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哥特战争史第二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尽快地收拾行李时,他们狂呼乱叫,乱成一团到如此程度,乃至他们既没有注意到给他们下达的命令,也不想其他任何事情,而只是想如何各自逃离营地并且躲到拉温那的工事里去。(23)而如果被包围的人们只要还有一点力量或勇气的话,他们通过从城中的出击本来能够就地杀死大量的敌人,而全部战争也就会在这里结束了。(24)但是实际上,鉴于过去的经验而在他们身上引起的巨大恐惧以及由于缺粮在他们许多人身上造成的虚弱使他们未能做到这一点。因此蛮族在过分混乱中把他们的一些财物丢在那里,便开始尽快地跑上通往拉温那的道路了。

    十八

    (1)在罗马人当中,伊尔狄盖尔和他的士兵是最先到达敌人营地的;他们把由于得了某种病而留在那里的那些哥特人变为奴隶并且收集了哥特人在逃跑时丢下的所有值钱的物品。(2)而贝利撒里乌斯和他的全部军队是在中午到达的。而当他看到约翰和他的士兵面色苍白而又瘦得可怕的时候指出了他的勇而无谋的鲁莽行动并对他说,他应当感谢伊尔狄盖尔。(3)但是约翰说,他承认应当表示感谢,但不是对伊尔狄盖尔,而是对皇帝的总管纳尔吉斯,这话的意思是,我猜想,贝利撒里乌斯并不曾十分心甘情愿地前来保卫他,而只是在纳尔吉斯的说服之下才这样做的。并且从那时起,这两个人相互间便大大地猜忌起来。(4)正是出于这一理由,纳尔吉斯的友人甚至试图不要他和贝利撒里乌斯一道出征,并且他们设法要他明白,一个能参预皇帝机密的人不担任军队的统帅,却要听命于只是一位将领,这是多么不光彩的一件事情。(5)因为他们的看法是,贝利撒里乌斯绝不会心甘情愿地在平等的条件下和他一道分享军队的统帅大权,而如果他自己想取得罗马军队的这一统帅大权的话,较大部分罗马士兵,还有许多最出色的士兵以及他们的指挥官是都会跟着他走的。(6)他们指出,埃茹利人和纳尔吉斯自己的长枪兵和卫士,还有优斯提努斯和约翰统率的军队,再加上阿腊提乌斯和另一支纳尔吉斯的军队,这些人加到一起不下一万人,这些人都是勇敢的士兵和特别善战的战士,而他们并不愿把征服意大利这件事看成只是贝利撒里乌斯的功劳,而只希望纳尔吉斯也应当分享一份光荣。(7)要知道,他们认为,他离开同皇帝朝夕相处的这个圈子并不是为了自己亲历危险却造成贝利撒里乌斯的光荣,而毋宁应当是为了通过表现自己的智慧与勇敢的事业而在所有的人当中声名显赫。(8)而且,他们还说,如果没有这些军队,即使贝利撒里乌斯在今后也将一事无成。(9)因为他统率的大部分军队都被留在后方的工事和他本人所攻占的城市里,他们并且列举了所有这些地点,从西西里开始并依次说出它们的名字直到皮凯努姆。

    (10)纳尔吉斯听到这话后,对这一建议感到极为高兴,因而他不再能隐瞒自己的意图,也不再能容忍当前的这种安排。(11)因此往往当贝利撒里乌斯认为应当采取某一新的行动时,纳尔吉斯总是提出各种借口,时而这样说,时而又那样说,这样便妨碍了他所提出的计划的实现。(12)贝利撒里乌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便把全体指挥官召集起来,说了这样的话:

    “各位军官,我认为对于这一战争我和你们的看法是不一样的。(13)我以为,你们对敌人极尽蔑视之能事,以为他们已彻底被征服了。(14)但是我们的看法却是,你们的这种自信会使我们陷入能以预见的一种危险之中,因为我知道,蛮族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任何勇气或因为人数少才被我们打败了的,他们被我们胜过并因而从这个地方逃走是因为我们事先有周密的计划。(15)并且我担心由于你们对局势作了错误的估计你们会在这些事实上受到欺骗,从而给你们自己和罗马人的事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16)要知道,自视为胜利者、因自身的成就而骄傲起来的那些人,较之虽确实遇到过出其不意的失败,但此后却小心翼翼、绝不敢轻视敌人的那些人是更容易遭到毁灭的。(17)粗心大意往往毁掉处境顺利的人,而另一方面,劳苦加上担心却往往挽救了那些不幸的人。(18)要知道,一方面,当人们使自己陷入一种漠不关心的状态时,他们的力量照例是会削弱下去的,但另一方面,认真仔细地研究局势很自然地能引起注入活力的作用。(19)因此你们每个人都应当记住,维提吉斯在拉温那有几十万哥特人,乌莱亚斯正在围攻米兰并且征服了整个利古里亚,据守奥克西姆斯的是一支人数众多的未可轻视的军队,并且其他许多地方,乃至就在罗马近旁的乌尔维文图斯 〔81〕 也都被足以同我们抗衡的卫戍部队守卫着。(20)因此当前局势对我们来说比起先前来更加危险,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已经处于敌人的包围之中。(21)而且这还不是全部情况,因为我还没有提到这样一个消息,即法兰克人在利古里亚也和他们联合起来了,这是一件所有的罗马人想起来便不能不感到十分害怕的事情。(22)因此我的意见是,应当把一部分军队派到利古里亚和米兰去,但其余的部分应立即向奥克西姆斯的敌人进攻以便完成上帝容许我们完成的任何事业。在这之后,我们再以我们认为是最可行的、最有利的方式着手战争的其他任务。”以上便是贝利撒里乌斯的发言。

    (23)对此纳尔吉斯作了如下的回答:“统帅,在其他方面,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你所说的一切都是对的。(24)但是把皇帝的全部军队分开来,分别去进攻米兰和奥克西姆斯,只有这一点我认为是极为不明智的。(25)从你的方面来说,你把你麾下的罗马军队带去攻打你本人认为应当攻打的那些地方,这是完全无可非议的,但是从我们方面来说,我们将为皇帝占有埃米利亚的土地,而这也正是哥特人自己这时正在极力想取得的,此外我们还将对拉温那进行骚扰牵制,以便使你们能够放手消灭你们面前的敌人,而他们是无法指望有军队去支援他们的。(26)要知道,如果我们选择这样的办法,即和你们一道去围攻奥克西姆斯,我担心蛮族会从拉温那方面来进攻我们,结果我们将会从两侧受敌人的夹击,而且由于我们远离我们的供应基地,那我们将就地被消灭。”以上是纳尔吉斯的话。

    (27)但是贝利撒里乌斯担心,如果罗马人同时向许多地方发动进攻,皇帝的事业将会受到削弱,最后被毁在由此造成的混乱之中,于是他便拿出了皇帝优斯提尼安的一封信,这是他写给军队的各指挥官的,(28)信中传达了如下的信息:“朕派遣朕的总管纳尔吉斯去意大利并不是为了指挥军队的;因为朕的意思是只要贝利撒里乌斯一人以他认为是最恰当的方式统率整个军队,并且所有你们的义务就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利益而听他的调遣。”皇帝的书信的要旨便是如此。(29)但是纳尔吉斯抓住这封信最后的话宣称,现在贝利撒里乌斯正在制定违反国家利益的计划;为此他说他们没有必要跟着他走。

    十九

    (1)贝利撒里乌斯听到这话之后,便派遣佩拉尼乌斯率领一支大军去乌尔维文图斯,指示他包围这座城市,而他本人则率领着他的军队去攻打乌尔比努斯 〔82〕 ,这是一座设防坚固的城市并且有相当大的一支哥特人的卫戍部队守卫着(这座城市离阿里米努姆对于轻装的人来说是一天的路程),并且当他率领着这次军队前进时,纳尔吉斯、约翰和所有其他人都跟随着他。(2)到那座城市附近时,他们便沿着山麓设了两座营地,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把他们的军队合并到一处,贝利撒里乌斯的军队的阵地在城东,而纳尔吉斯的军队的阵地在城西。(3)原来乌尔比努斯城是坐落在一个圆形的而又极高的山上。不过这山并不险峻,也不是完全无法攀登的,而它之所以难于接近只是因为它十分陡峭,特别是人们走到城市紧跟前的时候。(4)但是在北面有一处平坡人们可以上去。罗马人便驻扎在这里准备围攻,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贝利撒里乌斯的意见是,蛮族总之会很快和罗马人谈判投降的条件,因为他相信他们已经被危险吓坏了,于是他便把使节派到他们那里去,保证给他们许多好处并且劝他们成为皇帝的臣民。(5)这些使节站在离城门很近的地方(因为敌人不愿接纳他们进城)详细地游说,十分努力地争取他们,但是哥特人深信他们的工事是坚固的并且粮食也充分,所以不愿听从使节们的建议而是要罗马人尽快地从他们的城市离开。(6)因此当贝利撒里乌斯得知这一情况时,他便命令军队收集粗木棍,用它们搭成长长的一道柱廊。(7)这一设计的目的在于:当罗马人在一处平坦的特定地点把这柱廊推进到城门附近并对城墙发动进攻时,这装置对躲在里面的人可以起掩护作用。士兵于是便干起这样的工作。

    (8)但是纳尔吉斯的几名亲信却集合在他周边,说贝利撒里乌斯在干一件没完没了的工作,在设计些没有办法实现的计划。他们说,约翰对这个地方已经有过进攻的尝试 〔83〕 ,并且还是在只有少数人防守时进攻的,但是他看到这个地方是根本无法攻克的(而这一点是真实的),此外他们还说,他应当为皇帝收复埃米利亚的土地。(9)由于纳尔吉斯听从了这一建议,所以他在夜里便放弃了围攻,尽管贝利撒里乌斯恳切地请求他留在那里帮助贝利撒里乌斯自己的军队攻占乌尔比努斯城。(10)这样,纳尔吉斯和他手下的人们便率领一部分军队匆匆地去了阿里米努姆。当天刚亮时莫腊斯和他的蛮族士兵一看到有一半的敌人已经撤退,他们便开始从工事上对仍旧留下的罗马军队大声挖苦嘲弄。(11)但是贝利撤里乌斯却打算和剩下的军队猛攻城墙。而正当他为这次进攻制订计划时,一件十分神奇的幸事叫他碰上了。(12)原来乌尔比努斯城内只有一处泉水,全城的居民都从这个泉取水。但是这处泉水自己一点一点地干涸了,并且开始枯竭了。(13)在三天当中,水已缺少到这种程度,乃至从那里取水的蛮族竟连泥带水一起喝了。因此他们决定向罗马人投降。(14)但是贝利撒里乌斯对这事一无所知,他仍然打算向工事发动进攻。于是他便把他的全部军队武装起来,形成一个把整座山围起来的圆圈,然后下令少数人在地面平坦的地方向前移动木柱搭成的柱廊(斯托阿),而他们通常便是用这个名字称呼这一装置的 〔84〕 。(15)于是这些人便进入柱廊,拖着这个装置向前移动,但是敌人却看不到他们。(16)蛮族于是便从城垛那里伸出右手来,请求对方接受讲和。但是关于泉水的事什么也不知道的罗马人却认为他们害怕的是战斗和罗马的装置。不管怎样,双方都高兴地停止了战斗。(17)于是哥特人便向贝利撒里乌斯投降并交出了他们的城市,条件是他们不受伤害,而他们虽然应臣服于皇帝,但他们和罗马军队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

    (18)但是纳尔吉斯听到这一成功的消息时,既感到惊讶,又感到沮丧。(19)他本人依旧安安静静地留在阿里米努姆,但是他却命令约翰率领他的全部军队去攻打凯吉纳 〔85〕 。(20)因此他们便带上了云梯去那里。而当他们逼近工事时,他们便发动了一次进攻,对要塞进行试探。但是由于蛮族进行了英勇的反抗,罗马人阵亡的不少,其中便有埃茹利人的领袖法尼提乌斯。(21)由于那时攻不下凯吉纳要塞,约翰认为还是就此住手,不要再进攻为好,因为在他看来,凯吉纳是攻不下来的,于是他便和优斯提努斯以及其余的军队继续前进了。(22)而通过一次突然的行动,他却能以拿下了被称为佛洛科尔涅利乌斯的一座古城 〔86〕 ;并且由于蛮族不断地在他面前后退并且从不对他展开战斗,于是他便为皇帝收复了全部埃米利亚。这些事件的经过便是如此。

    二十

    (1)再说贝利撒里乌斯,他在大约冬至时分攻占了乌尔比努斯之后,认为这时立刻去攻打奥克西姆斯是不适当的,因为他担心他的军队要围攻这座城市会耗去很多时间。(2)要知道,想用猛攻的办法占领这座城市是不可能的,因为它的防守力量强大,这座城市的蛮族卫戍部队不仅人数众多,而且由最精良的军队构成,这一点前面我已经说过了 〔87〕 ,此外还因为通过对这里一大片农村土地的劫掠,他们在城里给自己储存了大量的粮食。(3)但是他命令阿腊提乌斯带领人数众多的一支军队到费尔木姆去过冬,并且要注意不使蛮族在今后任意从奥克西姆斯出击并肆无忌惮地在那一地区逞凶肆虐;而他本人则率领他的军队去攻打乌尔维文图斯。(4)原来佩拉尼乌斯一直在敦促他这样做,因为他从逃过来的士兵那里听说,那座城里的哥特人的粮食已经很少了,因此他的希望是:如果哥特人缺少粮食,又像他们所预料的那样,看到贝利撒里乌斯率领他的全部军队前来,他们会比较容易地投降,而后来他们就真的投降了。(5)而贝利撒里乌斯在到达乌尔维文图斯之后,立刻下令全军在一个适当的地点设营,而他本人则把整个城巡视一周,仔细观察是否也许有可能用猛攻的办法把这座城市攻下来。他认为用任何猛攻的办法都无法把这个地方攻占下来。(6)但是他断定使用秘密的策略,还不是完全不可能把它攻下来的。

    (7)原来这座城占据孤零零的一座山,这座山耸立在地势低的平地上,山顶上是平滑的,但山下却是陡峭的。在这山的四周有同样高的一些岩石,环绕着它形成一道屏障,不过这些岩石相互不是连在一起,而是相隔有一次投石那样远。(8)古人便在这山上修造了这座城,不过他们在城市四周既没有修筑城墙,也没有设置任何其他种类的防御设施,因为他们认为这地方就天然的形势而论是不可攻克的。(9)原来这里只有一座山路可以通上去,而城市居民只要守住这条山路,他们在任何其他地点都无需害怕敌人的进攻。(10)除去我上面所说的,自然形成的那个城市入口处之外,还有一条一直不能通航的大河占据着这座山和我刚才提到的那些岩石之间的空间 〔88〕 。(11)由于这样的形势,古时的罗马人只在这入口处修筑了一道短墙。墙上开了一个门,哥特人当时守卫的便是这个门。乌尔维文图斯的形势便是这个样子。

    (12)于是贝利撒里乌斯举全军之力开始了围攻,他打算或是从河上发动一次进攻,或是用饥馑迫使敌人投降。(13)蛮族从他们一方面来说,在一个时期里并不是一点儿粮食没有,尽管他们的粮食储备确实远远不够他们的需要,但是他们在忍受痛苦方面其坚强性仍然表现得出人意料,他们绝不使自己达到吃饱的程度,每天吃的东西只是保持自己不致饿死而已。(14)但是最后当所有的粮食都已耗尽的时候,他们便开始吃兽皮和皮革一类的东西,他们事先曾在水里把它们泡过很长时间。要知道他们的指挥官阿尔比拉斯,哥特人当中一位特别知名的人士,正在用空洞的希望给他们打气 〔89〕 。

    (15)随着时间的流逝,夏天又到来了,粮食地里的粮食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自己熟了,但是产量却比不上先前,而实际上要少得多。(16)因为它在垄沟里的种子没有用犁或用手给盖起来而是留在表面上,所以只有一小部分能以在土里扎根。(17)并且这之后又没有人收割它,所以在它完全成熟时谷粒再次落到土地上,而在这之后就什么都不生长了。在埃米利亚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18)而由于这一情况,那一地区的居民便离开自己的家园到皮凯努姆去,认为由于那一地区临海,所以不会受绝对没有食品的痛苦。(19)而由于相同的原因,图斯奇人所受的饥馑之苦绝不比其他人轻;那里住在山里的许多人吃用橡树子磨成的面做成的面包。(20)而理所当然的结果是,大多数人得了这样那样的病,只有很少的人才摆脱了疾病而得到康复。(21)确实听说在皮凯努姆的罗马农民当中死于饥馑的不下五万人,而在伊奥尼亚湾 〔90〕 以北死的人还要多得多。

    (22)由于我是亲眼目睹者,所以现在我要说一说他们变成什么样子以及他们是如何死掉的。(23)他们所有的人先是变得又瘦又苍白;因为肌肉得不到营养,便应了那句老话,“把自己消耗掉”,而这时控制了他们的身体的胆汁由于过多使得他们的身体有了几乎和胆汁一样的颜色 〔91〕 。(24)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他们失去了一切水分,皮肤干得完全像是皮革,好像是贴在骨头上似的。(25)而当他们从青灰色变为黑色时,他们就像是彻底烧完了的火把。他们的脸上永远有一种惊骇的表情,又总是有一种可怕的病态的凝视目光。他们死去,有些人是因为缺乏食物,有些人则是由于吃得过多。(26)因为大自然在他们身上生出的全部热力已经消失了,这时如果有人让他们吃饱,而不是一点一点地吃,像新生的婴儿那样,那他们会快得多地死去,因为他们还不能消化食物。(27)有些饿极了的人吃起他们的同伴来。据说阿里米努姆以北农村某个地方有两个女人,她们吃了十七个男人。而实际上,这些女人在当地是仅有的存活下来的人。(28)因此就发生这样的事:即走这条路的外地人留宿的小房子,正是这两个女人住的房子。(29)因此在外地人睡着时,她们便把他们杀死吃掉。据说这第十八个外地人正当这两个女人要对他下手的时候被惊醒了,于是他翻身跃起并从她们这里了解到全部情况之后,便把她们两人杀死了。(30)这便是他们讲述的故事。并且大部分的民众饿到如此程度,乃至如果他们在什么地方碰到一点草,他们就急不可待地跑到那里去,跪下来想把它从地上拔出来。(31)继而他们发现自己因为没有一点气力而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便倒在草上和伸出的手上死掉了。(32)而且没有任何人埋葬他们,因为事实上已没有人关心埋葬他们的问题了。但是以死尸为食的许多鸟竟没有任何一只触动死尸,因为他们身上已没有鸟儿要吃的东西了。(33)正像我前面所说的,整个身体的肌肉都被饥馑耗光了。这地方发生饥馑的情况便是这样。

    二十一

    (1)当贝利撒里乌斯得知乌莱亚斯和蛮族军队正在围攻米兰的时候,他便派玛尔提努斯和乌利雅里斯率领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去对付他们。(2)当这支军队到达离米兰有一天的路程的波河时,他们便设了一座营地,留在那里。他们在营地里停留了很长一个时期,研究渡河方法的问题。(3)当蒙狄拉斯听到这一情况时,便派出了一个名叫保路斯的罗马人。(4)这个人于是在没有被敌人发现的情况下越过了敌人的防线并来到了波河的岸边。但是这时他恰好找不到任何现成的渡船。于是他脱掉衣服,冒着很大的危险泅水渡河。(5)因此当他来到罗马营地见到了指挥官时,就说了下面一番话:

    “玛尔提努斯和乌利雅里斯,你们做了不公正的事,而且你们行事的方式也有损你们自己的声誉,因为表面上你们是来挽救皇帝的事业的,但实际上却在壮大哥特人的力量。(6)要知道米兰这座城市在面积和人口以及在所有其他种类的繁荣方面实际上都远远地超过意大利的所有其他城市,而且,除去这些优势之外,它又是抵抗日耳曼人和其他蛮族的前哨,可以说,是处于保卫整个罗马帝国的首当其冲的重要地位,然而我要说的,是这座城市以及蒙狄拉斯和皇帝的军队现在已处于巨大危险的境地,他们实际上正在受到敌人的折磨,同时又为你们所忽视。(7)在当前情况下你们给皇帝造成了多大的伤害,现在我且不说。因为当前紧迫的情况不容许我讲很多话,我现在是要在还有一点希望时,为这座城市寻求迅速的援助。(8)但是,我要说的是,你们必须尽快在米兰人民陷入危险时前来保卫他们。要知道,如果在当前的危急情况下,在到我们这里来这件事上你们的行动还有任何犹豫的话,这后果对我们一方面来说,是在遭受可能达到的最残酷的命运之后而灭亡,而对你们一方面来说,则是把皇帝的兵力出卖给敌人。(9)理应被称为卖国贼的那些人也许不仅仅是把城门向敌人打开的人们,同样,甚至更加应当被称为卖国贼的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他们最亲爱的人被包围时虽然有力量对之加以保卫,但他们仍然采取没有任何危险的犹豫观望的方针而不是展开战斗,这样也许就把对他们的胜利拱手让给了敌人。”(10)这便是保路斯的话,玛尔提努斯和乌利雅里斯于是保证立刻随他前去,便把他打发回去了。(11)这样他再次做到在未被敌人发觉的情况下于夜里进入米兰,消息激起了士兵和全体罗马人的希望,从而更为加强了他们的忠于皇帝的宗旨。

    (12)尽管作了这样的保证,但玛尔提努斯和他的士兵仍然不愿意有所举动而是留在原地不动,而在这样的徘徊观望之中,又有很多时间被他们消耗掉了。(13)但是最后,玛尔提努斯为了洗刷对他本人的这一指责,便给贝利撒里乌斯写了这样一封信:“你把我们派到这里来是为了支援在米兰遭到危险的人们,而我们按照你的命令,已火速地一直来到波河;但是军队却害怕渡河,因为我们听说哥特人在利古里亚有很强的一支军队并且有很多布艮第人同他们在一起;因此面对这样一支军队,我们认为单是我的兵力是不能同他们进行一场决定性的战斗的。(14)而约翰和优斯提努斯就在同我们相邻的埃米利亚,所以请下令他们率领他们的军队尽快前来并帮助我们对付这一危险。(15)要知道,倘若我们从这里一道进军,这可以保证我们双方都得到安全并给敌人造成某种伤害。”(16)玛尔提努斯信中的话便是这样。而贝利撒里乌斯接读来信后,便下令约翰和优斯提努斯同玛尔提努斯联合起来,尽快向米兰进军。但是他们说,只有纳尔吉斯给他们下命令他们才会这样做,否则他们是不会做任何事的。(17)于是贝利撒里乌斯又给纳尔吉斯写了如下内容的信:

    “你知道,皇帝的全部军队是一个整体,并且,如果它表现得不是像一个人的四肢那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是一部分想离开其余部分而个别行动,那我们的后果只能是彻底毁灭而不能完成我们的任何任务。(18)因此放弃埃米利亚方面的活动吧,要知道,那里既没有任何要塞,对罗马人来说,也没有任何决定意义,至少对目前而论是这样。(19)请立即下令约翰和优斯提努斯偕同玛尔提努斯的军队去进攻米兰的敌人,因为他们离米兰不远并有足够的力量打败蛮族。(20)要知道,当前的情况是,我本人这里没有足够的军队可以派出去,甚至在这之外,我还认为士兵从这里出发去进攻米兰是不合适的。(21)因为在路上要消耗大量时间,这样他们便不能适时地到达那个城市,并且由于路途遥远,他们在到达他们那里时也就完全不能用他们的马对敌作战了。(22)但是如果这些人 〔92〕 同玛尔提努斯和乌利雅里斯联合起来对付米兰的敌人,他们便很有可能既打败那里的蛮族,又可以再次占领埃米利亚而不再会遇到任何抵抗。”(23)当这封信送到纳尔吉斯那里并且为他看过之后,他便亲自下令约翰与优斯提努斯偕同另一支军队开赴米兰。(24)稍后约翰便去海岸方面以便从那里搞到船只使军队能以渡过波河。但是他却因病而不得不中止这一活动。

    (25)但是当玛尔提努斯的军队就渡河之事拿不定主意而约翰的军队正在等候纳尔吉斯的指示的时候,又有很多时间消耗掉了,而在这同时围攻还在继续加紧进行。(26)而被包围者已经给饥馑折磨得极为痛苦,并且在悲惨处境的不可抗拒的必然的压力下,他们大多数人已经吃起狗、老鼠和人们从来没有吃过的其他动物。(27)于是蛮族便派使者到蒙狄拉斯那里去,要他把城市交出来,条件是他本人和士兵不受任何伤害。(28)但蒙狄拉斯只有在如下条件下才同意投降,即蛮族不仅要保证罗马卫戍部队的安全,而且对任何一个居民也绝不能有所伤害。(29)但是,由于敌人虽然愿意对蒙狄拉斯和士兵作出保证,但是对利古里亚人他们却感到十分气愤,而显然是要把他们全都杀死,因此蒙狄拉斯把全体士兵召集到一处,讲了下面的话:

    (30)“如果过去发生过下述的情况,这就是,我们之前的任何人,尽管他们有机会忍辱保全自己的性命却仍然宁愿带着美好的声名死去,他们是为了光荣的死亡而放弃了他们眼前的安全的,如果过去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我希望现在你们也会成为这样的人,不要为了贪生而去求那种甚至包含着羞耻的生存,而这也是违反贝利撒里乌斯使你们过去长时期受益的教导的,因此做不到崇高和极为勇敢,这对你们来说是一种亵渎。(31)要知道,人们一旦活在世上所有的人便注定了唯一的一种命运,那就是在指定的时刻死去;至于死去的方式,则人们各有不同,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死法是不同于另一个人的。(32)但是有这样一个区别:懦夫,人们可以想象得到,在每一情况下都首先是从敌人那里遭受到侮辱和嘲笑,继而在前定的精确时间里还要不折不扣地实现命运为他们规定的一切。但是崇高的人要做的却是以勇敢和充分的美誉来承受命运。(33)而除去这些考虑之外,如果人们能以成为蛮族的奴隶而同时又挽救了城市的人民,这至少能以使我们为如此不光彩地挽救自己有某种可以宽恕之处。(34)但是如果事实上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这样大量的罗马人正在死于敌人之手,这将会是比一个人所能列举的任何形式的死亡更加痛苦的事。(35)要知道,这样我们看来正在干的事恰恰是帮助蛮族干出这一可怕的勾当。(36)因此,既然在用勇敢来装点不可抗拒的必然方面我们完全是我们自己的主人,那么就让我们使我们面临的命运成为光荣的命运吧。(37)而我要说的是,我们应当尽可能完善地把我们所有的人武装起来,在敌人料不到的时候向他们发动进攻。因为等待我们的结果二者必居其一:或者幸运以某种方式使我们获得超越我们当前的希望的一次成功,或者在成就一次幸福的死亡的同时,我们将以最美好的声誉摆脱我们当前的困境。”

    (38)以上是蒙狄拉斯的话;但是士兵当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冒险,并且他们就按敌人提出的条件使他们自己以及这座城市向敌人投降了。(39)而蛮族确实没有给予士兵任何伤害,而只是把他们以及蒙狄拉斯看守起来,但是他们把城市夷为平地,把所有年龄的男子全都杀死,其数目不下三十万 〔93〕 ,并且把所有妇女变为奴隶,然后把她们送给布艮第人作为结成联盟的回报。(40)并且,当他们找到近卫军长官列帕腊图斯时,他们把他割成小块并用他的肉喂了狗。(41)但是维尔根提努斯(他碰巧在米兰城里)却得以逃命,和他的随从通过味内提人和这一地区其他民族的地段去了达尔玛提亚,并且从那里带着罗马人遭到的这一巨大灾难的消息到皇帝那里去。(42)哥特人由于这一成功,接受了驻有罗马卫戍部队的其他城市的投降并再次控制了整个利古里亚。至于玛尔提努斯和乌利雅里斯,他们率领着自己军队回到了罗马。

    二十二

    (1)利古里亚所发生的事件的经过就是这样。对在那里发生的事情还一无所知的贝利撒里乌斯正在带领自己的全部军队开进皮凯努姆,因为冬天这时正要结束了 〔94〕 。(2)但是在进军途中得知在米兰发生的事情之后,他感到万分悲痛。(3)而在这之后,他再也不许乌利雅里斯到他面前来;并且他把所发生的一切都写信报告给了皇帝。(4)皇帝为了这些事情没有对任何人给过严厉的惩罚,但是听到贝利撒里乌斯和纳尔吉斯二人不合的消息后立刻召回了纳尔吉斯并任命贝利撒里乌斯为进行这整个战争的统帅。(5)这样,纳尔吉斯便带着少数士兵回到了拜占庭。但是埃茹利人看到纳尔吉斯正在离开意大利便也不想再留在意大利,尽管贝利撒里乌斯保证说,如果他们留下,他们会从他本人以及从皇帝那里得到很多好处。但他们全体还是打起行李离开,先是去利古里亚。(6)在那里他们碰上了乌莱亚斯的军队,于是便把他们带着的全部奴隶和动物卖给了敌人并为此取得了一大笔金钱之后,他们发誓今后他们再也不会列队反对哥特人或对他们作战。(7)于是他们便和平地退去并进入了味内提人的地区。但是在那里遇到维塔利乌斯时,他们又立刻对他们对皇帝优斯提尼安所犯的罪行表示悔恨。(8)而为了设法给自己洗刷对他们的指责,他们把他们的一位指挥官维桑杜斯连同他的士兵留在那里,而所有其余的人则在阿路伊特和菲列木特的率领下去了拜占庭。菲列木特是法尼提乌斯在凯吉纳被杀死之后接过了指挥权的 〔95〕 。

    (9)而维提吉斯和他手下的哥特人得知贝利撒里乌斯在春天开始时要向他们和拉温那发动进攻时感到十分害怕,于是他们开始就他们所面临的局势进行商讨,并且实际上认识到,单是他们自身在战斗中并不是敌人的对手,于是他们经过长时期的思考决定请其他某些蛮族来协助。(10)但是,在实现这一意图中,他们避开了日耳曼人,因为他们早已领教过了日耳曼人的狡猾而又不可靠的品质,而只要日耳曼人不同贝利撒里乌斯联合起来反对哥特人,而对双方都采取旁观态度,他们便十分满意了。(11)但是他却把使节派到朗哥巴狄人的领袖瓦凯斯那里去,给他送去很多钱并请他参加攻守同盟。(12)但是这些使节得知瓦凯斯是皇帝的友人和联盟者之后,便一无所获地回来了。(13)因此很自然的,维提吉斯在这样的情况下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因此他不断地把许多长者们召集到一处开会。他向长者进行大量咨询,请教应如何制订计划和行动才能使他得到最大的成功。(14)参加会议的人们于是提出了许多意见,其中有一些对当时的形势是根本不合适的,还有一些意见中所提出的建议却值得加以考虑。(15)在这些建议当中提出了这样一种看法,即罗马皇帝在同波斯人缔结条约以前,显然绝不能对西方的蛮族发动战争。(16)要知道,只有到那时,汪达尔人和玛乌里人 〔96〕 才被歼灭,哥特人才遭到当前这样的不幸。因此,如果有谁再次挑起米地亚人 〔97〕 的国王对皇帝优斯提尼安的敌对情绪,一旦这个民族被煽动起来开展对罗马人的战争,罗马人今后便决不能对世界上的任何民族发动另一次战争了。(17)维提吉斯本人和其他哥特人都十分赞同这个建议。

    于是决定把使节 〔98〕 派到米地亚人的国王科斯罗伊斯那里去,但使节不应当是哥特人,因为这次派遣使节的真正意图不能一下子就表现得过于明显,否则谈判就不会有结果了,而是要罗马人 〔99〕 出面,由罗马人唆使他敌视皇帝优斯提尼安。(18)于是他们用重金贿买了利古里亚的两名神父来执行这一任务。(19)其中的一个人看起来神气些,就充当使节,打扮得像是个主教并且僭取根本不属于他的主教头衔,而另一个人则以侍从的身份跟随着他。(20)维提吉斯则把他写给科斯罗伊斯的一封信交给他们带着,就打发他们上路了。正是在这封信的影响下,科斯罗伊斯在和平时期却对罗马人干出了令人发指的行为,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 〔100〕 。(21)而当皇帝优斯提尼安听说科斯罗伊斯和波斯人正在为此而进行策划时,他决定尽快结束西方的战争并召回贝利撒里乌斯以便要他对波斯人作战。(22)因此他立刻要维提吉斯的使节(原来他们这时正好还在拜占庭)回去,答应他们:他会派人去拉温那同哥特人缔结一项能以促进双方利益的条约。(23)但是贝利撒里乌斯并没有把这些使节放回到敌人那里去,直到对方把阿撒那西乌斯和彼得的使团放回之后 〔101〕 。(24)而当这些人来到拜占庭时,皇帝认为他们应当被授予以最大的荣誉,于是任命阿撒那西乌斯为意大利的近卫军长官,授予彼得以所谓玛吉斯特(长官) 〔102〕 的官职。(25)冬天结束了,普洛科皮乌斯记述其历史的这场战争的第四年 〔103〕 也随之结束了。

    二十三

    (1)贝利撒里乌斯想首先攻占阿乌克西姆斯和费苏拉 〔104〕 ,然后再去进攻维提吉斯和拉温那,这样便再没有任何敌人能阻挡他的前进或扰乱他的后方。(2)因此他便把奇普里安和优斯提努斯以及他们的士兵还有一些以扫里人派到费苏拉去,同行的还有德米特里乌斯的队伍里的五百名士兵。于是他们便在要塞周边设营并对蛮族的卫戍部队开始了围攻。(3)玛尔提努斯和约翰以及他们的军队和另一支由人称“大肚汉”的约翰所率领的军队,则被他派往波河一带地区。(4)他要这些军官注意,不要使乌莱亚斯和他的军队从米兰出来反对他自己的军队;而如果他们不能打退敌人的进攻,那他们应当在暗中跟在他们后面并对他们的后方发动攻击。(5)于是他们便攻占了多尔同 〔105〕 ,这是位于河畔的没有城墙环绕的城市,并且他们在设营之后便留在那里,而这时贝利撒里乌斯本人则带领着一万一千名士兵去奥克西姆斯城。(6)原来这座城在皮凯努姆的城市当中占第一位,是罗马人习惯上所说的首府(metropolis),它离开伊奥尼亚湾的海岸是八十四斯塔迪昂 〔106〕 的距离,而离开拉温那城则是三天的行程再加上八十斯塔迪昂 〔107〕 。(7)这座城位于很高的一座山上,在平地上根本没有可以接近它的通路,而由于这个原因敌人是完全没有办法接近它的。(8)在那个城市里维提吉斯集中了哥特人的全部精锐之师,使他们担任卫戍任务,他们的设想是,除非罗马人先攻占了这座城市,否则他们是绝对不敢向拉温那进军的。

    (9)而当罗马军队到达奥克西姆斯的时候,贝利撒里乌斯便下令他们在山脚下设营,形成一个包围圈。(10)他们按队分别占据各个地点,在战线的不同地方搭起自己的营舍;而哥特人看到敌人相互间相隔甚远,并且不容易互相接应,因为他们是处在一片广大的平原上面,于是在傍晚时分,从城市的东侧他们突然向敌人发动了攻击,而在这里贝利撒里乌斯和他的长枪兵与卫士还在从事设营的工作。(11)于是罗马人便拿起武器,尽量在当时条件所允许的情况下开始对进攻的敌人进行抵抗,并且由于他们的勇敢,他们十分轻易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使他们败逃了。在追击逃跑的敌人时,他们一直追到半山腰的地方。(12)在这里敌人又转过身来进攻追击者,他们相信自己有利地势的力量,所以停下来对付追击的敌人;而由于他们是从上向下射,所以杀死了许多敌人,直到黑夜降临战斗才中止。这样两军便分开,各自返回营地度过了那一夜。(13)然而就是在这场战斗的前一天,有一些哥特人在破晓时分被派出去到附近的地区去收集粮食。(14)这些征发粮秣的队伍根本不知道敌人到来的事情,他们在夜里返回时突然看到罗马人的营火,因而感到极为惊讶和害怕。(15)他们中间的许多人是鼓起勇气冒险躲过敌人的侦察而返回了奥克西姆斯的。但同样多的人由于吓坏了而暂时躲到任何方便的树丛里去,打算从那里去拉温那,但所有这些人不久之后便落入敌人之手而丧了命。(16)贝利撒里乌斯看到奥克西姆斯防守的力量极为强大又有自然形势的保障,而且他根本没有办法对工事发动进攻,因而他认为他永远无法用猛攻的办法攻占这个地方,但是他希望用一次严密的包围,通过切断他们的食品供应使敌人陷入匮乏,从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使敌人屈服于他的力量。

    (17)原来离工事不远有一个地方上面长满了茂密的草,这一情况使得这里每天都有罗马人和哥特人之间的战斗发生。(18)罗马人每看到他们的敌人在这里为自己的马割草,便赶忙冲到山上去,并且在赶上敌人时便同他们展开战斗,通过表现英勇的战绩而试图使敌人根本不能把草带走,而且他们总是在这里杀死许多哥特人。(19)哥特人发现自己在勇敢方面根本比不上敌人,于是想出了如下的办法。他们从他们的车辆上把轮子和车轴卸下来,使它们处于待命状态;随后,在他们开始割草的时候,一旦他们看见罗马人上来,到了半山腰,他们便把轮子从上面朝着他们推下去。(20)但偶尔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轮子一直滚到平地上却碰不上一个人。而蛮族在那一次由于这一招不灵,便只好逃跑,回到工事里去。但是在那之后他们又采用了这样的办法。(21)在工事附近的山沟里他们安排了他们中间有名的战士准备伏击,这之后少数战士在草地附近出现在敌人面前,而当战斗达到白刃战的程度时,埋伏的士兵便从他们隐蔽处一跃而出,这样他们不仅在人数方面大大超过敌人,而且使敌人感到十分恐惧,因为敌人先前并没有看到这些向他们进攻的人,这样他们通常会杀死大量敌人并总是会使其余的人败逃。(22)而虽然在营地里保持自己阵地的那些罗马人确实看到了从埋伏处出来的敌人并且试图用许多呼叫声叫他们的同伴返回,但是他们完全做不到这一点,原来那些战斗的人们一点也听不到他们的呼叫,这首先是因为他们隔着山坡很大的一段距离,而其次是因为蛮族总是有意地一齐敲击武器以淹没呼喊的声音。

    (23)当贝利撒里乌斯面对这种局势而感到困惑时,这部史书的作者普洛科皮乌斯便去见他,说了这样的话:“统帅,在古代的罗马军队里,那些吹喇叭的士兵懂得两种不同的调子,一种看来是明确地激励士兵前进,催促他们前去战斗,而另一种则是叫那些正在战斗的士兵返回营地,只要统帅认为这样做最好的话。(24)通过这种办法,统帅们便总是能以向士兵发出恰当的命令,而士兵这方面也就执行用这种办法传达给他们的命令。(25)要知道,在实战当中,人的声音绝对不适于发布任何明确的指令,因为很明显,它必须同四面八方的武器的撞击声竞争,而且战斗者的感官也因恐惧而麻木了。(26)但是现在由于人们的无知而对这样的办法已废弃不用了,用一个喇叭不可能发出两种命令来,因此今后你可以采用如下的办法。(27)用骑兵的喇叭催促士兵继续同敌人进行战斗,而用步兵的喇叭号召士兵后退。(28)要知道,他们是不可能分辨不出这两种声音的任何一种的,因为在前一种情况下,声音来自皮革和很薄的木片,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声音来自相当厚的铜。” 〔108〕 (29)以上便是普洛科皮乌斯的话。

    贝利撒里乌斯对这一建议十分欣赏,于是他把全军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以为热情是有益的和完全值得赞扬的,但只有在它一直是适当的时候,这才不会给受它影响的人们带来任何伤害。(30)要知道,任何好事如果过度的话就会变成坏事。因此,从现在起务必注意不要使你们的战斗热情反而导致你们的失败。(31)因为从正在给你造成伤害的人面前跑开,你们肯定知道,这并不是可耻的事情。(32)但是不看一看自己周边的情况而唐突地陷入眼前的麻烦的人,即使他侥幸地摆脱了这种麻烦,他仍然应当被宣布为愚蠢的人;而真正崇高的人乃是在不能回避的危险中仍然表现为勇者的人。既然蛮族不能堂堂正正地同我们展开决战,所以现在就试图用设伏兵的办法来摧毁我们。(33)但是对我们来说,面对危险较之逃避他们的伏击是更应当受到指责的事情。要知道,没有比中了敌人的计谋更加可耻的事情了。(34)因此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注意到不使你们遭到敌人的伏击。而一旦我发出信号,你们就应当尽快后退,这是你们的义务,士兵们,我要给你们这个信号便是步兵的喇叭。”(35)这就是贝利撒里乌斯所讲的话。

    而士兵看到了草地附近的敌人,便向他们发动了进攻并且刚一交手便杀死了他们的一些人。(36)有一个玛乌里人看到阵亡的哥特人当中特别有一个人身上有黄金饰品,于是便抓住死者的头发把这具尸首拖在自己后面,想剥他身上的东西。(37)但是有一个哥特人把一支投枪投向他,正好刺中了他的两条腿,投枪刺穿了两腿胫骨后的肌肉 〔109〕 ,结果投枪就仿佛把两条腿钉到一起了。(38)尽管如此,那玛乌里人继续抓住尸首的头发把他拖在后面。就在这时,蛮族把他们埋伏的士兵唤了出来,而从营地看到敌人所做的一切的贝利撒里乌斯便命令被指定执行这一任务的步兵赶快吹起喇叭来。(39)而听到这一信号的罗马人立刻便开始逐步撤退了,他们把那个玛乌里人带着投枪抬起带了回来。哥特人也不敢再继续追击,而是无所成就地回去了。

    二十四

    (1)久而久之,当蛮族看到他们的食物储备已极端贫乏的时候,他们就打算把他们的情况报告给维提吉斯。(2)而由于他们当中谁也不敢出来执行这一任务(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绝不能躲过包围者),于是他们便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3)他们先使他们打算派到维提吉斯那里去的人们做好准备,然后等待一个没有月亮的黑夜;而当这一夜到来时他们把一封信交给这些人;在夜已很深的时候,他们所有的人便在城墙上的许多地方大声呼叫起来。(4)人们会以为,是由于敌人的一次猛烈的进攻并出其不意地攻占了城市他们才陷入了一片混乱。(5)但罗马人方面完全弄不清楚出了什么事情,于是他们按照贝利撒里乌斯的指示静静地留在营地,他们怀疑是否从城里会使出什么花招来,也不知道是否从拉温那有一支支援敌人的队伍前来对付他们。由于他们有这样的担心,因此他们认为最好还是安静地留在一个坚固的阵地里从而使自己得到安全,而不要在一个没有月光的夜里去冒那多少可以预见到的一种危险。(6)因此蛮族便用这样的办法使他们的计划不被敌人所察觉并把他们的人派到拉温那去。(7)在没有被一个敌人发觉的情况下他们在第三天来到维提吉斯这里并且交上了信件。信里是这样说的:“国王,当你命令我们守卫奥克西姆斯的时候,你说你已把拉温那自身和你的王国的钥匙交给我们来保管。(8)并且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你才命令我们要尽心竭力地守卫它,并且命令说我们不应当因我们的任何行动而把哥特人的兵力出卖给敌人。而且你还说,如果我们要求你的帮助,甚至在任何信使能以通报你的到来之前,你和全部军队就会来到跟前。(9)至于我们,直到目前为止,在通过同饥馑和贝利撒里乌斯进行的斗争,我们已表明是你的王国的忠诚卫士,但是你却根本不曾设法给我们以帮助。(10)因此,请你务必想一下,有朝一日罗马人会不会攻占奥克西姆斯并且取走放在这里而你自己却不予关心的钥匙,从而在今后你拥有的任何东西对他们都不再是封闭的了。”这封信的大意就是这样。

    (11)当维提吉斯接到并读了这封信的时候,他确实在打发这些人回去之际立即作出保证:他将率领哥特人的全军去援助奥克西姆斯;但是随后经过长时期的考虑,他仍然没有任何举措。(12)原来一方面,他担心约翰的军队会抄他的后路,从而使他陷入两面被夹击的地位,而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贝利撒里乌斯手下有一支人数众多、能征善战的军队。因此他陷入一种手足无措的恐惧之中。(13)但是使他不安的许多原因中主要的是饥馑,饥馑是一个使他十分头痛的问题,因为他没有地方给他的军队弄到粮食。(14)要知道,一方面,实际上统治着海洋并且在安孔有自己的工事的罗马人,他们从西西里和卡拉布里亚取得他们的全部给养并把它们储存在那个地方,并且在适当的时刻,他们很容易从那里得到它们。(15)但另一方面,哥特人如果进入皮凯努姆的土地,他们却没有办法弄到粮食;这一点他是有充分认识的,因此他发现自己已处于完全手足无措的境地。(16)这样,不久前从奥克西姆斯被派到维提吉斯这里来的那些人虽然在没有被他们的敌人发觉的情况下带回了他的保证,但他们只是用空洞的希望给那里的蛮族鼓劲。(17)而贝利撒里乌斯从跑过来的人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便下令不许再发生类似的事件。这些事件的经过情况就是这样了。

    (18)就在这同时,奇普里安和优斯提努斯的正在围攻费苏拉的军队根本不能对工事发动猛攻甚或逼临到工事很近的地方;因为这座工事的每一方面都是难以接近的。但是蛮族方面对他们却频繁出击,毋宁说他们却更愿意同罗马人展开一场决战而不愿受缺粮之苦;战斗起初确实是难分胜负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占了优势的罗马人便把敌人封闭在城墙以内,继续严密地把他们监视起来,不许一个人离城外出。(19)蛮族看到他们的粮食日益不足并发现他们本身在当前情况下毫无办法,于是便背着敌人派人去维提吉斯那里,请求尽快给他们以援助,理由是他们再也无法支持很长时间了。(20)维提吉斯因而命令乌莱亚斯率领当时在利古里亚的军队去提奇努姆 〔110〕 ,因为他说,在这之后,他本人也将率领全部哥特人的军队来支援被围困的人们。(21)按照命令行事的乌莱亚斯于是带领他手下的全部军队开赴提奇努姆,并且在渡过波河之后,他们便来到了罗马人的营地 〔111〕 附近。(22)他们也在那里设了营地,同他们的敌人处于对峙的势态,两军相隔大约有六十斯塔迪昂的距离 〔112〕 。但是双方的无论哪一方都没有进攻。(23)从罗马人这一方面来说,他们认为只要挡住敌人的进路,使他们不能对围攻的军队发动进攻,这就足够了,而蛮族这方面则不愿在那样一个地方同敌人展开决战,理由是:如果他们在这一战斗中失利,他们便把哥特人的全部事业断送了。(24)要知道,在那种情况下,他们不再能同维提吉斯的军队联合起来并同他一道去支援被围攻的人们了。因此双方根据上面提到的理由,都静静地留在原地不动。

    二十五

    (1)这时法兰克人听说哥特人和罗马人都因战争而遭受重大的损失并为此而认为他们能以极为轻易地为自己取得意大利的较大部分,因而开始认为如下的情况简直是荒唐可笑的,这就是:为了争夺离他们自己的土地如此近的一处土地的统治权,别人可以在如此长的一段时期里进行一场战争,而他们自己却静静地待在那里,不插手双方的事情。(2)于是他们一时间就忘掉了不久前对罗马人以及哥特人所发的誓言以及同他们缔结的条约(要知道,这个民族就可信赖的程度这一点来说是世界上最差的),而是立刻在提乌迪贝尔特的领导之下集合了多达十万之众并开进了意大利。他们只在领袖身边有一小队骑兵,而只有这些骑兵的武器只是长枪,(3)所有其余的军队则是步兵,他们既没有弓也没有长枪,而是每人有一把剑与盾牌和一把手斧。这种手斧的铁头是厚的,但两面极为锋利,不过它的木柄却很短。(4)在第一次发动进攻时,他们总是习惯于按照信号把这种手斧抛出去,从而劈碎敌人的盾并杀死他们本人。

    (5)这样,法兰克人在越过了作为高卢人和意大利人边界的阿尔卑斯山之后便进入了利古里亚 〔113〕 。(6)哥特人先前便曾因法兰克人的忘恩负义感到气愤,原来虽然哥特人他们过去为了同法兰克人缔结联盟常常保证给他们大片领土和大宗金钱,但是这些法兰克人却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履行他们自己所作的保证。但是当他们听说提乌迪贝尔特率领一支大军来到跟前时,他们十分高兴并且实际上因为抱有极大的希望而得意起来,认为从此以后他们能不通过一次战斗便能取得对敌人的优势。(7)至于日耳曼人 〔114〕 ,只要他们在利古里亚,他们不会对哥特人有任何伤害,这是为了使哥特人不会试图阻止他们渡过波河。(8)因此当他们到达提奇努姆城————古时的罗马人在这里的河上修造了一座桥————的时候,守卫在那里的人们给了他们各种各样的帮助并且让他们顺利地渡过了波河。(9)但是在控制了桥之后,法兰克人却开始拿他们在近旁遇到的哥特人的妇女和儿童作牺牲,作为战争最初的成果,把他们的尸体抛到河里去。(10)原来这些蛮族虽然已经成了基督教徒,但是他们保存了他们的古老宗教的大部分信仰;因为他们还拿人当作牺牲,还有其他各种渎神性质的牺牲,而他们便联系着这些牺牲来作出他们的预言 〔115〕 。(11)哥特人看到正在发生的一切之后便陷入一种无法抑制的恐惧之中,于是便逃回自己的工事里去。

    因此日耳曼人在渡过了波河之后便向哥特人的营地进发,哥特人看到他们分成小股队伍走向他们,起初感到高兴,以为这些人是前来和他们携手作战的。(12)但是当一大群日耳曼人来到跟前,却发动了进攻,通过掷出的手斧已经杀死了许多人时,哥特人便转身逃跑,穿过罗马人的营地沿着道路回拉温那去了。(13)而看到他们逃跑的罗马人则以为是贝利撒里乌斯前来支援他们自己的军队并且已经攻克了敌人的营地并在战败敌人后把他们赶出了营地。而为了想同他会师,他们于是拿起武器尽快地跑了出来。(14)但是他们没有料到遇上的是敌人的一支军队,因而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同这些敌人展开了战斗,结果是在惨败之后全军溃逃,不过不是逃回现在已经不可能回去的营地,而是逃向图斯卡尼 〔116〕 。(15)而当他们最后得到安全的时候,他们便向贝利撒里乌斯报告了他们经历的一切。

    (16)如上所述,法兰克人在打败了双方的军队并且攻占了都是空无一人的两座营地之后,一时在营地里找到了粮食;但是由于他们人多,很快地就把这些粮食吃光了,并且由于这片土地无人居住,除了牲畜和波河的河水之外他们得不到任何粮食。(17)但是由于他们喝了大量的水而消化不了这些肉,结果他们大部分人得了腹泻和痢疾,并且由于缺乏适当的食物而摆脱不了这些疾病。(18)确实据说法兰克人的军队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这样死的。而结果既然他们不能前进便只好留在原地了。

    (19)当贝利撒里乌斯听说法兰克人的一支军队已经来到意大利并且玛尔提努斯和约翰的军队已经被打败和逃跑的时候,他陷入了很大的困惑;实际上,他不仅仅是为整个军队担心,特别是为围攻费苏拉的队伍担心,因为他听说这些蛮族离他们比离其他任何人都近。于是他立刻就给提乌迪贝尔特写了这样一封信,信里面说:(20)“高贵的提乌迪贝尔特,对于一个要求取得美好声誉的男子来说干出不守信义的事来,我认为无论怎样说也是不光彩的,特别如果此人像你这样,是一位人数如此众多的民族的领袖的时候。(21)但是破坏已经写下来的誓言并且置所订的条约于不顾————这种做法甚至对于最卑劣无耻的人来说都是不合适的。而你自己知道得很清楚,当前你所犯的正是这样的罪行,尽管只是在不久之前,你还口口声声地同意帮助我们进行这场反对哥特人的战争。(22)但实际情况却是,你绝不是置身于两个民族之外,而是事实上如此唐突地拿起武器,向我们发动进攻了。可是我的杰出的朋友,至少不可干这样的事情,如果这还意味着对一位伟大的皇帝是一种侮辱的时候,要知道,看来他肯定不会无视这样的侮辱,也不会不极为充分地对此进行报复。(23)因此对每个人来说,最可取的办法是保持自己财物的安全,而不要去僭取别人的财物从而使自己陷入涉及他最切身利益的任何危险之中。”(24)当提乌迪贝尔特看了这封信时,既然他已经由于他面临的局势并且由于受到日耳曼人的严厉谴责————因为他们说他们在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正在荒芜的国土上送命————而手足无措,于是他便和幸存的法兰克人一道撤了营地并赶忙返回故土去了。

    二十六

    (1)这样提乌迪贝尔特在进军意大利之后便又离开了。但尽管形势已经改变,玛尔提努斯和约翰的军队却回去了,因为他们担心敌人会对进行围攻的罗马人 〔117〕 发动任何进攻。(2)对法兰克人的到来一无所知的、奥克西姆斯的哥特人已经开始对拉温那方面的拖得如此长久的支援感到绝望并且正打算再一次向维提吉斯发出呼吁。但是看到他们无法逃过敌人的哨兵,他们感到十分痛苦。(3)但是后来他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一个罗马人身上去,此人属于贝西族 〔118〕 ,名叫布尔肯提乌斯,曾在阿尔明尼亚人纳尔吉斯的领导下服役,因为他们注意到在中午只有他一个人站岗并且这时没有人从城里出来割草;于是他们便走近向他打招呼,向他作出绝不会伤害他的保证,他们还要他来见他们,保证给他一大笔钱。(4)而当他们会见之后,蛮族便请求他把一封信送到拉温那去并立刻给了他约定好的一笔金钱,而当他从维提吉斯那里带回回信后,他们还保证给他更多的金钱。(5)在金钱的引诱下,这个士兵同意干这件事并且实现了他的保证。因为他接受了一封密封的信并尽快地把它带到了拉温那;而见到维提吉斯之后便把信交给了他。(6)而信里的话是这样:“我们现时的处境如何只要你向送信人打听一下就十分清楚了。(7)没有一个哥特人有办法走出要塞。至于食物,则我们有的最便当的供应就是城墙近旁生长的草,而且即使这种东西现在我们竟然也摸不到了,除非为了争得它而付出许多条性命的代价。因此你和拉温那的哥特人都应当考虑一下,这一切将会使我们落得怎样的结局。”

    (8)维提吉斯接读了这封信之后作了如下的回答:“一切人当中我们最亲爱的人们,任何人也不应认为我们已经中止了自己的努力,也不应认为我们已卑劣到这种程度,乃至由于绝对的冷漠而彻底断送哥特人的事业。(9)要知道,就我这方面来说,就在不久前便已尽可能彻底地为开拔做了准备,乌莱亚斯和他的全部军队已经奉召从米兰来到我这里。(10)但是实际上法兰克人对我们的出其不意的进攻把我们的全部准备工作搞乱了。对于这一事件所造成的后果,至少我,说句公道话,是不能负责的。(11)要知道,非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使甚至那些失败者也有不受指责的权利,因为从已经发生的事情而引起的任何指责都是由命运来承当的。(12)但是现在,既然我听说,提乌迪贝尔特已经不再阻挡我们的道路,则如果上帝垂怜的话,很快地我们将和全部哥特军队一道到你们那里去。(13)并且你们应当把你们遭到的无论什么命运勇敢地并且适应着你们无法摆脱的必然承担起来,并且首先要记住你们自己的勇敢,而正是由于这一点我才把你们从全军中选拔出来并且要你们驻守在奥克西姆斯的,此外你们还要尊重你们在全体哥特人中间享有的声誉,而且正是这种声誉使他们把你们推选出来,成为捍卫拉温那以及他们自己的安全的堡垒。”(14)在写了这样一封信并且赏赐了这个人以大宗的金钱之后,维提吉斯便把他打发回去了。而当他返回奥克西姆斯时,他又回到自己的同伴那里去,托词说他得了病什么的,因而在相隔不远的一座教堂里度过了一段时期;这样他便再次被分配了站岗的任务,而且正是他经常站岗的那个地方,并且他背着所有罗马人,把信交给了敌人;而当这信读给民众听的时候,它给了他们所有的人更多的鼓舞,尽管这时他们已吃了饥馑的很大苦头。(15)因此他们便很不愿意向贝利撒里乌斯屈服,尽管他向他们提出了许多诱人的条件。但是当人们报告说没有任何军队从拉温那开出来并且他们由于缺乏粮食而陷入极度的痛苦的时候,他们便再次要布尔肯提乌斯送去这样一个信息,只是说五天之后他们便再也抗拒不了饥馑了。而第二次他带回来的维提吉斯的信还是用同样的希望逗弄他们。

    (16)再说罗马人这方面,他们的痛苦并不比哥特人为轻,因为他们已经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进行了如此长时期的围攻,而且看到蛮族在吃了这样多的苦头之后仍然不肯向他们屈服,也完全处于束手无策的状态。(17)鉴于当前的这种形势,贝利撒里乌斯急于想生俘敌人方面的一位知名人士,以便了解在这种绝望的情况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还这样坚持着。(18)瓦列里安保证马上为他立刻执行这项任务。他说他手下有几个人是斯克拉文尼人,他们习惯于躲在附近的一小块石头或任何树丛后面出其不意地扑向某个敌人。(19)事实上在他们故土沿伊斯特河他们常去的地方,他们就经常向罗马人以及蛮族发动这类的袭击。(20)贝利撒里乌斯听到这个建议很高兴,便吩咐他设法尽快促成此事。于是瓦列里安便从斯克拉文尼人当中选定在身材方面十分适合于担当这项、又特别活跃的一个人,命令他把敌方的一个人带过来,并向他保证他将会从贝利撒里乌斯那里取得丰富的酬金。(21)此外他还说,在草地那里他可以容易地实现这项任务,因为过去一个长时期里,哥特人一直靠这片草地养活自己,要知道他们已经没有粮食了。(22)于是这个蛮族天一发亮便来到工事附近,躲在一个树丛里把身子缩成一团,这样他便在草地近旁把自己隐藏起来。(23)而在破晓时一个哥特人去那里,开始匆忙地收集草叶,并不怀疑树丛方面会有人伤害他,只是多次向敌人的营地那方面张望,害怕有谁从那方面攻击他。(24)于是出其不意地从后面进攻哥特人的那个蛮族便俘虏了他,并把此人带往营地交给了瓦列里安。(25)当瓦列里安审讯俘虏时,问他哥特人所以绝对不愿向罗马人屈服却甘愿忍受最可怕的痛苦,他们可能有怎样的自信依据,怎样的把握,哥特人便把有关布尔根提乌斯的一切真相告诉了瓦列里安,而当布尔根提乌斯被带到他面前时,哥特人便证实了他的卖国罪行。(26)至于布尔根提乌斯,当他看到他已经被揭露时,便把一切都招供出来了。于是贝利撒里乌斯把他交给他的同伴们任凭他们如何处置他,而他们不久之后便把他活埋了,他们是就是当着敌人的面这样做的。布尔肯提乌斯贪财所获得的下场便是如此。

    二十七

    (1)但是当贝利撒里乌斯看到蛮族尽管受这样的痛苦却依旧继续坚持而不投降的时候,他便想从供水方面实现使敌人屈服的计划,以为这样他可以容易得多地把敌人的工事拿下来。(2)原来在奥克西姆斯北面的陡坡上有一处泉水,这个地方离开城墙有一次掷石那样远 〔119〕 ,这泉以一道很细的水流流注到自古以来便在这里一个水池里,水流把水池流满之后,这里的居民便十分容易地从这里汲水了。这一情况使贝利撒里乌斯想到,如果蛮族不是从那里取水的话,那么他们将无论如何也不能从泉水的细流把他们的水瓮注满。因为这样他们将长时期暴露在敌人的投射物打击之下。(3)而为了想毁掉水池,他想出了如下的办法。他把他的全军武装起来,要他们把城壁团团包围起来好像要展开战斗的样子,这样就给敌人一种印象,仿佛他们马上便要从四面八方对城墙发动一次进攻。(4)因此害怕这次进攻的哥特人便静静地留在工事里,打算从自己的阵地击退敌人。(5)但是就在这时,贝利撒里乌斯却选拔了精于砌石工艺的五名伊扫里人并且引导他们带上鹤嘴锄和其他适于切割石头的工具到水池那里去,而在前去途中则有许多盾牌掩护着他们;继而他又命令他们使出全身气力尽快地把水池的四壁劈碎砍倒。(6)至于蛮族,他们一直认为这些人是来攻打城墙的,所以便静静地待在那里,以便在对方尽可能近地过来时,他们易于用投射的武器把他们打退,但他们却根本没有料到他们真实意图之所在。不过当他们看到伊扫里人进入水池时,他们便开始向他们投石块以及其他各类投射物。(7)于是所有其他的罗马人确实都跑回去了,但现在只有已到达安全地点的五名伊扫里人开始干了起来。原来古时的人们曾在水池上方修建一个圆顶,为的是遮蔽下面的池水。(8)因此当伊扫里人来到圆顶下面之后,他们便可以根本不去理会敌人了,尽管他们十分频繁地向这边投射了许多东西。

    (9)由于这一情况,哥特人在工事里再也按捺不住,便把那一侧的小门打开,而他们所有的人都十分愤怒和激动地向着伊扫里人冲去。(10)在贝利撒里乌斯的督促下罗马人激烈地进行了反击。一场激烈的白刃战持续了很长一个时期,双方阵亡的人都很多。(11)但是罗马人方面阵亡的人更多些,因为蛮族是从居高临下的阵地来保卫自己的,故而有以少胜多的方便之处,从而在贴身的战斗中占有优势,他们杀死的敌人要多过他们之中被敌人杀死的人。(12)但是罗马人下决心不退让,因为这时贝利撒里乌斯在场并且高声呼叫助阵,因此他们不想在统帅面前干出不光彩的事情。(13)当战斗正在进行时,恰好还有一支箭带着嗖嗖的声音向着统帅的腹部飞来,这是敌人偶然射过来的,也可能是有意射过来的。(14)贝利撒里乌斯根本没有看到这支箭。总之,他既不能挡住它,也不能躲开它。但是一个名叫乌尼伽斯图斯的长枪手正站在他的身旁,他在箭离统帅的腹部不远的地方看到了它,于是他伸出右手来而出其不意地救了统帅的命。但他本人却由于中箭负伤,带着剧痛而立刻退出了战斗。(15)在这之后,由于筋被切断,他的这只手便终生残废了。而从一清早便开始的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中午。

    (16)在纳尔吉斯和阿腊提乌斯指挥下的七名阿尔明尼亚士兵立了非凡的战功,他们在极陡的不利的地面上跑来跑去就好像在平地上一样,并且杀死那些时而敢于停下来反抗他们的敌人,直到他们把那一部分战线上的蛮族击退、赶跑。(17)继而其他罗马人看到敌人后退,便开始对他们加以追击;蛮族的失败大势已定,于是他们便逃回工事里去了。(18)这时罗马人认为水池已被摧毁并且伊扫里人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全部任务,但实际上他们根本不能移动那一建筑物的甚至一小块石头。(19)原来古时的工匠特别致力于使他们的作品完美无缺,他们把这一建筑物修造得既经得住时光的消磨,又不怕试图毁坏它的人们。(20)总之,伊扫里人什么也没有干成,而这时他们看到罗马人已取得了胜利,便离开水池,返回营地了。(21)于是贝利撒里乌斯便下令士兵把动物的尸体以及对人体毒性特别大的药草投入水池,还下令把彻底烧过的一种石头,古时人们习惯称为“提塔诺斯”而现时人们称为“阿斯贝斯托斯”的一种石头 〔120〕 放进去以便在水中把它堵死。(22)士兵们按照命令做了,但是蛮族却利用了工事内的一口井,不过井里的水极少,而这时他们只能在少于所需的情况下凑合着用。(23)在这之后贝利撒里乌斯不再极力想或是用猛攻的办法占领这个地方,或是在供水方面或任何其他方面使用什么计谋,而只是想用饥馑来制服敌人了。(24)而且出于这样的意图,他对于防线的保卫特别注意。而这时哥特人仍然盼望拉温那方面的军队并由于十分缺粮,因而继续静静地在那里等着。

    (25)这时被包围在费苏拉的哥特人开始感到极度缺粮的痛苦并且由于忍受不了这一痛苦而且又对从拉温那方面得到支援感到绝望,所以他们决定向他们的敌人投降了。(26)于是他们便同奇普里安和优斯提努斯展开谈判并在为他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之后便自己连同他们的工事向敌人投降了。继而奇普里安和他的同僚便带领他们和罗马军队一道来到了奥克西姆斯,但是把一支有相当实力的卫戍部队留在了费苏拉。(27)而从那时起,贝利撒里乌斯便经常把蛮族的首领展示给奥克西姆斯的蛮族看,劝他们不要再坚持根本无法实现的目的,而是应放弃对拉温那的希望;要知道,他们和其他人一样,绝不会取得任何援助,而是在吃尽了苦头之后仍然要遭到和费苏拉的卫戍部队相同的命运。(28)而他们在经过长时间的考虑之后,看到他们再也无力同饥馑对抗,于是准备接受贝利撒里乌斯的建议,表示愿意交出城市,条件是他们自身不受伤害和带着他们的财物去拉温那。(29)但这一情况的结果是,贝利撒里乌斯完全不知道如何应付他所面临的局面,因为,从一方面来说,把这样一批如此杰出而且人数又如此众多的敌人放回去同他们在拉温那的同伴结合到一起,这在他看来是不明智的。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又十分不愿放过这样一个时机,而是想在形势仍未确定时去攻打拉温那和维提吉斯。(30)而且法兰克人还在使他感到巨大的不安,因为他强烈地预感到,他们几乎立刻就会来支援哥特人。虽然他十分想在他们到来之前有所作为,却又不能把包围尚未攻克的奥克西姆斯的军队撤下来。(31)而且士兵也不会允许他把理应属于他们的财产让给蛮族,因为他们把在城下因敌人而受的许多伤指给他看并且历数在这次围攻期间他们所经历的战斗;他们宣称,所受这些痛苦的报酬肯定就是从被战败者那里得来的战利品。(32)最后,由于罗马人受制于当时的迫切需要而哥特人又备受饥饿之苦,于是他们相互达成协议,约定罗马人应分配到他们的一半财富,哥特人则保有其余的部分并应成为皇帝的臣民。(33)于是双方都为保证这一协定的实现发出誓言,罗马的指挥官表示协定一定会得到遵守,哥特人则表示不隐匿他们的任何财富。(34)接着他们便均分了全部财富。罗马人方面占领了奥克西姆斯,蛮族则参加了皇帝的军队。

    二十八

    (1)贝利撒里乌斯在占领了奥克西姆斯之后,便赶忙把拉温那包围起来,这次他是用上了他的全部军队的。他还派玛格努斯率领一支大军到拉温那的那一面去,命令他不断沿波河的岸边行进,进行戒备,目的是此后不许哥特人从河道把粮食运进来。(2)此外,从达尔玛提亚率军前来同他会合的维塔利乌斯则保卫波河的对岸。在这里罗马人遇到了一件幸运的事,它使人们十分清楚地看到,命运女神自身正在为双方确定了事件的进程。(3)原来哥特人先前已经在利古里亚集合了大量的船只并把它们带到波河上来,而在把它们装满了谷物和其他食品之后正准备起航去拉温那。(4)但是波河的河水当时降到根本不可能通航的程度,直到罗马人到来并夺取了船只和所有上面的货物的时候。(5)继而不久之后,河流又恢复了原来的水量,可以通航了。而据我们从传统所了解到的,波河先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6)这时蛮族已经开始感到某种缺粮的困境了。要知道,他们既不能从伊奥尼亚湾运进任何东西,因为他们的敌人掌握着全部制海权,而且波河方面也同他们断绝了联系。(7)而法兰克人的领袖们了解到发生的事情并且他们想把意大利据为己有,于是便派遣使节到维提吉斯那里去,提出缔结攻守同盟的保证,条件是他们和他一道共同统治这一土地。(8)而贝利撒里乌斯听到这个消息时,他也派遣使节前去以便说服对方反对日耳曼人 〔121〕 ,使节中便有他自己的大管家提奥多西乌斯。

    (9)日耳曼人的使节是首先得到维提吉斯的接见的,他们讲了这样的话:“日耳曼人的领袖们派我们到你这里来,这首先是因为他们听到你们被贝利撒里乌斯这样包围起来而感到难过,其次是因为他们渴望按照我们缔结联盟的条款尽快为你们报仇。(10)而现在我们要说的是,我们的战士人数至少有五十万之多的军队现在已经越过阿尔卑斯山,并且我们敢夸口,我们一进攻就能用斧头把全部罗马军队埋葬起来。(11)而你们,从你们方面来说,你们不应当按照想奴役你们的那些人的意愿行事,而是应当按照由于对哥特人的忠诚而正在冒着战争危险的那些人的意愿行事。(12)此外,如果一方面,你们把你们的兵力和我们的兵力联合起来,罗马人将不会有任何希望同我们兵戎相见,而是从一开始我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在战争中占上风。(13)但是如果另一方面,哥特人愿意自己同罗马人联合到一起,则甚至在那种情况下,他们也抵抗不了法兰克民族(因为就实力而论,斗争的双方是不均衡的),对你们来说,同最敌视你们的人联合,其最后的结果乃是失败。(14)但是,当有机会不冒危险而得救时,却要遭受一场能以预见到灾难,这是极端愚蠢的行为。而且罗马民族已表明他们对一切蛮族都是完全不可信任的,因为就他们的本性而论,对蛮族便是仇视的。(15)因此我们建议,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同你们一道分享对全部意大利的统治权。我们将以无论怎样看来都是最好的方式来治理这片国土。而对你和哥特人来说,你们自然要选择必然会对你们有利的方针。”上面便是法兰克人所说的话。

    (16)而贝利撒里乌斯派来的使节也上前讲了这样的话。“大群的日耳曼人根本不能给皇帝的军队造成任何伤害————他们就是想用这一点来恐吓你们的————这一事实对你们来说根本用不着给予长篇大论的证明,因为根据长期的经验,你们肯定已经懂得是什么在完全左右战争的进程并且知道在任何情况下勇气也不会被单单是大群人所征服的。(17)而且我们不需要再指出,就事实而论,皇帝在士兵的人数超出敌人方面也有能力胜过所有其他人。(18)但是至于这些法兰克人所吹嘘的、对所有的蛮族所表示的忠诚,这一点他们已经作了充分的展示,先是对都灵吉人和布艮第人,继而还有对你们,他们的联盟者!(19)从我们这方面来说,我们确实愿意问一问法兰克人,当他们宣称他们将确保他们对你们的忠诚时,他们是凭着哪一位神才能以起誓的。因为你们肯定了解对于那位他们借以发了誓的神,他们是以什么方式加以尊崇的。你们知道,他们收取了你们大宗的金钱以及高卢的全部领土作为同你们缔结联盟的代价,但他们在你们遇到危险时却决定不仅不给予你们任何援助,而实际上却蛮横地拿起武器来反对你们,如果你们还记得在波河上所发生过的那些事情的话 〔122〕 。(20)然而我们又有什么必要历数过去的事件来揭示法兰克人的背信弃义呢?没有比他们当前派出的这个使团更加令人厌恶的东西了。(21)他们好像忘掉了他们亲自同你们缔结的协定,他们为保证这一协定所发的誓言,他们竟然又要求分享你们的一切了。(22)如果他们确实从你们手里得到这一切,你们应当好好想一下他们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吧。”

    (23)以上便是贝利撒里乌斯的使节们所说的话。至于维提吉斯,则他在同最有身份的哥特人进行了长时间的商讨之后,决定接受皇帝建议缔结的条约,而要日耳曼人的使节毫无结果地回去了。并且从那时起,哥特人和罗马人开始相互直接地进行磋商,但是贝利撒里乌斯却毫不放松警惕地防止蛮族把粮食给自己运进来。(24)此外他还命令维塔利乌斯去味内提亚,使那里尽可能多的市镇归顺自己一方,与此同时,他本人和他已派出去的伊尔狄盖尔一道,正在监视着波河的两岸,以便使蛮族会因缺粮而更易于向他屈服并且按他本人的意愿同他缔结条约。(25)并且由于他得知还有大量的粮食储存在拉温那城内公家的仓库里,他便买通城中的一个居民暗中放火烧了这些仓库,毁了仓库里的粮食。(26)但是人们说粮食被毁掉实际上是维提吉斯的妻子玛塔宗塔的主使。有些人根据粮食突然着火这一事实而认为这事出于有人策划的阴谋,但又有人猜想这个地方是为雷电所击中。(27)不管人们持有这二者之中的怎样的看法,无论哥特人还是维提吉斯都比任何时候更加陷入一种束手无策的状态,因为这之后他们甚至连自己的同胞也不能相信了,他们并且认为是上帝本人正在对他们进行这场战争。这些事件的经过情况便是这样了。

    (28)原来在阿尔卑斯山里有许多要塞把高卢和利古里亚分开,这一部分罗马人称之为科提亚斯阿尔卑斯山 〔123〕 。(29)这些要塞是由最有身份的许多哥特人守卫着,这是多年来的习惯了。这些人便和自己的妻子儿女住在要塞里,而当贝利撒里乌斯听说这里的卫戍部队有意向他投降时,便派出了他的一名名叫托玛斯的军官和另外几个人到他们那里去,指示他们作出保证并接受那里蛮族的投降。(30)当他们到达阿尔卑斯山时,那一地区卫戍部队的指挥官西西吉斯便把他们迎接到一座要塞里去,他不仅自己投降了,他还敦促其他每一指挥官也这样做。(31)正好在这个时候,已经选拔了四千名利古里亚人和阿尔卑斯山各要塞的士兵的乌莱亚斯正在全速地开赴拉温那以便解救那个城市。(32)但是当这些人得知西西吉斯所做的事情之后,他们便为自己的家人担心,而要求他们应先到家人那里去。(33)于是乌莱亚斯便率领着他的全部军队进入了科提亚斯阿尔卑斯山并且包围了西西吉斯和托玛斯的队伍。当维塔利安的侄子约翰和玛尔提努斯得知这一情况时(原来他们正好在离波河很近的地方),他们便率领全军尽快地前来救援;通过对阿尔卑斯山中某些要塞的出其不意的进攻而占领了它们并且把那里的居民变成了奴隶,而这些俘虏当中恰好又有很多人是正在乌莱亚斯麾下服役的士兵的儿女和妻子。(34)因为他手下大部分士兵就是这些要塞的本地居民。(35)而当这些人得知他们自己的家乡被攻占时,他们便决定投奔约翰的队伍而突然离开哥特人的队伍。这样一来,乌莱亚斯既不能在那里干任何事,又不能去支援在拉温那处于险境的哥特人,而只好和少数人一事无成地返回利古里亚,无所作为地待在那里了。这样贝利撒里乌斯便没有任何干扰地把维提吉斯和哥特人的贵族围困在拉温那了。

    二十九

    (1)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皇帝的使节多姆尼库斯和马克西米努斯————两人都是元老院成员————到来了以便以如下的条件缔结和约。(2)维提吉斯将取得全部皇家财富 〔124〕 的一半并统治波河以北的地区;但另一半的财富则归皇帝所有并且使波河以南全部地区的人成为他的臣民并向他本人纳贡。(3)使节把皇帝的信给贝利撒里乌斯看了之后便去拉温那。而维提吉斯和哥特人了解到他们此行的目的之后,便高兴地同意按照这样的条件签订条约。(4)但是贝利撒里乌斯一听到这个消息却感到十分难过,他认为如果有谁使他在可以不费力地做到这一点时却阻止他赢得整个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并使他不能把维提吉斯作为俘虏带往拜占庭,这乃是一个巨大的灾难。(5)因此当使节们从拉温那回到他这里来时,他断然拒绝由他亲自签署以批准这个协定。(6)而当哥特人了解到这一情况时,他们开始感到,罗马人向他们提出缔结和约是别有用心的,并且对罗马人十分怀疑起来。并且他们立刻明确地表示,如果没有贝利撒里乌斯的签名和誓言,他们绝不会同罗马人签订条约。

    (7)而贝利撒里乌斯当他听说有一些指挥官以他显然在阴谋反对皇帝的事业为理由并由于他十分不愿结束战争而对他加以痛斥的时候,便把他们所有的人召集起来,当着多姆尼库斯和马克西米努斯的面讲了下面的话。(8)“战争的命运绝不是固定的和不可改变的,知道这一点的并不只有我一个人,而我想你们每一个人在这件事上也和我有相同的看法。(9)要知道,以为胜利的希望似乎肯定会到手的许多人,结果为这种希望所欺骗,而另一方面,很明显已遇到灾难的人们往往又出人意料地战胜自己的敌人。(10)因此我认为,设想和平的人们不应当只指望成功的前景,而是要想到结果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125〕 ,他们应当在这个基础上选定自己的政策。(11)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我认为无论怎样,最好的办法是把你们、我的同僚和皇帝的使节召集到一起进行商讨,目的在于使当前这个会可以提供一个机会,使我们从容选择似乎完全有利于皇帝的不管是怎样的一项办法,在于事后你们绝不会再对我有任何责难。(12)要知道,在可以选择更好的办法时,先是沉默不表态,而后来看到了命运注定的结果时却又加以指责,这可以说是糟透了的做法。(13)皇帝为了结束战争作出了怎样的决定以及维提吉斯所希望的又是什么,这些你们当然是一清二楚的。(14)如果你们也认为这种做法有利的话,那么每个人都可以站出来发表意见,而如果你们认为你们能够为罗马人收复整个意大利并且制服敌人的话,那也不会有任何事物阻止你们十分坦率地把意见讲出来。”(15)贝利撒里乌斯说了这番话之后,所有的人都明确地表示了这样的意见,即皇帝所作的决定是最好的,并且他们不再能给予敌人任何更多的伤害了。(16)贝利撒里乌斯听了指挥官们所表达的意见很是高兴并要他们把这意见记下来以便今后绝不会加以否认。于是他们便拟订了一份文书,说他们无法在战争中制服敌人。

    (17)这便是当时在罗马的营地中人们提出的想法。但是饱受饥馑之苦并且不再能把痛苦忍受下去的哥特人却处于一种犹豫不决的状态;原来一方面他们对维提吉斯的统治是敌视的,因为他是个极不走运的人物,而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愿从属于皇帝,他们担心的只是:一旦成为皇帝的奴隶,他们将被迫迁出意大利而定居到拜占庭那边去。(18)因此哥特人在商讨之后,他们中间的显要人物决定拥戴贝利撒里乌斯为西方的皇帝。于是他们暗中派人去他那里,请求他行使皇帝的权力。他们表示,如果贝利撒里乌斯这样做的话,他们是乐于追随他的。(19)但是贝利撒里乌斯根本不愿意违反皇帝的意旨来行使统治大权;(20)原来他极为厌恶僭主这个称号,而且,事实上,先前他便曾向皇帝发过最庄重的誓言,即当皇帝在世期间,他绝不会发动任何政变;但是为了使他面临的形势向最有利的方向发展,他装作高兴地接受蛮族的建议的样子。(21)维提吉斯察觉到这一情况而害怕起来,就一面声称哥特人的考虑已经取得可能取得的最好结果,另一面他也在暗中敦促贝利撒里乌斯行使皇帝的权力;要知道,他说,任何人都不会反对他的。(22)确实贝利撒里乌斯再次把皇帝的使节和全体指挥官召集起来,问他们:把全部哥特人和维提吉斯加以俘获,确保他们的全部财富成为战利品并且为罗马人收复整个意大利,这事在他们看来是否十分重要?(23)于是他们说这对罗马人来说乃是破天荒的一大幸事,他们并且请求他不管能用什么办法也要尽快实现此事。(24)于是贝利撒里乌斯立刻派自己的一些亲信到维提吉斯和哥特人中的知名人士那里去,要他们实现他们已答应的事情。(25)确实,饥饿使他们不能把这事再拖下去了,日益严重的饥饿迫使他们作出了这样的决定。(26)于是他们再次把使节派到罗马人的营地来,指示使者在公开的场合作个模棱两可的声明,而在暗中是要贝利撒里乌斯作出保证不对任何哥特人有任何伤害,并且自此之后他本人就是哥特人和意大利人的国王了;这一点实现之后,他们将和他以及罗马军队一道开入拉温那。(27)至于贝利撒里乌斯,对所有其余的一切都像使节要求于他的那样用誓言作了保证,但是涉及国王的称号,他说他要向维提吉斯本人和哥特人的领袖们发誓。(28)而使节们认为他绝不会拒绝国王的称号,认为他想得到这一称号更甚于对所有其他事物的要求,因而便毫不犹豫地促请贝利撒里乌斯和他们一道去拉温那。(29)于是贝利撒里乌斯便命令贝撒斯、约翰、纳尔吉斯和阿腊提乌斯偕同他们各自指挥的队伍去不同的地点(因为他认为这些人对他采取极为敌视的态度)并且为他们自己筹措粮食;他说在他当时所在的地方他不再可能为全军把粮食运来了。(30)这些军官以及不久前从拜占庭来的近卫军长官阿撒那西乌斯于是便按照给他们的指示出发了,而他本人则带领其余的军队和哥特人的使节一道进入拉温那。(31)他把谷物和其他食品装到一个船队上,然后下令他们尽快去克拉赛斯的港湾;原来罗马人把港湾所在地的拉温那近郊称为克拉赛斯 〔126〕 。

    (32)当我看到那时罗马军队开入拉温那的时候,我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即已经发生的这些事情根本不是由于人们的智慧或由于他们的任何其他种类的杰出才能,而是某种上天的力量一直在改变它们的目标并且使之顺利无阻地得以实现。(33)要知道,尽管哥特人的人数比自己的敌人要多得多,力量也强大得多,并且他们进入拉温那以来既没有经历一场决战,也没有因为任何其他灾难而精神沮丧,但他们依然成了比他们弱的一支军队的俘虏并且根本不把遭受奴役看成是一种侮辱。(34)但是当坐在城门口的妇女们看到了全部军队(因为她们听自己的丈夫说,敌人都是身材高大的人并且多得数不清)的时候,她们便都把唾沫吐向自己丈夫的脸,指着胜利者骂自己的丈夫是胆小鬼。

    (35)至于贝利撒里乌斯,他把维提吉斯看管起来,但是对他表示尊重,他要居住在波河以南的那些蛮族返回自己的故土,允许他们不受干扰地耕种自己的土地。(36)他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感到在那一地区不会有要他对付的敌视他的力量,而且那一地区的哥特人绝不会联合到一起,因为实际上他在这之前已经把许多罗马军队安排在那一地区的城镇里。于是这些哥特人便高高兴兴地赶紧回去了。(37)这样罗马人现在就使自己的处境安全了。因为至少在拉温那,哥特人的人数不再超过他们。随后他又取得了皇宫里的金钱,打算把这些钱送到皇帝那里去。(38)至于哥特人的私人财产,则他既不劫掠任何个人财物,也不允许任何其他罗马人进行这样的劫掠,而是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按照协定的条款保有自己的财产。(39)而当卫戍最强大的城镇的那些蛮族听说拉温那和维提吉斯均已在敌人手中时,他们也开始派遣使者到贝利撒里乌斯那里去,请求允许他们投降并献出他们守卫的地方。(40)而他则满心愿意地向他们所有的人作出保证,从而接管了塔尔贝西乌姆 〔127〕 和味内提亚地区的其他要塞。而凯吉纳是埃米利亚留下的唯一城市,而这是他先前和拉温那一道接管过来的。(41)在这些城镇进行统治的哥特人,他们一旦得到保证,便来到贝利撒里乌斯处和他待在一起,但只有一个例外,这就是伊尔狄巴杜斯。此人是一位知名人士,是维罗那卫戍卫队的指挥官。他虽然也和其他人一样,为了同样的目的把使者派到贝利撒里乌斯那里去————特别是因为贝利撒里乌斯在拉温那发现了此人的子女并把他们拘留起来————但是他仍然既不去拉温那,自己也不向贝利撒里乌斯投降。原来是命运使他陷入这样一种处境,这就是下面我要讲的。

    三十

    (1)原来在罗马军队里有一些军官出于对贝利撒里乌斯的怨恨而在皇帝面前诽谤他,指控他有篡位的野心,尽管就他的情况而论,这种指控是没有任何根据的。(2)而这时皇帝已经在召唤贝利撒里乌斯尽快回去以便对波斯人作战,这与其说是中了那些诽谤者的谗言,毋宁说米地亚战争已经迫在眉睫。在这期间他命令贝撒斯和约翰以及其他人负责意大利事务,并指示康士坦提安从达尔玛提亚去拉温那。(3)而居住在波河和拉温那以北地区的哥特人听说皇帝正在召唤贝利撒里乌斯,起初他们确实对此毫不介意,以为贝利撒里乌斯绝不会认为意大利王国比对优斯提尼安的忠诚还不重要。(4)但是当他们得知贝利撒里乌斯正在十分认真地做离开的准备时,那一地区仍旧留下来的所有忠诚的哥特人便有了一个共同目标,并且到提奇努姆地方维提吉斯的侄子乌莱亚斯那里去;他们先是同他一道叹息了很久,然后对他讲了这样的话:(5)“对于哥特民族当前的不幸表明要负主要责任的不是别人而恰恰是你。要知道,从我们这方面来说,早就应当把你的叔父从王位上撤换下来,因为他在领导我们时表现得如此怯懦并且运气又如此之坏,正像我们撤换提奥德里克的侄子提奥达图斯那样,除非是出于对于你似乎表现出来的与生俱来勇敢的尊重,因此我们已作出决定只把名义上的国王称号给予维提吉斯而实际上把哥特人的统治大权只交给你一个人。(6)然而当时看来似乎是体谅的东西现在看来显然是愚蠢,是我们当前这些不幸的原因。(7)因为,你知道,亲爱的乌莱亚斯,有很多哥特人和我们最高贵的人已经死在战争里,而在幸存者当中的那些高贵的人也将被贝利撒里乌斯连同维提吉斯和所有我们的财富一道带着离开这里。(8)谁也不能否认,稍后我们也将遭到同样的命运,因为我们已经缩小成可怜的一小批人了。(9)因此,既然这样悲惨的命运已经到临我们头上,那我们便宁愿光荣地死去,也不愿意看到我们的妻子儿女被敌人带到世界边远的地方去。(10)而且,只要我们有你作为我们的斗争的领袖,我们也许会干出某种不愧为勇敢的人的事情。”以上就是哥特人的话。

    (11)但乌莱亚斯作了如下的回答:“你们说在当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应当选择冒险作战的办法而不是受到奴役,这个意见我是同意的。(12)但是,另一方面,要我登上哥特人的王位,那就非常不合适了,首先这是因为,作为维提吉斯这个十分不幸的人物的侄子,我在敌人心目中会成为一个应当受到蔑视的人,要知道,人们都认为在亲人当中,同样的命运也会由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的;(13)其次是因为,如果我篡夺我的叔父的统治大权,那么人们会认为我干了渎神的事情,如果我这样干,说不定你们大多数人会对我表示愤怒。(14)但是我的意见是一定要伊尔狄巴杜斯成为哥特人这一危险事业的领袖,他是一位极为杰出并且显然又果敢有为的人。(15)并且人们还可以有把握地期待,提乌迪斯这位西哥特人的领袖,既然他是伊尔狄巴杜斯的叔父,他也会由于亲属的缘故在战争中帮助他。而确实,这一点也使我们在同敌人作斗争时有理由抱有更具自信的希望。”

    (16)当乌莱亚斯从他的方面作了这样的回答之后,所有的哥特人都认为他的发言提出了对他们有利的办法。(17)于是伊尔狄巴杜斯立刻被他们从维罗那召了来。继而在给他穿上了紫袍 〔128〕 之后,他们宣布他为哥特人的国王,请他掌握当前的局势并提出他们应当采取的对策。这样伊尔狄巴杜斯便行使了国王的权力。(18)但是在这之后不久他把全体哥特人召集到一起,作了如下的发言:“战友们,我十分清楚,你们所有的人都经历过多次战争,这样我们也许绝不会凭一时的冲动便去作战。(19)要知道,经验使人作出冷静的判断,这样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流于鲁莽行事。(20)为了对自己做到公正,你们应当回想一下迄今我们经历的一切并在记住这一点的情况下制订出应付当前情况的计划。要知道,当人们把过去的事情忘掉的时候,他们往往由于愚蠢而在错误的时刻激动起来,随后当他们冒险孤注一掷时,他们也便遭到彻底的毁灭。(21)当维提吉斯把自己交到敌人的手里去时,这种做法并不违反你们的意愿,你们也不曾极力劝阻他,那时你们在不幸的命运面前卑躬屈膝并且认为坐在自己家里听从贝利撒里乌斯的摆布,而不是在无穷无尽的危险中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这才是最符合我们自己的利益的。(22)现在,你们听说贝利撒里乌斯正在去拜占庭,你们才决定发动一次政变。而你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很好地考虑到这一点,事情并不总是像人们所希望的那样顺利,而在很多情况下,事情的结果出人意料,同所确定的完全相反。(23)偶然的事件或看法的改变会在人们根本没有料到的情况下使大多数的事情得到纠正;而且即使现在,在贝利撒里乌斯身上也绝不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24)因此,最好是先去他那里打听一下并且设法使他回到先前的协议上来,而只有在这之后,你们才应当研究下一步怎样做最好。”

    (25)当伊尔狄巴杜斯说了这一番话之后,哥特人认为他的意见很好,于是他尽快地把使节派到拉温那去。这些使节见到贝利撒里乌斯之后,便提醒他不要忘记他同哥特人缔结的协定,并且谴责他违反自己的诺言,说他甘愿做一名奴隶,他们所以责骂他,是因为————他们说————他甘愿受奴役而不愿做国王,并且还不为此感到羞耻;他们一直在用诸如此类的许多话敦促他接受统治大权。(26)他们说,如果想接受这权力的话,伊尔狄巴杜斯会自愿前来,把国王的权力放到他的脚下,向贝利撒里乌斯这位哥特人和意大利人的国王表示敬意。(27)因此使节们这一方面便一直发表这类的意见,以为此人会毫不犹豫地,立刻接受国王的称号。(28)但是,同他们所预料的完全相反,他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声称只要优斯提尼安皇帝在世,他贝利撒里乌斯绝不会僭取国王的称号。(29)使节们听到这话,便尽快地离开,并把全部经过报告给伊尔狄巴杜斯。(30)于是贝利撒里乌斯便启程去拜占庭。冬天结束了,普洛科皮乌斯所记述的这场战争的第五个年头 〔129〕 也结束了。

    注释

    〔1〕 可能是卡利古拉比赛场。

    〔2〕 phrenitis( ρ υíιτιsι)。

    〔3〕 公元536至537年。

    〔4〕 即菲斯卡列塔(Torre Fiscale);此地离罗马实际上只有三十斯塔迪昂,即5.55公里。

    〔5〕 奥斯田西斯门(Porta Ostiensis)。

    〔6〕 这里指敌人的据点。

    〔7〕 参见本书第五卷第六章第7节及注释。

    〔8〕 圣保罗的这个教堂位于罗马以南,在奥尔田西斯门(它现在仍然叫圣保罗门)外。

    〔9〕 圣彼得和圣保罗。

    〔10〕 提布尔。

    〔11〕 本卷第三章第7节。

    〔12〕 实际上该火山位于拿波利的东南。

    〔13〕 这里指的是公元472年喷发的那一次,这一年相当于我国南朝宋明帝泰豫元年。

    〔14〕 自从有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喷发(公元79年)以来,每喷发一次相隔在一百年和一百多年之间。

    〔15〕 意大利南部城市,也叫叙德路斯(Hydrus)。

    〔16〕 正规的港口波尔图斯在哥特人手里。

    〔17〕 参见本书第五卷第十九章第6节。

    〔18〕 参见本书第五卷第十九章第11节。

    〔19〕 即图拉真和狄奥根尼斯麾下的骑兵。

    〔20〕 公元476年。参见本书第五卷第一章第6至8节及有关注释。

    〔21〕 参见本书第五卷第一章第10和11节。

    〔22〕 哥特人是基督教徒,但信奉的是其异端阿里乌斯派。

    〔23〕 这里和后面有冒号的发言者是作者全集第一版(1661~1663)的编订者玛尔特列图斯加上的。

    〔24〕 罗马正式的港口波尔图斯是在哥特人手里,所以这时只能通过欧斯提亚。参见本卷第五章第3节。

    〔25〕 即向上游方向的。

    〔26〕 本书第四卷第二十六章第14节。

    〔27〕 前面已提到的人质事情,参见第一章结尾处。

    〔28〕 今天的奇维塔·维奇亚(Civita Vecchia)。

    〔29〕 米兰的拉丁名称Mediolanum有“中间的城”的意思。在公元四世纪它是利古里亚的首府。

    〔30〕 参见本书第五卷第十六章第4节。

    〔31〕 参见本书第五卷第十六章全章。

    〔32〕 参见本书第五卷第十九章第13节。

    〔33〕 即Aqua Virgo。

    〔34〕 参见第五卷第十九章第18节。

    〔35〕 今天的奥西莫(Osimo)。

    〔36〕 今天的乌尔比诺(Urbino)。

    〔37〕 今天的里米尼(Rimini)。

    〔38〕 参见本书第五卷第十一章第27节。

    〔39〕 参见本卷第七章第25节。

    〔40〕 今天的奇乌吉(Chiusi)。

    〔41〕 即Urbs Vetus(老城),今天的奥尔维托(Orvieto)。

    〔42〕 Tuder或Tudertum,今天的托狄(Todi)。

    〔43〕 今天的蒙特费尔特洛(Montefeltro)。

    〔44〕 即约翰在出发进攻皮凯努姆时(第十章第1节)率领的两千名骑兵,他正在和这些骑兵守卫阿里米努姆。

    〔45〕 参见本书第五卷第二十九章第3节。

    〔46〕 通道是皇帝维斯帕西亚努斯在公元76年开凿的。这个门在南端。

    〔47〕 北端。

    〔48〕 petra拉丁语意为岩石。我国古时也有所谓“石门”。

    〔49〕 上方即南端的门。

    〔50〕 参见本卷第七章第26节。

    〔51〕 参见本卷第七章第35节。

    〔52〕 今天的帕维亚(Pavia)。

    〔53〕 今天的贝尔加莫(Bergamo),曾为阿提拉摧毁过。在米兰东北45公里。

    〔54〕 今天的科莫(Como),在米兰北偏西北约40公里,科莫湖最南端。

    〔55〕 今天的诺瓦拉(Novara)。在米兰以西约46公里。

    〔56〕 537/538年。

    〔57〕 希腊语 γκ ν即有“肘部”的意思。

    〔58〕 约合十五公里。

    〔59〕 参见本书第一卷第十五章第31节。此人是波斯的阿尔明尼亚人。

    〔60〕 参见本书第一卷第十五章第31节。

    〔61〕 参见本书第四卷第四章第30节。

    〔62〕 即多瑙河。

    〔63〕 即隆巴底人,原意似是“长胡须的人”。

    〔64〕 公元491年。

    〔65〕 参见本书第三卷第二章第2——6节;第七卷第二十四章第10节。

    〔66〕 公元527年。

    〔67〕 参见本书第七卷第三十四章第42节。

    〔68〕 rex,实际上是头目、酋长的意思。

    〔69〕 在现存文献中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记述,可能是作者的误记。

    〔70〕 斯拉夫人。

    〔71〕 居住在莱茵河河口附近的一个部族。

    〔72〕 居住在丹麦半岛上的一批部族集团。

    〔73〕 这个岛可能是冰岛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部,半岛当时被看成是一个岛,名称叫“斯堪札”(Scanza)。图勒(Thule)这个名字从远古以来人们便很熟悉。在亚历山大大帝时代航海家皮提亚斯(Pytheas)便对他作过描述,他说他本人便到过这个岛。迄今还没有人可以说出它到底是今天的什么地方,人们只作出各种不同的猜测,但它始终被认为是在世界的最北端,即所谓“Ultima Thule”。

    〔74〕 参见本卷第十四章第42节。

    〔75〕 本卷第十四章第37节介绍了这一话题。

    〔76〕 今天的费尔莫(Fermo)。

    〔77〕 即Urbs Salvia,今天的乌尔比撒利亚(Urbisaglia)。

    〔78〕 公元452年的入侵。

    〔79〕 ιξ希腊语意为“山羊”;埃吉斯图斯(Aegisthus)意为“山羊之子”。

    〔80〕 约合十一公里。

    〔81〕 Urbs Vetus(旧城);今天的乌尔维托(Urvieto)。

    〔82〕 今天的乌尔比诺(Urbino)。

    〔83〕 参见本书第六卷第十章第5节。

    〔84〕 这种装置的希腊语stoa相当于罗马人的Vinea。

    〔85〕 今天的奇塞纳(Cesena)。

    〔86〕 原意是Forum Cornelii(科尔涅利乌斯广场);今天的伊莫拉(Imola)。

    〔87〕 参见本卷第十一章第2节。

    〔88〕 帕利亚河(Paglia)现在只流经这座山的两侧————霍奇金。

    〔89〕 在前面第4节里作者曾提到这座城市投降的事但语焉不详,而普洛科皮乌斯后来也没有再提此事。

    〔90〕 这里指亚得里亚海。

    〔91〕 枯黄色。

    〔92〕 即约翰和优斯提努斯。

    〔93〕 有一个本子是三万人,看起来比较合理。

    〔94〕 公元538至539年。

    〔95〕 参见本卷第十九章第20节。

    〔96〕 即所谓摩尔人(Moors)。

    〔97〕 即波斯人。

    〔98〕 参见本书第二卷(波斯战争史)第二章。

    〔99〕 即拜占庭皇帝的臣民。

    〔100〕 参见本书第二卷第五章以次。

    〔101〕 参见本书第五卷第七章第25节。

    〔102〕 magister,最高级的军衔。

    〔103〕 公元539年。

    〔104〕 Faesulae:今天的费索列(Fiesole)。

    〔105〕 Dertona:今天的特尔托纳(Tertona)。

    〔106〕 约合155公里。

    〔107〕 约合130.4公里。参见本书第三卷第一章第17节。

    〔108〕 皮革可能是喇叭的外壳,而薄木片是出声发音的簧,它的声音可能是高、尖、亮,激越之音使人振奋。铜喇叭的声音一般比较低沉。

    〔109〕 即我们说的腿肚子。

    〔110〕 今天的帕维亚(Pavia)。

    〔111〕 在多尔同。

    〔112〕 约十一公里。

    〔113〕 普洛科皮乌斯把波河以北的地方看成是利古里亚。参见本书第五卷第十五章第28节和有关注释。

    〔114〕 按照普洛科皮乌斯的用法,“日耳曼人”和“法兰克人”是同一个民族。

    〔115〕 比如古罗马人便根据观察牺牲的内脏来进行占卜。

    〔116〕 即埃特路里亚。

    〔117〕 在费苏拉。

    〔118〕 可能是色雷斯的一个部族。

    〔119〕 五十到一百公尺。

    〔120〕 即石灰。

    〔121〕 作者笔下的日耳曼人即法兰克人。

    〔122〕 参见本卷第二十五章第9节。

    〔123〕 λπ ιs Κουτíαs.

    〔124〕 在意大利的。

    〔125〕 或好或坏。

    〔126〕 这似乎和Κλ σσ s意味船舶的有关。

    〔127〕 今天的特列维佐(Treviso)。

    〔128〕 紫色在西方是帝王的、高贵的颜色。天主教的红衣主教的“红”实际上也是这种紫色。

    〔129〕 公元540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