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光明最胜王经注释卷第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金光明最胜王经无染着陀罗尼品第十三。

    (三门分别。言来意者。就四天王护国等三品明守护中有三。一令守护供养。二令离染不退。三令离障如意。上已明守护供养。此明令离染不退。若有染着即有退屈。以执着故。护令离染不退修行。有此品生。二释名者。梵云。似疏黎沙。此云无染着。旧云银主者非也。所弘之法从最清净法界平等所流。复由咒力能令离染无所住着故。云无染。诸。陀罗尼者。义如常辨。三解难者。问。总持有四。此无染着何陀罗尼。答。是能令菩萨得无生忍陀罗尼。此品既云。陀罗尼者非方处。乃至云。无有法生亦无法灭等。故知是也。或是神咒总持。此品复云。身亦不被刀杖毒药水火猛兽之所损害。故神咒摄。或可通二。文无简故)

    尔时世尊告具寿舍利子。今有法门。名无染着陀罗尼。是诸菩萨所修行法。过去菩萨之所受持。是菩萨母。说是语已(此品之内大文分六。一佛告标守。二间答名体。三请佛陈说。四赞印为宣。五显胜劝修。六开教喜学。此即初也)。

    具寿舍利子白佛言。世尊。陀罗尼者是何句义世尊。陀罗尼者。非方处。非非方处。作是语已(自下问答名体。是何句义者。问能诠之名。非方处等者。问体也。以诸法体即是真如。言非方处者。离有也。非非方处者。离空也。下佛答中有其七句。舍利分悟故有多少)。

    佛告舍利子。善哉善哉。舍利子。汝于大乘已能发趣信解大乘尊重大乘(下答。有二。初赞。后答。此赞也。有二。言善哉者赞问。汝于大乘下赞德。有三。初赞舍小。已非发取故。次赞悟大。信解大乘故。以信得解。非智证入。故法花经云。汝舍利弗尚于此经以信得入。况余声闻。趣大以后经二万劫始到十信初心故。后赞坚固。尊重大乘故。余如疏说)。

    如汝所说。陀罗尼者。非方处非非方处。非法非非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事非非事。非缘非非缘。非行非非行。无有法生亦无法灭(下答有二。初答体。即是诸佛下答名义。初中二。初述成。后然为下答说所以。此初述成也。非方处等如前已解。第二非法等离诠非诠。非法者非一门诠。非非法者非是不离非诠之法。是智证故。第三离三世。以常故。非三世应有。非非过去等。非离世法故。以影略故。第七句经亦同此解。第四事理对。是理非事。又云。非非事者不离事法故。第五有为无为对。非有为缘生。非非有为。了因显故。或不离缘生法故。第六常无常对。行者迁流。真如非行非非行。同前释。第七相非相对。以真如理离生灭等十相故。诸法体生后无名灭。如既不生故无法灭。举此例余。第七离生灭相。通依三性俱得无失)。

    然为利益诸菩萨故。作如是说。于此陀罗尼功用正道理趣势力安立(自下答说所以。然据胜义。非方处非非方处等忘言绝相。然今为利益诸菩萨故。于方便道理依俗谛中。作如是说。依何说法耶。谓于此陀罗尼者。即指所说法体。依四种义安立施设。名之为说。下言安立者。施设之别名。依此四义而安立故。言四种义者。一功用。即依总持有能得果之功用说。二正道。即此功用体。离二边证正理故名为正道。即念惠等。三理趣。即是真如及所持法义等是念知等境总名理趣四势力。由此法义能令惠等灭恶生善证理得果故。名势力。即法威力。欲明能诠契顺诸法故。或即总持念惠二法有能摄持生善灭恶之势力故也)。

    即是诸佛功德诸佛禁戒。诸佛所学。诸佛秘意。诸佛生处。故名无染着陀罗尼寂妙法门。作是语已(自下名答问句义。初答义。故名无染着下答句。句即名也。前功用等四义在佛。即俱名功德等。或能为因依。此能得佛不共法等名功德。能令离过名禁戒。为佛师故名所学。法身妙理深难测故名秘意。成报化佛故名生处。由能诠教诠此义故名无染着法门等。或即全惠名为法门。与所持法为门。即法之门)。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唯愿善逝。为我说此陀罗尼法(第三请佛陈说。有二。此初请佛陈说也)。

    若诸菩萨能安住者。于无上菩提不复退转。成就正愿得无所依自性辩才。获希有事安住圣道。皆由得此陀罗尼故(第二请意。有三。初能学人。二能安住者下明修教得利益。有六。一得不退。随信住等四种不退。二得正愿。谓十大愿。如沼公疏引发菩提心论广述。三得无所依。即无住涅槃。四自性辨才。即四无碍辨。不由师悟故名自性。五获希有事。准菩萨地四十六云。菩萨修习无上菩提有五希奇。一于有情非有因缘而生亲爱。乃至五具不思议大威神力。六安住圣道。住极喜地得二空智名安住圣道。或可为五。得无所依自性辩才合之为一。或有一说。具如疏明。皆由得此等者结)。

    佛告舍利子。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第四赞印为宣。有三。初赞印。次更叹。后正宣。此初可知)。

    若有菩萨得此陀罗尼者。应知是人与佛无异(更叹有三。此初叹能证得)。

    若有供养尊重承事供给此菩萨者。应知即是供养于佛(叹能供养者。以证得者如佛所得必当得故。理平等故)。

    舍利子。若有余人闻此陀罗尼受持读诵生信解者。亦应如是恭敬供养与佛无异。以是因缘获无上果(叹能学及供养者。释文准知)。

    尔时世尊即为演说陀罗尼曰。

    怛侄他。删陀喇你。嗢多喇你。苏三钵罗底瑟耻哆。苏那么。苏钵喇底瑟耻哆。鼻逝也跋罗。萨底也钵喇底慎若。苏诃嚧诃。慎若那末底。嗢波弹你。阿伐那末你。阿毗师弹你。阿鞞毗耶诃啰。输婆伐底。苏尼室唎多(引)。薄虎郡社(引)。阿毗婆驮(引)。莎诃。

    佛告舍利子。此无染着陀罗尼句。若有菩萨能善安住能正受持者。当知是人若于一劫若百劫若千劫若百干劫所发正愿无有穷尽。身亦不被刀杖毒药水火猛兽之所损害。何以故。舍利子。此无染着陀罗尼是过去诸佛母未来诸佛母现在诸佛母(第五显胜劝修。有二。此初赞法功能。初中七。一告所被机。二此无染着下指所赞法王。三若有菩萨下明能学人。四能善安住下明依修学。能善安住者。以此咒为所依。能正受持起法行。正受闻者正持思修慧。五当知是人下得益。有二。一摄内能令发愿。得不退故。二身亦不被。防外非众恶侵故。六何以故征所因。七舍利子下解所以)。

    舍利子。若复有人。以十阿僧企耶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奉施诸佛。及以上妙衣服饮食种种供养经无数劫(校量胜劣。于中分四。此即初举布施福)。

    若复有人。于此陀罗尼乃至一句能受持者。所生之福倍多于彼(二正校量)。

    何以故(征也)。

    舍利子。此无染着陀罗尼甚深法门是诸佛母故(四答所以)。

    时具寿舍利子及诸大众。闻是法已皆大欢喜。咸愿受持(第六大段闻教喜学)。

    金光明最胜王经如意宝珠品第十四。

    (三门分别。一来意者。就流通中有其三种。第一学行流通。有五。于中第二守护流通。于中复三。第一令守护供养。第二守护令离染不退。第三此咒守护令离灾难所求如意。如文具彰。故此品生。二释名者。梵云震多。此云如意。本音但目意。心思量义。如者义加。末尼者。此云宝珠。此是喻。陀罗尼者是法。如殊能令离诸灾难所求遂心。此咒亦尔。从喻为名。应云如意宝珠陀罗尼品。故下云如意宝珠神咒。以文略故。又释。即此总持名为如意宝珠。从喻名故。云有陀罗尼名如意宝珠。三释难者。问。执金刚主所说神咒名曰无胜。余说亦别。云何但云如意宝珠品。答。有二解。品名从初。不可具辨。二云。初二得其总名。余者从其别称。据宝总得名如意珠。问。四总持之内是何总持。答。是咒陀罗尼。问。四天王品中四王所说。亦名如意宝珠。与此何别。答。同名义别。如文可知)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告阿难陀曰。汝等当知。有陀罗尼名如意宝珠。远离一切灾厄。亦能遮止诸恶雷电(品文分四。一佛说。二众说。三佛印。四奉行。佛说有三。一标示许说。二大众乐闻。三佛正为说。初中有四。一标咒名。二示功用。三告同说。四许为陈。此初二也)。

    过去如来应正等觉所共宣说(第三告同说也)。

    我于今时于此经中亦为汝等大众宣说(第四许为陈。有二。此即初许陈也)。

    能于人天为大利益。哀愍世间。拥护一切令得安乐(二明利益)。

    时诸大众及阿难陀闻佛语已。各各至诚瞻仰世尊。听受神咒(大众乐闻)。

    佛言。汝等谛听。于此东方有光明电王。名阿揭多。南方有光明电王。名设羝噜。西方有光明电王。名主多光。北方有光明电王。名苏多末尼(三佛正为说。有四。一说电王名。二闻得益。三正说咒。四诵咒法。此说电名。云相击出声名雷。故俱舍论云如云声。是出光名电。即主电神名王。故准起世经云。东方无厚闭电共于西方随光明电相触相著相楷相打。以如是故从于虚空云际之中出生光明。名曰闭电。乃至广说。电光者从其主神以立名也。兴公云。阿揭多者名为无去。阿揭多者此云来。苏此云如。末尼此云意。设羝噜者怨也。主多光者火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如是电王名字及知方处者。此人即便远离一切怖畏之事。及诸灾横悉皆消殄(二明得益。有二。此初闻名益。问。闻电王名已离恐怖。何假说方离怖耶。答。由持咒力能令彼王守护)。

    若于住处书此四方电王名者。于所住处无雷电怖亦无灾厄。及诸障恼非时抂死悉皆远虽(二明书名之益)。

    尔时世尊即说咒曰。怛侄他。你弭你。弭你弭。尼民达哩。窒哩卢迦卢羯你。窒哩输攞波你。曷[口*洛]叉曷[口*洛]叉。我某甲及此住处一切恐怖所有苦恼雷电霹雳乃至抂死悉皆远离。莎诃(已上正说神咒及诵咒法)。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亦于佛前略说如意宝珠神咒。于诸人天为大利益。哀愍世间拥护。一切令得安乐。有大威力所求如愿(自下大众说咒。有六。此初观音说。有三。此初请说。亦有三。一请仪。二请说。三述益。令此菩萨以天眼耳及他心通恒观世间随皆能救。云观自在。旧云观世音。从一义说)。

    即说咒曰。怛侄他。喝帝。毗喝帝你喝帝。钵喇窒体鸡。钵喇底(丁耶)。密窒囇。戌提目羝毗末丽。钵喇婆莎(苏活切)囇。安荼(入声)囇般荼囇(平声)税帝。般荼啰婆死你。喝囇羯荼(引)。囇劫毕丽。冰提罗恶绮。达地目企。曷[口*洛]叉曷[口*洛]叉。我揭甲及此住处一切恐怖所有苦恼乃至抂死悉皆远离。愿我莫见罪恶之事常蒙圣观自在菩萨大慈威光之所护念。莎诃(已上正说咒及诵咒法)。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菩萨即从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亦说陀罗尼。名曰无胜。于诸人天为大利益。哀愍世间。拥护一切。有大威力。所求如愿(第三。文有三。此初请说。言执金刚秘密主者。有云。观音异形称为秘密。常执金刚抂杵守护三宝。依目并所持为名。依密迹金刚力士经说。此执金刚及梵王是贤劫千佛之一佛也)。

    即咒说曰。怛侄他。母你母你。母尼囇末底末底。苏末底莫诃末底。呵呵呵磨婆以那悉度帝(引)波跋。跋折攞波你。恶蚶(火含切)。侄[口*栗]荼(上)。莎诃。

    世尊。我此神咒名无胜拥护。若有男女。一心受持书写读诵忆念不忘。我于昼夜常护是人。于一切恐怖乃至抂死悉皆远离(已上正说神咒及诵持)。

    尔时索诃世界主梵天王即从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亦有陀罗尼微妙法门。于诸人天为大利益。哀愍世间。拥护一切。有大威力。所求如愿(第三说。此初请说也)。

    即说咒曰。怛侄他。醯里弭里地里。莎诃跋啰蚶魔布囇。跋啰蚶么未泥。跋啰蚶么揭鞞。补涩跋僧悉怛囇。莎诃。

    世尊。我此神咒名曰机治。悉能拥护持是咒者。令离忧恼及诸因业。及至抂死悉皆远离(正说神咒及诵持法)。

    尔时帝释天主即从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亦有陀罗尼。名跋折罗扇你。是大明咒能除一切恐怖厄难。乃至抂死悉皆远离。拔苦与乐利益人天(第四说。此初请说也)。

    即说咒曰。怛侄他。毗你婆刺你。畔拖磨弹滞。磨腻你[打-丁+致][打-丁+致]尔瞿哩。揵陀哩旃荼哩。摩登耆(上)卜羯死。萨罗跋喇鞞(去)呬娜末住答磨嗢多喇你。莫呼喇你。达喇你计。斫羯啰婆枳。舍伐哩奢伐哩。莎诃。

    尔时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俱从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亦有神咒。名施一切众生无畏。于诸苦恼常为拥护。令得安乐。增益寿命无诸患苦乃至抂死悉皆远离(第五说。文段有二。略无诵益。初段中。初列名。次请仪。后述益。其文可知)。

    即说咒曰。怛侄他。补涩闭。苏补涩闭。度么钵唎呵囇。阿[口*離]耶钵喇设悉帝。扇帝涅目帝。忙揭便窣睹帝。悉哆鼻帝。莎诃。

    尔时复有诸大龙王。所谓末那斯龙王电光龙王无热池龙王电舌龙王妙光龙王(第六说。文三。如前。初段有五。此即初列其名也)。

    俱从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二明请仪)。我亦有如意宝珠陀罗尼。能遮恶电。除诸恐怖。能于人天为大利益。哀愍世间。拥护一切。有大威力。所求如愿。乃至抂死悉皆远离。一切毒药皆令止息。一切造作蛊道咒术不吉祥事悉令除灭(三述益也)。

    我今以此神咒奉献。世尊。唯愿哀愍慈悲纳受(四请纳也)。

    当令我等离此龙趣永舍悭贪(第五发愿。于中有四。此初标也)。

    何以故(征也)。

    由此悭贪于生死中受诸苦恼(三释)。

    我等愿断悭贪种子(四结)。

    即说咒曰。怛侄他。阿折囇。阿末囇阿密[口*栗]帝。恶叉裔阿弊裔。奔尼钵唎耶佉帝。萨婆波跋。钵唎苫摩尼裔。莎诃。阿离裔。般豆苏波尼裔。莎诃。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口中说此陀罗尼明咒惑书经卷受持读诵恭敬供养者。终无雷电霹雳及诸恐怖苦恼忧患。乃至抂死悉皆远离。所有毒药蛊魅厌祷害人虎狼师子毒蛇之类乃至蚊虻悉不为害(已上正说神咒及诵持益也)。

    尔时世尊普告大众。善哉善哉。此等神咒皆有大力。能随众生心所求事悉令圆满。为大利益。除不至心。汝等勿疑(佛印可也)。

    时诸大众闻佛语已欢喜信受(第四大段。大众奉行)。

    金光明最胜王经大辨才天女品第十五。

    (三门同前。言来意者。此下五品即是第三令增福智。增福智中有四。一增辨才。二增衣服。三增饮食。四智慧。何故如是。欲流通法以利他于。必藉辨才为生说法。虽有妙辨。若无衣服。相不端严。如阙饮食。四大虚惙。又恐不能忍匮乏苦退行二利。设复能行。恐有悕求染心而说。故增饮食令离斯缘。虽有助缘。若无慧。不能了达世俗胜义。倒说法故。故增智慧。然二利行利他为行。说法利生必资四辨。故先明辨。有此品生。释品名者。梵云摩诃。云大。萨罗悉知婆底。此云辨才。提婆仳此云天女。总应云大辨才天女品。所言大者。依庄严论有四种大。一胜出大。于三有五中趣而胜出故。二寂静大。随向无住涅槃故。三功德大。福智二聚长故。四利物大。常依大悲不舍众生故。言辨才。者即捷智。才即艺能。有捷智艺能故云辨才。声此辨才为四种大之所摄故名大辨才。神用自在光洁名天。有大辨才。有大辨才天即女故云大辨才天女。真谛三藏云。此第九地菩萨。具四辨才。复能施与故立此号。三解妨者。问。今此天女具四辨及四总持。何不名大总持天女。答。总持是因。所持四法是果。从依果胜号如是。答如疏)。

    尔时大辨才天女于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就此品。文大分为三。一标益辨才。二世尊我当下示求方轨。三尔时佛告下世尊赞劝。初中为二。初请说之仪。后益修行者。此即初也)。

    若有法师说是金光明最胜王经者(初益持说之人。有二。此标应益人也)。

    我当益其智慧具足庄严言说之辩(二所益法。有三。一总标二具足也。别中。初与词无碍辨。具足庄严者。即八语具等)。

    若彼法师于此经中文字句义所有忘失。皆令忆持能善开悟。复与陀罗尼总持无碍。(第二与余辨才。第一于文字句义者。即法也。文即是字体用合明。能诠依体非能诠。名是能诠。诠于义。略名不说。皆令忆持者。即法义总持。文义是所忆持。能忆持者即总持也。因果令说。能善开悟者。即乐说辨。复与陀罗尼者。即咒及忍二总持也。总持无碍者。后结也)。

    又此金光明最胜王经为彼有情已于百千佛所种诸善根。当受持者于瞻部洲广行流布不速隐没(第二益闻学之者。于中分二。此初明为应修行者法久流行。此中有二。初明所为。次法久流行。此同般若能生一念净信之心当知已曾供养多佛)。

    复令无量有情闻是经典皆得不可思议捷利辨才无尽大慧。善解众论及诸伎术(令学得益。有三。此初现得辨才。言捷利辨才者。即乐说及词。以一刹那能现诸声名为捷利乐说。辨中有七种。一迅辨。二捷辨。三应辨。四无疏谬辨。五无断尽辨。六丰义味辨。七最上妙辩。捷利即初二辨也。无尽者即第五也。大惠者即所余。着善解众论等者。即法义辨。不思议者。是能四句也。妙用莫测名不思议)。

    能出生死速趣无上正等菩提(当证佛果)。

    于现世中增益寿命。资身之具悉令圆满(增现寿等)。

    世尊。我当为彼持经法师及余有情于此经典乐听闻者说其咒乐洗浴之法(自下示求方轨。有二。初示持经及求辨方便。二尔时法师授记下正求辨才。初段有四。初总标示法。此复有四。此初标行人及所示法)。

    彼人所有恶星灾变与初生时星属相违·疫病之苦·斗诤·战陈·恶梦·鬼神·蛊毒·厌魅·咒术起尸如是诸恶为障难者。悉令除灭(三标法功能也。言星属相违者。凡人生日属二十八宿。于中或有星度相违。虽人不能。行斯洗法障难亦除。咒术起尸者。西方咒术能起死尸游行处处。或半全用损害于人。此教说听者应依此法也)。

    诸有智者应作如是洗浴之法(四标修学也)。

    当取香药三十二味。所谓(自下别示其方。文分为四。初教洗法。此中有八。此初标引洗方。亦二。此初标也)。

    昌蒲(跋者)。牛黄(瞿卢折娜)。苜蓿香(塞毕力迦)。麝香(莫诃婆伽)。雄黄(末捺眵罗)。合昏树(尸利洒)。白及(因达罗喝悉哆)。芎藭(阇莫迦)。敬杞根(弭苫)。松脂(室利薛瑟得迦)。桂皮(咄者)。香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