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性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两性差异和劳动分工

    如前所述,社会情感和对权力的追求,影响个体的活动、安全感寻求和人生三大挑战————爱情、工作和社会中的自我实现。了解个体的心理活动,我们就要习惯于分析社会情感与权力寻求之间量和质的关系。两个因素的相互关系制约了个体对群体生活逻辑的理解程度,进而影响了个体对由群体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劳动分工的服从程度。

    社会分工是维持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人在社会中应该各司其职。个体如果不司其职,否定群体生活的价值,就会成为反社会的人,放弃自己在人类社会中的同伴关系。利己主义、恶作剧、自我中心和惹人生厌的人均属此类。此外,有怪癖的人、流浪汉以及罪犯也属于这一范畴。对这些负性特征的公共谴责,源于对它们起源的一种评估、一种对于与社会规范相叛离的直觉。因此,任何人的价值是由他对同辈的态度以及他参与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个体对于群体生活的认同,凸显了他在群体中的重要性,使他在群体生活中慢慢建立起社交关系。个体的能力决定了他在社会分工中的地位。众多纷繁复杂的因素掩盖了一个简单的真理:个体会为争权夺利的目的将虚假的个体价值引入正常的社会分工中。这种做法干扰和阻挠了社会总产出,并为人类价值观的判断提供了虚假的基础。

    个体通过拒绝他们必须要填补的岗位来影响劳动的分工。此外,个体对于野心和权力的错误欲望,堵塞了他兼顾群体生活和自己私利的途径。同样,各种关于权力的纷争也造成了阶层差异。个人权力和经济利益影响着社会分工,好的岗位都留给了有钱有权的上层阶级,而下层阶级则被排除在外。人们对社会阶层的默认使得社会分工不能顺利和公平地进行。持续干扰社会分工的力量为一类人创造了特权,为另一类人创造了奴役。

    性别是促成社会分工的另一个因素。由于生理优势的差异,一些工作适合于女性,另一些工作适合于男性。这种社会分工应该建立在一个完全公正的基础上,并与所有妇女解放运动的观点在逻辑上不存在冲突。社会分工既不是对女性的剥削,也不是用来打破男女间的平衡关系。每个人都有获得最合适工作的机会。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基于性别的社会分工,让男性和女性各司其职,积极地为社会服务。只要权力不被滥用,这种分工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就不会对个体的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当今社会文化中的男权

    在崇尚个人权力的意识形态下,通过特权个体和阶层的努力,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分工已经带有浓厚的文明色彩,极具特色。在当代文明中,男性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被重点强调。作为劳动分工的特权阶层,男性拥有各种优势,在与女性的互动中处于主导地位。除了那些明显只适合女性的工作,男性在所有工作中永远有着舒适便捷的通道。

    现今,关于男性为支配女性,与女性不满于男性支配的冲突愈演愈烈。两性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狭隘,这种持续的冲突会带来两性的心理失调、隔阂和伤害,导致两性最终必将承受巨大的痛苦。

    无论是社会制度、传统观点、法律还是道德规范和习俗都是由特权男性为维护男性统治地位而设立的。这些社会制度被植入儿童的培养过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尽管儿童并不清楚制度与男权的关系,但是他们的思维已经受此影响。例如,当我们要求一个男孩穿女孩的衣服时,他就会非常生气。一旦一个男孩拥有足够的力量,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你将会看到他表现出对男性特权的偏好以及各方面的优越感。事实上,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会让我们高估权力的作用。反之,父亲作为家中权力的象征只会加强对男性特权的认同。比起母亲,父亲的出现与离开更能引起这个儿童的兴趣。他很快就知道父亲扮演的角色,并注意到父亲如何设定步骤,进行安排和指挥。他会看到父亲如何让别人遵照命令,也会看到母亲向父亲寻求建议与帮助。从各方面来说,父亲都是强大和权威的。对于儿童来说,父亲是一个标准与榜样,父亲使他们相信所有的事都是神圣的,他们会按父亲所说行事。即使有时候父亲在家庭中的影响并不明显,儿童也会感到父亲的主导作用,因为家庭的重担在父亲的肩上。尽管这只是因为社会分工不同使得父亲在发挥力量上更具优势。

    在讨论男性主导的历史起源后,我们必须注意到男权现象并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得到了众多法律条文和执法力量的保障,从而使得男性在那些男权并没有明确的年代中,其主导地位被确立下来。历史证明,母系氏族也曾经存在。在母系氏族中,母亲或女性扮演着主导的角色。在那个时代,男性一出生就被教育要尊重母亲。母系氏族的文化传统也贯穿于远古制度之中。从女性主导到男性主导的社会过渡时期必然存在着一场残酷的、持续的斗争。认为男性主导地位是与生俱来的人,肯定忽略了那段女性主导的历史。男性在男权文化与女权文化的斗争中,最终征服女性,其优势地位得到法律制度的保障。

    男性主导地位是原始人类族群之间持续斗争的结果。在这个斗争过程中,男性扮演了更为突出的角色,并最终用其赢得的新优势来维持自己的领导地位。与之伴随的是产权和继承权通常只能由男性拥有与转让,这些也成为男性统治的基础。

    尽管一个成长中的儿童对于上述现象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也不需要阅读上述内容,但他已经能够察觉男性的优势地位,甚至在父母尽力避免出现男权主义现象的家庭中也会如此。向儿童描述并表达母亲和父亲在家庭中一样重要这一点非常困难。因为年幼的儿童在很早时就已经感受到家庭中男性的特权,在男孩出生那一刻,他就已经感觉到自己相对于女孩具有某些优势。在生育中,人们更倾向于生男孩而非生女孩就是“男性主导”很好的体现。男孩在成长中的每一步都能感受到自己的特权,并觉得自己比女孩更具有价值。成年人关于“因为你是男孩,所以你怎样”的用语直接将儿童的注意力转移到男性角色的重要性上来。

    男性主导的观念还在儿童观察家中女佣的卑微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加强。男孩认为女性在他的环境中,不具有和他等同的价值与尊严。所有女性在婚前常问的最重要问题是:“你对大男子主义,尤其是在家庭生活方面的男女角色怎么看?”然而,这一问题从来没有得到回复。从这个问题中,既看到女性对于平等地位的追求,又看到女性在男权境遇下的无奈。相比之下,男性在童年期就被灌输男性有更高的社会价值,需要扮演更重要的社会角色的观念。他们将男权视为一种内在责任,并且只关注自己独自应对生活和社会的挑战,以及有利于男性的特权。

    男孩会经历许多女性扮演着弱势角色的这种关系情境。这让他发展出男孩是与众不同的想法。他相信值得奋斗的目标是绝对男性化的品质和态度。在这些权力关系中衍生出具有代表性的男性美德。尽管并没有证据支持,但人们会对分别属于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性格特质达成共识。当通过比较男孩和女孩的精神状态来寻找这种现象分类的证据时,我们不是在处理自然现象,而是在描述个体表现。这些个体表现,包括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已经在男权概念的影响下被导向特定的轨道。关于权力的概念促使两性在各自的发展方向中找寻力量。这时,男性化与女性化的性格特质不存在平等,这些特质是为个体实现争权夺利而服务的。换而言之,个体可以通过服从、顺从等女性化特质去争取权力,因为一个听话的儿童比一个不听话的儿童更能得到好处。由于在权力斗争的过程中,个体会以更复杂的形式来表现自己,这使得理解人性变得难上加难。

    当男孩长大后,他的男子气会更为外显。他的野心、对权力的渴望和对超越的追求都是与追求男子气相联系的。对于渴望权力的儿童来说,意识到自己是男性远远不够,还需要证明自己是男人,因此他们必须要拥有特权。一方面他们努力超越,来展现他们的男性特质;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各种方式欺压身边的女性来获取成功。根据自己遇到反抗的程度,男孩或采用暴力,或采用狡猾与欺骗手段,最终实现统治的目的。

    每一个人的价值都是依据男权社会的标准被衡量和评价的,男孩在童年早期就深谙此道并不奇怪。他也会采用这一标准评价自己,反思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男子气,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当今社会,对男子气是什么已达成共识。有时,男子气被描述为绝对自我中心、只爱自己、渴望超越和主宰他人,并伴随一些“活跃”的特质如勇气、力量、责任、好胜、夺权和荣誉,特别希望能够征服女性,等等。在男子气思想的主导下,男性会为争取自己的优势地位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在男权社会中,每一个男孩都会表现出他在成年男性,尤其是父亲身上所看到的行为特征。在当今社会中,这种人为形成的对于男性的夸大妄想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在童年早期,男孩就会急于保持和保护他拥有的力量与特权。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男孩就会表现出所谓“刚强”,有些男孩则表现出粗鲁与野蛮等不良特质。

    男权优势对于个体极具诱惑性,因此很多女孩有大男子主义的想法并不奇怪。这些无法实现的想法成为女孩判断自己行为的标准,并通过女孩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在当今的文化中,似乎所有女人都希望成为男人,以至于有大男子主义想法的这些女孩都倾向于否定自己,为自己是女性感到羞耻。她们只热衷于男性化的活动。这些表现可以理解为她们希望通过表现男性特征来获得优势。

    女性的所谓劣势

    男性认可自己的优势地位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认为男权是自然现象,另一方面是认为女性天生具有劣势,这种劣势在所有种族的妇女中普遍存在。与这一偏见相联系的是部分男性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源于母权社会的战争时期。当时对于男性而言,女性是一个现实的焦虑源。在文学和历史的诸多描述中,能看到关于“男性不安全感”的端倪。例如,某拉丁文作家写道,“女性是原始的混乱之源”,“女性是男性的混乱之源”。在神学中通常质疑女性是否存在灵魂,以及女性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对女巫的猎杀与焚烧也是可悲的例证。当今社会,针对“女性是焦虑之源”的极端男性不安全感现象逐渐消失,这对于全人类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在《圣经》关于原罪的描述或者《荷马史诗》中,女性通常是万恶之源。海伦的故事描绘了一个女人如何将所有人带入不幸。不同时期的传说与神话故事都包含对女性的歧视,将她们视为不洁之物,描写女性的邪恶、虚伪、背叛与善变。在一些司法案例中,还用“妇人之见”来攻击对方。在这些偏见的影响下,女性的才华、勤奋和能力逐渐退化。在一些演讲、谚语、俚语与日常玩笑中,都都可以发现以取笑女性为乐,嘲讽女性的嫉妒、愚蠢和娇宠的现象。

    为了证实女性的劣势,需要独辟蹊径。像斯特林堡、莫比乌斯、叔本华、魏宁格等人,他们以大量顺从的女性为例,来证明女性天生孱弱,不具优势。他们则是顺从女性的主宰者。此外,女性地位低下还表现在:女性与男性同工不同酬。

    在智力和天赋的测验结果上,男孩在数学上表现突出,而女孩在语言上更为优异。表面上看来,男孩在适合男性职业的某些天赋上确实表现出优于女性。但是,进一步研究会发现,女性在这些所谓适合男性的职业上的天赋不足只是一个假象。

    作为女孩,每天都会被一些说辞洗脑:女孩不如男孩,女孩表现出的天赋用处不大。这让女孩会将自己无力改变现实、无力改变女性悲惨命运归结为童年期缺乏训练所导致的无能。在这种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女性会选择她们实际并不感兴趣的“男性”的职业,以便获得更多机会。然而,这些机会对于她们来说是转瞬即逝的,无论是外部资源还是内在心理准备方面,女性都不被承认和重视。

    在上述情境下,女性无价值、无能力似乎得到印证。原因有二:首先,人的价值被从纯粹的商业化,或者是从片面的利己角度进行衡量。在女性天生劣势的偏见下,大多数人难以理解女性会表现出不符合其心理特征的潜能。其次,女性从出生就被灌输自己无能的观念,她们被这种偏见贬低价值,打击自信,并毁灭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女孩会多次经历女性扮演弱势角色的情境,导致这一偏见继续被加强,最终女性会丧失勇气,不敢承担义务,逃避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些表现最终又进一步印证了公众关于女性无用和无能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在了解一个人时,仅片面地通过他在社会中的价值来评估他,会造成他对现实失去希望与勇气,最终他将一事无成。

    身为女孩,没有勇气与自信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然而,有研究发现,在14~18岁青少年群体中,母亲处于高社会阶层或母亲的家庭地位举足轻重的女孩的天赋与能力显著高于男孩。这表明在家庭中能看到母亲对家庭的重要贡献,没有受到女性天生劣势这一偏见影响的女孩会获得更加自由、更加独立的发展。同时,刻板的社会偏见在这样家庭中会被削弱。

    此外,在文学、艺术、工艺和医药领域,女性相比于男性,获得了更大的成就。许多男性在这些领域不仅一无所成,而且还表现得非常无能。因此,劣根性同样适用于男性。

    女性天生劣势的偏见带来的恶果是显著的性别分化:男性是力量、胜利和超能的象征,女性则是软弱、敏感无能和易怒的象征。这一观念在人类思想和社会文明中根深蒂固。对于男性而言,说他像一个女人是巨大的羞辱,而说一个女孩像男人一样,则无伤大雅。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那些证明女性天生具有劣势的性格特征也毫无依据。我们不要试图去挖掘“没有天赋”的儿童,但是我们能判断“没有能力”的成人。我们应该坚守底线,不用性别或是某些性格特征给儿童贴上“无能”的标签。因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给女孩贴标签屡见不鲜。如果能够解开性别观念的禁锢,一些被认为“没有天赋”的儿童也许会表现出惊人的才能。

    抛弃女子气

    成为男性具有显著优势这一点对女性的心理发展造成巨大困扰,并因此对自己身为女性感到不满。在这种图式下,女性的心理活动沿着自卑的轨道发展。这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每况愈下。如果不少女孩找到某种补偿途径获得成功,她们会将此归结为自己性格和智力的发展超群,有时候也归结为自己获得的某些特权,这会导致她们错误观念的泛化。这些特权是一种特殊的补偿,包括免除义务和获得奢侈品等,灌输给公众的观念是给予这些特权才是展示对女性的高度尊重。然而,这一现象实际上蕴含着的深层观点就是:男性的优越感才是女性补偿行为滋生的土壤。乔治·桑曾很生动地概括了这一点:“女性的美德是男性的发明。”

    总体而言,与男权抗争的女性可分为两类。一类女性表现为更活跃和男性化,变得精力充沛和野心勃勃,为获得荣誉不断奋斗。她们尝试超越兄长以及其他男性,更愿意选择男性擅长的运动或类似活动,但是她们通常会逃避亲密关系与婚姻。一旦她们结婚,婚姻关系会由于她们想控制和超越丈夫变得非常紧张。她们会宣称自己对家务不感兴趣或不擅长,以此来逃避家庭责任,并拒绝承担抚养义务。这类女性用男性化行为来为男权思想的阴暗面寻求补偿。对女子气的防御态度是她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