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問」,《家語》「有」作「或」。《月令》「無有斬伐」,《呂氏春秋·季夏》篇「有」作「或」。《左傳》莊三十二年:「故有得神以興,亦有以亡。」《周語》「有」並作「或」。哀七年「曹人或夢眾君子立於社宮而謀亡曹」,《史記·曹世家》「或」作「有」。《周語》「而或專之,其害多矣」,《史記·周本紀》「或」作「有」。蓋「或」字古讀若「域」,「有」字古讀若「以」(說見《唐韻正》),二聲相近,故曰:「或」之言「有」也。聲義相通,則字亦相通。《說文》:「或,邦也。從口,戈以守一。一,地也。或從土作域。」《詩·玄鳥》:「正域彼四方。」《傳》曰:「域,有也。」「域」之訓為「有」,猶「或」之訓為「有」也。「或」之通作「有」,猶《玄鳥》之「奄有九有」,《韓詩》作「九域」也。(見《文選·冊魏公九錫文》注。《荀子·禮論》篇:「人有是,士君子也。外是,民也。」《史記·禮書》「有」作「域」。)「或」、「有」同義,則可以互訓。故「不其或稽」(《盤庚》),不其有稽也。「曷其有佸」(《詩·君子於役》),曷其或佸也。「不敢有後」(《多士》),不敢或後也。「莫敢或遑」(《詩·殷其雷》),莫敢有遑也。「未之有舍」(《檀弓》曰:「自上世以來,未之有舍也。」),未之或舍也。「未之或失」(昭十三年《左傳》曰:「自古以來,未之或失也。」),未之有失也。「毋有不當」(《月令》),毋或不當也。「毋或不良」(同上),毋有不良也。「有渝此盟」(僖二十八年《左傳》),或渝此盟也。「或間茲命」(襄十一年),有間茲命也。「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係辭傳》),「或」亦「有」也。「禮有大有小,有顯有微」(《禮器》),有,亦「或」也。是「或」、「有」二字,隨舉一言,而其義皆通也。

    或,猶「又」也。《詩·賓之初筵》曰:「既立之監,或佐之史。」言又佐之史也。《禮記·檀弓》曰:「父死之謂何,或敢有他誌以辱君義。」《晉語》「或」作「又」。(上文曰:「父死之謂何,又因以為利。」)哀元年《左傳》曰:「今吳不如過,而越大於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史記·吳世家》作「又將寬之」。《賈子·保傅》篇曰:「鄙諺曰:『不習為吏,而視己事』又曰:『前車覆,後車戒。』」《韓詩外傳》「又曰」作「或曰」。或,古讀若域。又,古讀若異(說見《唐韻正》)。二聲相近,故義相通,而字亦相通。「或」之通作「又」,猶「或」之通作「有」矣。

    或,語助也。《詩·天保》曰:「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言無不爾承也。或,語助耳。《箋》曰:「或之言有也。」亦謂語助之「有」,無意義也。

    抑、意、噫、億、懿

    抑,詞之轉也。昭八年《左傳》注曰:「抑,疑辭。」常語也。字或作「意」。《周語》曰:「敢問天道乎?抑人故也?」《賈子·禮容語》篇「抑」作「意」。《論語·學而》篇:「求之與?抑與之與?」《漢石經》作「意」。《墨子·明鬼》篇曰:「豈女為之與?意鮑為之與?」《莊子·盜蹠》篇曰:「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意」並與「抑」同。字又作「噫」,又作「億」,又作「懿」,聲義並同也。《書·金縢》曰:「二公及王,乃問諸史與百執事。對曰:『信,噫公命我勿敢言。』」《釋文》曰:「噫,馬本作『懿』,猶『億』也。」家大人曰:噫、懿、億,並與「抑」同。「信」為一句,「噫公命我勿敢言」為一句。言信有此事,抑公命我勿敢言之也。《易·震》六二曰:「億喪貝。」王弼注曰:「億,辭也。」《釋文》曰:「億,本又作噫。」《禮記·文王世子》注曰:「億可以為之也。」《釋文》曰:「億,本又作噫。」《莊子·在宥》篇曰:「意治人之過也。」《釋文》曰:「意,本又作噫。」《外物》篇曰:「夫流遁之志,決絕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與?」《新序·雜事》篇曰:「噫將使我追車而赴馬乎?投石而超距乎?逐麋鹿而搏豹虎乎?噫將使我出正辭而當諸侯乎?決嫌疑而定猶豫乎?」《韓詩外傳》「噫」作「意」。《楚語》曰:「作《懿》戒以自儆。」韋注曰:「懿,《詩·大雅·抑》之篇也。懿,讀之曰抑。」是抑、意、噫、億、懿,五字並同也。故馬注曰:「懿,猶億也。」某氏不知「噫」為「抑」之借字,而以為恨辭,失之矣。

    抑,發語詞也。昭十三年《左傳》:「晉侯使叔向告劉獻公曰:『抑齊人不盟,若之何?』」十九年:「寡君與其二三老曰:『抑天實剝亂是,吾何知焉?』」《晉語》:「苦成叔子曰:『抑年少而執官者眾,吾安容子?』」或作「噫」、「意」。《詩·十月之交》曰:「抑此皇父。」《釋文》引《韓詩》曰:「抑,意也。」《莊子·大宗師》篇:「許由曰:『噫未可知也。』」《釋文》曰:「噫,崔雲『辭也』。本亦作『意』。」

    抑亦,亦詞之轉也。昭三十年《左傳》曰:「其抑亦將卒以祚吳乎?」《論語·子路》篇曰:「抑亦可以為次矣。」是也。或作「意亦」,或作「噫亦」,或作「億亦」,聲義並同也。《易·係辭傳》曰:「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釋文》曰:「噫,於其反。王肅於力反,辭也。馬同。」引之案,馬、王說是也。噫亦,即抑亦也(抑,通作「噫」,已見上條)。《大戴禮·武王踐阼》篇曰:「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與?」《荀子·修身》篇曰:「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意亦有所止之與?」《秦策》曰:「誠病乎?意亦思乎?」《史記·吳王濞傳》曰:「億亦可乎?」《漢書》作「意亦」,字並與「抑亦」同。《正義》以為「噫乎發歎」,及《釋文》「於其反」之音,皆失之矣。

    或言「意者」者,亦疑詞也。《管子·小問》篇曰:「意者君乘駁馬而洀桓,迎日而馳乎?」《晏子·雜篇》曰:「意者非臣之罪乎?」《墨子·公孟》篇曰:「意者先王之言有不善乎?」《莊子·天運》篇曰:「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意者其運轉而不能自止邪?」「意者」,或作「抑者」。《漢書·敘傳》曰「其抑者從橫之事復起於今乎」,是也。「意者」之言「或者」也。故《易·乾文言》曰:「或之者,疑之也。」《廣雅》曰:「意,疑也。」《韓詩》曰:「抑,意也。」杜注《左傳》曰:「抑,疑辭。」義並同矣。

    一、壹

    一,猶「皆」也。《詩·北門》曰:「政事一埤益我。」言政事皆埤益我也。(《箋》曰:「國有賦稅之事,則減彼一而以益我。」失之。今從朱《傳》。)《禮記大傳》曰:「五者一得於天下,民無不足,無不贍者。」言五者皆得於天下也。《大戴禮·衛將軍文子》篇曰:「若吾子之語審茂,則一諸侯之相也。」盧辯注曰:「一,皆也。」(《家語·弟子行》篇「一」作「壹」。王肅注同。)莊十六年《穀梁傳》曰:「不言公,外內寮一疑之也。」言外內諸侯皆疑之也。(範注曰:「外內同一疑公。」)字或作「壹」。《禮記·三年問》曰:「壹使足以成文理。」王肅注曰:「壹,皆也。」(見《荀子·禮論注》。)

    一,猶「或」也。莊二年《穀梁傳》曰:「其一曰君在而重之也。」文十八年曰:「一曰就賢也。」一曰,或曰也。《大戴禮·夏小正傳》曰:「一則在本,一則在末。」《禮記·樂記》曰:「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間也。」昭元年《左傳》曰:「疆埸之邑,一彼一此,何常之有?」五年曰:「一臧一否,其誰能常之?」莊十八年《穀梁傳》曰:「一有一亡曰有。」僖八年曰:「一則以宗廟臨之而後貶焉,一則以外之弗夫人而見正焉。」《論語·裏仁》篇曰:「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爾雅》曰:「泉一見一否為瀸,井一有水一無水為瀱汋。」以上諸「一」字,並與「或」同義。

    一,猶乃也。《呂氏春秋·知士》篇曰:「靜郭君之於寡人,一至此乎?」高注曰:「一,猶乃也。」又《貴直篇》曰:「士之遫獘一若此乎!」《史記·商君傳》曰:「為法之敝,一至此哉!」義並同也。

    一,語助也。昭二十年《左傳》曰:「君一過多矣,何信於讒?」《管子·霸形》篇曰:「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矣。」《晏子春秋·諫篇》曰:「寡人一樂之是欲。」《莊子·大宗師》篇曰:「固有無其實而得其名者乎?回一怪之。」《燕策》曰:「此一何慶吊相隨之速也。」以上諸「一」字皆是語助。字或作「壹」。《禮記·檀弓》曰:「子壹不知夫喪之踴也。」(《正義》曰:「言我專壹,不知夫喪之踴也,何須有節。」失之。)又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正義》曰:「壹者,決定之辭。」失之。)《大學》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言是皆以修身為本也。壹,語助耳。鄭注曰:「壹是,專行是也。」失之。)《大戴禮·小辯》篇曰:「微子之言,吾壹樂辯言。」成十六年《左傳》曰:「敗者壹大。」襄二十一年曰:「今壹不免其身以棄社稷,不亦惑乎?」以上諸「壹」字,亦皆是語助。

    亦

    亦,承上之詞也。若《書·康誥》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是也。昭十七年《公羊傳》注曰:「亦者,兩相須之意。」常語也。

    有不承上文而但為語助者,若《易·井·彖辭》曰:「亦未繘井。」《書·皋陶謨》曰:「亦行有九德。」《詩·草蟲》曰:「亦既見止。」是也。其在句中助語者,若《書·盤庚》曰:「予亦拙謀作乃逸。」《詩·文王》曰:「凡周之士,不顯亦世。」(不顯亦世,言其世之顯也。「不」與「亦」,皆語助耳。《箋》以亦為承上之詞,失之。互見「不」字下。)《思齊》曰:「不顯亦臨,無射亦保。」(《傳》曰:「以顯臨之,保安無厭也。」則「不」字與兩「亦」字皆為語助明矣。《箋》說皆誤。互見「不」字下。)又曰:「不聞亦式,不諫亦入。」是也。(兩「不」字、兩「亦」字皆語助。言聞善言則用之,進諫則納之也。《傳》《箋》皆誤。互見「不」字下。)

    凡言「不亦」者,皆以「亦」為語助。「不亦說乎」,不說乎也。「不亦樂乎」,不樂乎也。「不亦君子乎」,不君子乎也。趙岐注《孟子·滕文公》篇曰:「不亦者,亦也。」失之。

    凡言「盍亦」者,亦以「亦」為語助。「盍亦求之」,盍求之也(《左傳》僖二十四年)。「子盍亦遠績禹功而大庇民乎」,盍遠績禹功而大庇民也(昭元年)。「王其盍亦鑒於人」,盍鑒於人也(《吳語》)。「盍亦反其本矣」,盍反其本也(《孟子·梁惠王》篇)。

    伊繄

    伊,維也。常語也。字或作「繄」。襄十四年《左傳》曰:「王室之不壞,繄伯舅是賴。」《正義》曰:「王室之不傾壞者,唯伯舅是賴也。」唯,與「維」同。又隱元年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言維我獨無也。

    伊,是也。《詩·雄雉》曰:「自詒伊阻。」(《小明》曰:「自詒伊戚。」與此同。)《蒹葭》曰:「所謂伊人。」(《白駒》曰:「所謂伊人。」與此同。)

    《東山》曰:「伊可懷也。」《正月》曰:「伊誰雲憎?」(《何人斯》曰:「伊誰雲從?」與此同。)鄭《箋》並曰:「伊,當作繄。繄,是也。」其作「繄」者,周語曰:「此一王四伯,豈繄多寵,皆亡王之後也。」《吳語》曰:「君王之於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韋注並曰:「繄,是也。」僖五年《左傳》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釋文》與韋注同。又宣二年《左傳》曰:「我之懷矣,自詒伊戚。」《詩·雄雉正義》引作「自詒繄戚」。繄,亦是也。(《正義》曰:「《箋》以宣二年《左傳》『自詒繄戚』,《小明》雲『自詒伊戚』,為義既同,明『伊』有義為『繄』者,故此及《蒹葭》《東山》《白駒》,各以『伊』為『繄』,《小明》不易者,以『伊戚』之文與《傳》正同,為『繄』可知。」據此,則孔氏所見《左傳》作「繄」也。今本《正義》引《左傳》作「伊」者,後人以今本《左傳》改之耳。不知《左傳》作「繄」,《詩》作「伊」,乃為「伊」、「繄」相通之證。若《傳》不作「繄」,何以雲「明伊有義為繄者」?且雲「為繄可知」乎?僖二十四年《傳》曰:「自詒伊戚。」亦當作「繄」,以《傳》內「繄我獨無」、「惟德繄物」、「繄伯舅是賴」例之,則作「繄」者,左傳原文也,後人據《毛詩》改作「伊」耳。陸氏《左傳釋文》於「自詒繄戚」不出「繄」字之音,則所據本已誤作「伊」,竊疑孔氏《詩正義》所據,為賈、服諸家之本。而陸氏《左傳釋文》,則據杜預本也。)

    伊,有也。《詩·頍弁》曰:「豈伊異人。」《箋》曰:「豈有異人疏遠者乎?」是也。又《我將》曰:「伊嘏文王。」伊,有也,發語詞也。嘏,大也。(《正義》曰:「毛於嘏字皆訓為大,此嘏亦為大也。」)大哉文王,歎美之也。(詩凡言「思文後稷」、「於皇武王」、「允文文王」、「於赫湯孫」,皆歎美之詞。《箋》曰:「維受福於文王。」王肅曰:「維天乃大文王之德。」文義皆未安。說見《經義述聞》。)「伊嘏文王」,「有皇上帝」,文義相類。

    夷

    夷,語助也。《周官·行夫》曰:「居於其國,則掌行人之勞辱事焉(句),使則介之。」(劉昌宗誤以「焉使」連讀,辯見《經義述聞》。)鄭注曰:「使,故書曰夷使。夷,發聲。」是也。《詩·瞻卬》曰:「蟊賊蟊疾,靡有夷屆。罪罟不收,靡有夷瘳。」言為害無有終極,如病無有愈時也。(夷,語助也。《傳》《箋》訓「夷」為「常」,則與「屆」字「瘳」字文義不相屬。)昭二十四年《左傳》曰:「紂有億兆夷人。」言有億兆人也。(杜注曰:「兼有四夷。」東晉《秦誓傳》曰:「夷人,平人。」皆失之。)《孟子·盡心》篇曰:「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夷,亦語助。趙注曰:「夷,平也。」平考其行,殊無意義。)言考其行而不掩也。夷,語助也。又《周官·職方氏》曰:「其川課池、嘔夷。」嘔夷,滱水也。(《水經·滱水注》曰:「滱水即漚夷之水。」漚,與「嘔」同。)「嘔」之言「滱」(嘔、滱古音相近),「夷」其語助與?

    洪

    洪,發聲也。《大誥》曰:「洪惟我幼衝人。」《多方》曰:「興惟圖天之命。」皆是也。解者皆訓為「大」,失之。

    庸

    庸,詞之用也。《書·皋陶謨》曰:「帝庸作歌。」襄二十五年《左傳》曰:「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杜注曰:「庸,用也。」是也。

    庸,猶「何」也,「安」也,「詎」也。莊十四年《左傳》曰:「庸非貳乎?」僖十五年曰:「晉其庸可冀乎?」宣十二年曰:「庸可幾乎?」襄十四年曰:「庸知愈乎?」三十年曰:「其庸可俞乎?」昭十年曰:「庸愈乎?」十三年曰:「其庸可棄乎?」哀十六年曰:「庸為直乎?」《晉語》曰:「吾庸知天之不授晉,且以勸荊乎?」莊三十二年《公羊傳》曰:「庸得若是乎?」(何注曰:「庸,猶傭。傭,無節目之辭。」失之。)《呂氏春秋·下賢》篇曰:「吾庸敢驁霸王乎?」皆是也。「庸」與「何」同意,故亦稱「庸何」。文十八年、昭元年《左傳》及《魯語》並曰:「庸何傷?」襄二十五年《左傳》曰:「將庸何歸?」(承上文「君死安歸」言之也。杜注曰:「將用死亡之義,何所歸趣?」失之。)

    庸,猶「何」也。「庸」與「安」同意,故亦稱「庸安」。《荀子·宥坐》篇曰:「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庸,猶「安」也。「庸」與「詎」同意,故亦稱「庸詎」。《莊子·齊物論》篇曰:「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楚詞·哀時命》曰:「庸詎知其吉凶?」庸,猶「詎」也。或曰「庸孰」。《大戴禮記·曾子製言》篇曰:「則雖女親,庸孰能親女乎?」庸孰,猶「庸詎」也。解者多訓為「用」,失之。

    台(音飴)

    台,猶「何」也。如台,猶「奈何」也。《書·湯誓》「夏罪其如台」,《史記·殷本紀》作「有罪其奈何」。《高宗肜日》「乃曰其如台」,《殷本紀》作「乃曰其奈何」。《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殷本紀》作「今王其奈何」。是古謂「奈何」為「如台」也。《盤庚》:「卜稽曰其如台?」亦謂卜問曰其奈何也。《法言·問道》篇:「莊周、申、韓,不乖寡聖人而漸諸篇,則顏氏之子、閔氏之孫其如台?」言三子若不詆訾聖人,則顏、閔之徒其奈之何也。(宋咸注:「台,我也。」失之。)《漢書·敘傳》:「矧乃齊民,作威作惠。如台不匡禮法是謂?」言遊俠之徒,以齊民而作威作惠如此,奈何不匡之以禮法也。(如淳注:「台,我也,我國家也。」失之。)《文選·典引》:「伊考自遂古,乃降戾爰茲。作者七十有四人」,「今其如台而獨闕也?」言今其奈何而獨闕也。(蔡邕《郭有道碑文》「今其如何而闕斯禮」,句法本此。李善注及李賢《後漢書·班固傳》注並曰:「台,我也。」失之。)蓋漢時說《尚書》者,皆以「如台」為「奈何」,故馬、班、子雲並師其訓。自某氏《傳》訓「台」為「我」,而其義遂不可通,段氏若膺《尚書撰異》辨之詳矣。(《爾雅》:「台,我也。」此「非台小子」之「台」,非「如台」之「台」。)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