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宗教问题 [84]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阿耳——阿兹哈清真寺的乌列马。 二、决定 [85] 。 三、尼罗河与先知者的节日。 四、麦加的最高执政者兼宗教长。 五、风俗。

    一、……政治家仔细地研究了埃及各民族的精神,认为宗教是在埃及建立法国统治的主要障碍。沃尔尼 [86] 在1788年说过:要想在埃及建立自己的统治,就要经得起三个战争:第一是对英国的战争,第二是对土耳其的战争,第三是对当地居民伊斯兰教徒的战争,最后这场战争是这三者中最艰巨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需要付出的牺牲是如此之大,以致这可能是一个不可克服的困难。虽然法国人已成为亚历山大和开罗的主人,并在舒卜拉希特和金字塔附近的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是他们的地位仍然是不稳固的。被突然的事变弄得茫然失措因而对强力作出让步的正统派教徒 [87] 只是容忍了法国人,但他们对法国人的胜利已经公开表示了痛恨,认为这些基督圣像的崇拜者留在埃及是对圣水的玷污。他们认为,有这种人在,就会使他们在去圣卡阿巴 [88] 朝圣的“头一关”上蒙受耻辱,因而他们叹息不已。各清真寺的祈祷主持人则神气活现地朗诵着可兰经中对异教徒最有敌意的诗篇,以示愤恨。

    必须制止这些宗教思想的传播,否则,法军虽然取得胜利,仍然会受到威胁。可是要进行宗教战争,法军的实力又太弱小,而且过于疲惫。在十一世纪和十二世纪,十字军曾经统治过安提欧基亚、耶路撒冷埃德萨和普托列返德等地。可是他们与伊斯兰教徒一样是宗教狂热病者。在世界编年史上,是找不出像当时欧洲那样采用武力的先例的。千百万欧洲人死于叙利亚的战场上,然而在几次虚假的胜利之后,十字军终究还是失败了,而伊斯兰教徒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沃尔尼的预言开始应验了。法军必须要么乘船班师回国,要么迁就这种宗教思想,避免先知者的咒诅,不要让自己站在伊斯兰的反对者的行列,同时必须说服穆福提、乌列马、舍利弗和伊马姆们,博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站在有利于法军的立场上来解释可兰经。

    阿耳——阿兹哈清真寺的学校(或叫大学)在东方是最有名的。该校为萨拉金所创立。这里有神学博士或乌列马六十人研究宗教问题,讲解圣经。所以它是唯一的能够作出典范,引导东方舆论并带动决定舆论的四个教派的机构。这四个教派————沙奋特、马列基特、汉巴利特、哈纳菲特————之间只是在教仪的问题上有分歧。它们每一派在开罗都有自己的首领————穆福提。拿破仑不放过任何机会去满足他们的要求,把他们吸引到自己方面来。按其习俗、教养、财富以至出身来说,他们都是一些受尊敬的阿訇。每天日出之后,在做祷告之前,他们就和阿耳——阿兹哈清真寺的乌列马们来到宫廷。这个行列挤满了整个厄兹别基亚广场。他们骑着装饰得很富丽的骡子,周围簇拥着奴仆和许多执杖的驭者。法军警卫队举枪敬礼,对他们表示最大的敬意。当他们进入大厅时,副官和翻译官们也恭恭敬敬地迎接他们,用清凉果汁饮料和咖啡款待他们。过一会儿总司令进来了,同他们并排坐在沙发上。他同他们讨论可兰经,极力设法取得他们的信任。他请他们给他讲解可兰经里面最重要的部分,大力颂扬先知者。他们从宫廷出来前往聚集着许多民众的清真寺。他们在那里向民众谈论自己的一切希望,安慰着这些多疑和怀有恶意的民众。这样他们给法军帮了很大的忙。

    法国当局不仅不侵犯各清真寺和其他宗教团体的领地,而且以一种偏袒的态度保护他们。这种偏袒态度只能是总司令真心喜欢伊斯兰教的结果。以前土耳其人和马木留克人在政策上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解除舍伊赫们在司法审判和行政管理方面的职权,因为他们害怕舍伊赫们的势力太大。在法军统治的时候,拿破仑则把刑事和民事诉讼以及行政上争执的问题,都交给这些受尊敬的阿訇掌握和处理。这对他们的确是料想不到的快慰之事。这样,他们在人民中间的威望很快就提高了。法国军队进入开罗不到一个月,舍伊赫们的心情就都改变了。他们衷心地爱戴克比尔苏丹 [89] 。他们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如此害怕的异教徒的胜利居然保证了他们的得势。这就是法国人为他们取得的金字塔战役的胜利!法国人仔细而周到地关心他们的所有村庄和一切私有财产。这些宗教首脑兼法官和贵族的首领的人,还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大的尊敬。不仅伊斯兰教徒,甚至基督教徒————住在这个国家的克普特人、希腊人和阿尔明尼亚人,也都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保护。基督教徒曾经利用法军的到来,不顾伊斯兰教徒的反对,力求摆脱习俗的约束。总司令一知道这事,就马上制止了他们。于是一切又走上了轨道。原来的习俗又完全恢复了。这就使得伊斯兰教徒心里充满了欢乐,产生了对法军的完全信任。

    从革命爆发的时候起,法国军队就不履行任何宗教仪式。它在意大利的时候,从来没有进过教堂,而在埃及的时候,也不常进去。这种情况被乌列马们的锐利的眼光察觉出来了,因为他们对有关他们的宗教事务是很热心和操心的。可是这种情况对他们产生了极良好的影响。即使法国人不是伊斯兰教徒,那么,最低限度可以证明他们也不是基督圣像崇拜者。毫无疑问,克比尔苏丹是受着先知者的庇护的。由于人所固有的虚荣心的驱使,舍伊赫们时常洋洋得意地讲述总司令给他们的殷勤的招待,谈到总司令对他们的尊敬,谈到他们所说的或者所设想的以及所议论的一切。显而易见,他们对拿破仑是很喜欢了。他们还有这样一个信条:“如果法军的领袖不利用先知者的特别的庇护,法军任何时候也不能战胜正统派教徒。”马木留克军队本来是不可战胜的,是东方最勇敢的军队;它没有表示出任何反抗,那是因为它是邪恶的,罪孽深重的。现在发生的这个巨大的转折在可兰经的好几个地方已经预言过了。

    后来克比尔苏丹触动了阿拉伯人的爱国主义的心弦:“为什么阿拉伯民族要屈服于土耳其人呢?为什么在肥沃的埃及土地上,来自高加索的人能够统治神圣的阿拉伯呢?如果今天马霍默德 [90] 从天上降临到人间,那么,他会往哪儿去呢?往麦加去吗?可是当时麦加并不是伊斯兰教帝国的中心。往君士坦丁堡去吗?可是这是一个世俗的城市,不信教的人多于信教的人;他在那里就会觉得是处于敌人之中。不,他宁愿要尼罗河的圣水,而居住到这个去圣卡阿巴的第一关的阿耳——阿兹哈清真寺来。”当这些受尊敬的阿訇听到这些话时,他们的脸上现出会心的微笑。他们的身子向前微倾,双手交叉,高呼“塔伊勃!塔伊勃!” [91] ————啊,真是这样的!

    当穆腊德别伊退往菲瓦达时,拿破仑对他说:“我要使阿拉伯复兴,谁能阻挡我呢?我已经消灭了马木留克兵————这个东方最勇敢的军队。当我们之间达成一致的协议,埃及各族人民知道我要给他们做多少有益的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真诚地留恋我。我要恢复法提马王朝 [92] 的光荣时代。”这些话当时成了开罗所有贵族谈话的题材。他们在金字塔战役中看到的事实,使他们相信法军是无所不能的。他们对总司令殷勤备至,认为他是天意选中的人物。阿里·莫赫迪舍伊赫是阿耳——阿兹哈清真寺里所有人中口才最好,学问最高,年纪最轻的一个,同时也是博得大家最大信任的一个人。他把拿破仑的宣言用阿拉伯圣诗体裁翻译成阿拉伯文。其中有些诗篇人们都能背诵下来,在非洲和阿拉伯沙漠上至今还在流传。

    从乌列马们组成管理事务的国务会议的时候起,就经常接到各省的报告,并获悉由于各种误会和由于异教徒本身的名声所引起的骚乱情况。克比尔苏丹在与他们的谈话中,越来越苦恼地抱怨伊马姆们每礼拜五在清真寺演讲时所带有的那种不怀好意的宣传;但舍伊赫们对这些不安分守己的伊马姆的警告和规劝看来是不够的。最后,克比尔苏丹终于在他认为有利的时机,对他最忠实的十个大舍伊赫说:“必须结束这种混乱状态,我现在需要阿耳——阿兹哈清真寺作出决议,命令人民宣誓效忠。”这个提议使这些舍伊赫们顿时失色;他们显得很激动,他们的表情忧郁而沮丧。阿里·沙尔卡乌舍伊赫这个阿耳——阿兹哈寺的乌列马们的首领,在沉思很久以后发言说:“您希望博得先知的庇护,先知就会爱您;您想要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徒很快地就站在您的旗帜之下,您想要恢复阿拉伯的荣誉,那您就不能成为圣像崇拜者,而要做一个伊斯兰教徒;十万埃及人和十万来自阿拉伯、麦地那和麦加的阿拉伯人,就会团结在您周围。他们将仿照您的样子,受纪律训练,在您的统率之下去征服东方,那您就能够复兴先知者的祖国及其全部荣誉。”老人们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微笑。接着他们进行叩拜,祈求苍天保佑。总司令看到这种情况感到很惊奇。他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看法,就是任何人都是要死的,但他不应该背叛自己的宗教。可是他很快了解到,每次关于这个问题的谈话和讨论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于是,他回答他们说:“有两大困难妨碍我和我的军队成为伊斯兰教徒:第一是割礼,第二就是喝酒。我的兵士从小就养成了喝酒的习惯,我永远无法劝他们戒酒。”阿里·莫赫迪舍伊赫提议,委托阿耳——阿兹哈寺的六十个舍伊赫公开地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讨论。在所有的清真寺里,很快地传开了一种谣言,就大舍伊赫们日夜在用宗教的信条教导克比尔苏丹和他主要的将领,甚至说正在讨论决议的内容,这个决议将尽可能地促进这个伟大事件 [93] 的完成。所有伊斯兰教徒的自尊心都得到满足,普遍欢腾起来了!这种自尊心再一次地使他们得意洋洋,因为法国人颂扬穆罕默德,他们的领袖能背诵可兰经,并且承认在这本深奥的书里包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事理;不过,现在剩下的事情,就是割礼和先知规定戒酒,使他为难。所有清真寺的伊马姆们和穆厄德津们四十天来都处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之中。可是这种兴奋状态对法国人是完全有利的。法国人不再被认为是异教徒了。先知所说的一切再不能用来对付这些胜利者了,因为他们已把自己的桂冠摘下,放在伊斯兰塔脚下了。许许多多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着。有些人说,穆罕默德曾亲自出现在克比尔苏丹面前,对他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管理马木留克人,我已把他们交给你了。你把权力授给了舍伊赫们和乌列马们,所以你的一切事情都会很顺利。但是你必须完成你已开始做的事情。你要承认我的信条,并要遵守它们;这是真主的信念。阿拉伯人等待这个消息,我将让你征服整个亚洲。”这些被认为是先知对克比尔苏丹所说的话和回答,以各种不同的说法流传着。克比尔苏丹利用这个机会散布了这样一些说法:他曾请求先知给他一年的期限来训练军队,而穆罕默德就给予了他这样一个期限;他答应兴建一个大的清真寺;全部法军将成为伊斯兰教的军队,而大舍伊赫阿斯·萨达和阿耳·巴克里现在已把他们看作伊斯兰教徒了。

    二、最后,四个穆福提提出了由他们拟定和签名的决议。决议说,在穆罕默德的教义中,割礼是后来增加的 [94] ,先知并没有提出过,他只是介绍过;因此,不施割礼可以成为伊斯兰教徒。至于第二个问题,决议认为,饮酒的人也可以成为伊斯兰教徒,不过这意味着他们过着罪孽的生活,不能希望得到给予优秀教徒的那种奖赏。拿破仑对第一个问题的决议表示满意,而且他的这种高兴看来是真实的。所有年老的舍伊赫也分享了他的快乐。但拿破仑对决议的第二部分表示不快。因为这一部分说明自己承认自己是一个违反上天之命的罪人,这样怎么能劝说他的兵士接受新教呢?舍伊赫们承认这是个难题,因而声明说,从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起,他们在祈祷中将不倦地请求伊斯玛利真主的帮助。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在会谈中,并不是所有的舍伊赫同样坚信自己的信念。一部分人认为没有办法解决,另一部分人却恰恰相反,认为可以对决议作某些修改。阿里·莫赫迪舍伊赫建议:在决议中只保留第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对国家有利,并且能开导那些意见与决议内容有分歧的人;第二部分可以作为重新讨论的课题,也许能够得到麦加的舍伊赫和舍利弗的解答,因为他们都是一些有广博学问和对东方有影响的人。这个建议被采纳了。所有的清真寺都公布了这个决议。星期五那天,在做过祷告以后,伊马姆们在进行例行的传道时,解释了决议,并且一致地和断然地为法军辩护。决议的第二部分成了长时间热烈讨论的课题,并且成为与麦加通信的主要内容。最后,由于没有能压制反对者的意见,也由于没有能使决议完 全符合确切的可兰经和先知的遗训,穆福提们拟出了一个新的决议。这个决议说:如果新信徒能够以善行来赎自己的罪过,那他们作为伊斯兰教徒是可以饮酒的。可兰经规定,每个教徒至少要把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用来作施舍或用于慈善事业;但是,那些已成为伊斯兰教徒而继续饮酒的人,就应该用自己收入的五分之一来做施舍。这个决议被通过了,而且看来能够调和所有的观点。舍伊赫们完全安心了,于是他们都全心全意献身于克比尔苏丹,为他效劳。同时,他们也明白,他最低限度需要一年的时间来开导人民,克服反抗的情绪。为了准备兴建清真寺,克比尔苏丹要他们向他提出图样、计划和预算。这个清真寺的规模必须很大,才能在法军承认穆罕默德教规的一天,容纳他们做祷告。这时梅努将军公开加入了伊斯兰教。他成为伊斯兰教徒以后,经常到罗塞塔的清真寺去。他像一般教徒那样遵守教规,从不要求特殊化。这个消息使所有埃及居民的心里充满了欢乐,他们不再怀疑法国人的意图是真诚的了。舍伊赫们到处宣传,说拿破仑不是异教徒,他爱可兰经,执行先知的使命,他是圣卡阿巴的一个真实的仆人。人心的转变引起了行政管理的变化。所有过去难做的事情现在容易做了,所有过去要用武力才能做到的事,现在已成为自愿的行动而无需费力了。从这时候起,朝圣者,甚至宗教狂热者都忠实地像尊敬伊斯兰教国王那样尊敬克比尔苏丹了。大约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每当总司令在城里出现时,正统派的教徒开始向他叩拜,他们对他的态度就像通常对待苏丹那样。

    三、8月18日那天,当鲁达岛上的尼罗美尔 [95] 标示着十四洛科特 [96] 时,乌列马会议和卡迪 [97] 下令掘开“正统派统治者”运河的水堤。这是最大多数开罗居民参加的一种仪式。在古老的开罗和鲁达岛附近,还在日出之前就有二十万人站满了尼罗河的两岸。数千只装饰着各种彩旗的大小帆船,也在等待着进入尼罗河的时刻的到来。一部分穿着礼服的法国军队,在这里排好了队伍。克比尔苏丹在法军司令部的军官、四个穆福提、乌列马、大舍伊赫、舍利弗和乌列马会议的成员的簇拥下,右边跟着先知的后裔阿耳·巴克里,左边跟着哈山 [98] 的后裔阿斯·萨达,驱车出宫,穿过全城,来到运河口的观览亭。尼罗河测量站的官员和舍伊赫都来迎接他。接着,宣布了当时查明的尼罗河水位记录。检查水位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让观众亲眼看到,并当场检查。官员们乘此宣布,“马尔——阿耳——胡尔”税是应该缴纳的。在公布这个签了字的并大声宣读过的文告时,礼炮齐鸣,广大民众欢声雷动。官员们按照往常的一切仪式,挖开了水堤。要河水把水堤冲走,需要一小时的时间。尼罗河水从十八英尺的高处冲进运河。紧接着就是尼罗河测量站的舍伊赫所坐的一只小船首先驶进河中,其他的船只跟在它的后面,布满了尼罗河的河面。这些船只隆重地成队行驶了一整天。财务总管厄斯捷夫撒了大量的小钱币。在观览亭里预备了丰盛的午餐。克比尔苏丹真诚地遵守了习俗所要求于国家统治者的一切仪式。

    现在比以往几年更能准确地预报尼罗河的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