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3. 论实体的特性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由于我们已经看到应该把什么词项放入实体的范畴等级,现在我们应该考察实体的一些特性。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提到一种特性,他声称这种特性是所有实体,包括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这种实体不是在主体之中)的共同的特性。如果把这种特性理解为适合于是在心之外的实体,那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清楚的,因为这样的实体都不出现在主体中。然而,如果认为这种特性适合于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即这样的东西,它们是在心外的实体的名),那么“实体不是在一个主体之中”这个命题就应该按照下面的命题来理解,一个行为的情况意谓:“‘是在一个主体之中’不谓述任何有意义理解的实体的专名或普通的名;‘是在一个主体之中’否定每个这样的有意义理解的名”。例如,凡像下面这样的命题都是真的:“人不是在一个主体之中”;“动物不是在一个主体之中”;“苏格拉底不是在一个主体之中”。然而,如果这样的词项指代它们自身,而不指代它们所意谓的东西,那么说它们是在主体之中就会是真的;因为它们实际上正是命题的部分,因而是心灵的概念或者是说出或写下的词。

    但是亚里士多德本人似乎反对这种说明,因为他承认第二实体表述主体,他还否认它们是在主体之中;但是,如果我们始终一致地理解“第二实体”,那么这两种特性就有一种是不合适的。

    应该回答说,哲学大师并非仅仅以一种方式使用这个术语;而且丝毫也不要求他这样做。为了简便,以不同的方式采用同一个术语常常是有用的。例如,亚里士多德的意思只是说,实体的普通的名谓述主项;然而,如果这些相同的名像它们在产生的相关行为中那样指代,那么具有这些名的东西就不能真谓述“是在一个主体之中”。例如,“苏格拉底是一个动物”是真的;而如果“动物”像它在“苏格拉底是一个动物”中那样指代,那么具有“动物”的东西就不能真谓述“是在一个主体之中”;因为如果“动物”以这种方式指代,那么“动物是在一个主体之中”就是假的。

    实体的另一种特性————属于所有第二实体的特性————是被单义地谓述的特性。这种特性并不仅仅属于第二实体;它也属于种差。然而,它不是第一实体的特性。

    应该注意,恰当地说,除了对于许多事物是共同的东西外,任何东西都不被单义地谓述,除了那种意谓许多事物或能够意谓许多事物的东西以外,任何东西都不被单义地谓述。所以,既然第一实体均仅仅专属于一个个体,并且不意谓多个东西,因此它们不被单义地谓述。然而,第二实体意谓多个东西。“人”这个名主要不意谓一种对于所有人都是共同的本性,可是许多人却错误地认为是那样;相反,它主要意谓所有特殊的人,如同我们前面借助达姆森而说明的那样。无论是谁首先建立了“人”这个词的用法,他都是看到某个特定的人并创造出这个词意谓那个人和每个与他相像的实体。建立这个词的用法的人并不一定想到那种共同本性,因为很简单,没有这样的共同本性。但是即使“人”毫无区别地意谓许多人,它也不是歧义的,因为在毫无区别地意谓许多人时,它是一个仅仅从属于一个概念而不是从属于多个概念的符号。

    人们认为实体具有的第三种特性在于这样一个事实:第一实体意谓这某种东西,而第二实体意谓这样的东西。由于意谓这某种东西或这样的东西不属于是在心外的实体,而仅仅属于这样的实体的符号,因此可以看出,存在于心外的实体的符号,专门的和普通的,就叫做第一和第二实体。必须承认这一点。

    尽管如此,仍然应该注意,意谓这某种东西不过是意谓一个东西而不是多个东西;而意谓这样的东西则是能够意谓多个东西。所以,当亚里士多德说第二实体意谓这样的东西时,他的意思不是说,第二实体意谓一种特性或某种实际上在一个个体出现的东西;因为这根本是假的。从我前面的说明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的意思只是说,第二实体意谓多个东西而不是仅仅一个东西。考察《范畴篇》相关的章节可以证明这一点。我对《范畴篇》的评注说明了这一点。

    实体的第四种特性是没有对立的东西。应该注意,对立性有两种非常不同的形式。对立性可以是词项的一种特性。例如我们说,“白的”和“黑的”是对立的性质,因为“白的”和“黑的”这两个词项在代表相同的东西时不可能同时真谓述这个东西。对立性可以是事物的一种特性。这里,这个词项有三种意义:一种狭义、一种广义和一种最广泛的意义。在狭义上,下面这样的事物被说成是对立的东西,它们在一个主体中起相互排斥的作用,当它们在一个主体中自然地相互替代时,它们逐渐地这样替代。在这种意义上,任何一个实体与其他任何一个实体都不是对立的。在广义上,下面这样的事物被说成是对立的,它们在一个主体中起相互排斥的作用,却不在它们的第一主体中逐渐地相互替代。在这种意义上,实体的形式是对立的,因为它们在同一种质料中相互排斥。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那些由在广义上对立的事物构成的事物是对立的。例如,气和火被说成是对立的东西,因为它们是由在广义上对立的实体形式构成的。任何实体东西都不是第一种意义上对立的;但是在第二和第三种意义上,实体是作为对立面而对立的。在《范畴篇》中,哲学大师在第一种意义上谈论对立的东西;在其他地方,他在其他意义上谈论对立的东西。

    实体的第五种特性是不容许程度的变化。应该理解这里的意思是说,在实体这个属中,绝没有普通词项先是以“更”这个副词后又以“不如”这个副词谓述数量为一的实体。例如,“苏格拉底比他以前更是人(或比他以前更是动物)”和“苏格拉底不如他以前是人(或不如他以前是动物)”这两个命题或其他与此相似的命题不可能相续是真的。例如,这样的谓词绝不能如下那样真谓述指代实体的词项:“这现在比它过去更是人(更是动物)”或“这现在不如它过去是人(或不如它过去是动物)”。然而它却可以表述数量为一的实体:“这现在是比它过去更白的”。

    实体的第六种特性是,实体保持数量为一和相同,同时可以先后相继接受对立的东西。例如,数量为一和相同的东西可以是先黑后白的。但是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指出的那样,这种特性属于实体,而不属于其他是者。他说:“实体最专门的特征似乎是这样的:它在数目上保持为同一个,同时应该允许有对立的东西。因为在其他事物中,任何东西都不是实体,都不是在保持数目为一的同时允许有对立的东西。这样,一种颜色在数目上保持为一个事物的时候不允许既是白的又是黑的;一种行为在保持数目为一的时候也不能既是善的又是恶的。对于其他不是实体的事物也是如此。但是实体在保持数目为一的时候却能够接受对立的东西。这样一个人在数目上保持为一的时候可以先是黑的,后来是白的;先是暖的,后来是冷的;先是恶的,后来是善的。在其他事物身上不会发现这种特征。”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根据亚里士多德,接受对立的东西仅仅是实体的一种性质。因此在他看来,任何与实体不同的东西都不可能接受对立的东西。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亚里士多德坚持两种观点。首先,我们可以推论,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量不是这样一种与实体不同的偶性,它既确实是实体固有的,又确实起物体量的主体的作用。现在有许多作者说量是主体中存在的一种偶性和质的主体,他们就是持这种观点。因为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就会必然得出,某种不同于实体的东西一方面保持数量为一和相同,同时又可能会由于发生一种变化而接受对立的东西;因为如果这种观点是真的,量就会先得到一种特性,后又得到与此对立的特性。事实上,量会比实体更直接地并且在实体之前接受对立的东西,因为根据那种观点,实体不是对立的特性的直接主体,而只是间接主体。结果,除非以量作媒介,否则它不接受对立的特性。

    同样,我们可以推论,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任何偶性都不是任何其他偶性的主体,至少不是具有对立的东西的偶性的主体。因为如果是这样,那么某种不同于实体的东西就可能会先后相继接受对立的东西。

    这样就得出,智力和意志是使智力活动、决断和其他这样的行为和习惯首先得以接受的智慧心灵的偶性,这种看法与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