积(九)。宝幢(十三)。善惠(一)。善眼(二)。宝涌(三)。宝见(四)。惠积(五)。慧持(六)。宝胜(七)。道仙(八)。帝网(九)。明网(十四)。宝光(一)。善调(二)。奋迅(三)。修道(四)。大相(五)。尊往(六)。持世(七)。光音(八)。权教(九)。善思(十五)。法眼(一)。梵胜(二)。光曜(三)。直意(四)。摩帝(五)。慧宽(六)。无胜(七)。昙摩(八)。欢喜(九)。游戏(十六)。道世(一)。明照(二)。普等(三)。慧作(四)。助欢(五)。难胜(六)。善德(七)。宝涯(八)。观身(九)。华王(十七)。德首(一)。喜见(二)。善宿(三)。善意(四)。爱光(五)。华光(六)。善见(七)。善根(八)。德顶(九)。妙臂(八十)。龙猛(一)。弗沙(二)。德光(三)。散结(四)。净正(五)。善观(六)。大力(七)。电光(八)。宝伏(九)。善星(九十)。罗旬(一)。慈地(二)。庆友(三)。世友(四)。满宿(五)。阐陀(六)。月净(七此□第一百二十四位同名)。大天(八)。净藏(九)。净眼(二百)。

    第三百起

    一心顶礼。波罗密尊者(二百一位)。俱那含(二)。三昧声(三)。菩萨声(四)。吉祥咒(五)。钵多罗(六)。无边身(七)。贤劫首(八)。金刚味(九)。乘味(十)。婆私咤(十一)。心平等(二)。不可比(三)。乐覆藏(四)。火焰身(五)。颇罗堕(六)。断烦恼(七)。薄俱罗(八)。利婆多(九)。护妙法(二十)。最胜意(一)。须弥灯(二)。没特伽(三)。弥沙塞(四)。善圆满(五)。波头摩(六)。智慧灯(七)。栴檀藏(八)。迦难留(九)。香焰幢(三十)。阿湿毗(一)。摩尼宝(二)。福首(三)。利婆弥(四)。舍遮独(五)。断业(六)。欢喜智(七)。乾陀罗(八)。莎伽陀(九)。须弥望(四十)。持善法(一)。提多迦(二)。水潮声(三)。智慧海(四)。众具德(五)。不思议(六)。弥遮仙(七)。尼驮伽(八)。首正念(九)。净居提(五十)。梵音天(一)。因地果(二)。觉性解(三)。精进山(四)。无量光(五)。不动意(六)。修善业(七)。阿逸多(八)。孙陀罗(九)。圣峰惠(六十)。曼殊行(一)。阿利多(二)。法轮山(三)。众和合(四)。法无住(五)。天鼓声(六)。如意轮(七)。首光焰(八)。无比校(九)。多伽楼(七十)。利利婆多(一)。普贤行(二)。持三昧(三)。威德声(四)。利婆(五)。名无尽(六)。阿那悉(七)。普胜山(八)。辨才主(九)。行化国(八十)。声龙种(一)。誓南山(二)。富伽耶(三)。行传法(四)。香金首(五)。摩拏罗(六)。光普现(七)。惠依正(八)。降魔军(九)。首焰光(九十)。持大医(一)。藏律行(二)。德自在(三)。服龙王(四)。阇夜多(五)。秦摩利(六)。义法胜(七)。施婆罗(八)。阐提魔(九)。王住道(三百)。

    第四百起

    一心顶礼。无垢行尊者(三百一位)。可波罗(二)。声归依(三)。禅定果(四)。不退法(五)。僧伽耶(六)。达磨真(七)。持善法(八)。受胜果(九)。心胜修(十)。会法藏(十一)。常欢喜(二)。威仪多(三)。头陀僧(四)。议洗肠(五)。德净悟(六)。无垢藏(七)。降伏魔(八)。阿僧伽(九)。金富乐(二十)。顿悟(一)。周陀婆(二)。住世间(三)。灯道首(四)。甘露法(五)。自在王(六)。须达那(七)。超法雨(八)。德妙法(九)。士应真(三十)。坚固心(一)。声向应(二)。应赴供(三)。尘劫空(四)。光明灯(五)。执宝炬(六)。功德相(七)。忍生心(八)。阿氏多(九)。白香象(四十)。识目生(一)。赞叹愿(二)。定拂罗(三)。声引众(四)。离诤语(五)。鸠舍尊(六)。郁多罗(七)。福业除(八)。罗余习(九)。大药尊(五十)。胜解空(一)。修无德(二)。喜无着(三)。罥盖尊(四)。栴檀罗(五)。心定论(六)。庵罗满(七)。顶生尊(八)。萨和坛(九)。真福德(六十)。须那利(一)。熹见尊(二)。韦蓝王(三)。提婆长(四)。成大利(五)。法首(六)。苏顿陀(七)。众德首(八)。金刚藏(九)。瞿伽利(七十)。日照明(一)。无垢藏(二。此与第三百十七位同名)。除疑网(三)。无量明(四)。除众忧(五)。无垢德(六)。光明网(七)。善修行(八)。坐清凉(九)。无忧眼(八十)。去盖障(一)。自明尊(二)。和伦调(三)。净除垢(四)。去诸业(五)。慈仁尊(六)。无尽慈(七)。飒陀怒(八)。那罗达(九)。行愿持(九十)。天眼尊(一)。无尽智(二)。编具足(三)。宝盖尊(四)。神通化(五)。思善识(六)。喜信净(七)。摩诃南(八)。无量光(九)。金刚惠(四百)。

    第五百起

    一心顶礼。伏虎施尊者。(四百一位)。幻化空(二)。金刚明(三)。莲花净(四)。拘那意(五)。贤首尊(六)。调定藏(七)。利益罗(八)。无量光(九。此与第三百九十九位同名)。无垢称(十)。大音声(十一)。大威光(二)。自在王(三此与第三百二十六位同名)。明世果(四)。最上尊(五)。金刚尊(六)。蠲慢意(七)。最无比(八)。超绝伦(九)。月菩提(二十)。持世界(一)。定华智(二)。无边胜(三)。最胜幢(四)。弃恶法(五)。无碍行(六)。普庄严(七)。无尽慈(八。此与第三百八十七位同名)。常悲愍(九)。大尘障(三十)。光焰明(一)。智眼明(二)。坚固行(三)。澍云雨(四)。不动罗(五)。普光明(六)。心观净(七)。那罗德(八)。法上尊(九)。师子尊(四十)。精进辨(一)。乐说果(二)。观无边(三)。破邪见(四)。师子翻(五)。无忧德(六)。行无边(七)。惠金刚(八)。义成就(九)。善住义(五十)。信证尊(一)。行敬端(二)。德普洽(三)。师子作(四)。行忍慈(五)。无相空(六)。勇精进(七)。胜清净(八)。有性空(九)。净那罗(六十)。法自在(一)。师子颊(二)。大贤光(三)。摩诃罗(四)。音调敏(五)。师子臆(六)。坏魔军(七)。分别身(八)。净解脱(九)。质直行(七十)。智仁慈(一)。具足仪(二)。如意杂(三)。大识妙(四)。劫宾那(五)。普焰光(六)。高远行(七)。得佛智(八)。寂静行(九)。悟真常(八十)。破魔贼(一)。灭恶趣(二)。性海通(三)。妙法通(四)。慜不息(五)。摄众心(六)。道大众(七)。常隐行(八)。菩萨慈(九)。拔众苦(九十)。寻声应(一)。数劫空(二)。注法水(三)。得法空(四)。惠广增(五)。六根尽(六)。跋陀罗(七)。思萨埵(八)。注茶迦(九)。钵利罗(五百)。愿事众(五百一位)。

    ○(拜竟。少顷。回向。香灯师预焚香在手。知客领施主中间拈香。设拜。众师唱香赞毕。维那举)天上天下无如佛。(四句偈已。仍如奉请时。出位右绕。仍念释迦佛名。施主各各上香。问讯已。归位。收佛号。宣疏。化疏。举福田应供云云。罗汉赞见前。维那举云)修斋功德殊胜行(回向偈已。三皈依毕。各回本处)。

    证义曰。三藏法数云。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三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三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於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遇世间。设大施无遮会时。即同诸眷属。蔽隐圣仪。同於凡流。密受供养。令施者得胜果报。法华经云。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我等今者。真阿罗汉。於诸世间。天人魔梵。普於其中。应受供养。据此。供养罗汉。福德果报。俱不可思议。昔无相真禅师。供罗汉颂曰。应供真人着眼高。海山来往不辞劳。也知为瑞为祥处。惹得天花上毳袍。石梁方广路非遥。檐卜堂中信手招。尊者半千谁是主。海天云静月轮高。

    放生

    (生命随到随放。不可拘时。恐伤物命。宜向外设案。安杨枝净水。醒尺。法师施主作礼。众等以。慈眼视诸异类。念其沉迷。深生哀悯。复念三宝有大威力。能救拔之。作是观已。法师执炉白云)。

    一心奉请。光明会上。诸佛菩萨。十方慈父。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天龙神祇。现在道场。加持此水。具大功勋。洒沾群品。令彼身心清净。堪闻妙法。(遂举)柰麻观世音菩萨。(三称。众和。齐诵大悲咒三遍。法师执炉白云)仰白。

    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宝胜如来。观音菩萨。流水长者子。天台。永明。诸大士等。唯愿慈悲。证知护念。今有诸众生等。为他网捕。将入死门。幸值(某甲)。(称施主名)修菩萨行。发慈悲心。作长寿因。行放生业。救其身命。放使逍遥。比邱(某甲)。仍顺大乘方等经典。授与三归。称扬十号。复为宣说十二因缘。但以此类众生。罪障深重。神识昏迷。仰乞三宝威德冥加。哀怜摄受。(法师抚尺一下。高声说三归依)现前诸众生等。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众等三和)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说。三和)从今已往。称佛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称法为师。更不归依外道典籍。称僧为师。更不归依外道邪众。(三说。三和)诸佛子等。归依三宝已。今当为汝。称扬宝胜如来十号功德。令汝得闻。如彼十千游鱼。即得生天。等无有异。(遂举)柰麻过去宝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三说。众三和已。法师抚尺一下。白云)诸佛子。我今更为汝。说十二因缘生相灭相。令汝了知生灭之法。悟不生灭。同於诸佛。证大涅盘。(白已遂举)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三说。法师抚尺一下。白云)诸佛子。我今依大乘经。授汝三归十号。十二因缘已竟。今当为汝。对三宝前。发露罪愆。求哀忏悔。愿汝罪业。一切消除。得生善处。近佛闻法。汝当至心。随我忏悔(白已。遂举)。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根皆忏悔(三说。众三和已。遂唱)柰麻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唱。众三和已。一僧向佛作礼毕。遂执水盂。遍洒诸物身上已。法师白云)。

    唯愿放生以后。永不遭遇恶魔吞啖网捕。优游自在。获尽天年。乘三宝[力@、]。宝胜如来。本愿慈力。命终之后。或生忉利。或生人间。持戒修行。不复造恶。信心念佛。随愿往生。更祈施主(某甲)。现生如意。他报随心。菩提行愿。念念增明。救苦众生。当如己想。以是因缘。得生安养。见阿弥陀佛。及诸圣众。证无生忍。分身尘剎。广度有情。俱成正觉。现前大众。齐声念华严十回向经。往生净土神咒(白已。悦众鸣小木鱼。大众齐声。朗诵经咒)。

    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回向品。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佛子。菩萨摩诃萨。作大国王。於法自在。普行教命。令除杀业。阎浮提内。城邑聚落。一切屠杀。皆令禁断。无足二足。四足多足。种种生类。普施无畏。无欲夺心。广修一切菩萨诸行。仁慈莅物。不行侵恼。发妙宝心。安隐众生。於诸佛所。立深志乐。常自安住三种净戒。亦令众生。如是安住。菩萨摩诃萨。令诸众生。住於五戒。永断杀业。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具足智慧。永保寿命。无有终尽。愿一切众生。住无量劫。供一切佛。恭敬勤修。更增寿命。愿一切众生。具足修行。离老死法。一切灾毒。不害其命。愿一切众生。具足成就无病恼身。寿命自在。能随意住。愿一切众生。得无尽命。穷未来劫。住菩萨行。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为寿命门。十力善根。於中增长。愿一切众生。善根具足。得无尽命。成满大愿。愿一切众生。悉见诸佛。供养承事。住无尽寿。修习善根。愿一切众生。於如来处。善学所学。得圣法喜。无尽寿命。愿一切众生。得不老不病常住命根。勇猛精进。入佛智慧。是为菩萨摩诃萨。住三聚净戒。永断杀业。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得佛十力圆满智故。(接诵徃生咒三遍已。法师白云)上来放生功德。四恩普报。三有均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举三归依毕。各回本处)。

    (△以上略明放生仪轨竟。若放生而兼念诵。或兼饭僧等事。并见前仪。唯回向疏文随施主所求事)。

    证义曰。放生仪凉译金光明经如此。若据隋唐二译。俱有咒语。梵网经亦有放生之条。又考律藏。凡士女先授三归。次传五戒。不许猎等。故今放生。似应但说三归。不必添说五戒。或间云栖莲池师云。说法对人。人犹未信。劝畜发心。畜则何知。师答曰。性在含灵。不可思议。安期畜类。终无觉心。蛤之生天。鹏之敬律。虎之弭耳避地。蟒之垂泪革心。如斯比类。曷胜枚举。纵彼业重无知。亦为未来善种。譬如严冬下种。春暖自然发芽。但以慈心向说。行人自当获福。故应教化。无间人畜也。至於放生感应。内典甚多。今略举最古者数条。金光明经第四卷。流水长者子。路见一池。水涸。有十千鱼。将入死门。四向宛转。是时长者。施水并食。而救其命。复入池中。为鱼说十二因缘法。并称南无过去宝胜如来名。后十千鱼。俱生忉利天。自识前生为鱼。流水长者子。与我等水。及以饮食。复为我等解说十二因缘。并称宝胜如来名号。以是因缘。令我等辈。得生此天。於是为报恩故。各持真珠璎珞。到流水长者子家。奉宝散花。流水长者子。即今释迦牟尼佛是。十千鱼。即十千天子。并蒙佛授菩提记。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居台州修禅寺。以身衣资。劝人赎[竺-二+(一/尸/邑)]一所。为放生池。尝於其上。讲金光明经。忽一日。法堂前。见黄雀无数。翔集半日。悲鸣而去。大师见之曰。乃江鱼化为黄雀。来谢吾恩耳。今大慈寺是也。又隋计诩。任台州郡守。尝请天台智者於江上。讲金光明经流水品。渔者闻法。皆好生去杀。诩后还都。坐罪下狱。临当伏法。遥祈大师。一伸救护。乃夜梦群鱼。吐沫相濡。明旦降敕。持原诩罪。据此。则金光明经中。流水长者一段。为放生最初典型。故此经为放生切要尊法。后贤当知之。

    (附)生所规约(凡十五条)

    佛言。情多想少。流入横生。故知彼等异类。昔以暗蔽愚痴。不修正念。今则羽毛鳞甲。受此劣形。水陆飞空种种不一。吾等当遵佛敕。宜随力放生。并舍粮草。愿彼异类。尽此报身。往生净土。管生灵者。发恒慈心。尽己所执。随宜调法。所有规条。开列於左。

    凡送来生灵。问已说三归否。若未说。即移至佛前。焚香说三归放生法。飞禽水族。即念佛放去。牛羊鸡鹅等。别其雌雄。另拦关放。不得混作一处。  各生头。(如管鸡名鸡头师。余例此)管生灵出入。各登簿记。晨昏槎数清楚。倘有死者。白库房客堂看验。然后埋葬。  生所。常使乾净。不得任其臭气难闻。牲口身秽。  新放生至。必另置一处。待夜方入群。  粮草。一日早晚二食。食毕即收食盆。不得任粪泥。践污盆食。  生头打生灵致损者。照大小罚钱。归入生所公用。致死者。罚已摈出。失管致被恶兽伤害。恶人盗去者。亦照大小罚钱。放牧损人苗稼等。照数赔钱。  米糠麦麸等。凡霉湿即晒。或烘。不得任其虫生烂坏。  凡施生粮钱。不得作别事用。  池中不可放黑鱼。鲇鱼。汪剌。黄[(乏-之+虫)*善]团鱼等。恐残害他鱼故。亦不放螺蛳。青鱼食螺蛳故。宜另设池放之。  不得以洗刮油腻。及糟糠等物入池中。  鱼食青草。宜不时与之。  池中不得浸柴竹黄篾等一切物件。  池水不得挑动别用。常使盈满清净。  凡水陆生口至。各生头所值。自有常住旧例分规。不得私向施主索取财物。违者得一偿二。以买生粮。  鸡鹅鸭蛋。所卖之钱。仍买生粮。私卖入己者罚。

    ○年月日○住持(某甲)重录。

    证义曰。生所规约。护生灵而修慈行也。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云云。又放生是作善。慈心不杀。具诸戒行是止善。止作双持。是真护生也。或问莲池师云。墨子兼爱辟为异端。云何众生。皆以作我父母观之耶。师云。儒道止谈今世。佛法乃论前身。受身既列多生。托胎必遍诸趣。六道众生。皆我父母。岂不然乎。唯拘近迹。不审远缘等之异端。其过甚矣。

    供法衣(法帔。宝盖。幢旛等法器。皆同此)

    供法衣之仪。与前不同。前之受法衣。乃门人受嗣法师之衣。或尊长所赐之衣。故须住持。往客堂亲接。及至方丈见礼。答拜不受。此之供法衣。乃施主供住持也。待客之仪。如饭僧例。然住持。乃一寺之主。凡施主所供法衣等。一切法器。须上堂白众。入万年簿。交庄严衣钵。收归庄严厨。上记年月日。及施主名。不得以施主供我。私自受之。有违佛制。

    证义曰。施主施法衣。住持若预知者。当讯其造法。不得绣佛在衣上。云栖正讹集云。近世袈裟上。遍绣诸佛。云千佛衣。此讹也。佛像止宜顶戴在首。负荷在肩。悬挂胸膈。已涉亵慢。况罗缀一身。自腰膝而下。皆佛也。其过可胜言哉。轮王福倾。谅非虚语。而成风久袭。不自觉知。愿高明俯察刍荛。慎勿着此。或曰。然则千佛衣。果无之乎。曰。有之。即今二十五条衣者。千佛相传之衣也。佛告比邱。我此僧伽黎。过去未来诸佛。皆着此衣。而得解脱。是其证也。或绣寿字。名万寿衣。亦属非是。或绣以花。名千华衣。亦非所宜。又千华之名。犯千华台上卢舍那佛之义。亦恐折福矣。

    受煎点

    煎是烧煮之意。点乃小食之称。煎点之礼。或住持回祖剎而行。盖住持回祖庭省觐。彼必以尊宿之礼。待之。住持亦应以礼。回敬祖庭之众。设此煎点。即设斋也。至临斋之际。仍命侍者代拜。不敢亲诣以动众。又或以上待下。下敬上。或比肩转敬。或特为。或谢法。或报恩。或答礼。或发心。或行罚而设。此则轻重。各随己力。其中或设斋。或设腐。或设茶。均谓煎点。仪与饭僧同。

    通嗣书。嗣法书至。遗书至

    初为住持。必通嗣书。不忘本也。若法嗣通书至。则住持必升座。咨问专使法要。随机说法。盖为同建法化。互相酬唱。令法久住也。若嗣法师(剃度师。授经师同)遗书至。即刻於法堂左。(或方丈左)设香案。挂师真。供灵位。住持出己财。命侍者送库司代办祭。并素净庄严讫。即知会两序大众。或当日。或隔宿。上堂白众。(上堂仪见前)说哀叹法。下座。到灵几拈香。举哀。设念诵坛。集众念诵。(念诵某经及念诵日数。随意行之)首日上供。须跪献(见前尊祖章。开山忌说)二亲遗书至。仪亦同此。唯立灵位。(宜设於幽静之处)不挂真。上供不须跪献。不搭衣。不拜。但问讯。心丧而已。其安待专使。详两序章客堂规约说。

    ○附荐嗣法师疏云。

    伏以。灵源湛彻。观泡影以识浮生。法乳汪洋。遡道风而思本始。讣音忽至。敬展孝诚。仰归调御之尊。俯答先觉之德。切念圆寂先师。(某甲)和尚。(续入先师乡贯寺名。及生死日时)示生灭相。如明镜无来去之痕。契佛祖机。似吹毛具杀活之用。续慧命於将坠之际。振宗风於末法之秋。祖道重光。真灯复耀。方能事之已毕。悼法幢之忽摧。(某甲)猥膺付瞩。幸沐熏陶。痛炉鞴之先规。謦咳已杳。想巾瓶之遗泽。追慕难忘。爰陈苹藻之斋。持讽梵网之典。(经典随改)仰凭慈力。用报师恩。伏愿。先师某和尚。大寂光中。等毗卢而受用。一真法界。踞宝藏以庄严。回施法雨。普润群机。冀丛林之鼎盛。祈道化以流通。恭请三宝证明。讽经荐师文疏。年月日。不肖嗣法门人(某甲)具疏(文中须加序本师德行。兹不录。荐剃度。授经师。酌改用之。余仪如常)。

    证义曰。愚庵摭古云。真净和尚。有时唤侍者。请老和尚来。侍者请南禅师真。展开净。以手加额。叹云。不是者老和尚。岂能如此。輙颦蹙半晌。却戒收之。潜庵源和尚。每见南禅师真。即泪下。噫。斯二人。可谓孝思不匮者矣。附录於此。

    请新住持

    凡十方寺院。住持虚席。须细访有道德高僧。方可举请。宜集众共议定已。监院具须和一册。载明本寺所有田产物业。及迎接仪从。一切毕备。即请二三班首。及施护二三人为专使。至起程日。诣众寮相别。客堂候时至。鸣大钟三下。集众。门送启行。专使到彼寺。客堂以客礼接待。用茶点。一知客白方丈。及通告库房。维那。次将请启。须知。礼物。供法座上。次领专使见住持。行礼毕。坐次。上茶。陈白请启缘由毕。若路遥远。专使送上客房。(当日可回。即不送房)若不允所请。则回辞帖。然请住持。宜预讨允否意旨。允则发使。否则止。或允自临。或转荐班首。若自受请已。即通告两序众执。次早挂升座牌。早课毕。众集法堂。升座。说受请法竟。专使待为受请住持煎点。(即设斋供众)受请人。亦设特为席。欵专使已。新住持。即择数亲信人。同专使到彼。收万年簿。及文契庄严。钱米用物等。唯盘结文契。不清不接。以常住文契关重也。择日定已。至起程日。新住持早粥。斋堂白众告辞。次即上堂。致谢两序耆旧。临起程时。鸣钟鼓。大众齐集殿前候住持搭祖衣。与大众登殿。礼佛三拜。大众顶礼住持三拜。住持同拜。大众先行。在山门外两傍。整齐对立。合掌恭敬。住持礼伽蓝。韦驮。弥勒已。命众回堂。辞退而去。大众望去远而回。

    若请班首住者。余仪同前。专使先见住持。行礼已。合掌白云。(某处某寺卢席。今具礼仪。恭请座下某师为住持。伏望和尚。慈悲允许。并祈劝请)。(白已。众使同一拜)住持答云。(敬奉来教)即宾主同坐。用茶。命侍者先行。通知所请。住持与班首。及诸专使。同往彼寮。专使行礼。与请住持同。共坐次。陈请启云云。如不允。众为劝请。受请后。住持请受请者。并专使茶。次待方丈斋。次日专使请住持。为受请者引座。仪与升座同。令侍者请受请者趺坐。劝请举扬。为法而出。慰众渴仰。褒美语毕。举话有无不拘。下座。住持归座左。向外而立。知客领专使。往受请者前。作礼毕。受请者往住持前作礼。次与两序大众作礼。若受请者是门人。住持付法衣。有法语。受请者搭衣。向住持展具三拜。白云。(早蒙陶铸。仰愧先宗。来请既动。难辞公命。下情无任惶恐之至)。又三拜。起具问讯。住持答云。(斯道所寄。一[慈-(前-刖)]九鼎。不忝当仁。唯冀保任)。说已。住持起。归寝室。受请者。令侍者同专使诣方丈。禀借法座。乃升座。说受请法毕。下座。到住持所。礼谢三拜。次与两序大众作礼已。知客引受请者。巡寮致谢。专使特为受请者煎点。至起程时鸣钟鼓。大众齐集殿前候。受请者搭祖衣。与大众登殿礼佛毕。大众与受请者作礼。受请者回拜。大众先行在山门外候送。受请者复诣住持礼辞。住持一同送出山门。受请者礼伽蓝韦驮弥勒已。乃收祖衣。同专使等。辞别住持大众而去。

    附请新住持启(凡请启。宜各随境缘而作。倘无人作。依此成式。修改用之)

    伏以。史占宝气。西方之圣瑞宏开。帝梦金身。东土之法轮常转。庄严觇妙相。毫光照世界三千。梵呗演大乘。圆音贯牟尼百八。故知由来圣教。端以缘兴。窃谓自古僧园。必由人显。恭唯(上)某(下)某大和尚。某地名僧。某寺宿德。参真如之妙谛。笑合拈花。证最上之菩提。印同立雪。一缾一钵。不妨到处垂慈。六妙六通。可以随身应化。今吾里某寺。某代名蓝。某方古剎。藏经台在。纪创垂者若干年。香积厨开。绵慧命者若干世。自某师归寂。(若退院去。改归寂二字为别行)法席已虚。虽无天魔混扰。其柰觉路弥漫。不遇痛棒当头。谁识宝珠在额。用是共竭丹忱。勤彼白足。伏乞不辞素履。惠我元风。振祖席之宏猷。俯慰儿孙之望。为某山之大树。群叨庇荫之恩。从兹旧布黄金之地。大开甘露之门。灵山佳会。俨然未散於今时。选佛道场。允矣观光於此日矣。敬陈短启。聊竭鄙诚。无任寅心。统祈丙鉴。右启上(上)某(下)某大和尚莲座。护法(某)。檀那(某)。前住(某)。两序(某)顿首拜。

    证义曰。丛林兴衰。在乎住持。住持美恶。在乎举请。荷担常住。在此一举。败坏常住。亦在此一举。而受请者。之祸福升沉亦因之。是故两者。俱不可不慎。山庵杂杂云。奕休庵。扬州人。尝客天童寺。穿破衲。日一餐。夜不寝。俨有古德之风。时奉化上雪窦虚席。众请奕住持。奕欣然携一笠而往。不周一年。尽变所为。向之坏衲今轻裘。向之一餐今列鼎。左右稍有犯。必瞋怒自起扑。犯者仆地。用拳舂脚捣心畅始休。既而。尽括常住羡余。就鄞城买民屋为庵而居。日以资生为事。与竹林寺僧争屋。讼於官。对理不直。牢死。噫。常住败坏矣。而奕休庵。竟何如哉。此皆因举请之人。不察真伪。而听信近时外貌。率尔转荐。率尔延请。故其害至於如此。又云。东岩年八十一。江西人。僧俗共请住天童。维时天童隳弛。岩思年老。承此重任。不遑安居。召徒东。圆。庆。三人。分司寺事。不五年而百废具举。计余资就象山置田。以赡常住。俗喜僧宁。观此二事。可知枭鸾既别。成败判然。则举请之关重。不可不慎也。明矣。

    入院

    择日定已。当计两寺相去远近。近则首座领众往迎。远则两序执事往迎。专使当预白新住持。若固辞。即止。凡进院斋茶香烛等。俱当预备。预日挂接住持牌。(牌云)明日某时。合院大众师。闻钟声。各搭衣持具。在山门外。迎请新住持入院。

    △正日时至。鸣钟鼓。焚香烛。处处炜煌。大众门迎。由远至近。两傍对立。合掌恭敬。新住持搭祖衣而来。前用锡杖幢旛。提炉香盘。拂子。如意拄杖。行列整齐。到山门。分两边站定。新住持说法。(诸处说法。仪皆同此)次弥勒。次韦驮。次佛前。次伽蓝。次祖堂。乃至合寺像前。俱拈香说法。礼拜。唯大殿佛前。旧住持接具。送蒲团位。(若无旧住持。本寺法派尊长送位。方丈位。斋堂位。皆同此)入室。旧住持接具。送方丈法座位已。新住持对座前。说法数句。即登座位立。拈香。维那举赞。至唱云来集竟。方坐。大众作礼已。悦众对鸣引磬三阵时。烧香师至座前。拈香三瓣。展大具三拜。(或四折具)归位。新住持说法竟。众作礼已。各回本处。知客即领新住持。参堂巡寮。(仪见前尊宿条)巡毕。归方丈。少顷。客堂鸣序板。两序旧执大众。请新住持上堂。启请等仪。见前上堂条。所不同者。唯至座前。说法度启。维那宣启毕。新住持指座。说法数句。即登座。祝  圣。次拈当道官僚香。侍者逐一接香置炉。唯嗣法本师香。住持怀中拈出。自插炉中。敛衣趺坐。众拜已。对面立。鸣引磬三阵时。烧香至座前。拈香三瓣。展大具。三拜。起具上座台。代侍者执拄杖。众侍者齐下台。展具三拜。起具。问讯。仍登台侍立。烧香下台归位。班首白椎。住持说法。乃至下座。归方丈已。茶顷。专使拜贺。次送进院人等。先缁后素。次班首众执。次库房。次客堂。次禅室。次厨房。次下院。次各堂寮。次侍寮。俱拜贺而退。闻鼓声上普供。(若事忙。唯佛及四圣。普供在第二日上午亦可)新住持一一拈香顶礼。午梆鸣。旧住持候送新住持斋堂位。斋毕。旧住持同专使。护法。诸房。两序。请新住持验看文契庄严。及诸器皿。并金谷等事。晚课毕。众上方丈。请新住持说小参(仪见前小参条)礼毕。旧住持率众。为新住持看单。旧住持预退居东堂。新住持亦率众。回看旧住持单。(仪见前尊宿条)看毕。各回本处。晚二板。闻鼓声。齐诣斋堂用普茶。宣规约毕。众退。旧住持富晚请新住持茶。新住持回敬旧住持。及两序等茶。凡专使。及送进院人。一一俱请茶。乃至各各送房。安单竟。次日早粥二板后。合寺上普供。午斋旧住持请新住持方丈斋。新住持亦回敬旧住持。及两序众执。俱方丈斋。凡请斋茶。使侍寮俱一一预请已。临时再请。午后。知客领新住持谒四邻。第三日早课毕。为建寺檀那升座。粥罢。库司差祖堂香灯。严饰檀那案位。并诸供器。知客白维那。请堂师十八上供。新住持点茶汤。问讯。午斋方丈设斋谢专使。并酬劳大众。或人多。送斋於各堂寮亦可。行单及执劳运力之人。须酬劳金。每人若干。是日即当扫开山。及诸祖塔。如扫塔仪。距远则另日。晚课毕或有告退执者。新住持当留。若执意求退。亦须过数日。待新住持稍暇。再辞。

    证义曰。一梦漫言云。迩来诸方堂头。一入院。莫不分收檀施。香仪即入方丈。斋资乃归库房。抑或单奉香仪。则银钱畜为己有。欵客仍出常住。累当家七事之忧。不思常住属我。我物即是常住物。虽香仪。亦宜归常住。若万不获已。必须私用。亦当以情白众。而不惟自便。斯乃住持本分行履也。昔东山空禅师。答余茂才借脚夫书。其略云。书中就觅脚夫。不知出於常住耶。空上座耶。若出於空。空亦何有。若出常住。是私用常住。一涉私。则为盗。岂有知识。盗用常住乎云云。又山庵杂录云。云外和尚。晚住天童。以常住为己任。百废俱新。不倨傲。不贪积。不私食。得施利随与常住。接众惟谨。虽於后生下执。亦略无疎慢之意。二时粥饭。必掌钵赴斋堂。身虽眇小。才德皆优。至於圆寂。毫无私畜。学者感德。遐迩称赞。噫。如斯住持。堪为师法矣。

    住持出入

    凡住持有事远出。客堂先一日挂牌。(牌云)明日某时。方丈和尚公出。往某处。大众师。闻鼓声。齐集恭送。

    △住持预日。午饭。在斋堂白众告假。即晚。方丈设两序茶。嘱托院事。监院与衣钵。备住持出门应用之物已。次日时至。知客鸣鼓四下。即上方丈。合掌白云。(大众师送和尚)。住持到祖堂礼祖。次至大殿礼佛毕。即鸣钟鼓。维那云。展具。顶礼和尚。礼毕。随送出山门而回。凡住持在外。朔望等节。不挂免礼牌。至回山信到。侍者先报客堂。客堂挂牌。(牌云)即日某时。方丈和尚回山。大众师闻鼓声。齐集迎接。候住持至山门。维那云。(大众师顶礼和尚)。住持说免礼。即回堂。然此乃远出半月一月之礼。若早出晚归。或三五日之期。但告知衣钵库房客堂而行。大众不迎送。又凡遇住持回山。大众不及迎接。即於晚课毕上方丈。顶礼慰安。并请开示。仪与晚参同。

    证义曰。此之住持出入。即古之公事出队。及出队归也。古之住持。领众办道。非常住公事。未尝敢出於寺。今则身为住持。不知领众办道。逐日夤缘奔走。以求名闻利养者。其失可胜道哉。然又有养尊处优。惮於劳苦。虽遇公事当出。而亦置之不理者。厥失维均。愚庵摭古云。昔奉新慧庵院。临洪洲孔道。郡牧移书真净。择人主之。一众惮行。时惠渊首座。孤硬自立。虽於真净有契证。泯泯作息。人无知者。以众不应是命。乃白真净曰。惠渊何如。净曰。汝去得。遂举之。渊得公牒。即辞去。湛堂问曰。公如何住持。渊曰。惠渊无福。负栲栳。打街供众。湛堂作偈饯之。既住慧安。如所酬。如此三十年。风雨不易。百废俱举。终於慧安。阇维得六根不坏者三。获舍利无算。异香累日。噫。从古至今。常以打街供而为住持者。唯师一人而已。故录之。为喜逸恶劳者劝。

    退院

    住持或受别寺请。或年老。或有疾病。或世缘不顺。自忖福薄。即宜知退。密与两序班首权执商定已。斋堂表众。说要退缘由。凡举后住。预察真实有道德者。或宗眼明白。或行止廉洁。允服众望。始可接住。若有数人堪授。而一时难定者。即於韦驮前。对众以阄卜之。若住持得人。法道尊重。寺门有光。决不可私商於里人老堂人及房头等。当知彼不以常住为重。恐有树党狥私。互相搀夺之弊。切宜慎之。若所请允许。即将常住钱谷器物等项。登记簿书。一一分明。具须知单目。一样三本。住持班首。权执。各签押。用常住图记印之。新旧住持。并库房。各收一本为执照。至后住持进院前一日。在斋堂。辞众。随上堂。说退院法已。移居东堂。公请名德一人。看守方丈。待后住持至。再同两序交楚。新住持须详询合寺事务。将所交。逐一对清。倘前住持遗失。必须赔补。两序执事。倘有告假等事。须候新旧交代明白。若不候新住持到而先去者。唯班首权执是问。至居东堂者。新住持当尽。礼温存以商正事。

    证义曰。丛林兴衰。在进退交关。倘一颟顸常住亏损矣。故不可不详慎也。至退院一节。有道德人。皆淡泊居心。不肯贪恋。禅宗秘要云。世奇首座。参龙门佛眼禅师。洞臻元奥。眼命分座。师固辞云。此非细事也。如金针刺眼。毫发若差。睛则破矣。愿生生居学地。而自煅炼。眼因以偈美之曰。有道只因频退步。谦和元自惯回光。不知已在青云上。犹更将身入众藏。又福州大章山。契如庵主。素蕴孤操。志探祖道。预元沙之室。颕悟幽旨。元沙记曰。子禅已逸格则。他后。要一人侍立也无。师自此不务聚徒。不畜童侍。隐於小界山。刳大朽杉。形若小庵。但容身而已。又杭州南荡。法空禅师。久侍死心。得旨后欲辞去。死心记曰。汝福薄。宜以道自养。后出世南荡。不踰月。而院被火。了无孑遗。师叹曰。吾违先师之言。故见今日之难。又愚庵摭古云。感禅师。住黄龙。有郡守临牧。以事侵之。感笑作偈投之。不揖而去。偈曰。院是大宋国里院。州是大宋国里州。州中有院不容住。何妨一钵五湖游。守使人追之。已渡江矣。观此四事。固以见古人之美节。亦可知住持之任最重。不可使无福慧者处之。而凡应是举者。宜自审量也。

    板账

    凡住持病觉沉重。监院预集班首权执等人至室。(若系余人。移归病堂)监院白云。抱病堂头和尚。(余人改云。某某执事师)讳(某甲)。字(某甲)。年几十几岁。系(某)省(某)府(某)县籍。於(某)年(某)月(某)日。住持本寺。领众办道。(余人则云。本寺安单。在众学道)於今年(某)月(某)日。偶值病缘。恐风火不测。於今(某)月(某)日。移居东堂。(余人则云。入省行堂)所有随身衣钵。请书记师抄录板账。以便后事。伏希众悉计开 (某)衣(某)衣共若干。 (某)物(某)物共若干。 年月日。 首座(某甲)押。 监院(某甲)(余人则添写)省行堂主(某甲)押。 维那(某甲)押。 知客(某甲)押。 知库(某甲)押。 书记(某甲)押。 看病(某甲)押。 物件仍留方丈。命公谨有德人看守。(余人寄存内库房)待病愈。凭众归原人。否则以俟估唱。

    证义曰。自古圣贤临终。屡有为恶疾所缠。而不能免避者。皆由夙缘业报而致也。然不害其为圣贤。凡小师看痛。当存谨孝。勿以恶疾而存轻忽之意。愚庵摭古云。死心颀。南公之子。梦神语。师当感恶疾。果患大疯。屏院事。归小庵养病。颀小师克慈着名杨岐。归庵侍疾。乞食村落。谨孝不倦。颀谓慈曰。吾之嗣黄龙。以其道行兼重。不意半生。感斯恶缘。吾不因此。怎有今日。如今把住放行。总得自由。嘘一声而逝。阇维香遍野。舍利无数。愚庵颂曰。大圣示夙愆。双树亦背痛。吾师业可惩。神人预为梦。小师闻事罢参请。得得归来视定省。柴门积叶苍苔静。草砌无人青雀骋。掩扉持钵走村舍。病僧檐下曝孤影。归庐火断病僧饥。怨鼠跳梁情耿耿。久病难为人。至性吾所秉。颀公幸有廖。淹淹残阳景。临行嘘一声。日射松窗冷。又病者。正念或不能持。则看病者。当以十念往生法门委曲开导。断不可少。

    迁化

    临寂时至。凡伴病者。齐声念佛。以助往生。寂后一枝香尽。方理后事。或有标拨表散物件。须令均平。以免争竞。若衣钵微薄。务宜从俭。遗戒小师。不得披麻恸哭。请首座主丧。(余人应客堂库房料理。无主丧者)一切佛事。随宜而行。同亡僧例。无费常住。无劳大众。若住持有功常住。(执事亦然)僧众念其遗泽。抑或衣钵稍丰。俱当从厚荐悼。

    证义曰。平日功勋。在临终看验。不必有疾苦。亦不必无疾苦。唯观其自在不自在而已。禅宗秘要云。洞山良价禅师示寂时。问众曰。离此壳漏子。向什么处与吾相见。众无对。随命剃发。澡身。声钟。辞众。俨然坐化。时大众号恸。移晷不止。师忽开目。谓众曰。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乃令主事。办愚痴斋。延七日。食具方备。师亦随众斋毕。乃曰。僧家无事。大率临行之际。勿须喧动。归坐丈室。端坐长往。又翠岩可真禅师。将入灭。示疾甚劳若。席稿於地。转侧不少休。喆侍者垂泣曰。平生诃佛骂祖。今何为乃尔。师熟视诃曰。汝亦作此见解耶。即起趺坐。呼侍者烧香。烟起。遂示寂。此二古德临终。俱有病苦。而乃自由自在若此。岂非功勋之验。又经言。人欲终时。闻钟磬声。增其正念。要鸣在气未绝已前。今时直待亡者气绝良久。至入棺时。方乃念诵击磬。已无及矣。虽然。此乃后人之事。若亡人在日。修行净业。至此时。更得他人力助。则如锦上添花。若亡人在日。不修净业。至此时全仗他力。正使从气未断绝以前。直念击至入棺以后。虽亦蒙益。而其益有几。然则助道。固不可少。而办道安可缓耶。但临终之际。纠集同志。分班念佛。助其正念往生。待气尽一枝香而止。不可少也。

    入棺(棺。他本俱改作龛。大误。详证义中辩)

    凡病危。棺先预备。其棺材料。较俗减薄。以便焚化。气尽久已。再鱼引念佛送入棺。预请别剎住持至时说法封棺。或即班首说法。须跪说。(凡嗣法小辈。俱合掌跪说)封棺已。(余人即本寺住持说法封棺。或命班首。随所宜)维那白云。(上来念诵功德。奉为新圆寂堂头大和尚)(余人改某执事。某甲上座)(入棺之次。庄严报地。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客堂即挂牌。请大众师。四人一班。轮次相接。到灵前。诵弥陀经念佛。昼夜连接。至起棺止。早晚课诵。大众齐到念诵。维那回向云。(亡灵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唯愿亡灵神不乱。正念直徃生安养。面奉弥陀及圣众。修行十地证常乐。十方三世一切佛云云)。若亡僧有遗资。加诵梵网经等。

    △按古制僧寂入棺。着浣净旧服。外搭常用七衣。上露顶。下赤足。数珠挂手。坐具迭足前。入已即用灰漆封固。虽亲族至。不得更开。不张罗孝堂。不广列联挽。不披麻带白。不四出报讣。不纠集施主眷属。不作俗格道场。但照常念诵。衣钵之类。尽以供众(住持尚如此。余可例知矣)。

    证义曰。近日坐龛一事。相习成风。而不知有违佛制。按涅盘经后分。世尊在拘尸那城。双林树下。眠卧而寂入棺而化。呜呼。佛为三界至尊。尚眠卧入棺。僧宜学佛。亦应用棺。明矣。是故六祖坛经云。死去卧不坐。只此一句。可见当六祖时亡僧亦卧棺也。坐脱之事。总由好名而起。若果平日禅定力深。能坐脱立化。坐龛无碍。如若一生外务。不学趺坐。命终强使坐龛。费几许气力。且亡识未全离。难免大苦。愚庵摭古云。镇州。普化和尚。唐咸通初。将示灭。向人乞一直裰。人或与披袄。或与布裘。皆不受。临济令人送与一棺。笑而受之。乃辞众曰。明日普化去东门死也。郡人相率出观。师曰。今日葬不合青乌。明日出南门迁化。人亦随之。又曰。明日出西门吉。人出渐稀。出已还反。人意稍怠。第四日。自擎棺。出北门外。振铎入棺而逝。此亦用棺之一证。

    停棺

    既入棺已。丈室停棺。止间挂帏幙。设诸供器。如事生礼。中间法座上挂真安灵位。逢七陈列祭筵。余时炉瓶。素花香烛二时上茶汤粥饭供养。若诸山长老。及士宦等行奠。小师在真左答拜。夜守棺帏。停棺三七日。火化入塔。塔高三尺不得侈费石工及举殡无益之事。如彩亭音乐等。俱不应用。但众僧念佛导引而已。其住持一切规模。皆仍其旧接诸来者。不失常则。庄严什物等。不得移属他处。凡嗣法。戒子。剃度。俱心丧而已。六祖坛经云。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此是祖训。宜遵守也。若两序重病。入上客堂。命终停棺四日。凡清众外单重病。入省行堂。死后停省行堂一日。即烧化。不作余事。亦不设供位。

    证义曰。云栖莲池师云。心丧者。但略其哭踊。非不展哀苦也。按大涅盘经。虽并无服制。然佛当涅盘时。众抚膺大叫而血现。今吾徒临丧。可不哀乎。但不可同於世俗号叫喧乱耳。又见近来住持圆寂。其弟子为具帖。求名家铭其塔。必书生时父母得异梦云云。死后火化。某处不坏。舍利无数云云。岂无此数端。不成尊宿乎。曰吾宗所重者。唯戒定慧之真修。有禅教律之实德。余皆末事也。至若火化而间有诸根不坏。舍利流注者。盖其平日所修纯净之验。亦岂易得哉。盖棺论定。金鍮自分。纵欲妄美。人岂可欺哉。徒作一时笑据耳。并记於此。以告世之哀其师。而不得其道者。愚庵摭古云。云门偃禅师。说法如云雨。绝不喜记录。见必骂逐曰。汝口不用。反记我语。他时必贩卖我去。今室中机语。皆香林以纸为衣。随所闻书之。噫。法语尚不喜记录。况妄饰余语乎。

    茶毗

    凡起棺烧化。客堂预日下午挂牌。(牌云)明日早粥后。闻鼓声。请大众师搭衣持具。送新圆寂堂头大和尚茶毗(若余人。则通称亡僧。大众师不必持具)。

    ○次日早粥二板后。鸣大鼓三下。云集棺前。诵弥陀经一卷。乃至上供说法毕。唱赞已。维那白云。(欲举灵棺赴茶毗之盛礼。仰凭大众诵弥陀之洪名。用表寸沈。上资觉路。大众念佛。送至化坛。白已。即举西方极乐世界云云)。首众即前念佛导行。众齐步随之。各怀悲感。监院随棺倘路遥。一知客路傍阻众。但送一二里即回。随表散嚫。唯两序众执十余人。监院随棺。送至化坛前。上供说法如常。名德举火已。维那白云(新圆寂堂头大和尚)(余人则云某甲上座)(既随缘而顺寂。乃依法以茶毗。化百年宏道之身。入一路涅盘之境。仰凭大众。称扬佛号。资助觉灵)。白已。起佛偈念佛。约时久暂。念毕。众唱赞已。维那回向云。(上来念诵。资助堂头和尚)。(余人则云某甲上座)(往生净土。唯愿慧镜扬辉。真风散彩。菩提园里。开敷觉意之花。法性海中。荡涤心尘之垢。茶倾三奠。香爇一炉。奉送云程。和南尊灵)(白已。众皆同上问讯。各回)。

    证义曰。佛制亡僧烧化者。令其离分段之假。而证常住之法身也。俗人见不及此。语以烧化。则谬为不情犹可。今竟有僧畏烧化。而遗命不烧者。愚之甚矣。又误传为一代住持者。则不烧化。亦讹。若果如曹溪六祖等。已证坚固不坏身。留供不妨。若未能不坏。焚化为宜。昔楚石禅师。示寂於洪武三年。时禁火葬。师遗语欲遵佛制。明太祖特为开例。噫。圣君明达若此。愚僧当惭愧无地矣。或问莲池师云。有欲临终活烧。可乎。师答曰。活烧之法。大乘所开。小乘所禁。大乘悲愿既重。忍力已充。故可开。小乘祇知自利。悲愿轻微。兼以忍力未充。倘临危而失其正念。则其害可胜道哉。况或贪身后之名。或因一时之激。既非正念。必招苦果。可弗禁欤。又有为魔所着者。平日趣向不正。狂知邪见。与魔相近。魔因附之。初动其烧身之念。继成其烧身之事。以魔力所加。端坐火中。似无所苦。无何。魔去。惨毒痛苦。不可云喻。百劫千生。为横死鬼。良可悲悼。故知死而不烧。及未死而烧。皆非正制。末法僧徒。切宜秉正而行。又为亡僧说法。恐其见道不明。灵魂有所滞着。实欲开发之也。凡住持圆寂后。一切佛事。俱请名德说法。其余僧众。封棺。起棺等事。维那与首座。禀问住持。或自说。或命班首代说。唯秉矩。即举火。须住持亲说。今时亦命班首。有违古制。至於因名打字说法。乃古德一时触机而说。非拘拘有意为之。山庵杂录云。无准住径山。为观上座下火。云。观大海者难为水。穷尽波澜一沤尔。即今海灭沤亦亡。回头踏着自家底云云。打名说法。自此始。后贤名胜因效之。至今丛林以打名字为定式。牵缀逗合。绝无宗眼。而所谓开发亡者。果何在也。又不但为亡僧说法打名字。即付法偈。亦多因名按境。而言。既非性地本色。惟向尖巧诙谐。纵说得十成。亦属绮语而已。有何益耶。

    入塔

    烧化第二日入塔。客堂预日挂牌。(牌云)明日小食后。闻鼓声。请大众师集住持塔前。(余人则改集普同塔前)送灵骨入塔。

    △次日小食二板后。鸣鼓三下。维那领众送入塔。若路远。不挂牌。但请两序执事一二十人。到塔前站班。礼拜。唱赞毕。维那白云。(是新寂堂头大和尚)。(余人则改某甲上座)(既依法以茶毗。乃藏骨而入塔。裂百年尘劳之网。入一路涅盘之门。仰凭清众。恭谨念诵。资助觉灵)。白已。诵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三遍。待别剎长老。(或名德)说法竟。(余人则本寺班首说)众念佛。知客开塔。将骨用绳垂入塔已。仍锁塔竟。维收佛号。唱弥陀赞回向。维那白云。(上来念诵。资助往生。唯愿草尽街头。花间碓嘴。寂光土里。无见顶相常圆。娑婆世间有漏尘躯永脱。茶倾三奠。香爇一炉。奉送云程。和南尊灵)(白毕。众皆向上问讯。各回)。

    证义曰。按古例。唯开山祖师。及中兴祖师。於常住大有功者。方另造塔。其平常住持。即入普同塔。中间。历代住持塔而已。凡塔院位。或三。或五。或七。或九之不同。若唯造三塔者。中间住持塔位。左本寺及十方比邱之普同塔。右本寺及十方沙弥之普同塔。其尼塔仍归尼庵。不许附僧寺也。或用五塔者。中间住持塔。左中本寺比邱。右中十方比邱。左边本寺沙弥。附优婆塞。右边十方沙弥。亦附优婆塞。或有七塔者。五塔同上。唯分出优婆塞两种。另为两塔。近来左末加比邱尼塔。右末加沙弥尼与优婆夷合塔。共成九塔。又迩来尼塔。大都附於男寺。不时祭扫往来。流弊百出。不可不鉴。

    估唱

    入塔后。库房齐会两序执事。监院。维那。知客。值岁。库头。知浴。衣钵等。将亡者行李。(除遗命赠人物)请监院维那。每件估价。(照时价七折算)书记上簿。知客编号已。值岁点数。酌留一二件犒劳看病之人。凡衣具被帐等。有四角者。应归常住。余者即写号条。第几号某件价若干。缚於本件之上。俱定价登簿已(若余人。则应白住持)客堂挂牌。(牌云)估唱。

    △小食二板后。众集斋堂。坐已。维那举香赞毕。白云。(浮云散而影不留。残烛尽而光自灭。留衣表信。乃列祖之芳规。以法破悭。禀先达之遗范。今兹估唱。用表无常。仰凭大众。念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遂举佛号百声。鸣磬收佛号已。白云。(今白大众。唱衣之法用表常规。新旧短长。各宜照顾。领物缴价。各照号条。磬声断后。不许返悔)白已。蓝院照号取号条。唱一件价。维那鸣磬一下。要者称名收号条。书记填某号(某甲)收。知客僧值照应。或当时钱物两交。副寺照号收钱。知客给物。或另日往库房缴钱取物。凡衣物。先让行单领买。其亡僧所遗银钱。亦登估唱簿。若丰厚。分作三分。一分准丧事另用。及灯烛之费。一分归常住陪贴供养。一分请众僧念诵。并佛事等用。(如亡者淡薄常住固宜赔垫。大众师亦不得心存苟简)估毕。念佛回向。维那白云。(上来念诵唱衣功德。奉为圆寂堂头大和尚)(余人则云某甲上座)(庄严报地。十方三世一切佛云云)(白毕各回)。

    证义曰。估唱一事。可以觇亡者之道心。道心重者。资财自轻。资财厚者。道心必薄。其势然也。愚庵摭古云。昔有尊宿。宗教之辈尊仰之。晚年被旨住院。雅为朝廷赏遇。临终上震悼。诏赐祭葬。侍臣奏以此僧衣钵太富。现讼有司。上不悦。遂寝前命。愚庵颂曰。君不见。雪山童子金轮子。宝位弃之如弊屣。草居露宿六春秋。瘦骨棱棱近于死。又不见。迦叶老头陀。日中一食衣粗疎。百万丛中夺锦标。两土师尊居首科。尊宿宗教师。说法当如何。尊宿宠眷隆。上[烈-列+奴]衣钵多。

    安牌

    五七送牌位入祖堂。(余人於大众牌中。添一名字)在七七日内追荐随宜。每逢七期。或嗣法。或剃度设荐。或常住设荐。(余人遇七期。当设灵位。前上供)入位时。祖堂上供。

    证义曰。梵网经第三十九轻戒云。父母兄弟。和尚阿阇黎。亡灭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讲说大乘经律。是追荐之礼。佛所教勅。岂可忽焉。但当丰俭合宜。不可过费。以损常住耳。

    装造佛像

    三归正范云。佛灭度后。以刻铸图绘如来遗像。是为佛宝。遗像既为住持佛宝。是我所依。理合敬奉。使其金色晃耀。神气常新。如有故损。宜自行装修。惟恐常住乏赀。不能不资募化。或有归敬檀信。发心愿装者。亦可矣。切不可强之。令彼不乐。两无利益。又今时僧家。装造佛像。更有二弊。一。借装造为由。广募信施。而入私槖。正犯楞严第三明诲。偷心之咎。一。檀信所施装佛之赀。即以充常住别事之用。亦犯涅盘所言盗佛物罪。有此二罪。故宜戒此弊也。愚僧但贪现利。不惧苦报。輙谓僧是佛子。衣食俱仗佛光。恣意妄为。自谓得计。实可怜悯。至若装造之法。虽不能一一具备相好。但亦须大段。不致舛谬。今我震旦。於肉髻。白毫。卍字三处。全失如来本相。按如来三十二相内。肉髻一相。当在正顶。色红高显。所谓无能见顶也。今多偏在前。又不甚高。误之甚矣。至白毫卍字二相。则从无造作者。西藏所造之像。唯肉髻得法。卍字间有之。至白毫。亦从来未见。又西像佛腰俱细。颇为得法。东国则腰粗。非相矣。此数处俱关大体。且甚易造作。后人装造佛像。切须留意。内唯白毫一相。恐匠作不知。即嵌一水晶珠。於两眉中间。亦得。此乃外相可见。匠力可作。故摘录之。以备如法装雕。俨如真佛。凡装造佛像。常住主人。於开工日。先当具疏上供。以祈吉祥。(疏云)。

    伏以。瞻紫磨之金身。轨范全彰於法界。现玉毫之瑞相。光明普照於阎浮。敢缘倾仰之诚。特备金(土木)之用。爰有一四天下(云云)。切念(某甲)不逢像教。怜罪罟以深缠。渴想慈容。幸善根以缘起。恭就某寺。造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文佛。妙像一躯。左范迦叶。右仪阿难。(或装别佛菩萨。随改)俾人人仰望。咸生礼敬之心。在在瞻依。广作津梁之福。特涓今月某日某时。先起洪规。伏乞加被。自今立模之始。逮至成像之日。百动无虞。诸缘顺助。威神昭着。潜通伶俐之功。妙相希奇。杰出巧匠之手。端严无比。耀四八之灵仪。依正圆成。变百亿之净土。兼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檀那沾恩。丛林鼎盛。龙神卫护。道俗蒙光。右疏恭请三宝证明。造佛开工文疏。年月日。(某甲)具疏(若修旧佛。待上供已。然后匠人封光)。

    证义曰。辅弼侍佛。俗云阿难。迦叶。是随禅宗所名。其经律论所指。佛常随侍。实是舍利弗。大目徤连。非迦叶阿难也。按大毗婆沙论。第一百三十五卷中。邬波鞠多尊者。自以未曾睹佛仪容。令魔王变现佛像以观。魔应允。即自化身作如来像。右舍利子。左大目徤连。此魔乃曾亲见佛者。愈足征信矣。然而禅宗侍佛。以迦叶。阿难为尊。讲宗侍佛。以舍利子。大目徤连为尊。推之律宗。应以优波离。大迦叶为尊。随各家所尊宗绪设像。亦理之可通者。所谓法无一定也  装造佛像功德 法华经云。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像。雕刻成众相。皆已成佛道。或以七宝成。鍮鉐赤白铜。白镴及铅锡。铁木及与泥。或以胶漆布。严饰作佛像。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华严经贤首品云。又放光明名欢喜。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其爱慕佛菩提。发心愿证无师道。造立如来大悲像。众相庄严坐华座。恒叹最胜诸功德。是故得成此光明。广如楼阁正法甘露鼓经。及造像功德经等所说  如来身相。有三十二 佛说大乘百福相经云。一者足下安平。二者手足千辐轮网。三者手足指纤长。四者手足柔软。如兜罗绵。五者足跟满好。六者手足指网缦。七者足趺高平。与跟相称。八者[跳-兆+专]佣长。如伊尼鹿王。九者平身端立。垂手过膝。十者阴藏不现。十一者身纵广等。如尼拘陀树。十二者一毛孔有一毛生。十三者身毛上靡。青色柔软而右旋。十四者身色微妙。胜阎浮金。十五者身光一丈。十六者皮薄细滑。不受尘垢。十七者两肩圆好。十八者身广端正。十九者臆如师子王。二十者两腋下满。二十一者牙白而大。二十二者四十齿。二十三者齿白齐密而根深。二十四者七处满足。二十五者方颊如师子王。二十六者味中得上味。咽中二处津液流出。二十七者舌软薄。能覆面至发际。二十八者梵音深远。如迦陵伽。二十九者眼如优钵罗华。三十者眼睫如牛王。三十一者眉间白毫。色如珂雪。三十二者顶肉髻成。又有八十随形好。始自肉髻高显。无能见顶。乃至发长。不乱。右旋。青绀。具如经说。又有八十随相。兹亦不录。共有一百九十二相  由装佛取利。犯楞严经。第三决定清净明诲者。经言。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偷心不除。尘不可出。我教比邱。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邱等。不自熟食。寄於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诽出家具戒比邱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取装佛利。亦犯涅盘盗佛物 大般涅盘经后分上卷云。若佛灭后。一切信心。所施佛物。应用造佛形像。及造佛衣。七宝旛盖。买诸香油宝华。以供养佛。除供养佛。余不得用。用者则犯盗佛物罪。噫。施供佛物。尚不得作别用。况装造佛钱。岂可作余用耶。因果昭彰。升沉皆自招矣。

    (装佛圆工。择日开光。正开光日。时至。焚香燃烛。及诸庄严。六尘妙供。俱齐备已。先请装佛工人。开点光明。众师与斋主三拜已。斋主上香。众唱香赞毕。维那高声喝云)。

    释迦如来。(二称。众和)莲座降临 (余佛菩萨随改。下皆同此)。

    大迦叶尊者。 阿难陀尊者。(俱二称)辅弼莲座。(众和毕。维那振铃。众齐唱偈云)佛面犹如净满月 亦如千日放光明 圆光普照於十方 喜舍慈悲皆具足 如於此会见佛坐 一切尘中悉如是 佛身无去亦无来 所有国土皆明现(偈毕。煞下钟鼓。维那宣开光文)。

    伏以。绀目金容。现四八之妙相。玉毫卍字。放百亿之宝光。信瑞应於斯时。实祥开於季运。伏念(某甲)(或称众等)幸蒙世尊教法。实渴仰於胜净妙明。仰赖大慈开迷。敢图报於紫金光聚。既已和土范金。圆成宝相。用是诹吉选日。开点灵光。伏愿。现真实相。放无量光。巍巍莲座。作群生低头礼敬之因。昱昱金躯。示弟子瞻仰取足之教。归依则三途尽拔。秉教乃九品顿超。(白已。一问讯。维那举香花。大众各执手炉。齐声随请云)。

    香花迎。香烟请。弟子(某甲)(用住持名)等。一心奉请南无娑婆教主。千释迦。千百亿释迦牟尼佛。(余佛菩萨。随改)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分身现相。居兹莲座(一拜三请。三拜。维那与请主等。皆运想释迦佛。随请而来。俨然安居宝座已。斋主拈香。众唱献座偈咒)。

    佛身充满於法界 普现一切众生前 随缘赴感靡不周 而恒处此菩提座

    唵。旖暮伽(一)钵头摩。逊娜[(上/示)*(又/米)](二)驮啰驮啰[牛*尼](三)漫拏[(上/示)*(又/米)][合*牛](三遍毕。煞鼓钹一通。维那再宣大迦叶尊者开光文云)。

    伏以。灵标遐寄。千秋想鸡足之风。慧命长扶。一脉衍龙华之绪。恭惟西天初祖。迦叶尊者。灵山会上。悟妙旨於拈花。多子塔前。播清风於椎拂。作古今传灯之标准。开东西付法之渊源。衣钵流芳。人天钦仰。伏念(某甲)耽迷积劫。莫睹微笑之慈颜。慨慕圣容。特肖饮光之瑞像。敬诹吉日。开点灵光。伏愿。普圆明之照。金色遍法界以流辉。广慈护之恩。锦襕统群生而覆帱。使祖道以重光。令正法而久住。(白已。一问讯。维那举香花。大众齐声随请)香花迎。香烟请。弟子(某甲)(称住持名)等。一心奉请南无头陀第一。拈花得旨。禅宗初祖。大迦叶尊者。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分身现相。居兹莲座。(三请。三拜。维那想大迦叶尊者。随请赴座。众唱献座偈咒)南无禅宗最初祖。摩诃迦叶大尊者。唯愿随佛来降临。受此辅座恒供养。

    唵。旖暮伽(一)钵头摩逊娜[(上/示)*(又/米)](二)驮啰驮啰[牛*尼](三)漫拏[(上/示)*(又/米)][合*牛](四。三遍毕。动鼓钹一阵。维那再宣阿难开光文)。

    证义曰。梵语摩诃迦叶。此翻大饮光。姓也。佛弟子中。有十力迦叶。优楼频罗迦叶等同姓。故标大字以别之。名毕钵罗。此菩提树名。父母祷树神而生故从树立名。罗阅祇国人。此云王舍城。父迦毗罗。世称大富长者。迦叶因中。与一贫女。同修毗婆尸佛像。共誓常为夫妇。身真金色。是以迦叶身真金色。具三十相。其妇亦报得金色。虽为夫妇。了无欲意。后出家值佛闻法。即得无漏。年已百二十岁。其妇亦得四果。迦叶受乞食法。行头陀行。至老不舍。佛言。汝年老根弊。可舍乞食及受长衣。迦叶答曰。我当尽寿。行头陀行。佛言善哉。若迦叶行头陀行在世者。我法久住。法华会中。蒙佛授记。未来世中。当得成佛。名曰光明如来。至涅盘会。佛告诸比邱。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已付嘱迦叶。当为汝等作大依止。佛灭后。在王舍城。结集三藏。宏持正法。至二十年。以法藏付嘱阿难。遍礼佛塔。即往鸡足山。持佛所嘱衣。入定住身。以待弥勒佛出世。付衣已。乃入寂焚身。

    (阿难开光文云)伏以。师资庆遇。夙钦耆阇之遗风。法藏亲闻。欣受灵山之付嘱。恭惟启教阿难陀尊者。功高结集。贯妙义於千花。慧洽多闻。传一水於异器。感巾瓶之夙缘。示天伦於如来爱弟悟剎竿之倒却。领心印於迦叶师兄。追思至教。乐瞻如银之清标。渴慕真仪。特倩范金之巧匠。爰诹吉日。开点宝光。仰望圣师。俯垂感格。伏愿。真灯晃耀。齐日月无量之光。法乳汪洋。等江河有源之水。儿孙不替。祖祢常存。(白已。一问讯。维那举请。众同请)香花迎。香烟请。弟子(某甲)(称住持名)等。一心奉请南无多闻第一。为佛侍者。禅宗二祖。阿难陀尊者。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分身现相。居兹莲座。(三请。三拜。维那想阿难陀尊者。随请而来。俨然居此弼座已。众唱献座偈)南无禅宗第二祖。结集三藏阿难尊。惟愿随佛来降临。受此弼座恒供养。

    唵旖慕伽一钵头摩逊娜[(上/示)*(又/米)](二)驮啰驮啰[牛*尼](三)漫拏[(上/示)*(又/米)][合*牛](四。诵咒三遍毕。煞鼓钹一阵)。

    证义曰。梵语阿难陀。此翻庆喜。以佛成道日生。王心欢喜。合国欣庆。故名庆喜。是佛叔父白饭王次子。即调达之弟也。面如满月。眼若青莲。八岁出家。三十侍佛。多闻第一。法华会中。蒙佛授记。未来世中。当得作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复告诸菩萨曰。我与阿难。於空王佛所。同时发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精进。是故我已得成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至涅盘会。佛赞阿难。有八不可思议功德。及诸胜妙。敕文殊降魔。领阿难赴会。受持大般涅盘经。佛灭度后。大迦叶结集法藏。令阿难升师子座。宣说诸经。迦叶将入灭时。法付阿难住持。阿难游行宣化二十年。尝至王舍城外。竹林中。闻比邱诵偈云。若人生百岁。不见水潦涸。不如生一日。时得睹见之。阿难惨然曰。此非佛偈。当云。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比邱向其师说。师曰。阿难老朽言不可信。阿难后时。闻彼比邱。犹诵前偈。即自思惟。今此比邱。不受吾教。於世无益。宜入涅盘。即诣王宫。告辞阇王而行。王追至恒河。阿难乘船。在河中流。王稽首白言。三界明灯。愿勿涅盘。时雪山有五百仙人。观见阿难。将欲涅盘。飞空而至。乞求出家。阿难即以神力。化恒河变成金地。为末田地诸仙人说法。成阿罗汉。时末田地。欲先涅盘。阿难嘱云。佛记汝当於罽宾国。建立佛法。遂不涅盘。其余俱时入灭。阿难涌身虚空。作十八变。入风奋迅三昧。分身四分。一分与释提桓因。一分与娑伽龙王。一分与毗舍离子。一分与阿阇世王。四处各起宝塔。供养舍利。

    (维那白云)上来奉请本师释迦牟尼佛。迦叶阿难。二大尊者。(余佛菩萨。随改)天眼遥见。天耳遥闻。他心悉知。身通自在。一念能感。圣应昭然。更诵密言。用伸殷重。 我佛如来。有奉请真言。谨当宣诵。

    柰麻三满多。母陀南。

    唵。乌佐钵啰谛。贺多谛。萨缚怛多孽多。俱舍冒地。

    唵。娑哩野没哩。布罗迦也萨诃。(维那振铃。缓诵三遍想一佛二尊者。在莲座上。光明交映。维那白云)。

    愿因秘密。俱蒙光临。斋主拈香。虔诚顶礼(众师斋主。同礼三拜。斋主拈香。众师齐诵吉祥偈安圣位)。

    归命世尊无有上。迦叶阿难共垂慈。我今依教安圣位。唯愿慈悲哀纳受。迦叶如来具大悲。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拘那牟尼见无碍。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迦罗鸠驮如金山。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毗舍浮佛无三垢。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尸弃如来离分别。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毗婆尸佛如满月。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弗沙明达第一义。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提舍如来辩无碍。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波头摩佛净无垢。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然灯如来大光明。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诵偈毕。即上供。其斋佛仪。载禅门日诵。兹不具录。回向疏附此)。

    伏以。佛身应现。随众生而结欢喜之缘。妙相端严。恒不动而升光明之殿。爰有一四天下云云。(入乡贯姓名)切念(某甲)。前於(某日)发心。虔造释迦如来。迦叶。阿难。圣像三躯。(余佛菩萨随改)兹於(某日)成就欣承至圣之范。不同汉寝飞光。得被道树之阴。俨若祇园敷座。归依有幸。踊跃曷胜。敬涓今月(某日某时)。安位莲台。圆成法相。(若拜忏诵经。当续入於此)以此功德。谨申回向。伏愿宝座分身。普应群生之机感。玉毫现瑞。广开法界之因缘。俾低头合掌。皆种善根。或心念口称。俱沾福慧。更祝皇图永固。法道昌隆。丛林安静。济济来贤圣之徒。僧海调和。绵绵挺龙象之子。右疏恭请三宝证明。造像圆成。升座开光文疏。年月日。某甲具疏(宣疏毕。诵消灾吉祥咒化疏。斋主奠茶作礼。焚疏毕。结咒已。仍向上立维那举回向咒。用鼓钹。众僧齐唱偈咒三遍)。

    唵。娑摩啰。娑摩啰。弥摩曩。斯哈啰摩诃咱哈啰吽(三遍)

    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一切时中吉祥者。愿诸。

    上师哀摄受(初遍)。

    三宝哀摄受(二遍)。

    护法常拥护(三遍毕。三皈依竟)。

    (其余如装造药师。弥陀。文殊。普贤尊圣像。凡开工。开光。回向。仪俱同此。已酌改文偈。其华严十佛吉祥偈。惟诸佛可用。造佛殿上梁。圆成。亦可用)。

    ○(是日。即称释迦佛名。或别佛菩萨。亦随新装所改称)。

    证义曰。吉祥偈。出华严经第十六卷。系世尊初升须弥山顶。帝释天主。为佛敷座。请佛纳受已。颂此十佛吉祥偈也。今开光亦诵此偈。以安圣位者。以标佛像新成。世尊初降亦如天主请佛纳受。而表此处最吉祥。以辟除诸不祥也。又按华严经。佛升夜摩。升兜率。彼彼天主。请佛纳座。皆先颂十佛吉祥偈。何况人间。岂可忽焉。予私意。凡新装佛。或新造佛殿。当写此十佛吉祥偈数张。实贴殿上。仗此经语。御捍邪崇。犹如俗人书贴紫微黄道之意也。

    修整经典

    三归正范云。贝叶黄卷。三藏圣教。是为法宝。经卷既为住持法宝。是我所依。理合敬奉。使其装订整齐。次第不乱。乃或长闭经厨。致虫蠧朽烂。或篇幅脱落。部帙失次。急宜修补。或募施主修整亦可。但不得作别用。夫佛以法为师。僧不重法可乎。梵网经。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云。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乃至云。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是故丛林立知藏藏主二执。专司其事。凡函帙安置。修补残缺。以及经本出入等事。俱知藏总其纲。而藏主分其执也。凡经书。以不出山门为限。夏季风日暄明。晾晒诸经。查理字号。候冷收橱。本寺僧众有请看者。须登牌。某月某日某人。请某字函经。还则消账。若其人告假并余事欲去者。先查取。遗失者。罚抄赔已。出院。若失於查取。则知藏藏主二俱受罚。照数赔补。若私借与外人。即无失亦罚。凡交替执事。须会客堂库房及知藏到。一一检点清楚。对众清交新执。若有流通经版。安版处。须明暗适中。近风日则易裂。太阴闭则易朽。凡装印纸墨。以及书而订线等。俱以洁净坚固为佳。断不可惜费省功咎同轻法也。

    证义曰。修整经典。乃表敬法宝。此事系慧命攸关。故此执。亦为一寺重任。而尤要在住持不惜赀费。则修整为易。即执事之人。亦因之而慎重矣。至於丛林。刻印经典流通。乃兴起佛法之第一大事。愚意与其画柱雕梁之多多益善。不如黄卷赤轴之源源不竭。利益后人。诚非浅鲜。即如今日缁白。各得书本经典阅诵者。乃嘉兴楞严寺。刻印大藏方册之遗惠也。假使无此一翻刊刻。则书本必少。梵本既难购。且不便携带。岂非僧俗之一大缺陷乎。故凡丛林住持。有心宏法者。若果宗教精明。自可随机利人。倘或住持事繁。无暇及此。则於现在切要经典。随力刊刻数种。印送无力禅和。功德无量。华严经贤首品云。又放光名法自在。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得无尽陀罗尼。悉持一切诸佛法。恭敬供养持法者。给侍守护诸贤圣。以种种法施众生。是故得成此光明。又每见丛林之有经藏者。住持漠不关心。任其雨湿虫蠧鼠残。而不一料理。住持如此。则执事可知。若是者。罪过亦无量。愚意凡有藏经之处。宜供一阅藏之僧。使其日日翻阅看诵。即是法轮常转。诚为丛林吉祥善事。又有益於学人。倘其日新有功。即可延佛慧命。岂不美哉。第恐阅者。有名无实。或私行借卖者有之。此则住持。当不时稽查为妙。愚庵摭古云。栖贤諟禅师。性高简。律身严动不违法。暮年阅藏三次。以坐阅不恭。则立诵行披。愚庵颂曰。宝函藏。真舍利。积劫定慧。深为法施。迢遥来真丹。征役非容易。岂但立诵行讽。图报碎身犹愧。

    修造僧坊(即寺院也。从古立名。故称僧坊)

    三归正范云。剃发染衣。严净毗尼。绍宏佛化。是为僧宝。既常宏化。必依处所成就僧坊。即其处也。梵语僧伽。此翻和合众。即出家五众也。梵语伽蓝。此翻众园。即僧众所居也。今名僧坊。乃华梵兼举耳。然此中。即供佛奉法之所。而以僧坊为称者。佛殿法堂。无独立故。梵网经不修福慧戒云。若佛子。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坊。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云云)。夫既应立处所。修造之工费。不能已也。故丛林有知屋之执。专司其事。凡各处屋宇。本无而新造者。谓之造。已有而或倾頺损坏。须重修者。谓之修。凡所修造。当於必不可已者。若其可已。则已之。盖为修道而出家。非为修寺而出家也。或在家檀信。发心为之。则可。若出家人。断断不宜孳孳而为。当知以己躬下事为要紧。此上等出家子之立志也。至若志不及此。而以造寺为功德者。虽非性分中功德。而有相庄严亦不可少。但须不昧因果。深知罪福。不可克减常住藏匿信施。或不图利而贪名。以兴建丛林为有光。遂至运谋结势。巧夺强取。令人吞声输纳。丛林未必遂兴。而已结若干怨愤。人心若此。佛意可知。即守分僧。苦行善募。而未暗律学。但知戒不私用则已。遂乃移东就西。将甲补乙。或挪还急债。或馈送僧俗。不知砖钱买瓦。僧粮作堂。枉受辛。勤。反招恶报。所谓天堂未就。地狱先成也。岂不悖哉。又有住持。虽不外募。而别僧假名私募者。当於寺外贴告帖一张。上书本寺修造某处。系本寺自行竭力修造。静听檀越发心相助。并无人在外募化云云。一则免其修名募化。造业堕罪。一则免其或因此。滋生事端。贻累常住。

    证义曰。云栖法汇云。建立丛林为众。固是美事。然须己事已办。而后为之。不然。或烦劳神志。或耽着世缘。致令未有所得者。望洋而退。已有所得者。中道而废。虽钦工御建。事事优裕。尚劳神费心。自损不少。况尽心力而募求乎。或曰。果如子言。则佛像凐没。谁其整之。塔寺崩颓。谁其立之。僧饿於道路。而不得食。谁其济之。人人唯办己事。而三宝荒芜矣。岂不闻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乎。答曰。不然。但患一体三宝荒芜耳。世间三宝。自佛法入中国以来。造佛建殿斋僧者。时时不休。处处相望。何烦子之私忧。而过计也。又愚庵摭古云。延恩法安禅师。至黄山如意院。败屋破垣。安住十年。大厦化成。即弃去。所至不倦利济。晚居延恩。屋庐床篑。破败尤甚。殊乐之。令尹纠豪右将新之。安哂曰。檀法本於度人。今非其发心而强之。是名作业。不名佛事也。每谓人曰。万事随缘。是安乐法。愚庵颂曰。威之以行惠。非出其诚心。催科作檀度。何异昼攫金。我先如意院。无意成丛林。今之老也延恩院。蔽风遮雨有茆苫。君子居之有何陋。蓬户桑枢乐原宪。破屋且胜树下居。圣师老衲皆茆庐。顾我过之矣。绎古发长嘘。按法汇摭古二条。后人须善会其意。法汇谓立志参学人。己事去办。不可因此而自荒学。非谓世间三宝之可荒芜也。特慧命为重耳。摭古谓大修行人。自不图安居大厦。非谓佛殿之可任其倾頺。且恶募强求。有违佛制。故不为也。今之住持。或不然。既未尝立志参学。终日为利夤缘。只求自己之安饱。不顾佛殿之倾頺。有之。稍图体面者。又或仗势假威。恶募强求者。亦有之。殊可慨矣。夫既不能庄严自己一体三宝。果能庄严世间三宝。亦还救得一半。此法汇未言之意也。虽自己可以茆庐而居。而三宝则当金碧以处。但须有子来之风。不可有催科之行耳。此摭古未言之意也。

    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第五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